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金雀异黄素衍生物与Nd3+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作者:刘霞;李伟;夏侯国论;范小娜

    目的:研究稀土离子Nd3+与金雀异黄素衍生物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同时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ZR-75-30乳腺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结果:配合物的组成为Na8[NdC18 H12NO7 Cl10]·6 H2O.金雀异黄素衍生物及其钕配合物剂量依赖性地抑制ZR-75-30细胞的增殖,且钕配合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配体组.结论:配合物对ZR-75-30乳腺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配体.

  • N3-邻甲苯甲酰基-氟脲嘧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作者:刘霞;刘宗亮;夏侯国论;丁冶春;范小娜

    目的:研究稀土离子Nd3+与N3-邻甲苯甲酰基-氟脲嘧啶配合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方法: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热重-差热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同时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结果:配合物的组成为[Nd( Cl2H9FN203)2Cl(H20)] ·7H20.N3-邻甲苯甲酰基-氟脲嘧啶及其钕配合物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且钕配合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配体组.结论:配合物对HepG2肝癌细胞株的抗肿瘤活性明显强于配体.

  • 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导向的共轭烯烃聚合专利技术简述

    作者:解肖鹏

    本文通过检索和整理稀土金属配合物导向共轭烯烃聚合的相关专利文献,对本领域国内外专利申请情况、专利分布情况及重要申请人情况进行了统计及分析,分类概括了催化剂结构优化的方法及发展趋势。

  • 中药熏蒸配合物理疗法治疗老年腰痛40例效果观察

    作者:朱翎

    2006年8月~12月,我们对40例老年腰痛患者采用中药熏蒸,热磁电运动及康复锻炼相结合的综合物理康复疗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藻酸双酯钠铬配合物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作者:谷彩霞;赵峡;于广利;李国强;付先军;管华诗

    目的 制备藻酸双酯钠(PSS)的铬配合物.并研究其溶解性、颜色、分子量等理化性质和光谱表征.方法 将PSS与三价铬离子在不同pH条件下进行络合.制备PSS铬配合物(PSS-Cr),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制备条件.并采用UV、IR、HPGPC、原子吸收和电导滴定等分析方法 对PSS-Cr的结构和基本理化性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与结论 制备PSS-Cr的适条件为:温度为50℃.pH值为7,PSS(以单糖计)与铬的摩尔比为2:1,在此条件下制备的PSS-Cr中的铬含量迭6.69%,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188Da.

  • 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硼的研究

    作者:尹璐;胡志芬;张文德

    硼的测定通常用姜黄素比色法、甲亚胺-H法及3-甲氧基甲亚胺-H法等[1-2],用极谱法测定亦有报道[3-4].本研究发现在pH5.8乙酸铵-H2SO4底液中,硼与甲亚胺-H所形成的配合物在滴汞电极上(Ep=-1.0V)产生一个灵敏的吸附还原波,从而建立了用单扫示波极谱法测定硼的分析方法.用于天然矿泉水中硼的测定,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 胶原蛋白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性能

    作者:刘会云;席宇;戈士文;王时征;刘蒲

    目的:探讨具有潜在抗菌活性的胶原蛋白金属配合物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能.方法:将Cu、zn和Pd的醋酸盐与胶原蛋白反应,制备出胶原蛋白金属配合物,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对金属配合物进行表征测定,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及结论:Cu、zn和Pd金属离子可与胶原蛋白中的活性官能团发生螯合作用,形成稳定的配合物.所制备的胶原蛋白金属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抑菌作用.Pd-胶原蛋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抑菌浓度均为0.003 1 ks/L;Zn-胶原蛋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抑菌浓度均为0.006 3 ks/L;Cu-胶原蛋白对大肠杆菌的小抑菌浓度为0.025 0ks/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抑菌浓度为0.012 5 kg/L.

  • HPMTP缩L-苯丙氨酸乙酯席夫碱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和抑菌活性

    作者:王刚;刘燕青;李爱秀;董化江

    目的 合成1-苯基-3-甲基-4-甲基苯甲酰基-5-吡唑啉酮(HPMTP)缩L-苯丙氨酸乙酯席夫碱及其Cu(Ⅱ)、Co(Ⅱ)、Ni(Ⅱ)、Fe(Ⅱ)、Mn(Ⅱ)金属配合物,并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和抑菌活性检测.方法 通过元素分析、核磁(1H NMR)和红外光谱(IR)对合成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检测,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革兰阴性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革兰阳性菌)的抑菌活性.结果 由1H NMR和IR数据推断出席夫碱配体及其金属配合物可能的结构;发现在1.25、2.50、5.00 g· L-1时,HPMTP、HPMTP缩L-苯丙氨酸乙酯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对革兰阳性/阴性菌都具有抑制活性,其中浓度为2.50 g·L-1时抑菌效果佳.抑菌能力的强弱是金属配合物>席夫碱配体>HPMTP,其中Cu(Ⅱ)和Co(Ⅱ)配合物的活性高.结论 Cu(Ⅱ)和Co(Ⅱ)配合物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为广谱抗菌药物的潜力.

  • 镧(Ⅲ)钕(Ⅲ)和钐(Ⅲ)与苏糖酸配合物的稳定性

    作者:杨志军;祝振富;董丽;席荣英;刘振岭;李聪辉

    目的研究镧(Ⅲ)[La(Ⅲ)]、钕(Ⅲ)[Nd(Ⅲ)]、钐(Ⅲ)[Sm(Ⅲ)]与L-苏糖酸配合物的稳定性.方法以pH电位滴定法于I=0.10mol·dm-3KNO3,维持温度为25±0.1℃测定配合物的形成常数.结果La(Ⅲ)、Nd(Ⅲ)、Sm(Ⅲ)与L-苏糖酸配合物的生成常数分别为:La(Ⅲ)2.62(110)、5.23(120)和-4.93(11-1);Nd(Ⅲ)2.88(110)、5.47(120)和-3 94(11-1);Sm(Ⅲ)3.24(110)、5.71(120)和-3.57(11-1).结论 La(Ⅲ)、Nd(Ⅲ)、Sm(Ⅲ)苏糖酸配合物的稳定性随离子半径的减小而增大,与三离子的离子势的大小顺序一致.

  • 黄酮类稀土配合物抗骨质疏松症应用展望

    作者:张齐雄;施伦勇;刘衍李;曹蓓

    大量研究发现,中药的黄酮类成分与具有相似活性的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后,其生物活性会大大增强,可能是发挥了二者的协同作用.文章分别从黄酮类化合物和稀土金属离子在抗骨质疏松症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现代配位化学的理论,为开发黄酮类稀土金属配合物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氨基葡萄糖与铜钴镍三种金属离子的配位性能研究

    作者:董丽;马素英;杨利敏;孙祥德

    目的 研究氨基葡萄糖的质子化和与Cu2+,Co2+,Ni2+的配位性能.方法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298±0.1)K,I=0.10 mol/LKNO3条件下氨基葡萄糖的质子化常数及与Cu2+,Co2+,Ni2+的二元配合物的生成常数.结果 氨基葡萄糖pKa为7.78,配合物生成常数的对数分别为:Cu2+,5.22(110),9.38(120);Co2+,3.19(110),5.99(120);Ni2+,3.40(110),6.31(120).结论 氨基葡萄糖与Cu2+,Co2+,Ni2+配位时不解离出醇羟基质子,不同金属离子配合物生成常数的大小符合Irving-William序列.

  • 大黄酸及其金属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作者:周能;覃苑;周振;沈丽

    目的 研究大黄酸(RH)及其配合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多种光谱技术测定,用Stern-Volmer方程等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 大黄酸及其配合物均能显著猝灭BSA的内源荧光并以静态猝灭为主.在293K和300K时,RH-Fe与BSA结合常数分别为3.55×105 L/mol和2.46×105 L/mol,RH-Co与BSA结合常数分别为4.83×105 L/mol和1.87×105 L/mol,RH-Mn与BSA结合常数分别为4.12×105 L/mol和1.83×105L/mol.根据热力学参数判断大黄酸及其配合物间力主要是范德华力和氢键;依据F(O)rster的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大黄酸及其钴、铁、锰配合物在蛋白质中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分别为为2.22,2.57,3.14和2.59 nm.结果还表明在同一温度下,金属离子如钴离子、锰离子、铁离子的存在会影响大黄酸与BSA的结合.结论 大黄酸形成配合物后与BSA的结合显著增强,会对大黄酸及金属离子的储运产生影响.

  • 大黄素-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潘晓丽;向晖;谢运飞;章从恩;董小萍

    以大黄素为原料合成了大黄素-铜(Ⅱ)金属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滴定法分析测定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并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金属配合物抗氧化活性强于配体.

  • 培氟沙星与锌配合物的制备与抗菌活性测定

    作者:张兆林;张淑凤;王树军;何书芬

    目的 制备培氟沙星与锌配合物,并观察其抗菌活性.方法 氯化锌0.136 3 g和培氟沙星0.666 0 g化学反应制备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并进行体外抗菌活性测定.结果 配合物各元素的组成比例为:锌(Zn) 13.16%,碳(C) 41.05%,氢(H)4.02%,氮(N)8.43%,氯(Cl) 7.15%,水(H2O )12.50%.由元素分析可推知配合物的分子式为Zn2(C17H20FN3O3)2Cl2(H2O)7.培氟沙星在1 713 cm-1处出现的羧基上C=O伸缩振动吸收峰,在配合物中消失,而在1 572.1,1 343.7 cm-1则出现了对应于羧基的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培氟沙星在1 634 cm-1出现的萘啶环上羰基(C=O)伸缩振动吸收峰,在配合物中则红移了13个波数至1 621.2 cm-1.培氟沙星对流感嗜血杆菌和粪链球菌的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5和2.5 mg·mL-1,配合物对流感嗜血杆菌、粪链球菌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62和1.25 mg·mL-1.结论 该配合物制备方法简单,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培氟沙星与锌配合物对流感嗜血杆菌、粪链球菌的抑制作用略高于培氟沙星.

  • 天然产物的金属铜配合物研究进展

    作者:蔡放;江仁望

    铜离子是中药中的一种常见微量元素,也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铜离子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能与内酯类、醌类、黄酮类、生物碱等多种类型的天然产物形成配合物.且大多数生成的配合物具有比原天然产物更强的抗肿瘤、抗菌或抗氧化等生物活性.对天然产物与铜离子所形成的各种类型配合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进行综述.

  • 环糊精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作者:陈学山

    环糊精(Cyclodextrin,CD)是一种水溶性、非还原性、不易被酸水解的白色晶体,无毒,可食用,具有多孔性.β-环糊精"内疏水,外亲水"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很多化学特性和用途.能与CD形成包合物的客体非常广泛,如有机分子、无机离子、生物小分子、配合物、聚合物甚至惰性气体[1].分子大小适于其洞穴尺寸的客体分子,只要极性小于水,就有可能代替小分子而进入CD空腔形成包合物.我国环糊精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到现在β-环糊精已经工业化生产.

  • 吡罗昔康镧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作者:张艳军

    本论文合成了吡罗昔康和稀土金属镧的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电导率、差热一热重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后确定其组成为La(pir)2C2H5OHCI3·2H2O.

  • 软硬酸碱规则与体内微量元素

    作者:沈文英;陈铭华

    阐述了SHAB规则、分类、酸碱软硬度的定量标度和理论解释.根据 SHAB规则把体内微量元素分为 Lewis硬酸、软酸与交界酸和硬碱、软碱与交界碱.体内不同体液和器官含有丰富的软硬配体,与各类软硬酸(金属离子)结合成不同稳定性的配合物,发挥其生物活性作用.

  • 稀土氨基酸配合物应用研究综述

    作者:林木雄;向华;唐晖然;欧建志

    近几十年来,稀土氨基酸配合物及其应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对国内已报道的稀土氨基酸用途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进而对目前国内稀土氨基酸配合物在生物医药(抑菌)、动物饲料、微肥和荧光性能四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概括综述,为深入研究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用途提供参考.

  • 手性Schiff碱及其类似物和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伟;马昊锐;蒋留峰;李宗鹏

    简要介绍了手性Schiff碱及其类似物和配合物在催化、医药、功能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同类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100 条记录 4/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