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钩藤总碱缓释滴丸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王盟;孙清海;刘卫

    目的:探讨钩藤总碱(RTA)缓释滴丸的长期毒性。方法将80只Wiste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RTA缓释滴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每天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每2周记录一次体质量、日食量。连续灌胃12周后和停药2周后分别检测大鼠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YM)、中性粒细胞(NEU)等血液学指标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BUN)、肌酐(Cr)等生化指标,计算心、脑、肝、肾脏体比值,观察心、脑、肝、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连续灌胃12周后, RTA 缓释滴丸高剂量组大鼠饮食减少,体质量增长缓慢;各组大鼠 WBC、RBC、Hb、PLT、LYM、NEU无明显变化;RTA缓释滴丸高剂量组大鼠的ALT、AST和ALP值升高[分别为(77.5±11.9)U/L、(210.4±21.7)U/L、(220.6±19.8)U/L],与空白对照组[分别为(55.2±12.1)U/L、(180.4±21.3)U/L、(190.3±22.6)U/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A 缓释滴丸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的脏体比值(3.86±0.29)较空白对照组(3.52±0.25)升高(P<0.05),肝脏部分出现变性、灶状坏死。结论 RTA缓释滴丸高剂量长期给药可产生肝毒性。

  • 钩藤碱缓释滴丸的研制

    作者:周方勇;马静;骆科回

    目的:优选钩藤碱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了药液温度、辅料用比例及冷凝液温度和滴速等工艺条件,制备钩藤碱缓释滴丸,并初步研究其成型工艺.结果:所得缓释滴丸在pH 1.2盐酸和pH 6.8磷酸盐缓冲液及模拟胃肠道介质中的体外释药行为相似,不受pH变化影响.

  • 缓释滴丸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长征

    总结了缓释滴丸的研究意义,对其制法进行了分类研究.目前制备工艺的研究是缓释滴丸研究的关键,通过研究各个因素对滴丸剂的成型性的影响,对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了考察,并且对缓释滴丸剂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概况进行了探讨.缓释滴丸较传统滴丸剂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低的优点,它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了用药次数,避免了血药浓度峰谷现象的出现,提高了病人的顺应性,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以上优势,缓释滴丸剂型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 复方蟾酥缓释滴丸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性能考察

    作者:李永盛;吴梅佳;蒋杉杉;黄绳武

    目的:根据蟾酥有效成分难溶于水、血药浓度波动大、易产生毒副作用等特点,将蟾酥与灵芝联合应用后制成复方蟾酥缓释滴丸,以改善蟾酥的副作用.方法:以聚乙二醇4000(PEG4000)和硬脂酸为基质,利用熔融法制备复方蟾酥缓释滴丸.以滴丸滴制情况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滴丸成型因素.以圆整度、丸重差异及释放度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复方蟾酥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结果:佳制备工艺为药物-基质(1∶2),PEG4000-硬脂酸(5∶1),熔融温度80℃,滴距8 cm,冷凝液管口温度50 ~5℃;缓释滴丸在体外释放达12 h,符合Ritger-Peppas方程模型.结论:优选的复方蟾酥缓释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能够使蟾酥的血药浓度波动降低、毒副作用减少,符合临床治疗需要.复方蟾酥缓释滴丸的释放更接近于non-Fickian扩散,其释药机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两者的结合.

  • 马来酸氟吡汀缓释滴丸的制备

    作者:顾彩虹;吕晓敏;王冬东;孙程;张辉靠;胡荣

    目的:制备马来酸氟吡汀缓释滴丸.方法:应用固体分散体技术,以聚乙二醇6000(PEG6000)和硬脂酸(stearic acid,SA)为药物载体,以缓释和速释两部分配比的方式制备马来酸氟吡汀缓释滴丸;采用相似因子法与现有缓释片剂进行体外溶出比较;将体外平均累积释放数据,分别按零级、一级和Higuichi方程进行拟合;通过加速试验和长期实验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马来酸氟吡汀缓释滴丸由缓释和速释两部分以3∶1配比组成,速释体外释药90%时间12 min,缓释部分12 min释药30%;自制马来酸氟吡汀缓释滴丸与同等剂量的国外市售缓释片剂相比药物溶出时间短,溶出曲线出现平顶时间较长,对应的释药量较多,两制剂溶出度试验数据统计计算出相似因子f2为65,自制缓释滴丸中马来酸氟吡汀溶出符合一级释药模型;马来酸氟吡汀及其缓释滴丸在密封和40 ℃条件下稳定性良好,室温可以长时间贮存.结论:自制马来酸氟吡汀缓释滴丸具有良好的释药效果,可较迅速起效和较长时间持续释药,该滴丸新剂型具有进一步研发和临床应用的意义.

  • 尼莫地平缓释滴丸的制备及其体外释药机制的探讨

    作者:李菲;张洁;王建筑;毕研平;刘团勇

    目的:制备尼莫地平缓释滴丸,并探讨其体外释药机制.方法:单因素试验设计法优化尼莫地平缓释滴丸的处方工艺,考察难溶性载体材料种类和用量、PEG-4000与PEG-6000比例及载药量对释放度的影响,考察料液温度对滴丸成型性的影响.结果:佳处方工艺为:难溶性载体材料十八醇用量为6%,PEG-4000:PEG-6000=1∶1,载药量为20%,料液温度为80℃.佳处方工艺制备的滴丸体外持续释药12h,其体外释药机制为骨架溶蚀作用.结论:该缓释滴丸缓释效果良好,优化的处方工艺合理可行.

  • 马来酸曲美布汀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王俊俊;黄挺;董晓蕾;黄绳武

    目的 根据马来酸曲美布汀水溶性小、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低、生物半衰期较短(2.7 h)的特点,本实验将其制成缓释滴丸,以期达到缓释、降低血药浓度波动和减少服用次数的效果.方法 以聚乙二醇(PEG)类、硬脂酸(SA)和单硬脂酸甘油酯(GMS)为基质用熔融法制备马来酸曲美布汀(trimebutine maleate)缓释滴丸.以药液流动性、易滴制程度、下沉速度、圆整度为指标进行处方初步筛选,通过溶出实验,以释放区间优化法筛选出佳处方,终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以圆整度、丸重差异、累积释放度进行综合评分确定佳工艺.结果 筛选出佳处方为TM-PEG4000-PEG6000-SA-GMS=2.4∶ 1.2∶ 1.2∶ 1.2∶1.2,佳工艺条件:料液温度为75℃,冷凝温度30→5 ℃,滴距为5cm.制得的马来酸曲美布汀缓释滴丸体外释放行为符合零级和Hugich方程.结论 本方法制备的马来酸曲美布汀缓释滴丸成型性较好,体外释放较为缓慢,能够使血药浓度波动降低,服用次数减少,符合临床治疗需要.

  • 钩藤总生物碱缓释滴丸制备工艺考察

    作者:王盟;国伟;刘卫;张长钢

    目的:考察钩藤总生物碱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正交试验法优选钩藤总生物碱缓释滴丸成型的佳工艺条件。结果以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2,硬脂酸与PEG6000的比例为1:4,料温为70℃,滴速为45滴/min为佳工艺条件。结论优选的滴丸制备方法简便,工艺可行。

  • 雷公藤红素缓释滴丸的研究

    作者:夏海建;张振海;贾晓斌

    目的 制备雷公藤红素缓释滴丸,考察药物的分散状态和体外释放度,优化制备工艺.方法 以聚乙二醇4000(PEG4000)和单硬脂酸甘油酯(GM)为载体材料,采用固体分散体方法制备雷公藤红素缓释滴丸,以圆整度和质量差异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滴丸成型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过优化缓释滴丸处方以雷公藤红素、GM和PEG 4000按质量比1∶3∶7组成,药料温度80℃,滴速20滴/min,滴距5 cm,冷凝液温度15℃.缓释滴丸中药物以非晶形存在,该缓释滴丸12h的大累积释放率可达91.2%.结论 所制得的雷公藤红素缓释滴丸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 盐酸曲马多缓释滴丸兔体内药动学研究

    作者:智成芳;姜言丽;曲韵智;景舒

    目的:比较盐酸曲马多缓释滴丸与普通片剂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方法:以普通片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兔体内的血药浓度.结果:缓释滴丸和普通片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 567.71±231.69)ng/ml·h和(5 954.87±93.85) ng/ml·h;缓释滴丸的Cmax、Tmax分别为542 ng/ml和5.25 h;普通片分别为953 ng/ml和2h.结论:缓释滴丸比普通片能持久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增强了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穿心莲内酯缓释滴丸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

    作者:孟戎茜;刘晓燕;付玉佳

    目的 研究穿心莲内酯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 以硬脂酸为缓释基质,PEG6000为速释基质,采用熔融法制备穿心莲内酯缓释滴丸.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丸重差异、圆整度、载药率为指标,优选制备工艺,并进行体外累积释放度的测定.结果 佳处方和制备工艺条件为: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3.5,基质配比硬脂酸-PEG6000为1:4,滴距为12 cm,冷凝温度为8℃,料液温度为90℃;缓释滴丸在体外释放达12 h,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结论 该缓释滴丸处方工艺稳定可行,缓释效果良好.

  • Box-behnken效应面法优化水飞蓟素缓释滴丸的处方

    作者:王建筑;郝吉福;李菲;郭丰广

    目的 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将水飞蓟素制成缓释滴丸,以增加其溶出速度,提高生物利用度.以Box-behnken效应面优化法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筛选佳处方.方法 采用熔融法制备水飞蓟素缓释滴丸,以药物的质量分数(A)、水溶性基质与难溶性基质用量比(B)、硬脂酸与单硬脂酸甘油脂用量比(C)为考察因素,以2h累积释放度,10 h累积释放度,R(R=250r-150+ (f10-f2)×100/2)为评价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效应面设计法筛选水飞蓟素缓释滴丸的佳处方.结果 优化后优处方为含药量20%,水溶性基质-难溶性基质(2.4∶1),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脂(1.3∶1).佳处方滴丸的溶出度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 水飞蓟素制成缓释滴丸后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为研发水飞蓟素新制剂提供参考.

  • 双嘧达莫缓释滴丸的研制

    作者:管海燕;黄华

    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了药液温度、滴速、冷凝液上部温度梯度和冷凝管高度等制备非pH依赖型双嘧达莫缓释滴丸,并初步研究其成型工艺.结果表明,所得缓释滴丸在pH 1.2盐酸和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体外释药行为相似,不受pH变化影响.

  • 双嘧达莫缓释滴丸的制备及体内外研究

    作者:管海燕;黄华;欧云国

    目的:制备双嘧达莫缓释滴丸,使药物释放不受pH变化影响,提高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不同pH条件下缓释滴丸释放特性.以硬度、释放度为主要考察因素,选取代表处方制备缓释滴丸,在此基础上以正交试验优化处方.采用单次给药双周期交叉方案,以市售双嘧达莫普通片为参照,进行兔体内药动学初步研究.结果:缓释滴丸的体内外药物释放达12 h,且不受pH变化影响,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7.4±3.4)%,体外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结论:采用联合载体技术制备的双嘧达莫缓释滴丸缓释性良好,药物释放不受pH变化影响,兔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生物利用度优于市售普通制剂.

  • 盐酸川芎嗪缓释滴丸制备工艺的研究

    作者:孙洪梅;周长征

    目的 制备盐酸川芎嗪并优化其制备工艺 方法 梯度冷却法滴制,以滴丸圆整度和拖尾为指标单因素考察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制备工艺.结果 确定佳工艺为:聚乙二醇600 (PEG 6000)与硬脂酸为基质,比例为PEG 6000∶硬脂酸为4∶1,药物与基质比例为1∶3料温为70℃.冷凝柱温度梯度为:上部30-0℃.调节滴速为45滴/min,滴距5 cm时圆整度好,无拖尾现象,滴丸中药品缓慢释放.结论 实验数据,图表分析,实验采用优选制备缓释滴丸的方法,符合实验预期结果.

  • 缓释滴丸研究概况

    作者:胡瀚文;张学顺

    缓释滴丸因其具有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小,药物稳定性高,方便患者服用等优点成为引人关注的热点剂型并快速发展起来.本文就目前我国缓释滴丸的工艺研究和生产制备方面做了概述,并分析了缓释滴丸作为一种新剂型的局限性和发展前景.

  • 钩藤总碱缓释滴丸的热稳定性实验

    作者:张兆芹;杨雪萍;刘卫

    目的 研究钩藤总碱缓释滴丸中钩藤总碱、钩藤碱、异钩藤碱的热稳定性.方法 钩藤总碱缓释滴丸在25、40、60℃下分别放置90、180、270 d,酸碱滴定法测定钩藤总碱含量,高效液相法测定钩藤碱及异钩藤碱的含量.结果 钩藤总碱和钩藤碱在25、40、60℃下270d内无明显降解,异钩藤碱在40℃第180天检测时出现含量明显降低(P<0.05),60℃时第90天出现明显降低.结论 钩藤总碱缓释滴丸在常温下稳定,但在较高温度下可致主要有效成分含量降低.

  • 丹皮酚缓释滴丸的制备与体外释放度研究

    作者:王益;严俊丽;姚文丽;周雪;贺智勇;沈祥春;陶玲

    目的 研究丹皮酚缓释滴丸(PASRDPs)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 以硬脂酸和PEG-6000为载体材料,熔融法制备PASRDPs.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以圆整度和重量差异综合评分为响应值,优选佳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 PASRDPs的优处方成型工艺为药物-基质(4∶6),硬脂酸-PEG6000(2∶8),药液温度75℃,滴距3.6 cm,滴速45滴/min,冷凝液温度6~0℃,制得三批PASRDPs的平均丸重分别为45.71 mg、45.49 mg、46.27 mg,圆整度(R)值短径/长径均在0.93以上;体外12 h累积释放均在65%以上.结论 该方法制备PASRDPs简便易行,且质量稳定.PASRDPs的释药机制为骨架溶蚀和药物扩散共同作用.

  • 龙胆苦苷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药研究

    作者:翟西峰;王霄旸;赵宁;冯锁民;王小宁;高新河

    目的 研究龙胆苦苷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度.方法 以聚乙二醇-6000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基质制备龙胆苦苷缓释滴丸,以圆整度、拖尾情况和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滴丸的佳成型工艺.结果 龙胆苦苷缓释滴丸优选的佳制备工艺为: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6,PEG6000与单硬脂酸甘油酯的比例为2.5:1,药液温度为80C,滴距为5cm,冷凝液选择运动粘度为500 mm2·s-1的甲基硅油,冷却温度5 ~ 10℃.该缓释滴丸2h的平均累积释药率为29.16%,6h为60.33%,12h可达90.59%,药物释放度符合缓释制剂要求.FTIR分析表明药物与基质之间无化学相互作用,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滴丸中药物主要以无定型共沉淀物形式存在.结论 所制备的龙胆苦苷缓释滴丸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 灯盏花素缓释滴丸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刘宏;汤韧;周林珠;王影;唐晓荞;杨祥良

    目的:研究灯盏花素缓释滴丸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家兔16只,随机分为3组,B组灌胃给予灯盏花素缓释滴丸40mg·kg-1·d-1,A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灯盏花素片的混悬液,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5mL·d-1,均连续给药7d,测定给药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B组对家兔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细胞比容及红细胞变形指数的作用均强于A组.结论:A、B组比较,B组具有更强的生物学效应.

30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