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板蓝根抗病毒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作者:肖莹;马瑞芳;陈军峰;杨颖博;张磊;陈万生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根,是清热解毒类的代表性中药.以落叶松脂素为代表的木脂素类成分是板蓝根发挥抗病毒活性的重要物质基础.本文综述板蓝根木脂素类成分生源途径解析、关键调控基因筛选和次生代谢工程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全面认识板蓝根抗病毒活性成分生物合成、提升板蓝根药材品质及促进板蓝根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奠定基础.

  • 自拟血府益气解毒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0例

    作者:范红玲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所引起的心肌急性或慢性炎症.一般认为心肌炎在病毒感染后的1~3周内发生,主要以病毒直接侵犯心肌及由其引起的炎性反应为主[1].目前,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抗病毒、调整免疫、营养心肌为主,以及对症处理、控制症状等方法进行治疗,尚无特效.然而中医药对本病治疗优势较为明显.笔者近2年采用自拟血府益气解毒汤对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慢性病毒性肝炎中西医结合抗病毒治疗进展

    作者:方南元

    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主要病因为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部分乙肝患者合并有丁肝病毒感染.目前单纯西医抗病毒治疗长期疗效不满意,近年来有关中西医联合抗病毒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报道较多,本文拟就近年中西医结合抗病毒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作一综述.

  • 抗乙肝病毒中西药物发展近况

    作者:黄丹;钟振国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以肝炎性病变为主可引起多器官损坏的一种传染病.乙型肝炎因其发病率高、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缺乏特效药物、预后差等因素而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目前乙肝病毒的感染与发病还呈日益增长的趋势.现将当前主流用于抗HBV治疗的药物做如下简介,可分为生物制品、化学药品以及传统中草药.

  •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思路

    作者:李忠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防治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基础的治疗.文章就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思路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目前临床受重视的药物,并指出了几种治疗思路,即单一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抗病毒药物的联合应用,介绍了几种常见的药物组合,分析了各自的优劣.后指出了优化使用现有医疗资源和开发新的高效、低毒的抗病毒药物,并针对不同的抗HBV的靶位和机制进行药物的联合治疗研究,是目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治疗研究的主题.

  • 柴胡疏肝散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 CBD 相关性代偿期肝硬化的观察

    作者:黄正桥;高锋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本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肝病科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相关性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60例患者分为 ADV +LAM组,以及中西结合组,每组各30例,其中 DV +LAM组在使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中西结合组在 ADV +LAM组方案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方,2组均接受为期48周的治疗。观察治疗48周患者的并发症及肝细胞癌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 HBV DNA 浓度、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超声检查结果。结果:1)经过48周的治疗及随访,10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或肝细胞癌,占16.67%。其中 ADV +LAM组7例(腹水3例,肝细胞癌1例,食管静脉曲张2例,肝性脑病1例),中西结合组1例(食管静脉曲张1例)。2组发生并发症或肝细胞癌发生率比较 P =0.02时我们利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后得出:年龄、性别不是肝硬化并发症或肝细胞癌独立危险因子(P 均>0.05),而 HBeAg 状况、HBV-DNA 载量均是肝硬化并发症或肝细胞癌独立危险因子(P 均<0.05)。2)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时 ADV +LAM组HBV DNA 转阴率分别为50.5%、57.3%、64.9%、87.6%,而中西医结合组 HBV DNA 转阴率分别为50.8%、59.7%、85.7%、96.4%,2组治疗第12周及24周时 HBV DNA 转阴率无统计学意义(P1=0.34,t1=4.24;P2=0.25,t2=4.92)。治疗第36周及48周2组 HBV DNA 转阴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3=0.03,t1=5.91;P4=0.02,t2=5.92)。3)治疗48周后,中西医结合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改善为明显。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P =0.032,所有患者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未出现肾功能不全患者。结论:柴胡疏肝散通过抑制 HBV 病毒复制,从而达到部分逆转肝硬化的发展,临床建议推广运用。

  • 双黄连分散片抗病毒作用实验研究

    作者:邬洪波;李洪梅;卢长安;高英杰;李小芹;周爱香

    目的:观察双黄连分散片体内、体外抗病毒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流感病毒(A3)、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等7种病毒致细胞病变实验观察双黄连分散片体外抗病毒作用,通过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病毒性肺炎及病毒增殖量实验观察双黄连分散片体内抗病毒作用.结果:体外试验表明:双黄连分散片对流感病毒(A3)、副流感病毒(HVJ)、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Ⅰ、Ⅱ(HSV-Ⅰ、HSV-Ⅱ型)等4种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内试验表明,双黄连分散片在所试剂量范围内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引起肺内流感病毒增殖量和病毒性肺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肺指数值明显降低,肺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记分值明显降低.结论:双黄连分散片具有明显的抗病毒药理作用.

  • 清肺消咳颗粒药效学实验研究

    作者:刘晋华;李玉萍;尤光甫

    目的:研究清肺消咳颗粒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氨水引咳、酚红祛痰、整体平喘与离体气管条收缩试验评价镇咳、祛痰、平喘作用;采用体外抗菌及病原菌感染小鼠模型,细胞病变法(CPE)、噻唑蓝法(MTT)及流感病毒感染动物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与大鼠棉球肉芽肿炎性模型,评价抑菌、抗病毒与抗炎作用.结果:清肺消咳颗粒能明显抑制浓氨水诱导的小鼠咳嗽,可显著增加小鼠酚红分泌量,对"组胺-乙酰胆碱"诱发的豚鼠哮喘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可显著延长豚鼠呼吸困难与引喘潜伏期.清肺消咳颗粒对肺炎双球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或灭活作用.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可提高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生存率和存活时间;清肺消咳颗粒在12.5 mg·mL-1浓度下对MDCK细胞无毒性,在0.78 mg·mL-1浓度时即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毒性,对流感病毒诱发小鼠肺炎的肺指数有明显的降低作用;清肺消咳颗粒可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大鼠棉球致肉芽组织增生.结论:清肺消咳颗粒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和抑菌、抗病毒、抗炎作用.

  • 抗病毒茶治疗流感的实验研究

    作者:周瑞玲;陈玉兴;余惠(日文);杜洁华;杨思华;崔景朝

    结果表明抗病毒茶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小鼠具有明显保护作用,有显著的解热、抗炎作用,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 小儿清热宁颗粒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作者:徐荣;沈鸿;高英杰;田甲丽

    实验结果表明,小儿清热宁颗粒在所试剂量范围内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引起肺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肺指数值明显降低,肺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死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伤寒菌苗引起家兔的体温升高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可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及小鼠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

  • 三黄制剂抗菌、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安平;刘爱平;岑志芳;王宗伟

    目的:研究三黄制剂的抗菌、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液体试管法,观察三黄制剂对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和条件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并通过体内与体外抗病毒试验观察三黄制剂对引起呼吸道感染常见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三黄制剂对八种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和条件致病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对流感病毒所致小鼠肺脂数升高有显著抑制作用,体外对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Ⅰ型流感病毒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三黄制剂有明确的体外抗菌和体内外抗病毒效果.

  • 升降颗粒剂的主要药效学研究

    作者:李小芹;周爱香;田甲丽;郭淑英

    升降颗粒具有解表清里功能,主治外感湿邪,试验从抗病毒、解热、抗炎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升降颗粒剂8.0、4.0、2.0g生药/kg灌胃给予小鼠,以4.0、2.0、1.0g生药/kg灌胃给予大鼠,以2.2、1.1、0.55g生药/kg灌胃家兔,结果表明,该颗剂体外对与呼吸道有关的7种病毒和小鼠病毒性肺炎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降低菌苗引起家兔的体温升高;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明显减轻角叉菜胶性足肿胀.

  • 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HBV的作用效果及机制分析

    作者:陈佳欣;沈宏辉;刘晓琼;王伽伯;邹文俊;王世宇;肖小河

    目的:研究苦参碱类生物碱联合恩替卡韦抗耐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效果以及对p38 MAPK,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解放军第302医院自行构建的恩替卡韦耐药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细胞株HepG2.A64为模型,采用CPE,CCK-8分别考察苦参碱类生物碱氧化苦参碱、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和核苷类药物恩替卡韦单独用药及两者联合用药的细胞毒性;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观察联合用药对HepG2.A64细胞HBsAg分泌,HBV DNA复制,p38和NTPC mRNA表达,细胞中p38和p-p38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单独用药比较,氧化苦参碱和恩替卡韦联合用药72 h后能显著抑制HBsAg分泌,HBV DNA复制(P<0.05),同时能显著降低NTC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磷酸化p38蛋白水平.结论: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可能通过下调NTCP的表达同时抑制p38蛋白磷酸化达到抗病毒的效果.氧化苦参碱联合恩替卡韦能显著增强抗耐药HBV病毒的效果.

  • 基于分子印迹电位传感器的八角茴香中莽草酸测定

    作者:蓝尉瑜;陈田娥;黄荣华;王鸽;陈敏婷;张玮

    目的:制备并优化分子印迹电位传感器,考察电极的性能和适用性,并应用于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测定.方法:以莽草酸为模板分子,2-乙烯吡啶(2-VPY),4-乙烯吡啶(4-VPY),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采用本体聚合法分别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负载于聚氯乙烯(PVC)膜中,构成电极敏感膜,制备并优化离子选择性电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优电极材料及印迹膜的形貌特征;分别考察电极的pH适用性、校正曲线、选择性、响应时间和稳定性;应用电势分析法,测定八角茴香中莽草酸的含量,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测定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在优实验条件下,筛选出2-乙烯吡啶(2-VPY)为功能单体,制得分子印迹离子选择性电极,电极材料的粗糙多孔结构以及电极的pH耐受性、选择性、响应时间和稳定性均有利于实际样品分析,方法的检测限可达1×10 -6mol·L-1,线性范围为1×10 -6~1×10 -1mol·L-1,能斯特响应斜率为38.7mV·decade-1,响应时间3min,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相比,药材含量测定结果一致.结论:分子印迹离子选择性电极应用于莽草酸测定,具较高灵敏度、选择性、准确性和精密度,稳定性良好,适用于八角茴香样品分析.

  • 板蓝根抗病毒与抗内毒素等清热解毒药效作用及化学基础研究进展

    作者:陈凯;窦月;陈智;田景振

    对板蓝根发挥清热解毒药效作用及其物质基础方面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方法 检索近10年来板蓝根研究相关文献,引用文献45篇,按照现代中药药理学关于中药清热解毒作用的认识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结果 板蓝根在抗病毒、抗内毒素、抗菌、抗炎、提高免疫功能等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和相关药效物质基础等方面均有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多途径多组分研究板蓝根清热解毒作用的思路.结论 目前对于板蓝根的研究已经取得较大成果,但是对于板蓝根在中医理论中的清热解毒作用的相关药理及物质基础认识还不完善、不统一.建议采用多途径多机制多组分的思路对板蓝根进行研究.

  • 芒果苷对内毒素致热家兔体温的影响

    作者:邓家刚;郑作文;杨柯

    芒果苷系芒果叶的主要有效部位.据报道芒果苷具有保肝利胆、平喘镇咳、抗病毒等作用.本文初步研究芒果苷对内毒素致热家兔体温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黄精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的影响

    作者:杨胜坤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展规律一般是早期燥热津伤,中期气阴两虚,晚期阴阳两虚,可兼夹血瘀、痰湿等证候,以气阴两虚为多见;临床治疗上以益气养阴法为主.黄精归肺脾肾三经,有滋阴润肺、补脾益气、滋肾填精的作用.黄精多搪是黄精的主要成分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黄精多糖具有降血脂、延缓衰老、增强免疫以及抗病毒等诸多药理作用[1].本实验拟用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黄精对血糖的调节作用.

  • 艾滋病服用抗病毒药治疗并发痒疹的中医症状体征特点分析

    作者:陈秀敏;谢正;金艳涛;郭会军;刘志斌;李真

    目的:了解艾滋病服用抗病毒药治疗并发痒疹的中医症状体征,探索症状体征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病例回顾性方法,以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病例资料为来源,进行艾滋病服ARV治疗并发痒疹的中医四诊信息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5例病例分析,发现中医证候为血热生风证(43.0%),血虚风燥证(24.3%),脾虚湿蕴证(30.8%).痒疹相关症状出现较多(>50%)的为丘疹、抓痕、色素改变、结节、皮肤颜色异常和水泡鳞屑.其它症状中出现较多(>50%)的为疲乏、口味异常、面色异常、神志异常、不寐、咽干,舌象出现较多(>40%)的为淡红舌、白苔、厚苔、黄苔、腻苔,多脉象为弦脉(28.6%).中医四诊信息在3种证型中分布稍有差别.结论:艾滋病服ARV治疗并发痒疹的中医四诊信息具有一定规律,但需进一步开展临床研究加以明确.

  • 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抗病毒作用的研究

    作者:郑金粟;顾立刚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小鼠的抗病毒的作用.方法:采用流感病毒FM1制备小鼠肺感染模型,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FM1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肺组织匀浆中流感病毒血凝滴度、T淋巴细胞的增殖功能以及肺组织匀浆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的FM1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与模型组比较,改善显著,而且还对肺组织匀浆中流感病毒血凝滴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痰热清注射液还能显著增强FM1感染小鼠T淋巴细胞的功能,显著提高小鼠肺组织匀浆中IFN-γ含量.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改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组织病理损伤,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痰热清注射液的抗病毒作用可能与其能够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 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体外抗轮状病毒作用研究

    作者:王伟;王晓妍;曹志群;张新;陈婷;丁振

    目的:探讨五加减正气散(WJJZQS)大鼠含药血清体外抗轮状病毒(RV)的作用.方法:采用CPE检测WJJZQS含药血清对MA104的TC0和RV SA11株对MA104的TCID50.采用MTT比色法,在TC0范围内,检测各组含药血清的体外抗病毒作用.结果:①WJJZQS含药血清对MA104的TC0为20%.②RV SA11对MA104的TCID50为10-3.34/mL.③与同浓度空白血清组比较,除WJJZQS小剂量组抑毒率差异不显著外,余各组抑毒率均优于空白血清组(P<0.05);中剂量各浓度组均明显优于空白血清组(P<0.01).病毒抑制率以中剂量20%浓度组高.各组内比较呈量效关系.④WJJZQS含药血清无抗RV吸附的作用;⑤WJJZQS含药血清无直接灭活RV的作用.结论:五加减正气散含药血清具有显著的抗病毒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抑制病毒进入细胞后的病毒生物合成作用.

2719 条记录 7/136 页 « 12...45678910...1351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