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原发性胃结核并胃溃疡致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

    作者:刘其雨;李晓延;王帆;陈刚

    1病例资料患者,男,27岁;因"突发呕血2次伴心悸冷汗头晕"入院.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呕血2次,第1次为咖啡色样胃内容物混有暗红色血,量约1 000 ml,第2次为新鲜血,量约600 ml(2次间隔约8h),伴心悸冷汗头晕.既往经胃镜证实为胃体部溃疡,不规律服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枸椽酸铋钾"等药物,但无盗汗、消瘦、咳嗽、咳痰、咯血等.入院后查体,血压85/55 mmHg(1 mmHg=0.133 kPa),心率128次/min,贫血貌,全腹平软,仅中上腹有深压痛,其余未查及明显异常,血常规提示Hb 68 g/L,胸片未见异常.入院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休克",并予以洗胃、止血、输血、抑酸、纠正休克等处理,出血得到基本控制,生命体征亦得到明显改善.遂复查胃镜提示胃体部巨大溃疡,活检提示慢性炎症改变(图1).经沟通后行"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Ⅱ式)",术中发现溃疡形成肿块位于胃体部大弯侧,内有干酪样坏死,约3.0 cm直径大小,并与周围横结肠、大网膜形成粘连,此外,腹腔内大网膜与腹膜广泛粘连.术后恢复佳,病检证实为"胃结核"(图2),复查胸片未见肺结核,即转至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 胃平滑肌肉瘤并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

    作者:王焕志;朱有权

    1 病历资料患者,男性,18岁,于入院前2 d进食2 h后突然出现恶心,呕吐出棕褐色血液约200 ml,混有少量胃内容物,未予治疗,次日再次无明显诱因呕鲜血约100 ml,伴糊状稀黑便3次,共计约400 ml,伴头晕、乏力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呈急性重症病容,面色苍白,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及蠕动波,中上腹深压痛,可触及一10 cm×15 cm肿块,质中等,边界尚清楚,活动度欠佳,肝脾脏未触及,莫菲氏征阴性,肠鸣音3~6次/min.

  • 下消化道大出血的处理

    作者:姚榛祥

    在消化道出血中,下消化道出血虽比上消化道出血要少见,出血程度也不如后者凶险,但病因更为复杂,迄今对其诊治仍欠满意.再者因空肠排空较快,影响X线造影观察;纤维小肠镜在急性出血时操作难度大.

    关键词: 胃肠出血 止血
  • 下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进展

    作者:高枫

    消化道出血是常见和多发病,根据解剖位置不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轻重不一,因而处理时应尽快确定出血部位并控制出血.下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和临床重视程度不及上消化道出血高,而且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往往较为困难,容易漏诊、误诊.

    关键词: 胃肠出血 止血
  • Meckel's憩室并出血及憩室横结肠瘘1例

    作者:高明太;张炜;刘钧;赵平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儿,男,1岁9个月,因间歇性便血2周收入院.入院前2周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为暗红色稀糊状,无腹痛,在当地医院查粪潜血强阳性,住院给予止血治疗,治疗1周粪潜血转阴后出院.

  • 小儿下消化道出血96例分析

    作者:姚南;靳曙光

    小儿下消化道出血主要表现为便血,可发生于小儿各年龄段.便血可表现为粪便带血或全血便,大便可呈柏油样、鲜红色、暗红色或淡红色,量多少不等,可混有粘液或脓液.

    关键词: 胃肠出血
  • DSA诊断和栓塞治疗在急性消化道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俊萍;叶红军;邹兵;张智翔;杜端明

    目的 探讨DSA检查和栓塞治疗时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24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造影,对可能出血部位再行超选择性插管造影,其中14例明确诊断并行栓塞治疗.结果 24例中16例造影阳性,阴性8例.阳性者主要表现为对比剂外溢、动脉瘤、局部肿瘤血管及染色、动脉的侵蚀、局部血管痉挛等.其中14例接受了栓塞治疗,12例出血停止.30d内无复发出血,1例栓塞后次日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栓塞3d后复发出血,经外科手术治疗痊愈.结论 DSA检查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有较好的诊断效果,尤其是对血管性病变、肿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诊断效果好,栓塞治疗止血迅速有效.

  • 小肠动静脉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分析

    作者:肖勇;魏明;许逸卿

    目的探讨小肠动静脉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小肠动静脉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经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23例行手术治疗,3例经内科治疗痊愈.肠系膜血管造影阳性诊断率为88%(23/26).23例经病理证实均为小肠动静脉畸形.结论肠系膜血管造影是有效的术前诊断方法,病变小肠手术切除是有效治疗手段.

  • 不同出血速率联合低剂量多层螺旋CT诊断消化道出血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鹏;翟宁;宫凤玲;王思瑞;马春梅;王星稳;王原;张博

    目的 比较3种不同出血速率在不同管电压条件下,多层螺旋CT(MDCT)显示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的敏感性.方法 复制消化道出血模型,以测得的3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出血点CT平均值(212.13±64.54)HU为参考值,将浓度为320 mgI/ml碘佛醇与0.9% 生理盐水配比成浓度为6.4 mgI/ml的碘溶液,120 kV对应CT值(214.73±1.63)HU,在相同对比剂浓度下(6.4 mgI/ml),通过微量注射泵模拟出血速率,分别以0.3、0.4和0.5 ml/min的注射速率注射,并对消化道出血模型行MDCT扫描.对照组:120 kV,300 mAs;实验A组:100 kV,300 mAs;实验B组:100 kV,400 mAs;实验C组:80 kV,465 mAs.由2位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读片,比较4组辐射剂量、客观噪声值、信噪比,记录每组MDCT对模型出血的检出情况,并测量出血点CT值.结果 对照组、实验A、B、C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有效剂量(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B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各组在出血速率为0.5和0.4 ml/min时对模型出血的检出率为100%;对照组、实验A、B组未能检出出血速率为0.3 mgI/min的出血;实验C组在出血率为0.3 ml/min时对模型出血检出率为28.6%(2/7),但检出率与对照组(-0.5 ml/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扫描条件下,MDCT能够显示出血速率>0.4 ml/min的出血点;降低管电压能够有效增加出血点CT值.

  • 血尿素氮/肌酐变化曲线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量估算

    作者:吴文绪

    目的 探讨血尿素氮/肌酐(BUN/Cr)变化曲线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量估算的效果.方法 选择17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出血量将其分为观察组(出血量>800 ml)与对照组(出血量≤800 ml),计算入院时及出血后24、48、72 h不同时间段的BUN/Cr.结果 在各个时间段,观察组的BU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UN/Cr比值的峰值出现在出血后24 ~48 h,就峰值而言,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比值变化趋势基本相似,至72 h时比值逐渐接近.结论 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出血量越多,BUN/Cr变化曲线中峰值越高.

  • 内科治疗无效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0例分析

    作者:彭小青;刘劼;沈守荣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疗.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11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内科治疗无效的30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灶主要集中在小肠(83.3%),主要病变有肠间质瘤(56.7%)、血管畸形(16.7%)、憩室出血(13.3%)等;以35~60岁人群好发(70%),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1.7∶1.各种辅助检查在其诊断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阳性定位诊断率达80%,核素扫描及CT增强扫描66.7%,胶囊内镜在急性出血期阳性率可达100%.结论 (1)中年人群、男性是内科治疗无效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小肠间质瘤、血管畸形、憩室出血是其可能主要病因;(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核素扫描、胶囊内镜、小肠镜是目前辅助诊断中较为有效的手段;(3)外科手术探查仍是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 23例肝源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作者:吕英姿;史晓筠;曲广

    本文分析肝源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镜下改变及治疗.笔者对本院2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肝源性溃疡以十二指肠球溃疡,单发溃疡多见,多数内科综合治疗有效,少数肝功能允许需行手术治疗.

  •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药物的保护作用

    作者:任吉霞;肖紫英;李圣惠;鹿艳;李效银

    目的 比较服用和未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意外一级预防的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NVUGIB)患者的结局.方法 本研究纳入本院2006年至2016年间收治的未罹患任何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NVUGIB的入院患者.对比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和未使用抗血栓药物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再出血比例、严重出血比例、需要手术或栓塞治疗的患者比例以及上述4种出血相关不良结局的复合结局的发生比例.同时比较服用和不服用阿司匹林患者的住院并发症比例和住院时间.结果 共有179例NVUGIB患者符合入组条件,其中服用阿司匹林者47例(阿司匹林组),未使用任何抗血栓药者132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患者的年龄大于对照组[(66.8±13.1)岁vs (58.4±19.1)岁,P<0.01],患糖尿病[25.5% (12/47) vs 12.1% (16/132)]、高血压[46.8% (22/47) vs 28.0% (37/132)]、血脂异常[21.3% (10/47) vs 6.1% (8/132)]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均P <0.01),吸烟的比率亦高于对照组[36.2% (17/47) vs 22.7% (30/132),P<0.05].两组患者需要内窥镜治疗和手术的比例相当,同时两组患者的住院并发症和再出血的比例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比对照组更低[2.1% (1/47)vs 13.6%(18/132),P<0.01],住院时间更短[(4.9±3.5)dvs (7.0±10.3)d,P<0.05],复合结局的发生率更低[10.6% (5/47) vs 24.2% (32/132),P <0.05].结论 NVUGIB患者在服用适当的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意外的一级预防之后,其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对于NVUGIB患者而言,阿司匹林可能具有超出其心血管保护作用的额外功效.

  • 上消化道出血少见病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作者:卢笛;李毅妮;吴明浩;杨丽;杨瑜明;刘鹏;刘展

    目的 分析和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少见病因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1 200例住院患者,从中筛选出少见病因患者45例.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的少见病因患者中,以胃间质瘤、Dieulafoy's病、Mallory-Weiss综合征、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吻合口及输出袢溃疡出血为主:分别为24.4%(11/45例)、20.0%(9/45例)、17.8%(8/45例)、17.8%(8/45例);余为左侧门脉高压症3例(6.7%),肝硬化并十二指肠降段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食管血肿、P-J综合征、食管黏膜撕脱症、十二指肠腺癌、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并十二指肠转移各1例(2.1%),其中43例经药物联合内镜、外科手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治愈.结论 早期胃镜检查能迅速明确出血病因,在治疗出血同时针对病因治疗.而针对病因治疗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防止再出血.分析和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少见病因,能加深医务人员对少见病因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患者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金晓红;蔡海波;章立;许国斌;朱金强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CIS)二级预防患者消化道出血(GB)的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是否发生GB,分为出血组和非出血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相结合方法探讨GB的影响因素.结果 出血组年龄≥65岁、GB史、胃病史、肾功能不全、起病急、CIS发作次数≥2次及NIHSS评分>12分的比例显著高于非出血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联用他汀类、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的比例显著低于非出血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GB史、胃病史、起病急、NIHSS评分>12分和CIS发作次数≥2次为GB的危险因素;联合他汀类和质子泵抑制剂为GB的保护因素.结论 老龄、GB和胃病病史、起病急骤、NIHSS评分较高及CIS发作次数较多均为CIS并发GB的危险因素,联用他汀类和质子泵抑制剂可降低GB风险.

  • 以下消化道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大肠非霍奇金淋巴瘤一例

    作者:潘丹;刘畅;孙越;常冰;吴岚;桑力轩

    患者,女,50岁,以“上腹痛3个月,间断发热2个半月,加重8d”为主诉于2015年3月13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为间断性胀痛,饭后加重,无放射及牵涉痛,与体位无关,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伴反酸、烧心、打嗝,打嗝后腹痛缓解,无发热、乏力、盗汗,无腹泻,行胃镜提示“浅表性胃炎”,予“胃康胶囊”口服,未见明显好转,后转为右下腹剧烈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予抗炎治疗(具体不详),腹痛症状缓解后出院.2个半月前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0℃,伴寒战,自服“扑热息痛”后退热,反复发热,未系统治疗.8d前上述腹痛及发热症状再次出现,上腹痛较前加重,于当地医院予“甲硝唑”、“头孢三代”(具体不详)治疗后未见好转,行肠镜示“结肠多发溃疡”.

  • 肠系膜下动脉闭塞致乙状结肠坏死破裂并下消化道大出血一例

    作者:晏建华;黄雄;沈健;解小宏;邓亨怡;张远威

    患者,女,83岁,因左下腹痛10h,加重伴头昏2h,解血大便2次,于2014年7月14日急诊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既往有“高血压病”、“心房纤颤”病史,曾间断无规律服用“阿司匹林”治疗(具体剂量不详).体查:T 36.4℃,P 140次/min,R 24次/min,BP 91/53 mmHg(1 mrnHg=0.133 kPa);神清,面色苍白.肺(-),心律不齐;腹部稍膨隆,无手术瘢痕、胃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左中下腹明显,肠鸣音弱.四肢厥冷.

  • 清热凉血收敛止血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8例疗效观察

    作者:程学添

    目的:观察清热凉血、收敛止血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以清热凉血、收敛止血的中药治疗.结果:治愈28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3例,临床治愈率73.7%,总有效率92.1%.结论:清热凉血、收敛止血法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

  • 中医辨证配合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193例疗效观察

    作者:余幼鸣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配合云南白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193例轻中度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以中医辨证分型的中药煎剂合云南白药治疗.1周为1疗程.结果:显效102例,有效54例,无效37例,总有效率为81%.症状消失时间为(4.86±2.43)天.结论:中医辨证配合云南白药治疗轻中度上消化道出血,在止血及改善症状方面有良好疗效.

  • 云南白药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34例疗效观察

    作者:林秀珍;文海燕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9例上消化道出血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采用胃管灌注云南白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立止血治疗,观察2组患儿呕血、便血、胃液潜血、大便潜血及腹胀等改善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大便稳血转阴时间及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云南白药对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尤其适用于伴有腹胀的患儿,临床观察未见不良反应.

735 条记录 29/37 页 « 12...26272829303132...363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