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的护理配合

    作者:冯丽娟;张军

    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原因有息肉、黏膜下肿瘤、异位胰腺、囊肿及腔外压迫等,普通胃镜检查有时较难区分.小探头超声内镜(Min-probe sonography,MPS)凭借其独特的优势,通过近距离探查,能够清晰地显示消化道管壁层次、结构及病变的起源和性质.此项技术的开展,弥补了普通内镜检查的盲区,也给护理的操作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将我们的护理配合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 超声内镜引导下治疗胰胆管恶性梗阻患者的护理

    作者:时之梅;刘晓岚;孙一鸣;张静;张慧;王书智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引导下治疗胰胆管恶性梗阻患者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共12例患者行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EUS-BD),既在超声引导下经十二指肠穿刺进入胆管或经胃穿刺进入胆管,调整导丝位置使导丝头端朝向所需引流目标胆管方向,并对穿刺部位窦道进行扩张管扩张.扩张后留置塑料支架或全覆膜金属支架.结果 本组12例患者在超声内镜引导下胆管引流术(EUS-BD)均成功.超声内镜治疗过程顺利,治疗后引起胆汁性腹膜炎2例(16.70%),发生少量出血患者1例(8.30%).结论 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失败的胰胆管恶性梗阻患者,在EUS引导下行胆道支架引流术,是一种有效的新替代治疗方法.

  • 无痛超声内镜诊断下EMR-L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手术配合

    作者:陈彦;赖艳新;邓小婵;李良芳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食管平滑肌瘤的护理配合,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明确术前进行超声内镜检查的意义.方法 对胃镜检查发现的28例食管黏膜隆起患者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以评估其行EMR-L治疗的可行性,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内镜治疗方案再择期行内镜下治疗.现对食管平滑肌瘤行EMR-L治疗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28例食管平滑肌瘤切除完整,无基底残留.无一例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EMR-L治疗食管平滑肌瘤是安全、有效的.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的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环节.

  • 不同内镜检查方式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评估价值

    作者:胡冬梅;汤琪云;薛成俊;夏艳

    目的:比较三种内镜检查对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评估效果.方法:取早期食管癌患者78例,分别采用白光内镜、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分别使用IPCL分型和B分型两种方法)和超声内镜观察病灶浸润深度,采用Kappa值评价白光内镜、放大内镜和超声内镜与术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比较3种内镜检查对判断病灶浸润深度的准确性.结果:白光内镜(Kappa =0.679)及NBI放大内镜下IPCL分型(Kappa =0.645)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中等一致性,放大内镜下B分型与术后病理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Kappa =0.799),超声内镜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差一致性(Kappa =0.209);NBI放大内镜下B分型对浸润深度判断的准确性高,其次是NBI放大内镜下IPCL分型及白光内镜,超声内镜的准确性差.结论:白光内镜在判断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方面具有较大价值,其次是放大内镜,而超声内镜准确性较差.

  • 超声内镜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5例报告

    作者:许良璧;车筑萍;项一宁;陈万伟

    在胃肠镜的检查过程中,部分患者反复数次内镜检查及活检,有时甚至是深取活检,不能明确诊断,既浪费医疗资源,又增加病人痛苦和医疗费用[1].因此,在胃肠镜检查的同时,获取足够有价值的标本,对明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和病理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1月~2008年12月,对5例多次胃肠镜下活检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y Sucosal Resection,EMR)以及超声内镜联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终明确诊断.

  • 术前超声内镜食管癌TN分期对治疗决策的价值

    作者:张筱茵;吕海涛;郭长存;刘娜;潘阳林;王新

    目的 探讨术前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TN分期对食管癌的准确率及对治疗决策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西京医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手术的食管癌患者共1 335例,术前经超声内镜TN分期,术前无放化疗病史,且分期后2周内手术,超声内镜TN分期结果与术中情况及术后病理TN分期(UICC-AJCC第7版)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EUS对食管癌的TN分期中,T分期判断符合率为67.4%,T分期符合率差的是T2(65.1%),其次是T3(69.9%).N分期按有转移或无转移分期,符合率为84.9%.结论 食管癌超声内镜TN分期中超声内镜对N分期有较高准确率.而食管癌EUS的T分期准确性有待提高,但因为其分期不准的部分主要存在的是T2、T3分期的相互混淆上,而T2和T3分期在治疗方案上无明显差异,因此EUS分期还是能较准确地指导食管癌的治疗决策.

  • 超声内镜对食管平滑肌瘤诊断价值

    作者:刁攀娅;祝纯礼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对食管平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52例食道粘膜下隆起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进行比较.结果 44例食管平滑肌瘤声像图特征为粘膜肌层或固有肌层低回声结构;44例病检提示平滑肌瘤43例,超声内镜检查准确率为97.7%.结论超声内镜在食道平滑肌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 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

    作者:车筑萍

    超声内镜(EUS)属介入性超声诊断技术,是指将超声探头安置在内镜顶端,既可通过内镜直接观察消化道腔内形态,同时又可进行实时超声扫描,以获得管道壁层次的组织学结构特征及周围邻近脏器的超声图像,从而进一步提高内镜和超声的诊断水平.

  • 超声内镜在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鹤鸣;郭强

    目的 对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同时,探讨其和腹部CT联合应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105例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EUS对直肠癌T分期总的诊断准确率为84.0%,对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9.8%.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EUS均高于CT,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直肠癌局部分期方面,EUS比CT诊断价值高,二者结合时,可以更准确、完整地评估直肠癌临床分期,能更有效地指导直肠癌治疗方案的选择.

    关键词: 超声内镜 CT 直肠癌
  • 你需要做内镜检查吗

    作者:刘正新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内镜作为医生眼、手的延伸,已经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境界.就消化系统而言,目前有:(1)能完成咽喉部、食管、胃和十二指肠检查和治疗的电子胃镜(2)能完成整个大肠和20厘米末段回肠检查和治疗的电子肠镜(3)专门检查和治疗十二指肠乳头以及胆管、胰管疾病的胆道镜以及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4)针对小肠疾病诊断的胶囊内镜和小肠镜(5)可测定病变深度的小探头超声内镜以及集检查和治疗胃肠道本身和附近脏器如胰腺的疾病为一体的内镜下超声(6)能完成对腹腔内脏器直接检查和手术治疗的腹腔镜(7)针对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的色素内镜、放大内镜、共聚焦内镜、窄带成像技术与放大内镜联用等.

  • 分析护理配合在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赵春玲;韩文良;赵九红

    目的 分析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中应用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8例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我院行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配合,比较两组的内镜检查情况.结果 研究组超声内镜检查中途中止率为2.94%,对照组为20.59%,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咽部黏膜损伤率为5.88%,对照组为29.41%,研究组术后咽痛率为11.76%,对照组为41.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内镜检查配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71%(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结论 给予上消化道超声内镜检查患者护理配合,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配合度与满意度.

  • 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护理配合体会

    作者:蔡云;马医安;王晓燕;胡艺;除彩霞;席晓蓉

    小探头超声内镜(Min-probe sonography,MPS)检查可通过消化道近距离探查食管及胃黏膜隆起性病变[1].因该项检查在多数基层医院尚未开展,现将我院对302例患者进行该项检查的护理经验作一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302例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的病例,其中男158例,女144例,年龄17~86岁,间质瘤46例,胃平滑肌瘤42例,脂肪瘤19例,异位胰腺18例,早期癌症3例,进展期癌症22例,淋巴瘤5例,息肉24例,囊肿34例,溃疡12例,炎症21例,从状纤维粘液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血管瘤4例,胃憩室2例,十二指肠腺瘤1例,静脉曲张1例,无异常46例.其中食管病变76例,胃部178例,十二指肠48例.所用超声内镜为Olympus UM-2R和3R,探头频率分别为12.5MHz和20MHz.

  • 食管癌术前超声内镜T、N分期与术后病理T、N分期的比较

    作者:马跃峰;邢鑫;孔冉冉;马震川;孙良璋;张晋;李少民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食管癌术前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前超声内镜的T、N分期与术后病理学的T、N分期,以术后病理分期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分期的一致性.结果:食管癌术前EUS检查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2.50%和47.53%,其中T为55.35%、N N0、N 1为83.35%、T 2为82.65%、T 3为82.32%、T 4为84.45%,N 0为74.63%、N 3为25.27%.EUS的T分期与病理T分期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724,P<0.05);EUS的1分期与病理N 0、N 1分期结果一致性较好,而N 2、N 1为72.75%、N 3的一致性则相对较差,但总体一致性比较仍具有统计学意义(Kappa=0.408,P<0.05).结论:EUS判断食管癌T、N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术前治疗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原位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潘多;孙思予;刘香;王晟;葛楠;王国鑫;郭瑾陶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原位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8例食管原位癌.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随访.结果:手术时间55~ 165分钟,均为术中少量出血,无穿孔,1例环周病变为预防食管狭窄置人食道支架,无中转开胸及死亡病例,住院时间6 ~ 10天,住院费用10 626.11元~27 094.97元.8例随访6~44个月,未见复发,1例食管支架拔除后食管狭窄,再次置人食管支架拔除后进食顺利.结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管原位癌是安全有效的.

  • 超声内镜下钛夹标记在Ⅰ期食管癌靶区勾画中的应用

    作者:丁文秀;周绍兵;刘阳晨;尹小祥;黄震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下钛夹标记食管病灶上下界在Ⅰ期食管癌放疗靶区勾画中的作用.方法:30例Ⅰ期食管鳞癌患者,行根治性放疗,采用组内自身对照的方法,设超声内镜钛夹标记组(研究组)和食管钡餐标记组(对照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判断的食管病灶长度和GTV体积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勾画的食管病灶长度和GTV体积分别为:(4.85±1.41)cm,(19.41±5.63)cm3,(3.43±1.08)cm,(13.73±4.33)cm3(t=6.335,P<0.05).结论:超声内镜下钛夹标记对Ⅰ期食管鳞癌靶区勾画具有实际临床应用价值.

  • 超声内镜联合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准确性的Meta分析

    作者:袁殿宝;包永星;翟明慧;高会斌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联合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NKI及万方数据库,同质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合并分析.采用Cochrane Reviewer's 5.1.0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终符合选人标准的文献5篇,包含312例患者.EUS联合CT对食管癌T、N分期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用CT[OR=2.40,95% CI(1.30,4.40),P=0.005]、[OR =3.42,95%CI(2.32,5.04),P<0.000 01],N分期明显高于单用EUS[OR=1.95,95% CI(1.29,2.95),P=0.002];但T分期EUS联合CT与单用EUS无明显统计学差异[OR=1.31,95% CI(0.88,1.96),P=0.19].结论:EUS联合CT检查可以显著提高食管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

  • 超声内镜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精确分期中的价值

    作者:马师洋;史海涛;姜炅;赵平;王进海

    目的:分析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在术前接受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und,EUS)检查,进行肿瘤T分期与N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共71例采用EUS检查进行术前分期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将EUS术前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进行比较.结果:EUS评估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83.1%,评估T1、T2、T3及T4期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93.0%、83.1%、90.1%和100%,与术后病理T分期一致性非常好(Kappa=0.751±0.067,P<0.05).EUS评估直肠癌术前N分期的总体准确率为76.1%,对N0、N1及N2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1.7%、76.1%和94.4%,与术后病理N分期一致性较好(Kappa =0.536 ±0.092,P<0.05).结论:EUS进行直肠癌术前T分期与N分期判断均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 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TN分期准确性的Meta分析

    作者:李诺;温艳惠;郭海梅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内镜(EUS)对胃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NKI、万方及维普中文数据库,检索年限均从建库到2011年5月,全面收集国内有关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TN分期的相关研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汇编等.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筛选研究并提取数据,采用Meta-Disc 1.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入组本系统评价,包括1571例胃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EUS对胃癌术前T1-T4期的诊断准确性均较高,其合并敏感度分别为84.0%、78.8%、78.3%和80.4%,合并特异度分别为97.0%、90.5%、88.2%和95.3%;EUS对胃癌N分期的诊断准确性亦较高,合并Se和Sp分别为72.4%和77.5%,但各指标总体准确性均低于T分期.结论:现有证据表明,EUS对胃癌术前TN分期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作为临床术前诊断胃癌的有效工具,它对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和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 超声内镜在胃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

    作者:韩晓鹏;刘宏斌;孟文喆;孙鑫

    目的:评估超声内镜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6例患者于术前行超声内镜、胃镜检查与组织活检病理检查,并将其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分期结果比较.结果:胃镜结合病理活检诊断率93.4%(99/106),超声内镜诊断率为85.0%(90/106).两者联合运用诊断率为100%.超声内镜对胃癌术前分期结果准确率达到81.1%(86/106);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72.2%(70/97).结论:超声内镜对诊断胃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并可有效地判断胃癌的分期和淋巴转移状况.

  • 不典型胃黏液细胞癌1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波;黄晶;邓文宏;马鹏;王卫星

    1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因腹痛伴嗳气半年,加重2月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隐痛,夜间较重,进食后缓解,伴嗳气,无反酸、呕吐、呕血、腹胀腹泻、发热等症状.发病后于武汉长航总医院就诊,胃镜示"贲门息肉、慢性糜烂性胃炎2级".后于家中自行服用中药治疗,症状未有改善.2个月前症状加重遂至我院消化内科就诊.既往有酗酒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结核、肝炎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其父因胃贲门下癌过世.

1075 条记录 50/54 页 « 12...4647484950515253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