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常规化学室间质评结果回顾分析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密云区疾控中心临床生化实验室近6年来参加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BCCL)临床生化室间质量评价工作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提高检测准确公正性,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 采用变异指数得分(VIS)和能力验证(PT)2种评价方法对2010-2015年所反馈得到的临床化学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5年度实验室参加的室间质评结果为全部通过,为日常检测提供了有效的监督与保障.结论 临床生化实验室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及为仪器制定完善的维护保养操作规程,同时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量评价,查找不足,及时纠正,确保检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
TBA-3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我科于1996年底引进了一台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TBA-3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该仪器操作简单,试剂用量少,测试精度高,结果准确,参加卫生部、江苏省临床检验中心生化检验室间质评成绩优秀.经三年多使用,未出现较大故障,但也遇到一些问题.现将两则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
HBsAg 室间质量评价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参加卫计委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按照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的要求,对其发放的采供血机构血液检验样本进行检测,对 HBsAg回报的室间质评结果进行分析,并用 S /CO 值与全国的 S /CO 均值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参加卫计委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工作多年来,每年均取得各个项目满分的好成绩,传染性指标的 S /CO 值与全国均值接近。结论参加室间质量评价,可不断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保证输血安全。
-
2017年衢州市HIV抗体检测实验室室间质评分析
目的:了解衢州市HIV抗体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质量,加强衢州市HIV抗体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管理.方法:对衢州市辖区内的30家HIV抗体筛查实验室和107家检测点发放血清学盲样,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文件要求网络填报检测结果.结果:参加考核的30家HIV抗体筛查实验室成绩均优秀,103家检测点成绩优秀,4家良好,总体优秀率97.08% (133/137);ELISA法3个阳性质控品中70%(63/90)的项次SI值<1,98.88%(89/90)的项次SI值<2.结论:衢州市HIV抗体检测实验室总体上检测质量较好,但仍需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和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 HIV抗体检测实验室 室间质评 -
影响生化检验质量的几个因素
如果将生化检验比喻为一台天平,用它来称量样品里物质的多少.那么,校准品无疑是这杆称的法码,则仪器和方法是这杆称的臂和支点.由此可以看出实验的准确度与校准品有直接关系,实验的精密度和灵敏度与仪器和方法学有关系.我们医院检验科从1987年就参加了当时万县地区临检中心的室间质评.在90年至92年的第十一次至十六室间评价中,我们医院TVIS为555,MIIS为93.为万县地区第一名.2001年2002年我们参加了重庆市临检中心的质评.2001年获室间质评优良实验室,两次PT均大于90%,2002年室间质评优秀实验室,两次PT均大于90%,2002年室间质评优秀室验室,两次PT大于80%.这与我们平时注重生化质量管理,维护生化检验系统长期相对稳定有关.下面,我主要从仪器、校准品和生化试剂这三个重要因素谈一谈我的一些体会.
-
临床输血相容性室间质评结果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输血相容性室间质评结果.方法:选择2015年和2016年ABO反定型、正定型、Rh(D)血型、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进行试验,对其临床输血相容性室间质评进行分析.结果:2016年临床输血相容性室间质评合格率明显高于2015年,ABO反定性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所选试剂无法对弱抗体进行有效检测,而抗体筛查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筛查细胞缺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交叉配血误差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结果读取和操作不当.结论:通过对临床输血相容性室间质评进行分析和探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检测水平,减小误差,还可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更好地保证输血工作安全、有效进行.
-
分析前质量控质的探讨
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临床的诊断越来越离不开检验结果.检验结果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与用药.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是由检验质量决定的.而检验质量又由全面质量控制的.全面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分析后质量控制.分析中质量控制和分析后质量控制由检验科解决.因为有先进设备、配套的试剂、有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检验科无法控制的.也是重要的环节.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80%是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造成的.
-
梅毒血清学诊断的方法学比较
目的:为了提出关于梅毒血清学试验筛选诊断梅毒程序的方法,对非特异性的心磷脂抗原实验(包括Trust试验)和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包括TPPA法,ELISA法)做进一步方法学的比较.方法:对2008年以来确诊为各期梅毒的阳性血清标本83例.每份标本同时用 TRUST、TPHA、ELISA三种方法进行测定.同时进行室内质控.采用卫生部2008年室间质评作为标准,来保证结果可靠性.结果:TRUST试剂检测梅毒血清阳性率19.2%,TPPA法阳性率92.7%,ELISA法阳性率95.1%.TPPA与TP-ELISA方法比较,P>0.05,两种方法无统计学差异.TRUST与TP-ELISA,TPPA两种方法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LISA和TRUST法可作为常规检测梅毒血清学试验的常方法,阳性标本再用TPPA法进行确定.
-
利用室间质评数据评估血站ALT测量不确定度
目的 通过对测量不确定度分析,更好地保证速率法测定无偿献血者血清中ALT的检测结果准确性.方法 利用实验室开展的室内质控数据,以及2016年能力验证检测的室间质评数据,来计算评估实验室无偿献血标本ALT项目的测量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结果 包含因子k=2时,包含概率P=95.45%,ALT=36 U/L时,扩展不确定度为16.38%,ALT=123 U/L时,扩展不确定度为13.46%.结论 该实验室利用ALT室间质评数据得出的扩展不确定度在可控范围内.ALT室间质评回报数据结果,适用于血站实验室评价ALT检测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
POCT血糖仪室间比对与质量管理
目的:通过进行POCT血糖仪操作培训和室间比对活动提高病案记录中数据的准确性,进而保障临床安全。方法对全院POCT血糖仪操作者进行培训和授权;对80台POCT血糖仪进行室间质评。结果34台罗氏偏倚范围-19.92%~-11.87%全部通过;46台拜安康偏倚范围-40.07%~18.45%,1台复测通过。结论培训及室间质评活动可以提高POCT血糖仪数据可靠性,进而提高病案记录准确性。
-
通过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看医院检验科管理
目的:分析近5年江西省临床化学室问质量评价(EQA)成绩与检验科室管理现状并探讨其对策.方法:采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推荐的PT方案计分及评价方法,统计出全省近5年各年度三、二级医院的优良率与合格率.结果:近5年全省三级、二级医院检验科的优良率与合格率逐年增加.但是,三级医院仍然有约10%的不合格率、二级医院仍然有近30%的不合格率.综合各单位回报表及现场检查,发现成绩较差的基层二级医院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主要有:1.要加强对科主任的选择、培养和监督.2.应有计划地对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3.宜使用配套试剂并定期校验仪器.4.质量控制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5.要求各实验室建立自己的全面质量保证体系.结论:各设区市卫生局应建立、完善本辖区管理网络,重点帮助基层检验科解决技术和管理问题.
-
浙江省51家民营医院检验科质量现状与改进建议
目的:调研浙江省民营医疗机构的检验质量状况并提出改进对策。方法选择浙江省内床位大于100张的51家民营医院检验科作为研究对象,统一发放基本信息调查问卷;实地调研民营医院检验科的质量现状,内容包括规章制度、质量体系、室内质控、室间质评、各项检验质量保证措施等;发放尿常规、生化常规和乙肝定性三类专业的盲样标本并要求限时回报。将部分调查结果与浙江省公立二级医院进行比较。结果多数民营医院在检验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室间质评参加率、室内质控规范性及分析能力、危急值、复检率、仪器维护保养、信息化等方面落后于公立医院。未参加室间质评检验科的盲样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已参加室间质评者。结论民营医院检验科应平衡经济效益与医疗质量的关系,参加室间质评,加强继续教育培训,将超出自身能力的检验项目外送第三方检验机构,重视常规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质量监管部门要加强外部质量监管,将民营医院检验科和第三方检验机构共同纳入检验质量考核体系中,提高民营医院检验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
89家医院检验科现场考核结果分析
在对临床实验室开展室间质评(EQA)的同时进行实验室现场考核,是加强检验科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我省卫生厅颁发的赣卫医[2003]51号<关于开展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检验科质量考评的通知>文件精神,我们组织了一次全省大范围的全面现场质量考评活动.
-
产前诊断中染色体核型分析的质量控制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确诊染色体病的金标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胎儿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虽然实验诊断项目的质量控制已成为我国政府的行政行为,但染色体病产前诊断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其室间质评工作,至今还没有开展起来,也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该项目具体的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评方法[1-6].
-
加强实验室的检验质量管理
检验质量是实验室的立足之本.围绕实验室质量控制,已制定了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制度.但随着科技进步、环境及人员的变化,检验质量控制已不能局限于实验室内部.
-
室间质评在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评审中的作用
文章从四方面分析了室间质评在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评审中的作用:一是提供PT-览表——确认表,反映实验室检测能力;二是提高员工素质,完善培训记录;三是提供比对资料,完善比对报告;四是提高现场形态学识别考核成绩.
-
同型半胱氨酸不同检测方法结果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同型半胱氨酸临床不同测定方法(液质联用法及免疫类方法)的差异.方法 本文选取2014年至2016年我室参加国内和国际权威机构:卫生部临检中心和美国病理学家协会室间质评活动的反馈结果数据,通过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反馈结果数据以及我室采用液质联用法和免疫类方法同时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的数据,比较了液质联用法及免疫类方法的差异.结果 我室的检测方法为液质联用法,自2014年参与美国美国病理学家协会室间质评以来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与靶值偏倚<25%,在此机构的室间质评活动中所属组为色谱法组别;而自2014年起参与国内卫生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以来除低值(< 20.0 μ mol/L)在可接受范围内,其他浓度值的测定结果均高于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可接受范围,且偏倚程度与浓度的增加呈现正相关.而我室在临检中心室间质评中所属组为缺省组组别或所有组组别,参与临检中心室间质评的其他实验室大部分以免疫类方法检测.除此之外,我室在采用液质联用法和免疫类方法同时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时结果存在差异.结论 液质联用法与免疫类方法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结果存在偏差,且偏差与浓度呈现正相关.血液样品存在着内源性成分复杂,基质干扰严重等问题,免疫类方法易受这些问题的影响,而液质联用法具有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的特点,采用标准曲线定量可以得到可靠的结果.
-
定量免疫项目室间质评4年结果回顾与分析
目的 通过回顾与分析2010年至2013年参加江苏省免疫定量项目室间质评结果,分析影响定量免疫项目检验质量的因素,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免疫检验水平.方法 将2010年至2013临床免疫定量项目室间质评结果进行统计,采用能力验证(PT)方法进行评分,同时结合偏倚和SDI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4年室间质评肿瘤标志物平均PT得分为95分,内分泌项目为99分,3个项目出现过不合格的情况,所有项目平均偏倚的绝对值在4% ~11%,平均SDI绝对值在0.3~1.1.结论 室间质评工作可对检验结果进行持续性的监测,可促进各临床实验室严控质量管理,从而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
-
2007~2016年卫生部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结果分析和总结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和总结2007年至2016年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EQA)反馈结果,了解实验室10年来参加卫生部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的优劣状况,从而制定改进措施和完善质量管理.方法 统计实验室2007年至2016年卫生部室间质评反馈的WBC、RBC、HGB、HCT、MCV、MCH、MCHC和PLT的偏倚合格率和不合格偏倚的项目及每个项目的平均偏倚,并对成绩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0年来,每年的EQA汇总成绩均成功,但除了2007、2008、2010、2011、2014和2016这6年的EQA平均成绩为100分外,其他4年即2009、2012、2013、2015年的EQA平均成绩分别为95、80、81.3、98.8分,这4年的偏倚不合格项目分别为HCT、MCV/HCT、MCV、MCHC/ HCT、MCV、MCHC/PLT,而这些项目的偏倚合格率为90%、70%/60%、20%、40%/50%、50%、50%/90%,平均偏倚偏大的有2012年的HCT和2013年的MCV.结论 加强室内质控管理,使用配套质控品,并对质控员进行培训,是做好室间质评的基石,而及时对室间质评反馈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才是改进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根本.
-
参加美国病理家协会常规化学能力验证的不合格原因分析与探讨
目的 通过对我院医学检验科生化专业组2012~2017年连续6年参加美国病理家协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组织的常规化学能力验证计划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全面评价检测性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进,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评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医学检验科生化专业组2012 ~2017年参加CAP常规化学的PT结果,对失控项目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项次合格率高,为100%;2014年项次合格率低,为87.5%;共有19个检测项目在2012 ~2017年成绩全部为100分,13个项目出现过成绩不合格;导致项目不合格的所有原因中,PT样本问题突出,占68.75%;其次是检测系统问题和分组不恰当,均为9.38%,随机误差占比6.25%;技术问题和书写错误占3.13%.结论 CAP的能力验证活动可以用于对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进行评估,对2012~2017年参加CAP的常规化学能力验证成绩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不合格原因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及可比性,以保证实验室对患者的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