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反式脂肪酸对婴儿奶粉与国家标准的影响

    作者:郦韬珉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CAC)对婴儿配方食品中反式脂肪酸(以下简称T FA)含量的限定为不超过总脂肪酸的3%;从2010年起,中国对婴儿配方食品也作出了同样的规定.检测数据显示,在婴儿配方奶粉中平均总脂肪含量为26.0%,其中98%~99%的成分为三酰甘油.

  • 油菜花粉活性部位对尿生殖窦诱导的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璐;张红;吴云;李娜;曹亮;杨义芳;丁岗;郑高利;萧伟

    目的:研究油菜花粉总脂肪酸部位(PN1)和总黄酮部位(PN2)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前列腺腹叶植入16-18日胎龄大鼠尿生殖窦组织致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通过灌胃给予PN1、PN2、PNI+PN2进行治疗,连续给药33天后,取前列腺,分离出背叶及腹叶,称重、测定体积,计算前列腺湿重及指数,测定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密度及白细胞数量,并检测血清酸性磷酸酶(ACP)及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PACP)的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N1高剂量组,PN1+PN2高、中剂量组前列腺重量明显减少(P<0.01,P<0.05),其中PN1+PN2的高剂量组前列腺指数明显降低(P<0.01);PN1高剂量组、PN2高剂量组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体密度明显增加(P<0.05),PN1各剂量,PN2中、低剂量组和PN1+PN2高剂量组均白细胞数目明显降低(P<0.01,P<0.05);PN2高剂量组PACP活性明显降低(P<0.05),PN1+PN2中剂量组ACP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本工艺制得的油菜花粉总脂肪酸部位及总脂肪部位与总黄酮部位联合使用,有明显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有望开发成相关的药物.

  • 油菜花粉总脂肪酸部位的提取与纯化工艺研究

    作者:李璐;吴云;原少伟;杨晶;杨义芳;丁岗;萧伟

    对油菜花粉总脂肪酸部位的提取(CO2超临界萃取)和纯化(醇洗除杂)工艺进行优化.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以脂肪油的得率为指标,对油菜花粉总脂肪酸部位的CO2超临界萃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正交设计,以总脂肪酸(亚麻酸酰胺、亚麻酸甘油酯、亚麻酸和棕榈酸)含量为指标,对提取物进行醇洗除杂.优化得到超临界萃取工艺为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时间3h,纯化工艺为醇浓度80%,醇倍量为50倍,醇提时间1.5h.油菜花粉总脂肪酸部位经提取纯化,质量分数能达到60%左右,且该工艺稳定可行,适于工业生产.

  • α-亚麻酸药理作用和提取分离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司秉坤;赵余庆

    α-亚麻酸(α-LNA)作为ω-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因其具有显著的药理作用和营养价值而倍受医学界和营养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种子类中药中大都含有α-LNA,但所含的量差异很大,其中以紫苏籽和亚麻籽中高,前者α-LNA高达74.66%,占总脂肪酸的84.50%;后者α-LNA占总脂肪酸的83.84%[1].又有报道喜树果实油脂中含α-LNA约45.8%.

  • β-棕榈酸(OPO结构脂肪)对婴幼儿肠道健康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雅莉;蔡美琴

    母乳为婴儿理想的营养来源,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面的营养成分。棕榈酸是母乳中重要的饱和脂肪酸。研究表明,母乳中总脂肪酸的17%~25%为棕榈酸[1],其中约有70%~75%的棕榈酸酯化在三酰甘油的sn-2上[2],也称为β-棕榈酸(OPO结构脂肪),即sn-1、sn-3位为不饱和脂肪酸油酸(oleic acid,O),sn-2位为饱和脂肪酸棕榈酸(palmitic acid,P)[3]。由于脂肪酶的专一性,在小肠中,sn-1、sn-3位三酰甘油在脂肪酶的直接作用下形成游离的脂肪酸,而sn-2位的脂肪酸则与三酰甘油一起,以单甘脂脂肪酸形式被吸收。也就是β-棕榈酸(OPO结构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棕榈酸不会被脂肪酶分解成游离脂肪酸,而是以sn-2单甘酯的形式被吸收利用。在传统的婴儿配方粉中,也以棕榈油为脂肪的主要来源,棕榈油可在人体代谢成为棕榈酸。然而,虽然婴儿配方粉中的总脂肪酸组成及棕榈酸含量与母乳近似[4],但棕榈油中的棕榈酸主要酯化在sn-1、sn-3位,或称为POP结构,即sn-1、sn-3位为饱和脂肪酸棕榈酸(P),而sn-2位为不饱和脂肪酸油酸(O)。配方粉中与母乳类似的β-棕榈酸(OPO结构脂肪)仅为3.4%~20.7%。POP结构中的棕榈酸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成为游离的棕榈酸,而这种游离的长链饱和脂肪酸在小肠中易与二价阳离子,如钙离子等形成不溶性的脂肪酸钙皂[5],影响钙吸收的同时使大便结块,导致婴幼儿大便困难甚至便秘等的发生。

  • 人血清总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

    作者:林福云;熊金萍;郭红卫

    目的:改进一种测定血清总脂肪酸的气相色谱方法.方法:用 C17:0 做内标,用甲醇/苯(体积比4/1)混合试剂及氯化乙酰对血清中总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反应,在 DB-17 石英毛细管柱上分离,用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分别用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定性、定量.通过摸索,在 70℃下衍生化 2 h,即能得到满意效果.结果:本实验所用的5种脂肪酸的色谱分离在 10 min 内就可完成,且各脂肪酸标准曲线的回归系数都在 0.99 以上,不同浓度标准品的回收率也约在 97%~10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易于操作重复,精确度及分辨率高.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