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B型利钠肽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

    作者:孙祎;陈玉国;徐峰;吕瑞娟;李瑞建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46例AMI患者随访3个月,根据随访期间不良心脏事件的有无分成不良心脏事件组(10例)和无不良心脏事件组(36例),比较两组入院时BNP(BNP1)、2周后BNP(BNP2)、2周BNP变化值(△BNP=BNP1-BNP2)、2周BNP变化幅度[△BNP%=(BNP1-BNP2)/BNP1]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LVEF、BNP1、BNP2、△BNP%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NP1是3个月不良心脏事件的的独立保护因素(OR=1.76,95%CI=1.22~1.96,P=0.00),而△BNP%是3个月不良心脏事件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7,95%CI=0.12~0.42,P=0,00).结论入院时BNP和2周BNP变化幅度可预测AMI近期预后.

  • 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

    作者:金鸣锋;周烨;陈广华;丁澍;王翠平

    目的:对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心功能分级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方法:58例ACS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方法分为NYHA Ⅰ级组(21例)、NYHAⅡ级组(22例)、NYHAⅢ级组(10例)、NYHAⅣ级组(5例)四个亚组.25例行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NYHA Ⅰ级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B型利钠肽(B-type namuretic peptide,BNP)等生化指标,运用ELISA法测定GDF-15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S患者各亚组的GDF-15、BNP水平显著高(P<0.01),且各组GDF-15、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升高而上升(P<0.05),GDF-15、BNP水平均与心衰程度呈正相关(r=0.681、0.653,P<0.001).且GDF-15、BNP两者间亦呈现正相关性(r=0.726,P<0.001).结论:ACS患者的GDF-15水平升高显著,与BNP呈正相关,可对ACS患者的心功能进行较有价值的危险分层,利于判定ACS患者心力衰竭程度.

  • B型利钠肽对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心脏功能及预后的预测作用

    作者:赵慧颖;安友仲;刘方;吕杰;杨劲松

    目的:观察B型利钠肽(BNP)对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心脏功能的评价及其预测预后的作用.方法:前瞻性观察并收集54例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人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24 h时的血浆BNP水平、左心窒射血分数(LVEF)及28 d病死率,用ROC曲线评价血浆BNP水平变化对死亡的预测作用,进一步将存活的患者分为BNP升高组和正常组,比较各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血浆BNP水平在心功能不全的患者(LVEF<50%)中要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患者(LVEF≥50%)[(1 268.3±601.5)pg/mL比(764.6±297.4)pg/mL,P=0.009].血浆BNP水平在死亡组中要明显高于存活组[(1 574±541.4)pg/mL比(365.2±94.7)pg/mL,P=0.006],以入ICU后首个24 h时血浆BNP水平>692.5 pg/mL作为预测死亡的临界点,其敏感度为90.0%、特异度为82.4%.在存活的患者中,BNP升高组的ICU住院天数为(22.7±7.8)d,要明显高于正常组(14.0±5.7)d(P=0.02).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以预测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心脏功能及预后.

  • B型利钠肽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周琰;陶青;潘柏申

    在20世纪中叶,科学家开始把心脏作为一个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来研究.初,Kisch发现心房中存在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颗粒.接着Henry和Pearce报道当犬科动物的左心房发生囊性扩张后,尿量会随之明显增多.通过25年研究,De Bold在1984年证实了心房利钠肽(ANP)的结构.1988年在猪的大脑中分离出一种与ANP作用相似的多肽--脑利钠肽[1],但进一步研究表明BNP的主要合成位点在心室,为了与ANP英文缩写相呼应,故又称为B型利钠肽(BNP).1990年科学家再次从猪脑中分离得到了C型利钠肽(CNP).

  • 血浆B型利钠肽和尿酸对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充盈压升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燕;吴京兰;马树旗;张红安;贺松;周晓丽;孙艳辉;宋晓华

    目的:探讨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normal ejection fraction,HFNEF)患者的血浆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尿酸(uric acid,UA)水平与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二尖瓣环水平舒张早期室壁运动速度(E/Em)的相关性;选择诊断HFNEF患者左心室充盈压升高的佳指标.方法:比较顺序入选住院的HFNEF患者88例、舒张功能不全(diastolic dysfunction,DDF)患者63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的临床指标、超声心动图参数、血浆BNP和UA水平;以E/Em> 15为左心室充盈压升高界限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BNP及UA对左心室充盈压升高的诊断价值;选择诊断HFNEF患者左心室充盈压升高的佳预测指标及诊断阈值.结果:HFNEF组的BNP、UA及E/Em较对照组及DDF组患者均明显升高(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BNP、左房直径是影响E/Em的独立相关因素(r=0.15,P<0.01;r=1.09,P<0.01);经ROC曲线分析显示,BNP及UA诊断E/Em> 15的AUC分别为0.76(P<0.01)和0.60(P=0.01),BNP是诊断HFNEF患者左心室充盈压升高的较好指标.以BNP=292 ng/L为阈值时诊断E/Em> 15的敏感性为68.1%,特异性为79.3%,阳性预测值为55.2%,阴性预测值为87.0%,准确性为76.3%;以UA=282 μmol/L为阈值时诊断E/Em> 15的敏感性为74.5%,特异性为55.6%,阳性预测值为38.4%,阴性预测值为85.3%,准确性为60.7%;联合BNP及UA诊断E/Em> 15的敏感性为53.2%,特异性为87.3%,阳性预测值为61.0%,阴性预测值为83.3%,准确性为78.0%.结论:HFNEF患者的BNP水平与E/Em明显相关,联合BNP及UA有利于量化评估HFNEF患者的左心室充盈压升高.

  • B型利钠肽与肝硬化性心肌病

    作者:丁进;王建国

    肝硬化可并发心功能不全,目前认为是肝硬化特有的一种并发症,即肝硬化性心肌病.肝硬化性心肌病往往缺乏临床表现,容易为临床所忽视.B型利钠肽(BNP)是对早期心功能不全敏感性很高的神经内分泌激素,可早期预测心肌损伤和心功能不全.肝硬化时血浆BNP水平增高,与肝硬化的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并预示了肝硬化性心肌病的存在.检测肝硬化患者的血浆BNP浓度,有利于早期发现肝硬化性心肌病的存在,以便早期进行预防和处理.

  • 血浆B型利钠肽与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作者:严鹏勇;吴立群;YAN Peng-yong;WU Li-qun

    B型利钠肽(BNP)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其在心脏容量和压力超负荷引起心肌牵张时释放,参与体液平衡的调节.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血浆BNP水平与心房颤动(AF)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该文就AF发作时血浆BNP的变化以及血浆BNP预测AF治疗的预后和预测AF相关的血栓事件进行综述.

  • B型利钠肽在心肌缺血中的研究及应用

    作者:冯磊;魏盟

    在急性心肌梗死后会出现B型利钠肽(BNP)升高,除心肌坏死重构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心肌缺血也是血浆BNP升高的重要诱因.各类心绞痛发作时虽无心肌坏死,但仍会出现BNP的动态变化,这提示短暂性心肌缺血可使血浆BNP在短时间内出现升高,这为运动负荷下BNP测定,诊断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以及判断稳定型心绞痛预后提供了依据.

  •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钠肽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孙慕华;张维;谈中茹;郭新贵

    目的:探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血中B型利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左室结构、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入选72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并以37例心功能正常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以荧光免疫检测法测定各组血BNP水平,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血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水平高于对照组,且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增高而升高,不同心功能级别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及Tei指数的变化与BNP的关系

    作者:胡朝晖;阿力木江·阿布力米提;李雪芳;王一平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及Tei指数与B型利钠肽(BNP)的关系. 方法:连续性入选210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定症状发作后平均(24.2±10.4)h的血浆BNP水平.利用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测定患者心梗后30d时室间隔厚度、射血分数和反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参数及Tei指数.以性别、年龄、心率、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血浆BNP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随血浆BNP升高,Tei指数呈增高趋势.多因素logishic回归分析显示,BNP与左室等容舒张时间(IRT)、DT、e/a、E/A、S/D及Tei指数相关,且独立于年龄、性别、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贫血等危险因素.BNP越高,则Tei指数越增高(β=0.31,P<0.001). 结论:BNP与急性心梗后的心脏舒张功能密切相关,BNP与Tei指数均可作为评价急性心梗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指标.

  • B型利钠肽在评估慢性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的价值

    作者:宋芝萍;张鹏;关平;柏晓璐;陈跃光;张大东

    目的:探讨B型利钠肽(BNP)在评估慢性房颤患者左心房血栓形成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65例慢性房颤患者实施经食管超声检查,根据有无左心房血栓分组,检测并比较患者的BNP及其他临床资料. 结果:左房血栓组的血浆BNP水平高于无左房血栓组(93.27±22.13) ng/L对(54.19±19.04) ng/L.多变量回归分析表明,高血浆BNP水平是慢性房颤患者发生左房血栓的独立预测指标(OR=1.01,95%CI:1.00~1.15,P = 0.04). 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作为预测慢性房颤患者左房血栓的指标.

  • 24小时快速起搏老年犬右心房致C-反应蛋白和B-型利钠肽动态变化的研究

    作者:黄焰;焦昌安;徐文莉;李天奇;郭新贵

    目的 探讨老龄犬快速心房起搏后C-反应蛋白(CRP)和B-型利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和CRP、BNP浓度变化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 选取健康老龄家犬20只,建立房颤的动物模型,分别在房颤0、4、12、24 h静脉采血,测定血清中CRP和BNP的水平.结果 房颤犬血清CRP水平12h (7.21±1.75) mg/L、24h(9.78±1.80)mg/L较0h组(4.21±1.92) mg/L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水平4 h(5.54±1.62) mg/L未见明显升高,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NP水平12 h(89.23±15.32) Lg/L、24h(101.42±17.44) Lg/L较正常对照组(50.12±15.97) Lg/L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BNP水平4h (69.65±16.23) Lg/L未见明显升高,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房颤持续时间的延长,血清CRP和BNP的水平明显升高,表明炎症状态可能参与了老龄房颤的发生发展.

  • 急性脑卒中与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李颖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 (NT-pro BNP)的变化,评价血清NT-pro BNP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74例患者分别为急性脑梗死 (CI) (42例)和急性脑出血 (ICH)组 (32例),根据入院时NIHSS评分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3个亚组,采用ECLIA法检测发病48 h内 (急性期)及发病第21天 (亚急性期)的血清NT-pro BN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急性期与亚急性期间、各亚组间的血清NT-pro BNP水平差异.结果 CI组和ICH组急性期血清NT-pro BNP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并在亚急性期显著下降(P<0.01);各亚组间急性期血清NT-pro BNP水平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1).结论 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NT-pro BNP水平与病情程度相关.

  • 血浆B型利钠肽预测肺动脉高压的价值

    作者:郑辉

    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浓度预测肺动脉高压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徽粒子免疫分析(CMIA)测定4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和46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外周血浆BNP浓度.超声心动图根据三尖瓣返流估测肺动脉收缩压( SPAP).比较正常对照组和肺动脉高压组血浆BNP浓度以及统计分析血浆BNP浓度与肺动脉高压之间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血浆BNP浓度与肺动脉高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轻、中度肺动脉高压组与重度肺动脉高压组血浆BNP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BNP浓度与肺动脉高压有相关性(r =0.394,P<0.01).结论:血浆BNP浓度与肺动脉高压存在相关性,但血浆BNP浓度并不代表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

  •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作者:孙科远;黄高忠;袁方;陈士红;傅国香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在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急性失代偿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以32例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患者(A组)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33例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B组)及30例正常体检者(C组),检测血液中HIF-1α、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记录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3个月内再入院次数.分析HIF-1α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绘制HIF-1α及BNP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两者的诊断价值.结果·A组HIF-1α及BNP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均P<0.05);HIF-1α水平与血肌酐、血红蛋白、BNP、住院时间、3个月内再入院次数等呈正相关(均P<0.05);HIF-1α及BNP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患者HIF-1α水平对其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肝硬化患者B型利钠肽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韦玲;易文轶;刘正金;董琦;谢会忠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的变化用于病情评估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诊治的肝硬化患者122例.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血浆的BNP水平.心电图测量QT间期.电子胃镜检测食管静脉曲张.B超检测腹水.结果 肝硬化Child-Pugh A级、B级、C级患者BNP的水平分别为(81.24±18.27)、(125.36±29.12)、(172.15±32.51)nmol/ml,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肝硬化患者血浆中BNP水平在性别和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BNP水平为(154.74±34.12) nmol/ml,显著高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112.82±21.34) nmol/ml(P<0.05).QTc异常患者BNP水平为(154.41±33.15) nmol/ml,显著高于QTc正常患者的(107.32±18.17) nmol/ml(P<0.05).有腹水患者BNP水平为(158.33±35.28) nmol/ml,显著高于无腹水患者的(101.27±16.63) nmol/ml(P<0.01).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BNP水平为(160.08±36.71) nmol/ml,显著高于无伴发肝肾综合征患者的(104.26±17.14) nmol/ml(P<0.01).结论 BNP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密切相关,BNP升高提示患者伴发心肌和肾的损伤,并在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评估方面可能具有意义,有可能成为一种简便、有用的监控肝硬化病情的生化指标.

  •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UA和BNP的影响

    作者:杨贤义;刘梅;柴林;肖敏;谢华

    目的 比较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与单用左西孟旦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尿酸(UA)和B型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接诊的9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接受诊治的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急性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和左西孟旦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不同用药方案对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UA和BNP的影响.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 (43/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1% (32/4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l);两组患者在治疗后UA和BNP均有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有所提高,并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低血压,对照组出现1例低血压,2例头痛,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结论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能有效降低UA和BNP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卡维地洛治疗小儿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疗效及其对血浆BNP、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晓慧;陈永英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小儿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的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浆B型利钠肽(BNP)、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86例小儿EFE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4),两组患儿均给予洋地黄、肾上腺皮质激素、扩血管药物以及利尿剂等药物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血浆BNP水平、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1% (P <0.05);(2)对照组治疗前后心胸比(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及血浆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P均<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感情指数、健康指数及生活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EFE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浆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 无创通气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及对B型利钠肽和内皮素的影响

    作者:李锡昌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NIV)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内皮素的影响,同时分析BNP、内皮素水平与患者血气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2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NVI组(3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积极抗感染、平喘、祛痰、降低肺动脉压、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NIV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NP、内皮素水平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NIV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心率、呼吸次数、pH值、PaO2、PaCO2、BNP、内皮素、肺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72 h后,NIV组和对照组的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好转(P<0.05,P<0.01),且NIV组的心率、pH值、PaO2、PaCO2、BNP、内皮素、肺动脉压等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前、后的BNP水平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r=-0.663,P<0.01),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r=0.651,P<0.01);内皮素水平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r=-0.454,P<0.01),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r=0.433,P<0.01).结论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NIV治疗能更有效的降低患者血清BNP、内皮素水平,同时改善PaO2、降低PaCO2,提高临床疗效.

  • 6月龄以下婴儿川崎病B型利钠肽的变化及临床分析

    作者:廉婕;符莹;王雪芹

    目的 探讨6月龄以下婴儿川崎病B型利钠肽(BNP)在急性期、恢复期的变化及临床表现.方法 选择27例6月龄以下川崎病婴儿为实验组,45例1~3岁川崎病幼儿为对照Ⅰ组,45例6月龄以下支气管炎患儿为对照Ⅱ组,分别在三组患儿的急性期及实验组和对照Ⅰ组的恢复期检测血清BNP及C反应蛋白(CRP)、ESR、PLT等指标,并对BNP予以对比;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Ⅰ组在皮疹、手足肿胀、结膜充血、口唇皲裂、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皮疹、手足肿胀、结膜充血、口唇皲裂、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低于对照Ⅰ组(P<0.05,P<0.01);冠状动脉扩张及不典型川崎病发生率高于对照Ⅰ组(P均<0.05).急性期实验组、对照Ⅰ组患儿BNP值高于对照Ⅱ组(P均<0.01),实验组与对照Ⅰ组BNP值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恢复期两组川崎病患儿BNP值组间比较及两组与对照Ⅱ组急性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6月龄以下婴儿不典型川崎病发生率高于1~3岁幼儿组;BNP是辅助诊断川崎病的一个重要指标.

330 条记录 10/17 页 « 12...78910111213...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