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思念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106例健康人(对照组)的血液标本,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GLAUSS凝固法测定D-D水平,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 ACI患者血浆HCY、hs-CRP和D-D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CI患者血浆HCY、hs-CRP和D-D的水平存在显著性正相关.结论 血浆HCY、hs-CRP和D-D的水平与ACI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ACI的预防、治疗和预后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周晓萍;袁红玲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41例,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D一二聚体水平(DDi)及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值改变,并与35例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及D一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经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后,内皮素水平,D一二聚体及血肌肝、尿素氮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够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内皮素及D一二聚体水平,改善肾功能.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检测的应用价值

    作者:耿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引起全身多器官损害,患者常存在高凝状态,甚至发生血栓或栓塞而引起相应的器官缺血性改变及功能障碍,同时也影响了免疫治疗的效果[1].血浆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中的小片段,可作为纤维蛋白形成和纤溶的敏感分子标记物.其血浆水平增高往往提示高凝、纤溶状态的存在[2].我们分析了本院收治的SLE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其血浆DD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检测结果,对SLE患者体内存在的高凝、纤溶系统异常进行了评估,为临床的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研究

    作者:夏明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凝血系功能状态的改变.方法 选择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32例.稳定期患者32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测定外周静脉血凝血四项即纤维蛋白原(F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TT)和D-二聚体浓度.结果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组比较,凝血四项、D-二聚体差异无显著性(P>0.05).较正常对照组D-二聚体、Fb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凝血系统加重.抗凝系统减弱,存在血栓前状态.

  • D-二聚体和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关系的探讨

    作者:陈群;黄鹤楼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心源性猝死.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和AMI之间的一种临床过程.血浆D-二聚体(D-D)升高特异性反应体内有微血栓形成或溶栓治疗有效.而心肌梗死的病理为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本文观测UA患者血浆D-D含量变化,探讨其与UA患者预后的关系.

  •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一二聚体及凝血指标临床检验的相关分析

    作者:郭靑靑;张俊;陈德万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一二聚体及凝血指标临床检验情况.方法:本文研究中的观察组均为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共抽选28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孕检的健康孕妇28例作为对照组,为所有观察对象开展临床检查,对其D一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情况进行记录与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APTT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低,其FIB、D一二聚体则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D一二聚体及凝血指标进行严格监测可以掌握患者的病情,在提升分娩安全性方面有利.

  • D-二聚体测定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王艳;李杰;施旭东

    目的 探讨D一二聚体(D-D)测定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运用超声检查对94例下肢各深静脉血栓情况,并测定每一位患者血中D-D值,总结D-D值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急性DVT患者血中D-D值明显升高.结论 D-D可作为急性DVT诊断、预测及预后判断方法 之一.

  • 非瓣膜性房颤的高凝状态与左心房大小的关系

    作者:谢小鲁

    目的观察心房纤颤患者血桨中纤维蛋白原、D一二聚体等及左房、左室内径的改变;AF不同持续时间对其影响;及其与左心房大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的窦性心律患者24例,房颤患者60例其中阵发性房颤17例,持续性房颤21例,永久性房颤22例.所有患者皆行常规检查及有关化验,以Clouse法检测纤维蛋白原;采用乳胶凝集法测定口一二聚体.并做Lcg olter、超声心动图.结果房颤组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收缩压、舒张压,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EF值以及左心室的舒、缩内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纤维蛋白原、D一二聚体、左心房内径之间有显著差异.将阵发性、持续性与永久性AF分另.与窦性心律组比较,纤维蛋白原、D一二聚体有显著差异,但收缩压、舒张压,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eF值以及左心室的舒、缩内径无显著差异.持续性及永久性 AF者左心房内径有显著性差异.心房纤颤患者的血桨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左心房大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 = 0.67,p<0.01.结论AF伴有明显的高凝状态.随着AF持续时间增加,这种改变越来越明显,同时伴内皮损伤的LA扩大与高凝状态明显相关.

  • D一二聚体医学检测及其临床应用的新认识

    作者:张迎春;张程立

    本文D一二聚体是纤溶酶水解交联纤维蛋白形成的降解产物之一,其血浆水平的变化是体内高凝状态、原发性与继发性纤溶亢进鉴别的可靠指标,其在血栓性疾病如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主动脉夹层的诊断、预后和疗效评估等均有广泛的临床应用.目前,D一二聚体检测的主要方法有三种:即酶联免疫吸咐试验;胶乳颗粒浊度免疫分析及胶体金免疫渗透试验.因其检测方法具有简易、快速的技术特点,D一二聚体检测有望成为目前有可能用于危重血栓栓塞性疾病辅助诊断的重要生化指标之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