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消化超声内镜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陈俊辉;曹伟华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是指运用内镜检查手段,将微型超声探头送入体腔内进行超声扫描的检查方法.它既可在内镜下观察消化道粘膜的病变形态,又可通过超声扫描了解病变的深度与邻近脏器的关系,具有内镜与超声的双重功能.对于胰腺、总胆管末端和胆囊病变,其扫描图像比体外B超更为清晰,同时,还能在超声引导下通过内镜直视下进行深层组织脏器的穿刺,达到组织细胞学的诊断目的,目前已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

  • 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

    作者:陈俊辉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具有内镜和超声双重功能,既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黏膜表面病变形态,又可在腔内病变处进行超声扫描,以了解病变部位的深度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从而扩大了内镜的诊断范畴,提高了内镜的诊断能力.EUS对肿瘤的诊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能判断肿瘤的侵犯深度,有无邻近脏器的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等;EUS是黏膜下病变定性诊断的佳方法;在胰腺、总胆管及胆囊的某些病变,EUS的扫描图像可以比体外B超更为清晰;EUS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抽吸,能作出组织细胞学诊断.因此,EUS目前已经成为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断方法.

  • 小探头超声内镜对食管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附226例报告

    作者:王琼;孙晓滨;史维;奚维东;农春燕;李宇;赵聪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iniprobe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mEUS)对食管隆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胃镜检查提示食管隆起病变的226例患者行mEUS检查,记录超声结果,其中53例同时行细针抽吸、电凝切除或手术治疗并行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与mEUS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mEUS诊断的226例食管隆起性病变中,间质细胞瘤和平滑肌源性肿瘤(间叶源性肿瘤)155例,食管壁外压迫33例,炎性增生11例,息肉6例,脂肪瘤6例,食管癌5例,瘤样增生4例,血管瘤3例,囊肿1例,肺癌侵犯食管壁1例,性质不明1例.同时行活检的53例中,mEUS诊断结果与活检结果符合49例,诊断符合率为92%.结论:mEUS检查对食管隆起病变能作出定位诊断,并能根据超声图像推断其病理性质,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 胃异位胰腺21例临床分析

    作者:郑汝桦;吕瑛;王雷;李运红;张晓琦;邹晓平

    目的:探讨胃异位胰腺的内镜、超声内镜下特点及超声内镜诊断胃异位胰腺的价值。方法对经常规胃镜或超声内镜拟诊的30例胃异位胰腺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行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术后经病理确诊的胃异位胰腺21例,其余9例分别为胃黏膜慢性炎(3例)、脂肪瘤(2例)、印戒细胞癌(1例)、间质瘤(1例)、腺肌症(1例)、布氏腺增生(1例)。30例患者中有19例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其中13例术后确诊为异位胰腺,另6例病理为其他病变,超声内镜诊断胃异位胰腺的符合率为68.4%(13/19)。21例异位胰腺患者经随访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超声内镜对诊断胃异位胰腺有一定的价值,但仍易与其他超声内镜下表现相似的病变混淆,胃镜及超声内镜下拟诊胃异位胰腺的,建议行内镜下切除进一步明确诊断,以免漏诊其他恶性病变。

  •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超声内镜表现--附464例分析

    作者:李国华;翟英姬;陈晓东;杜国平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超声内镜表现特点。方法对常规胃镜发现的464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灶,根据病灶特征,选择不同扫查频率进行超声内镜或者微型探头扫查,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464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食管病变145例(31.3%)、胃病变256例(55.2%)、十二指肠病变63例(13.6%);超声内镜检查结果显示病变来源于黏膜层2例(0.4%)、黏膜肌层102例(22.0%)、黏膜下层118例(25.4%)、固有肌层186例(40.1%)、外压56例(12.1%);其中食管病变多位于食管上段、来源于黏膜肌层,胃病变多位于胃底、来源于固有肌层,十二指肠病变多位于降段、来源于黏膜下层。结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在不同部位分布的几率不同,其来源层次及性质各异,且存在多发表现。

  • 超声内镜技术的应用:新的热点

    作者:陈小良;吴斌

    超声内镜技术发展迅猛,特别是超声内镜下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是目前该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该文针对目前的一些热点,如超声内镜在消化道肿瘤分期中的应用、超声内镜下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进行介绍,为临床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直肠多灶性类癌一例

    作者:韩龙;陈叶青;周红宇;周国华

    类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少见,其好发于胃肠道,因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容易漏诊、误诊,临床医师应当高度重视.该文对1例直肠多灶性类癌患者的发病、诊治经过及预后进行描述及简单分析.该例提示直肠多灶性类癌在临床上极为罕见,疑似病例应常规行肛门指检,再结合结肠镜、超声内镜及病理活检等综合分析,以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不断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 超声内镜技术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崔毅

    1 引言在内镜技术发展的 200年中 , 超声内镜成为先进的内镜技术 , 经过不断改进完善 , 该技术在仪器性能及临床应用上均已成熟 , 成为某些胃肠道病变的常规检查手段 . 目前 , 超声内镜技术已向微型化 , 种类多样化 (超声胃镜、结肠镜及十二指肠镜 ) 及治疗化发展 , 并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治疗 .

  • 超声内镜在慢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作者:肖萍;李昌平

    超声内镜是一种直视性的腔内超声检查手段,具有高度的空间分辨率,诊断敏感度很高.该文对超声内镜的分类及其在慢性胰腺炎诊治中的应用作一介绍,以供临床参考.

  • 超声内镜在早期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作者:佟铁刚;张日来;冯瑞兴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在早期胃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60例,均行超声内镜检查,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超声内镜在早期胃癌术前分期中的效果.结果 超声内镜诊断早期胃癌T分期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κ=0.668,P=0.000).超声内镜检查Tis期、T1a期、T1b期的检出率分别为83.33%、80.95%、78.79%.超声内镜诊断早期胃癌N0期、N1期、N2期、N3期的检出率分别为30.43%、47.06%、45.45%、55.56%.超声内镜诊断早期胃癌术前M分期的准确性为55.00%.结论 超声内镜在早期胃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在N分期、M分期诊断中存在不足.

  • 超声内镜联合NBI在胃早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苏有盛;吴封

    目的 分析超声内镜(EUS)联合窄带成像技术(NBI)诊断胃早癌的准确性,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普通白光内镜检查疑似病变患者,行EUS联合NBI检查.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判断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EUS联合NBI诊断胃早癌的敏感度、 阴性预测值、 准确率均明显高于普通白光内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普通白光内镜比较,EUS联合NBI检查可更好地显示病变轮廓、 表面结构、 微血管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US联合NBI对胃早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结肠镜结合超声内镜对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曾学燚;陈秀娟;程书榜;申建刚;黄锦文;刘昕

    目的 探讨在结肠镜结合超声内镜下行脓肿开窗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阑尾周围脓肿患者48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实验组在结肠镜和超声内镜下行脓肿开窗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治疗前后的临床体征.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个月后,实验组的临床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肠镜结合超声内镜下行脓肿开窗术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54例的临床观察

    作者:骆国才;张天辉;张庆

    目的 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食管平滑肌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间来我院就诊并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食管平滑肌瘤患者54例,通过术后随访调查,观察所有患者的食管平滑肌瘤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超声内镜检查对于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效果良好;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实施,54例患者的食管平滑肌瘤得以有效切除,所有患者跟踪随访6个月,术后1个月患者的手术创面均出现瘢痕样改变,提示创面的愈合状况良好,至6个月后,所有患者均得以治愈,无复发病例出现;仅6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均为创面出血,经内镜下处理均得以治愈,未出现食管狭窄、粘连、穿孔、创面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于食管平滑肌瘤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同时并发症较少,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超声内镜联合 EMR 或 ESD 在食管表浅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作者:吴付力;农兵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在食管表浅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经EUS检查拟诊为食管表浅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EMR或ESD治疗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病变部位的EUS图像、病理诊断结果及随访治疗效果。结果35例中21例经EMR治疗,14例经ESD治疗。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早期食管癌9例,重度不典型增生5例,良性间质瘤3例,腺瘤性息肉4例,非腺瘤性息肉6例,平滑肌瘤8例。经EUS及病理证实病变均起源于黏膜层、黏膜肌层和黏膜下层。34例分别于术后1、3、6月复查EUS随访,术后1个月后伤口均完全愈合,无出血、食管狭窄及局部复发现象发生。结论联合应用EUS和EMR或ESD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食管表浅隆起性病变早期的确诊率,而且是一种微创、有效、安全、快速的治疗措施。

  • 超声内镜在大肠癌诊断及微创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余志金;彭晓峰;陈惠新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大肠癌TNM分期及微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经内镜或腹腔镜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患者术前行EUS检查,术后常规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EUS进行评价。结果 EUS对大肠癌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0.6%,其中对T1期的准确率为100.0%,T2期的准确率为68.8%,T3期的准确率为90.0%;以N0为N-组,N1+N2为N+组,对N分期的准确率为77.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3%和89.5%,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77.3%, Youden指数为0.478。结论 EUS对大肠癌T1、T3和N分期的判断有较高的准确率,术前EUS检查可为大肠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指导。

  • 超声内镜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作者:李花林;郭海建;丁世华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护理配合.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临床怀疑胆总管结石行EUS检查的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 经EUS诊断,105例患者中胆总管结石83例,22例未见结石的患者中,经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papillotomy,EST)取出高位胆管结石2例;83例EUS诊断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中,1例经ERCP+ EST未见结石.82例行ERCP+ EST检查的患者中,有3例并发轻度胰腺炎,10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经内科治疗后痊愈.所有行EUS检查的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EU S检查属于无创性检查,相对简单及安全,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做好检查前访视、心理指导、检查中默契配合及检查后的精心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检查时间,使检查顺利完成,保证患者安全.

  • 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苏燕波;唐建光;刘晓敏;廖日斌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及指导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56例普通内镜下诊断为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病变的起源层次及性质决定治疗方案,其中23例分别行内镜下高频电切除、黏膜切除术或鼠齿钳钳夹治疗,4例行外科治疗.结果 56例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中,按隆起部位分为食管15例(26.79%),胃34例(60.71%),十二指肠7例(12.50%).按病变类型分为平滑肌瘤11例,间质瘤8例,息肉7例,异位胰腺6例,囊肿6例,脂肪瘤2例,静脉曲张3例,外压10例,未发现病变3例.内镜下治疗仅黏膜切除术中少量渗血,用氩气或者钛夹即可止血,无其他并发症出现.对27例患者进行内镜下或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与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92.0%.结论 超声内镜可显示消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和壁外情况,有利于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内镜微创治疗选择隆起性病变适应证提供良好的指导作用,部分病变内镜下可安全有效地切除.

  • 超声内镜与胃镜在胃间质瘤临床诊断的对比分析

    作者:陈厚灶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和胃镜在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初步诊断为胃间质瘤患者350例,其中行超声内镜检查175例,行胃镜检查175例,两组均行镜下病理活检,并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与病理结果之间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超声内镜诊断阳性率为100%(175/175),胃镜诊断阳性率为97.14%(170/175),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为超声内镜的诊断符合率97.14%(170/175),高于胃镜诊断符合率的94.29%(165/175),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内镜及胃镜诊断胃间质瘤各有特点,超声内镜诊断率高可作为胃间质瘤的术前首选检查。

  • 超声内镜在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作者:吴志芳;罗显克

    超声内镜(EUS)可以观察消化道管壁和管周的情况,可全面评估门脉高压侧支循环情况,因此EUS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提高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几年EUS诊治门静脉高压症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因此本文就超声内镜在门脉高压所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贲门癌的CT诊断(附11例报告)

    作者:余黄俊

    胃癌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部位为胃窦部,贲门部仅次之,体部少见.胃贲门癌的检查目前仍以胃镜、钡餐造影为主,近年来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内镜(EUS)得到了一定应用,但仍未普及,而CT检查亦未得到足够重视,相关文献报道较少,现对我院1999年至2004年经胃镜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进展期贲门癌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1075 条记录 46/54 页 « 12...43444546474849...53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