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亚低温治疗对心脏骤停综合征病人血清S100b蛋白及格拉斯哥评分的影响

    作者:徐化国;李来传;史有奎;陈京霞;徐珊珊;高名同

    目的 观察亚低温(MHT)治疗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病人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及格拉斯哥(GC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PCAS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病人均采用针对性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于病人恢复自主循环(ROSC)后即刻加用MHT方案,分别于病人ROSC后T1(0 h)、T2(6 h)、T3(12 h)、T4(第1天)、T5(第3天)、T6(第7天)检测血清S100b蛋白浓度并于T1、T4、T5、T6时间点对病人进行GCS评分.结果 病人ROSC后T1时,S100b蛋白浓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T5、T6各时间点,观察组S100b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病人在T1、T4、T5 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6时,观察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PCAS病人,MHT治疗可以降低病人血清S100b蛋白浓度,改善GCS评分,具有保护脑组织,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的作用,且具有延迟效应.

  • S100B蛋白检测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意义

    作者:朱成;束汉生;王淮;王昊;姚运喜

    目的 检测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清S100B蛋白浓度,判断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方法 对我科2009年3月~2011年6月收治经GCS评分12分以下的185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所有患者均于伤后24 h内,3d,7d,10 d内采集外周静脉血进行离心,取血清置于-80℃冰箱保存,采用Sangtec100IRMA试剂统一进行单克隆双点放免法测定S100B蛋白浓度.正常对照组50份血清S100B蛋白浓度测定方法相同.后经统计学处理.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对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而且,经抢救或治疗后,随着病情好转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病情好转慢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下降慢,反之,预后差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维持在高位.结论 检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不同时间段外周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是判断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 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S100B蛋白的影响

    作者:张文生;孙雷涛;李泽福;李勐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 86例颅内动脉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采用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显微夹闭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进行分析,且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NSE和S100B蛋白并比较.结果 两组近期好转率均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观察组远期优良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0.7%(χ2=4.06,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NSE和S100B蛋白均有明显升高(t=2.725、2.076,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SE和S100B蛋白均低于对照组(t=2.925、2.246,均P<0.05).结论 血管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NSE和S100B蛋白影响较小.

  • 血清S100B蛋白与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相关性研究

    作者:林荣海

    目的 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 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按照梗死灶大小分为三组:大病灶26例,中病灶18例,小病灶16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人员30例作为对照组,放射免疫法检测上述90例研究对象血清S100B 蛋白浓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对60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S100B 蛋白水平与NIHSS 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3、7天时血清S100B 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与同期NIHSS 评分均呈现正相关(r=0.724,P<0.01;r=0.337,P<0.05;r =0.657,P<0.01).结论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患者病情密切相关,通过对该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可了解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并可对预后做出一定判断,且检测过程较为简便,患者痛苦较小,便于临床广泛开展.

  • 戊四氮致癫痫幼鼠不同脑区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娄五斌;高学杰;陈琅

    [目的]研究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在戊四氮(PTZ)致幼鼠癫痫(EP)后其学清和不同脑区的变化,探讨癫痫发作后脑组织的损伤情况.[方法]取SD幼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实验组腹腔注射PTZ(5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根据EP发作分级,0~1级组立即取脑;2级以上随机于发作后0、6、24和72h断头,取躯干血后分别取海马、额叶皮层和中脑.采用ELISA法测定各脑区及血清S100B蛋白和MBP值.[结果]EP发作后海马、额叶、中脑和血清S100B蛋白、MBP呈动态升高过程;各脑区和血清S100B蛋白皆于发作后24 h达高峰,各脑区和血清MBP皆于发作后72 h达高峰.[结论]EP发作后S100B蛋白、MBP明显升高,表明EP可造成大脑神经胶质细胞、神经髓鞘的损伤.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江秀龙;张旭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对重症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择发病24h内、符合入选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5例(有18例发展成重症脑梗死),以同期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血清S100B蛋白浓度,同时对患者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所有患者依据发病后48~72h的脑CT或MRI扫描结果计算脑梗死体积.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寻找预测重症脑梗死发生相应的S100B蛋白佳临界值.结果 重症脑梗死患者24 h血清S100B蛋白值明显高于非重症患者(P<0.05).发病24 h S100B蛋白测定值>1.1μg/L为佳临界值,预测重症脑梗死的敏感度为94%,特异度为85%.结论 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蛋白可作为预测重症脑梗死发生的参考指标.

  •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纪家武;陈永聪;林力;陈红岩;黄少雅;翁赛铮;林瑞前;郭少楠;黄炜静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29例精神分裂症首发病人(首发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的血清S100B蛋白.30例体检合格者为正常对照组,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慢性对照组.于治疗前、治疗12周时,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各组病人精神症状.结果 首发患者治疗前S100B与PANSS总分和各因子分均无显著相关(r均<0.357,P>0.05);治疗后及慢性组S100B浓度与PANSS阴性因子分呈显著相关(r均>0.374,P<0.05);首发组治疗前、后与慢性组、对照组之间血清S100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174,P>0.05).结论 血清S100B蛋白检测不宜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

  • mNGF联合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NSE,S100B蛋白浓度的影响

    作者:娄五斌;张卫星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变化及意义.方法 93例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C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亚低温联合mNGF,18μg肌注,1日1次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亚低温治疗,三组疗程均为7d,D组31例健康足月儿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A、B、C组缺氧血性脑病患儿的NSE及S100B蛋白浓度在入院后第6、24、72h、7d均较D组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在入院后第24h NSE及S100B蛋白浓度均达到高峰,随着时间逐渐降低;A、B组患儿的NSE及S100B蛋白浓度较仅常规治疗的C组在各个时间点均有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mNGF联合亚低温治疗的A组与使用亚低温治疗的B组患儿的血清NSE及S100B蛋白浓度在各个时间点比较,均有减低,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NGF联合亚低温及单独使用亚低温治疗均能够降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血清NSE及S100B蛋白浓度,都具有脑保护作用,但mNGF联合亚低温治疗,其血清NSE及S100B蛋白浓度较单独使用亚低温治疗患儿下降更为明显.

  • 血清S100B蛋白的检测方法综述

    作者:刘仲仲;段康丽(综述);吴松笛(审校)

    S100B蛋白是一种小分子钙结合蛋白,约96%表达于脑内胶质细胞中。血清中S100B蛋白浓度较低,但在一些脑损伤所导致的病理状态下则可透过血脑屏障而急性升高,并且其升高的程度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病情及预后具有密切关系,被认为是脑的特异性蛋白。因此,准确、方便且快捷的S100B检测方法对临床和科研工作尤为重要。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S100B蛋白现有的检测方法及对比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S100B蛋白 检测方法
  • 血肿微创介入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NSE、S100B、IL-6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黄守标

    目的 探讨血肿微创介入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而研究组患者则给予血肿微创介入抽吸术治疗.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7d血清NSE、S100B、IL-6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7d血清NSE、S100B和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P<0.05);研究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38%(P<0.05).结论 血肿微创介入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有效清除血肿,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和预后.

  • 硫酸镁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和S100B蛋白的影响

    作者:王曾庚;聂祥碧;郭经华;杨小刚;杨春丽

    目的 探讨硫酸镁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浆内皮素和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 6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硫酸镁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硫酸镁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7天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7天血浆内皮素和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等情况.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2组患者血浆内皮素和S100B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硫酸镁组患者治疗后第3、7天血浆内皮素和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天GCS评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硫酸镁组患者治疗后第3、7天GCS评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硫酸镁可以显著改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GCS,降低其血浆S100B蛋白及内皮素水平.

  •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GFAP和NSE值对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应金;梁凤潇;苏永棉;李剑峰

    目的 为了为临床预防新生儿脑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探讨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GFAP和NSE值的价值.方法 根据随机原则要求选取就诊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时间段就诊的同孕期且血糖正常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借助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电化学方法测量两组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GFAP和NSE值,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5min进行Apgar评分测定.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S100B蛋白、GFAP和NSE值明显增加,而出生后5minApgar评分则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应重视对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GFAP和NSE水平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脑损伤并对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做出评价,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脊液S100b蛋白的变化及其与颅内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涂杳然;刘小平;胡勇;牛凡;龚良国;陈热花

    选取对照组人群20例,测定其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选取重型颅脑外伤患者(GCS评分≤8分)44例,分别于伤后的6、12、24、48、72h提取脑脊液标本,检测其S100b水平,同时连续监测患者颅内压变化,比较伤后不同时间的S100b蛋白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颅内压的相关性.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脑脊液中S100b蛋白水平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蛋白峰值发生在伤后第24h,各时间点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外伤后颅内压在也呈上升趋势,峰值发生在伤后48h,且伤后一段时间内脑脊液S100b蛋白水平与颅内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伤后早期脑脊液S100b蛋白水平与颅内压升高呈正相关,且脑脊液S100b蛋白升高峰值早于颅内压升高.

  • S100B蛋白与脑损伤合并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汪桂星;陶进

    脑损伤后常并发认知障碍,认知障碍的诊断多依赖神经心理学量表的测试.研究显示S100B蛋白与脑损伤及认知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对S100B蛋白与脑损伤合并认知障碍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中Par-4蛋白与S100b蛋白含量水平变化及临床研究

    作者:李建国;黄颖;尤金英;韦冬明;张万兴

    目的:测定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Par-4蛋白及S100b蛋白含量,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04例HIE患儿血清中Par-4蛋白及S100b蛋白量,并设立对照组.结果:HIE组患儿的Par-4蛋白及S100b蛋白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IE患儿血清中的高阴离子间隙(AG)患儿的Par-4蛋白及S100b蛋白量显著高于正常AG患儿(P<0.01).HIE患儿治疗一周后,Par-4蛋白及S100b蛋白量均显著回降(P<0.01).结论:测定HIE患儿血清中Par-4蛋白及S100b蛋白对HIE疾病程度和治疗效果的判断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血清S100b蛋白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建辉;黄颖;张万兴;郭辉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65例HIE患儿在出生后24h、72h血清S100b蛋白的含量,并与同期5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S100b蛋白含量相比较.结果:HIE组在出生24h、72h血清S100b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轻度HIE组与中度HIE组在出生24h、72h血清S100b蛋白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中度HIE组与重度HIE组在出生24h、72h血清S100b蛋白含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血清S100b蛋白含量与HIE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结论:早期检测HIE患儿血清中S100b蛋白含量对HIE早期诊断及病情程度判定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清S100B的影响

    作者:欧阳卫东;尹世平;郑娜;梁礼权

    目的 探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对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术中S组在气管插管后持续吸入0.5%~1.5%七氟醚,C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术前(t1)、气管插管(t2)、切皮(t3)、钻颅骨(t4)、动脉瘤夹闭(t5)、缝皮(t6)、拔管(t7)共7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于麻醉诱导前(T1)、动脉瘤夹闭即刻(T2)、夹闭后2 h(T3)、夹闭后4 h(T4)、夹闭后24 h(T5)共5个时间点取中心静脉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 ELISA)检测S100B蛋白水平.结果 2组患者术中BIS值维持在55左右,术中生命体征平稳,SpO2维持在99%~100%,PErCO2维持在30%~35%,心电图(ECG)无明显异常,术中无躁动.2组各临床监测时间点MAP、HR、C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后MAP均显著低于术前(t1)(P<0.05);HR、CVP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100B蛋白在T1、T2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瘤夹闭后2 h(T3)后S组明显低于C组(P<0.05);2组患者S100B蛋白术前(T1)处于正常水平,T2后明显高于术前,持续升高到T4达到峰值(P<0.01),T5时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论 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并且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还能降低患者血清S100B蛋白水平,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

  • 血清S100B蛋白、IL-6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关系

    作者:耿军;赵鑫;汪运山

    目的:探究早产儿血清S100B蛋白、 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WM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9~2016.12月期间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非WMD早产儿51例为对照组,选取WMD早产儿49例为研究组.统计各组早产儿基础数据和临床表现,收集出生后24h、72h及120h血清样本,用Human>S100B>Elisa>kit检测血清S100B蛋白水平;应用Human>IL-6>ELISA>Kit及酶标仪检测血清IL-6水平.结果:研究组呼吸暂停、 惊厥、 肌张力改变、 反应差个体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喂养困难、 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 黄疸所个体所占比例统计学无差异,研究组中新生儿出生后24h、72h、120h>后S100B>蛋白、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中S100B蛋白和IL-6表达在早产儿WMD时水平升高,可作为早产儿WMD的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 精神分裂症血浆S100B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翟杰;徐淑祝;崔吉俊;王抚临;孙呈勇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血浆S100B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血浆S100B蛋白含量.应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结果 精神分裂症60例急性期血浆S100B蛋白水平(0.063±0.054μg/1)显著高于对照组(0.019±0.009μg/1,P<0.001);治疗6周后血浆S100B蛋白水平(0.079±0.093μg/L)与治疗前(0.063±0.054μg/L)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血浆S100B持续增高者PANSS阴性症状评分较高.结论 S100B持续增高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相关.S100B绝对浓度可作为阴性症状发生的预测因子.

  • 盐酸戊乙奎醚对脑肿瘤病人脑氧代谢及s100b蛋白的影响

    作者:刘伟亮;孙能宏;刘婷;郎堡;王伟芝

    目的 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对脑肿瘤病人脑氧代谢及s100b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错误ASAⅠ或Ⅱ及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3组: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A组),盐酸戊乙奎醚0.05mg/kg(B组)和安慰剂对照组(C组).3组均采用复合全身麻醉,诱导前5min各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盐酸戊乙奎醚或安慰剂.分别于诱导前即刻(T1)、诱导后30min(T2)和手术结束前(T3)取动脉血和颈内静脉球血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C(a-jv) O2],脑氧摄取率(CERO2),动静脉血乳酸浓度差VADL;并测定T1,T2和T3时点颈内静脉血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结果 3组病人各时点CaO2无统计学差异.A,B组CjvO2,C(a-jv) O2,VADL在T2,T3时刻与T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同时刻C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A,B组CERO2在T2,T3时刻与T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T2,T3时刻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较T1均明显升高(P<0.05),且C组升高为显著(P<0.01);在T2,T3时刻A,B组与同时刻C组比较,血清S100B蛋白和NSE含量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可明显改善脑组织缺氧,提高氧摄取率,维持脑氧供需平衡,减轻术后脑损伤程度,具有脑保护作用.

319 条记录 9/16 页 « 12...6789101112...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