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综合康复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作者:冀二妮;段卫东;杨海晨;曾志强;王建;朱炼

    目的:探讨精神卫生综合康复治疗模式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从深圳市精神疾病防治网络系统以及同期在医院门诊长期药物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各随机抽取200例患者分为社区组(药物治疗联合精神卫生综合康复治疗,终完成122例)和门诊组(仅给予药物治疗,终完成124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 RESE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及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第2版中文版( WHO-DAS-Ⅱ)分别在基线时和康复治疗1年后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精神症状、不良反应、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PANSS、RESES、WCST及WHO-DAS-Ⅱ评分基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14~1.34,P>0.05);康复治疗1年后社区组阴性症状、RESES、WHO-DAS-Ⅱ中与他人相处及社会参与较门诊组显著改善,组间主效应明显(F=5.030,F=15.869,F=7.822,F=9.713;P<0.05或P<0.01)。社区组复发率、再入院率、肇事肇祸率、经济负担方面较门诊组显著下降(χ2=5.35,χ2=4.34,χ2=3.86,t=5.84;P<0.05或P<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在改善患者精神症状、减轻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提高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 综合康复治疗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康复效果1年随访研究

    作者:刘红霞;高彩凤;仇春革;谷传正;李龙飞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复发性抑郁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120例复发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综合康复训练及一般康复指导,疗程3个月.入组时和3个月后分别给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估;1年后随访,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和再住院率.结果:研究组完成50例,对照组完成48例.入组时两组HAMD、IPROS、ADL及SD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后,两组HAMD评分较入组时显著减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IPROS总分及个因子分、SDSS评分较入组时及对照组显著减低,ADL显著提高(P<0.05或P<0.01);对照组与入组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时,服药依从性研究组完全依从32例(64.00%)、部分依从10例(20.00%)、不依从8例(16.00%),对照组分别为27.08%、35.42%、37.50%;研究组服药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81,P<0.05).研究组复发率(16.00%)和再住院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39.58%,29.17%)(χ2=6.82,P<0.01;χ2=5.76,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可提高复发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社会功能及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和再住院率.

  • 小儿脑瘫的综合治疗

    作者:王冀平;杨忠秀;朱萍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对脑瘫康复的作用.方法采用神经发育疗法、药物应用、推拿按摩、矫形支具辅助、手术等综合康复治疗对30例(治疗组)脑瘫患儿进行综合治疗,并设对照组28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20/28),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较单纯应用神经发育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脑瘫的治疗效果.

  • 综合康复治疗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38例效果观察

    作者:黄荫浩;蔡俊燕;沈光宇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MS)的效果.方法:选择高血压伴MS患者72例,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观察组)38例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4例,对包括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S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尿酸(UA)为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TG及UA均升高的患者在治疗后分别下降14.7%及21.6%,BMI减少16.7%(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变化不明显.结论:仅靠单纯降压治疗并不能完全防治各种危险因素引发的综合征,采用药物、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心理疏导等多种综合治疗手段,对大部分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能起积极作用,有助于防止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

  • 精细化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荣兵

    目的 观察精细化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48例均分为A组和C组,C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A组采用精细化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入院6、12周后,A组患者的FMA及BI评分高于入院时,且高于C组(P<0.05).A组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优于C组(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C组(P<0.05).结论 精细化综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 综合康复治疗对于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潘林花;李妍

    目的 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探讨并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6例神经内科收治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与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3%)高于对照组(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降低,Barthel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能改善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抑郁状况、生活能力,提高治疗有效率.

  • 新型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谷海燕

    目的:探讨新型综合康复治疗在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减少肩关节半脱位的发生、减轻肩关节疼痛的疗效。方法60例早期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新型综合康复治疗。结果两组各评定指标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肩峰与肱骨头之间间隙评定、肩关节疼痛评估及FMA(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综合康复治疗能有效减少肩关节半脱位发生,减轻肩关节疼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

  • 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俞晨亚;胡华丽;徐赛珠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是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增加,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1,2].有研究表明,在冠心病和心肌梗死患者中并发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分别为40%、45%[3],且长期的负性情绪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4].本文旨在探讨多途径的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综合康复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

    作者:杜奋飞;倪克锋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对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2例予以温针灸、中药熏洗、康复训练综合治疗,对照组予以单纯康复训练,采用关节活动度、疼痛分值和徒手肌力栓查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综合康复能明显改善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尤其对关节活动度改善明显,与单纯康复训练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综合康复是治疗骨折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行之有效的方法.

  • 儿童失血性休克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综合康复治疗1例

    作者:张雪;柳军;许业松

    目的:探讨儿童失血性休克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患儿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表现及康复评定结果, 采取综合康复治疗, 治疗前后评估其肌力、转移与平衡能力、认知与言语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 结果: 患儿肌力、 MMSE评分、Berg评分、ADL评分均提高. 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患儿认知、言语、运动能力, 促进功能全面恢复,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综合康复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汤鸿鹰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3个月后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结果:综合康复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对老年高血压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 综合康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0例分析

    作者:翁绳文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1995年至1999年,作者应用非手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0例,其中200例运用现代康复医学的观点与方法,进行全面综合性的康复治疗。结果 痊愈37例,显效106例,好转4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95.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比单一治疗方法佳,几者有协同作用,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 脑瘫患儿应用引导式教育训练的疗效观察

    作者:蔡艺芳;黄海燕;丘小凤

    目的:观察引导式教育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康复疗效.方法:将93例脑瘫患儿按照是否坚持引导式教育训练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均进行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坚持3个月以上引导式教育训练,对照组未能坚持引导式教育训练.引导式教育训练前后2组均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88项(GMFM-88)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估康复疗效.结果:2组训练后GMFM-88及ADL评分均有明显升高(P<0.01,P<0.05);训练后观察组GMFM-88及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低龄段(3~4岁)GMFM-88和ADL评分训练前后差值均显著高于高龄段(4~7.5岁)(P<0.01).结论:引导式教育训练配合综合康复治疗能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疗效优于单纯综合康复治疗.引导式教育训练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对低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疗效均优于高龄脑瘫患儿.

  • 综合康复治疗幼儿还原体肌病病例报告

    作者:吴心虹;吴帆;张芸;李泰标;燕铁斌

    目的:探讨还原体肌病(RBM)的病例特点与康复治疗方法.方法:收集RBM患儿1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肌肉病理及基因检测结果.对患儿采取综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对患儿作康复评定,评估其转移能力、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GMFM评分等.结果:基因检测示FHL1基因c.C369G杂合突变,病例特点均符合RBM表现.经综合康复治疗后,患儿肌力、GMFM-88、Berg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结论:综合康复训练可维持RBM患儿肢体肌力及平衡能力,促进运动功能和转移能力恢复,延缓疾病进展.

  •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运动障碍患者28例

    作者:王小云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三高"特点,在存活患者中,大约75%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一般以运动功能障碍居多,其中40%以上为重度致残.随着医疗技术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脑卒中后生存质量的要求亦不断提高,如何减低致残率,使脑卒中所引起的机体功能障碍降低到小程度的问题则更显突出.正因如此,脑卒中的康复疗法,特别是对于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尤其重要.我们应用促通技术结合针灸、物理治疗、康复锻炼等综合治疗方法对28例脑卒中运动障碍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综合康复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偏瘫型脑瘫患儿的优劣差异

    作者:梁显荣;刘青;吴凌云

    目的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与传统康复治疗对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20例偏瘫型脑瘫患儿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康复治疗,给予观察组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治疗后智力水平、行动能力.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反应智力水平的应物能、应人能和语言能DQ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运动水平轻度缺陷以下33例,中度重度极重度缺陷患儿27例,两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对于偏瘫型脑瘫患儿的智力水平和行动能力的提高效果显著,尤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君;张风林;樊春晖

    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随机将9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综合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偏瘫肢体运动能力(FMA)、日常生活能力(BI)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采用综合康复方式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外伤性截瘫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作者:崔永攀

    纳入收治的外伤性截瘫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两组术后实施康复治疗,病情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伤性截瘫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综合康复治疗15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陈芳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中心康复治疗的1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各75例,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评分(M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和F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早日恢复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综合综合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和借鉴。

  •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综合康复治疗与传统康复治疗的效果对比

    作者:黄芃;韩璐

    观察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术后综合康复治疗与传统康复治疗的效果差别.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者8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早期开始康复治疗行临近关节早期主动运动、4周后热敷、关节松动技术、主动运动、被动运动、ADL训练、牵引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4周后开始康复治疗行传统CPM机治疗、关节松动技术、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中药熏洗等传统康复治疗.将两组在术后4周去除石膏固定时及治疗1月时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和比较.在治疗1月后,两组肘关节活动度较前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提前了患儿康复介入时间,并通过ADL训练等方法使患儿主动参与康复治疗过程,促进了患儿肘关节功能的恢复,达到了比传统康复治疗更佳令人满意的效果.

335 条记录 9/17 页 « 12...6789101112...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