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氟吡汀在蒙古族和汉族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作者:白音;刘龙兴;夏东亚;郭涛;赵东祥;项勇;李强

    目的 研究中国蒙古族和汉族健康受试者口服马来酸氟吡汀(镇痛药)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20名健康受试者(蒙古族和汉族各10名)男、女各半,单剂量口服马来酸氟吡汀胶囊100 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马来酸氟吡汀的浓度.结果 口服马来酸氟吡汀后,蒙古族和汉族受试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分别为(1.40±0.46),(1.70 ±0.79)h;t1/2分别为(8.10±1.85),(8.85±2.15)h;Cmax分别为(1.24±0.31),(1.08±0.30)mg·L-1;AUC0-36分别为(9.57±2.23),(8.41±1.62)mg·h·L-1;AUC0-∞分别为(10.03±2.49),(8.97±2.00)mg·h·L-1.结论 蒙古族和汉族健康受试者单剂量口服马来酸氟吡汀后,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马来酸氟吡汀缓释滴丸的制备

    作者:顾彩虹;吕晓敏;王冬东;孙程;张辉靠;胡荣

    目的:制备马来酸氟吡汀缓释滴丸.方法:应用固体分散体技术,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和硬脂酸(stearic acid,SA)为药物载体,以缓释和速释两部分配比的方式制备马来酸氟吡汀缓释滴丸;采用相似因子法与现有缓释片剂进行体外溶出比较;将体外平均累积释放数据,分别按零级、一级和Higuichi方程进行拟合;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实验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马来酸氟吡汀缓释滴丸由缓释和速释两部分以3∶1配比组成,速释体外释药90%时间12 min,缓释部分12 min释药30%;自制马来酸氟吡汀缓释滴丸与同等剂量的国外市售缓释片剂相比药物溶出时间短,溶出曲线出现平顶时间较长,对应的释药量较多,两制剂溶出度试验数据统计计算出相似因子f2为65,自制缓释滴丸中马来酸氟吡汀溶出符合一级释药模型;马来酸氟吡汀及其缓释滴丸在密封和40 ℃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室温可以长时间贮存.结论:自制马来酸氟吡汀缓释滴丸具有良好的释药效果,可较迅速起效和较长时间持续释药,该滴丸新剂型具有进一步研发和临床应用的意义.

  • 马来酸氟吡汀滴丸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吕晓敏;孙程;王冬东;张辉靠;胡荣

    目的:以市售马来酸氟吡汀胶囊为参比制剂,评价自制马来酸氟吡汀滴丸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氟吡汀缓释滴丸和胶囊剂单剂量灌胃(ig)给药后大鼠的血药浓度变化,DAS 2.0软件计算分析其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马来酸氟吡汀自制缓释滴丸与市售胶囊的药动学参数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Tmax分别为(3.400±0.548)和(2.200±0.447)h;C max分别为(3.996±0.199)和(3.236-0.141) μg·mL-1,在胶囊剂达峰时间T2.2h处Cmax(滴丸)远大于Cmax(胶囊);AUC0~∞分别为(48.503±2.749)和(33.889±3.195) μg·mL-1·h;MRT分别为(9.212±1.752)和(7.160±0.563)h,马来酸氟吡汀缓释滴丸相对于胶囊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44.388±18.400)%.结论:同样剂量给药,马来酸氟吡汀滴丸较市售胶囊血浓度高、起效快、药效作用时间长、生物利用度高,可以为马来酸氟吡汀滴丸的药效学实验及缓释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 马来酸氟吡汀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观察

    作者:成秋生

    目的:观察马来酸氟吡汀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84例患者分为2组:马来酸氟吡汀组50例,给予马来酸氟吡汀0.1 g,tid;酚加片组34例,给予酚加片0.5 g,bid,观察7 d.比较2组患者服药1周VAS评分改变、疼痛的缓解度、颈肌紧张度和压痛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VAS评分由服药前的(7.30 ±1.76)分,在服药后第7 d降至(2.03 ±1.31)分,7 d镇痛总有效率达86%,对照组VAS评分由服药前的(7.11 ±1.98)分,在服药后第7 d降至(2.19 ±1.25)分,总有效率达82.5%.2组的VAS评分和镇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改善颈枕部肌压痛和降低肌紧张度两方面,马来酸氟吡汀明显优于酚加片(P<0.05).结论:马来酸氟吡汀对于紧张型头痛具有与酚加片相似的镇痛效果,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颈肌压痛和肌紧张度,不良反应少,可作为紧张型头痛的常用药物.

  • 马来酸氟吡汀中杂质D14461及其氟吡汀二聚物的合成研究

    作者:张存彦;王路锋;刘畅;徐旭

    目的 研究马来酸氟吡汀中杂质D14461及其氟吡汀二聚物的合成研究.方法 以对氟苄胺和2-氨基-3-硝基-6-氯吡啶为起始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得到2-氨基-3-硝基-6对氟苄氨基吡啶(ANFP),随后经氢化还原,光照聚合一锅法反应生成两个目标化合物,经制备液相分离纯化得到纯品.结果 制备了马来酸氟吡汀中的杂质D14461及其氟吡汀二聚物,利用MS、1H-NMR和13C-NMR确证了结构,质量分数分别为99.92%、99.95%,并推测了其可能的生成机制.结论 杂质D14461和氟吡汀二聚物的合成和纯化为马来酸氟吡汀的杂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 马来酸氟吡汀的合成工艺改进研究

    作者:董凯

    目的 对马来酸氟吡汀的合成工艺进行改进研究.方法 以对氟苄胺和2-氨基-3-硝基-6-氯吡啶为起始原料,通过取代反应合成中间体2-氨基-3-硝基-6-对氟苄胺基吡啶,然后再通过一锅法合成马来酸氟吡汀.结果 合成了目标化合物马来酸氟吡汀,并利用1H-NMR、MS、IR等确证了结构.本合成工艺的总收率为46.7%,质量分数为99.95%.结论 该合成工艺改进后操作性好,条件温和,更适于药品的工业化生产.

  • 马来酸氟吡汀用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作者:林涛;刘柳;李祥奎;宋俊梅

    目的:观察口服马来酸氟吡汀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2016年5—2017年5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组,40例)和对照组(B组,40例).B组患者给予口服美洛昔康10mg,qd,A组患者给予口服马来酸氟吡汀0.1g,tid.两组患者均治疗1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第1、2、3、7、10、14、30d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第3、7、10、14、30d的VAS值(由23.57±4.69至2.50±3.16)比B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A组患者入院后第3、7、10、14、30d的ODI分值(由23.57±4.69至1.50±2.16)比B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两组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开始第1d、2d的VAS、O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马来酸氟吡汀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用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镇痛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少.

  • 对乙酰氨基酚与马来酸氟吡汀治疗原发性偏头痛临床效果比较

    作者:焦慧;童慧中;张启杰;孙娴静;汪丽丽

    目的 比较对乙酰氨基酚与马来酸氟吡汀治疗原发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原发性偏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A组和B组,每组各41例.A组患者口服盐酸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每天3次,每次0.9 g;B组患者口服马来酸氟吡汀胶囊,每天3次,每次0.1 g.两组患者均接受8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频次.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程度均较治疗前减轻,且B组缓解程度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且B组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头痛发作频次均较治疗前减少,且B组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氟吡汀治疗原发性偏头痛的临床效果优于对乙酰氨基酚,可明显改善患者头痛症状.

  • 加巴喷丁、氨酚羟考酮联合马来酸氟吡汀在缓解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疼痛中的作用

    作者:许艳;单鹏;周宁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氨酚羟考酮联合马来酸氟吡汀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8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加巴喷丁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巴喷丁、氨酚羟考酮联合马来酸氟吡汀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疼痛简明记录量表的评估结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治疗7、15、30 d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7、15、30 d各维度的评估结果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15 d饮食和睡眠维度,治疗30 d各维度的评估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加巴喷丁、氨酚羟考酮联合马来酸氟吡汀可显著改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马来酸氟吡汀缓释胶囊的制备及其体内外评价

    作者:宋先宏;周云龙;陈琳;李小梅;胡荣

    分别制备了马来酸氟吡汀(1)速释和缓释颗粒,再混合后灌装入胶囊得到1缓释胶囊.体外释放试验表明,速释颗粒在纯化水中30 min累积释放率大于90%,而缓释颗粒则呈现明显的缓释特征;终产品缓释胶囊在0.1 mol/L盐酸、pH 4.5乙酸盐缓冲液和纯化水中均能缓慢地释放完全,但在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24 h累积释放率约40%.以市售普通胶囊为对照进行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自制的1缓释胶囊与普通速释胶囊的tmax分别为9.33和3.33 h,根据Cmax和AUC数据(双单侧t检验及置信区间法)推断两种制剂间存在显著差异.自制缓释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1.0士12.9)%(n=6).

  • 马来酸氟吡汀胶囊与进口产品溶出曲线相似性的比较

    作者:李绍贤;刘和凤;耿玉先

    目的 比较自制马来酸氟吡汀胶囊与进口马来酸氟吡汀胶囊的溶出度.方法参考进口药品注册标准,分别测定自制马来酸氟吡汀胶囊和进口马来酸氟吡汀胶囊在不同条件下的溶出曲线,采用相似因子(f2)进行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结果各条件下的相似因子(f2)均可到达60以上.结论 自制马来酸氟吡汀胶囊与进口产品的溶出曲线具有良好的相似性.

  • 马来酸氟吡汀的一锅法合成

    作者:杨尚彦;温利民;曹德峰

    目的:改进马来酸氟吡汀的合成工艺。方法以2,6-二氯-3-硝基吡啶为原料,经氨解、缩合、还原、酰化、成盐五步“一锅法”制得马来酸氟吡汀,收率76%。结果与结论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 H-NMR和MS谱确证。改进后的工艺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 马来酸氟吡汀缓释片的研制及体外释放特性考察

    作者:夏松柏;朱静;陈雪梅

    目的:采用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作为亲水凝胶骨架材料,制备马来酸氟吡汀缓释片,并考察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HPMC、乳糖用量对马来酸氟吡汀缓释片释放速率的影响;以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优选处方的佳组成和比例.结果:马来酸氟吡汀缓释片的释放速度随处方中HPMC含量增加而减慢,随乳糖用量增多而加快;释放介质对马来酸氟吡汀的释放速率也有明显影响,而释放度测定方法、转速对马来酸氟吡汀缓释片的释放速率无明显影响.结论:本品处方组成合理,制备工艺稳定.制备的马来酸氟吡汀缓释片,体外释药曲线显示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属于零级释放.

  • 马来酸氟吡汀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溶出

    作者:胡静波;胡晓;苏卫;董少华;陈鹰

    目的:制备马来酸氟吡汀-PEG 6000固体分散体以加快药物的体外溶出速度.方法:以PEG 6000为药物载体,采用熔融法制备马来酸氟吡汀固体分散体,采用X-射线衍射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观察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结果:马来酸氟吡汀以分子状态存在于固体分散体中;药物与载体的比例为1:4时,所制备的固体分散体具有高的溶出度.结论:固体分散体能显著提高药物溶出度和溶出速率.

  • 马来酸氟吡汀干混悬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作者:李爱红;石燕飞;徐腾

    目的::制备马来酸氟吡汀干混悬剂并制定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干粉直接混匀法制备干混悬剂;以沉降体积比、再分散性为考察指标,考察助悬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对干混悬剂的影响,筛选出干混悬剂的处方;采用NDJ-4型旋转式黏度计测定其黏度;高效液相荧光色谱法测定制剂中主药的含量。结果:制得的马来酸氟吡汀干混悬剂3h内的沉降体积比等于1,再分散性好,流动性良好。30 min时体外溶出百分率达80%以上。结论:制得的马来酸氟吡汀干混悬剂质量稳定可控,工艺可行,为新制剂的研发提供依据。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氟吡汀中有机溶剂残留

    作者:王海波;陈宁周;朱斌

    目的:采用气相顶空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氟吡汀原料药中的甲醇、乙醇和异丙醇3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方法:采用DB-624(30 m ×0.53 mm,3.0μm)毛细管色谱柱,载气为氮气,程序升温。 FID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00℃。按外标法测定溶剂残留量。结果:甲醇,乙醇和异丙醇分别在2.182~152.74(r=0.9991),3.546~248.22(r=0.9998)和4.082~285.74μg·ml-1(r =0.9997)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RSD =1.5%),99.0%(RSD =1.1%),98.8%(RSD=1.1%)(n=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马来酸氟吡汀原料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检测。

  • HPLC-FLD法测定人血浆中马来酸氟吡汀浓度及其生物等效性研究

    作者:欧阳和平;刘姣娥;李荣辉;谭鸿毅;李兵;王艳;章冉冉;黄路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HPLC-FLD)测定马来酸氟吡汀的血药浓度,并使用该方法评价2种马来酸氟吡汀胶囊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随机、开放、两周期交叉、单次口服给药的单中心试验设计.24例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口服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的马来酸氟吡汀0.1g,测定其血药浓度,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 在0.023 4~1.50 mg·L-1马来酸氟吡汀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血浆中马来酸氟吡汀的tmax为(2.0±0.8)和(2.0±1.2)h;Cmax为(1.11±0.28)和(1.25±0.29) mg·L-1;t1/2为(8.6±2.3)和(8.0±1.1)h;AUC0~t为(9.18±2.14)和(9.11±2.31) mg·h·L-1; AUC0~∞为(9.70±2.20)和(9.62±2.29) mg·h·L-1.分别以AUC0~t和AUC0~∞计算,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54±11.11)%和(99.52±9.63)%.结论 HPLC-FLD法可用于测定血浆中的马来酸氟吡汀浓度;马来酸氟吡汀的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 马来酸氟吡汀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赵艳;廖祖松;邹耀兵;潘成德;江思德

    目的:观察马来酸氟吡汀联合阿米替林治疗脑卒中后丘脑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后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与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阿米替林片25 mg/次,ti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马来酸氟吡汀胶囊0.1 g/次, tid,两组疗程均为4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4周末视觉模拟疼痛(V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HAMD17、HAMA14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2、3、4周末,对照组患者治疗2、3、4周末的VAS、HAMD17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各治疗时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患者治疗2、3、4周末HAMA14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各治疗时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67.6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vs.11.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氟吡汀联合阿米替林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丘脑痛症状,同时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情绪,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

  • 马来酸氟吡汀联合美洛昔康用于前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林涛;李祥奎;代月娥;刘胜中

    目的:观察马来酸氟吡汀联合美洛昔康在前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需行前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0.1 g,bid+美洛昔康片7.5 mg,qd;观察组患者口服马来酸氟吡汀胶囊0.1 g,tid+美洛昔康片7.5 mg,qd.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周.若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爆发性疼痛,则以单次肌内注射盐酸曲马多注射液0.1 g进行补救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镇痛满意度、血清炎症指标含量以及不良反应、补救镇痛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无患者脱落.术后48~168 h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血清炎症指标含量均显著低于同组术后24 h,且观察组的VAS评分(术后48~144 h各时间点)和血清炎症指标含量(术后24~168 h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满意度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两组术后24、48、72 h时和对照组术后96 h时均有患者需要进行补救镇痛,且均只补救了1次,曲马多用量均为0.1 g;两组患者上述时间点的补救镇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曲马多联合美洛昔康比较,马来酸氟吡汀联合美洛昔康用于前正中开胸二尖瓣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具有更好的效果,且安全性更高.

  • 马来酸氟吡汀治疗急性腰扭伤疼痛的临床观察Δ

    作者:陆海鹏;黄格

    目的:观察马来酸氟吡汀治疗急性腰扭伤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腰扭伤患者60例,根据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患者服用马来酸氟吡汀胶囊,1粒/次,3次/d;对照组患者服用洛芬待因缓释片,2片/次,2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5,P=0.013);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9.431,P=0.024);试验组的不良反应轻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0.717)。结论:马来酸氟吡汀治疗急性腰扭伤疼痛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23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