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微探头超声内镜及射频消融诊断和治疗食管囊肿的价值

    作者:张卫国;童强;王强;金曙;郜元军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内镜(MPS)及射频消融诊断和治疗食管囊肿的价值.方法 86例患者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隆起性病变,行MPS诊断为食管囊肿并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食管囊肿超声表现为病灶处呈圆形、类圆形无回声区,起源于黏膜下层或黏膜层.食管囊肿患者经射频治疗后食管囊肿囊壁均完全破坏,均未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6月后复查电子胃镜,仅1例患者复发.结论MPS能准确诊断食管囊肿,射频消融是治疗较小食管囊肿的可行方法.

  • 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

    作者:张澍田;王拥军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hrosonography,EUS)引导下胆管引流是胰胆疾病内镜治疗的发展方向之一,可消除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死角".本文重点介绍EUS引导下胆管引流技术及设备要求、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

  • 手术治疗食管结核一例

    作者:蒋光亮;李虹;周美宏

    患者女,28岁.胸前隐痛、吞咽梗阻1个月余入院.食管X线钡餐造影示食管中段(气管分叉平面以下)3 cm狭窄,黏膜光滑,无中断破坏(图1).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7 cm处可见管腔狭窄,黏膜隆起,胃镜能通过;超声内镜示黏膜隆起,源于食管肌层的低回声包块,直径约1.2 cm,内部回声均匀,边界清楚.拟诊食管中段良性占位性病变,经术前检查后,全身状况和重要器官功能无手术禁忌,于2003年3月10日在全身麻醉下经右胸探查,手术发现食管中段右主支气管下方(隆突下)、奇静脉下方有一约3.0 cm×3.5 cm×3.0 cm分叶状包块,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并压迫浸润食管壁约1.5 cm2,质硬,剥离切除包块时有少许脓性液溢出,因剥离肿块后,见食管变硬,中心有少许气体溢出,故行食管包块(食管肌层、黏膜)切除,切除约2 cm长及食管半周后,将食管黏膜和肌层分层用3-0丝线间断横行缝合,外用纵隔胸膜覆盖固定.

  • 超声内镜对T2期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

    作者:张俊;曹海峡;张玮;华胸怀;马海波;李印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对T2期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EC)的诊断价值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206例EC手术患者术前EUS的检查结果和术后的病理资料,选取未经术前辅助放化疗治疗且术后病理分期为T2期的81例EC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59例、女22例,平均年龄63.9岁,中位年龄63.0岁.将EUS检查T分期(cT)与术后病理T分期(pT)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卡方检验对纳入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形态,术后病理分化程度,组织学分型,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病理TNM分期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这些因素对T2分期诊断价值的影响.结果 EUS对病理T2期EC术前T分期准确率为61.7%,过高分期率为38.3%.EUS准确分期组与过高分期组在术后病理TNM分期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术后病理TNM分期在过高T分期组较高;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形态,术后病理分化程度,组织学分型和淋巴结转移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US对T2期EC术前T分期有过高的分期率,术后病理TNM分期可能是EUS对T2期EC术前过高T分期的一个影响因素.

  • 胃肠道肿瘤影像诊断新进展

    作者:董国礼

    随着影像学设备和技术的进步,明显的拓展了胃肠道影像学检查的范畴.它包括常规放射学检查,特别是胃肠道的气钡双重造影检查,CT、MRI、US、DSA、超声内镜、核医学和PET等检查.

  • 胃内平滑肌瘤及间质瘤的超声内镜特点比较

    作者:周雨迁;胡长梅;霍继荣;刘德良;王学红;吴小平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对胃内平滑肌瘤及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比较超声内镜下胃内平滑肌瘤、间质瘤的超声内镜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诊断的胃内平滑肌瘤、间质瘤患者的内镜及超声内镜声像特点,总结病变的各种特征.结果 ①胃内平滑肌瘤与间质瘤共55例,其中平滑肌瘤8例,间质瘤47例,胃底为病变多见部位,其次为胃体.②平滑肌瘤患者相对年轻,肿瘤长径较小;内部回声特点平滑肌瘤和间质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滑肌瘤表现为内部回声均匀,与周围固有肌层的回声相等,常无高回声点;间质瘤51.1%内部回声不均匀,66%肿瘤内部有高回声点,68.1%肿瘤回声较周围的固有肌层高.③将极低危险性及低度危险性间质瘤归类为低度恶性组,中度及高度危险性间质瘤归类为高度恶性组进一步比较,高度恶性组长径更长,肿瘤内部常有囊性变及钙化(P均<0.05).结论 超声内镜可以较好地鉴别胃内固有肌层平滑肌瘤和间质瘤,超声内镜有助于判断间质瘤的危险度.

  •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小病变随访中的作用

    作者:周李平;胡兵;陈欢;牟一;张燕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黏膜下小病变随访中的作用,以选择合理的随访时间.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0年8月经超声内镜诊断的上消化道黏膜下小病变.所有病灶直径均<3 cm,且无恶性表现,并经超声内镜随访至少1次.结果 共33例病变纳入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23.6月(6~62月).6例病变出现直径增大,其中5例行经内镜下黏膜下病变切除术;4例病变证实为低度恶变潜能间质瘤,1例为平滑肌瘤.病变是否增大与病变初始大小和随访时间无关,但初始直径≥1 cm的病例在直径增大病变中的比例(5/6)大于其在直径稳定病变中的比例(8/27),P<0.05.结论 大多数直径<3 cm的上消化道黏膜下小病变经平均23.6月的随访未见变化,提示使用超声内镜对该类病变(尤其是直径<1 cm的病变)进行定期随访是安全可行的;23.6月可能是较为合适的随访时间.

  • EUS及ME-NBI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诊断准确性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一岚;严海琳;吴俊超;甘涛;杨锦林;马洪升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及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ME-NBI)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诊断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3年3月至2017年10月术前诊断为早期食管癌并行内镜下治疗的患者,比较术前EUS和ME-NBI对病变浸润深度的判断与术后病理浸润深度的一致率.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33例患者(392处病灶),其中轻中度不典型增生83处,重度不典型增生72处,鳞状细胞癌235处,腺鳞癌2处.308处病灶仅经过EUS检查,7处病灶仅经过ME-NBI检查,77处病灶同时经过两种方式检查.385处病灶经EUS评估,对病变浸润深度的诊断准确率为43.9%(169/385),与病理诊断一致性差(Kappa=0.1).对局限于黏膜层的病变EUS准确率为40.8%(139/341),黏膜下层病变准确率为68.2%(30/44)(P=0.001).84处病灶经ME-NBI评估,对病变浸润深度的诊断准确率为72.6%(61/84),与病理诊断具有中等一致性(Kappa=0.4),对局限于黏膜层的病变其准确率为91.0%(71/78),对于达黏膜下层的病变其准确率为16.7%(1/6).同时行EUS及ME-NBI检查的77处病灶,EUS诊断准确率为42.9%(33/77),ME-NBI对浸润深度的诊断准确率为84.3%(67/77) (P=0.001).结论 ME-NBI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评估优于EUS.

  • 二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联合超声内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志亮;高宇;侯殿臣;张彬

    目的 探讨二孔法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联合超声内镜(EUS)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微创性和实用性.方法 于2007年2月-2012年2月采用不同术式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患者166例,其中,62例应用传统常规开胸手术治疗(A组),49例采用传统三孔法VATS手术治疗(B组),55例采用二孔法VATS联合EUS治疗(C组);3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变位置及起源层次、病变大小等数据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结3组的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C组与A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定位情况、术后切口疼痛情况、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禁食时间、肺部感染及随访并发症等数据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定位情况、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随访并发症等数据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孔法VATS联合EUS治疗食管平滑肌瘤具有微创、安全、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超声内镜在胰腺非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树贤;朱振红;李祎

    临床上常见的胰腺非恶性肿瘤主要有胰腺囊性占位性病变、炎症性占位性病变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少见的病变,如胰腺结核等.由于胰腺位置较深,加之病因和性质多变,常规的检查如腹部超声、CT、MRI等难以早期发现和定性诊断.超声内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以及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技术的成熟,对胰腺非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极大突破.现就超声内镜对胰腺非恶性肿瘤的诊治规范与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 59例青年人胃癌临床分析

    作者:梅林;辛正宏

    医学电子内镜及超声内镜的发展,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断水平得以提高,随着检查对象的逐年增加,近年对青年人胃癌的报道日渐增多.

  • 超声内镜诊断胃十二指肠粘膜下隆起性病变误诊2例及教训分析

    作者:余剑平;张毅

    超声内镜(EUS)因集普通内镜和超声检查于一体,自问世以来倍受推崇.文献大多认为,EUS诊断肠粘膜下隆起性病变(submucosal elevated lesion)具有很高的准确率.但对其存在的误诊很少见报道.笔者所见2例经EUS误诊为胃十二指肠粘膜下隆起性变,并就其可能的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 超声内镜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作者:德吉;秦金玉;郭天骄;王瑾;吴俊超;王一平;甘涛

    结直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结直肠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分别占恶性肿瘤的第三位[1],而我国结直肠癌发生率也不断上升。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肿瘤发病的排位中,结直肠癌首次超过胃癌,跃居第二[2]。既往外科根治手术辅以化疗是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近年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结直肠癌的治疗发生了巨大改进。目前治疗方法包括内镜下治疗、改良后的外科手术及系统的综合疗法[3]。伴随着新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临床医生如何选出佳治疗方案显得十分重要,而治疗前的结直肠癌分期是帮助选择治疗方案极为重要的环节。超声内镜(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是近三十年来兴起的一种将内窥镜与超声技术融合为一体的新型检查技术,一方面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腔内的形态,另一方面可以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消化道管壁层次的组织学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提高了内镜与超声的双重诊断水平[4-5]。自临床应用以来,发展迅速,以往常规用于食管癌、胃癌和胰腺癌的肿瘤分期中[6-8],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的分期中。EUS现已成为结直肠癌术前诊断和分期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确定系统治疗方案、选择外科手术方法及监测疾病预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就EUS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及其在结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等作一综述。

  • 106例胰腺癌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彭秋生;王浩斌;肖渝清

    目的 分析胰腺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胰腺癌的临床认识,综合利用各种治疗手段改善中晚期胰腺癌的生存质量.方法 分析收治的106例胰腺癌病例的临床表现特点、治疗方法与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常见症状主要为腹部不适、腹痛腹胀、腰背部胀痛、呕吐、黄疸.肿瘤位于胰腺头颈部者51例,体尾部者43例,钩突部者3例,全胰者9例.合并肝脏转移者46例,肺部转移者2例,腹腔淋巴结及腹膜转移者35例,门静脉癌栓者5例,其他部位转移者18例.肿瘤标志物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以CA199升高为明显.结论 胰腺癌早期诊断率低,大多数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充分利用B超、核磁共振、CT及超声内镜等影像学技术有劝于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介入治疗、放化疗等各种手段以提高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 早期胃癌的超声内镜诊断及内镜下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贾红军;张丽娜;梁浩

    目的 分析超声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5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行超声内镜检查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35例为观察组,行外科开腹手术治疗3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随访3年情况.结果 观察组行超声内镜检查,分别检出黏膜癌、黏膜下癌11、24例,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0.9%、91.6%;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3年复发率及存活率分别为2.9%、100.0%,显著低于照组的20.0%、86.7% (P< 0.05).结论 超声内镜检查诊断早期胃癌准确率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疗效明确,并发症少,能明显降低复发率,3年存活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胸腔镜联合超声内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和进堂;郑刚

    目的 分析胸腔镜联合超声内镜对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传统胸腔镜切除术治疗的31例为对照组,采用胸腔镜联合超声内镜切除治疗的31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检测两组血清hs-CRP和IL-6的变化;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从治疗前到术后72 h,两组血清CRP和IL-6水平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研究组在术后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6~18个月,两组手术创面均愈合良好,均无复发病例.结论 胸腔镜联合超声内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恢复快,可减缓患者术后炎症反应.

  • 胃间质瘤与异位胰腺的胃镜及超声内镜特征对比分析

    作者:文峰;陈兰

    目的 对比胃间质瘤(GST)与胃异位胰腺(GHP)的胃镜及超声内镜(EUS)下特征,为其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82例GST与68例GHP的胃镜及EUS表现特征,包括病灶部位、表面、大小、形态、来源层次、超声特征、生长方式及边界等.结果 GST的发生部位以胃体(41.8%)、胃底(31.8%)为主,而GHP以胃窦为主(70.6%);GST表面多为光滑或伴有糜烂,而GHP表面多数为中央有脐样凹陷,并且30.9%出现凹陷内有胰液溢出.EUS下,GST主要来源于固有肌层(74.7%),其次为黏膜下层(17.6%);GHP主要来源于黏膜下层(47.1%),其次为黏膜层(17.6%)及固有肌层(14.7%);二者的生长方式均以肌壁内为主(50.5%,78.0%).结论 GST好发于胃体和胃底,其表面光滑或伴有糜烂,多起源于固有肌层并向肌壁内或腔内生长;而GHP好发于胃窦,其表面有脐样凹陷,多起源于黏膜下层并向肌壁内生长,据此有助于对二者的鉴别诊断.

  • EUS经胃、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治疗PPC临床分析

    作者:陈备金;张勇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下经胃或十二指肠乳头置管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PPC)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5例PPC患者,全部予以超声内镜下置管引流治疗,2~3个月后分批拔除支架,总结疗效、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成功率为93.3%,并发症发生率为15.5%.结论 超声内镜下经胃、十二指肠乳头穿刺置管引流术安全、有效,是治疗PPC的重要手段.

  • 超声内镜在大肠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作者:竹建强

    目的:研究超声内镜在大肠粘膜下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12月期间接受超声内镜及常规内镜下活检的大肠粘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分别作为超声内镜组和常规内镜组,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并计算病理符合率;采集内镜检查后的血清并测定应激激素的含量.结果:超声内镜组的病理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内镜组;超声内镜组患者检查后血清中应激激素NE、E、Cor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常规内镜组.结论:超声内镜用于大肠粘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断的病理符合率较高且创伤较小.

  • 无痛苦食管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的术中配合

    作者:后冬梅;许良碧;李娟;段晨虹;徐艳

    对于食管黏膜深层、黏膜以下的病变及食管外脏器或病变引起的食管隆起性病灶,普通内镜检查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而小探头超声内镜(endoscopic miniprobe uhrasonography,MPS)检查对此类病变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较清楚的显示病变所在的位置及与食管壁的关系,并根据回声的强弱、均匀与否、病变边缘的情况、有无包膜等,较好地提示病变的性质[1].

    关键词: 超声内镜 护理配合
1075 条记录 49/54 页 « 12...4647484950515253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