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自主呼吸试验前后血乳酸差值对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

    作者:陈琦;尹虹祥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 SBT)前后血乳酸水平差值对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从ICU住院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选择达到撤机条件可行SBT的5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撤机结局,将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APACHE Ⅱ评分、血乳酸水平变化等临床资料。 SBT前后乳酸水平差值对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通过ROC曲线评价。结果 SBT后两组血乳酸水平均高于SBT前。撤机成功组SBT后血乳酸水平及其增加幅度均小于撤机失败组( P<0.05)。 SBT前后血乳酸水平差值预测撤机失败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9(P<0.05),血乳酸水平差值0.35 mmol/L为佳截点,其预测撤机失败的敏感度为88.9%,特异性为87.5%。结论 SBT前后血乳酸暖水平差值可作为对撤机结局的一种预测指标,有助于提高撤机成功率。

  • 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患者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

    作者:刘龙;是若春;宋晓军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 ICU)老年患者撤机失败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ICU收治的6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撤机结果分为撤机成功组和撤机失败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撤机结果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撤机成功组40例,撤机失败组2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外科手术后、APACHE Ⅱ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及咳痰能力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57,95%CI 1.020~1.095,P=0.002)、慢性阻塞性肺病(OR=7.739,95%CI 1.640~36.525,P=0.01)及心力衰竭( OR=4.782,95%CI 1.100~20.790,P=0.037)是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咳痰有力是撤机失败的保护因素( OR=0.142,95%CI 0.027~0.759,P=0.022)。结论撤机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患者的综合评估是顺利撤机的重要保证。

  • 改良的自主呼吸实验在机械通气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刘晓青;黎毅敏;何为群;陈思蓓;农凌波;桑岭

    目的:观察改良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ail, SB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撤机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 h SBT 组(常规SBT 组)和6 h SBT 组(改良SBT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SBT 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 APACHE Ⅱ)、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呼吸浅快指数(RSBI)和大吸气负压(MIP)、SBT 和撤机结局、ICU 病死率和ICU 停留时间。结果:共入组41例患者,常规SBT组20例,改良SBT组21例。两组间性别、年龄、SBT前APACHE Ⅱ评分、通气时间、氧合指数、RSBI和MI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常规SBT组的患者SBT成功率(90.0%)显著高于改良SBT组(57.1%)(P =0.018)。通过SBT的患者中,常规SBT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72.2%)则显著低于改良SBT组(100.0%)(P =0.046)。两组患者的总体ICU病死率和I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改良的SBT法对老年COPD患者可以更好地预测撤机成功率,并且不增加患者的ICU病死率和ICU停留时间。

  • 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两种脱机方法的对比性研究

    作者:王晓川;丁劲松;胡良安

    目的:探讨经验性脱机和程序化脱机在机械通气(MV)撤机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采用经验性脱机和程序化脱机两种方式分别对116例(经验组)和60例(程序组)MV患者进行撤机试验,并对比两组MV时间、ICU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 h内再插管率和住院死亡率.结果:与经验组比较,程序组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有明显缩短(均P<0.05);程序组脱机成功率(91.7%)明显高于经验组(70.7%)(P<0.05):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方面,程序组均明显低于经验组(均P<0.05);而48 h内再插管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程序化脱机能明显缩短Mv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VAP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

  • 适用于昏迷患者撤机拔管的临床路径

    作者:张宪芬;张殿宝;陶欢欢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制定适合昏迷患者撤机拔管的临床路径。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院 ICU 昏迷患者21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本临床路径对昏迷患者使用机械通气时间、住 ICU 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带管时间、住 ICU 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筛查试验的昏迷患者行30 min T 管试验决定可否撤机,再根据咽反射存在与否决定拔管时机可作为昏迷患者撤机拔管的临床路径应用于临床。

  • ABCDE集束化管理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临床研究

    作者:冼慧仪;杨连芳

    目的 研究ABCDE集束化管理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机械通气治疗的75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全部患者均于病情稳定后撤机,对照组采取常规机械通气撤机护理,观察组采取ABCDE集束化管理法行机械通气撤机护理,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 撤机成功率、 再通气率以及临床死亡率,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一次撤机成功率为84.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16%(P约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 撤机后再通气率均优于对照组(P约0.01,P约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86%(P约0.01).结论 ABCDE集束化管理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再通气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在指导重症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

    作者:张声;张卫星;林影芯

    目的 探讨重症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超声膈肌功能评估的指导作用.方法 以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COPD机械通气撤机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撤机成功的48例为观察组,撤机失败的42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通过自主呼吸实验(SBT)进行超声膈肌功能评估,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评估资料.结果 观察组在不同时间段的右侧膈肌位移显著大于对照组,膈肌收缩速度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约0.05).结论 对重症COPD机械通气患者采用超声膈肌功能评估能够有效地指导患者的撤机,提高撤机成功率,其中临界条件为右侧膈肌位移大于1.14 mm,膈肌收缩速度不超过1.46 cm/s,预测价值较高,可结合其他指标进行联合应用.

  • 三种通气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过程的应用比较

    作者:杜璐玲;刘德昭

    目的 比较压力支持通气(PSV)、同步间隙指令通气(SIMV)、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三种通气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的优缺点.方法 根据通气模式的不同,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PSV组(n=20)、SIMV组(n=20)和NAVA组(n=20),比较三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失败率、再插管率、撤机时间、撤机后并发症、撤机后ICU停留时间等.结果 ①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②NAVA组撤机成功率均比PSV组、SIMV组明显增高(P<0.05);撤机失败率和48 h内重新气管插管率均比PSV组、SIMV组明显降低(均P<0.05);而撤机时间、撤机后ICU停留时间均比PSV组、SIMV组明显缩短(均P<0.05);③PSV组和SIMV组在撤机时间、撤机成功率、失败率、48 h内重新气管插管率、撤机后ICU停留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④三组在撤机后严重并发症如死亡、肺部感染、肺不张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AVA模式在COPD患者撤机过程较SIMV、PSV模式更接近生理,撤机成功率更高,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 肺部感染控制窗结合无创序贯通气在支气管扩张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脱机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邹欣;马志益;林晋浩;梁荣章;吴永泉

    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控制(PIC)窗结合无创序贯通气在支气管扩张合并呼吸衰竭早期脱机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2013~ 2016年2家综合性医院ICU/RICU中支气管扩张并呼吸衰竭行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治疗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序贯治疗组,两组达到PIC窗时,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降低呼吸机参数后撤机,序贯治疗组采用无创呼吸机序贯通气治疗.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第一次脱机拔管成功率、撤机10 d内达到再插管标准率、有创通气时间、住ICU/R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终85例患者完成研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照组45例,序贯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插管前一般情况及PIC窗出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序贯治疗组的VAP发生率分别为22.22%(10/45)、5.00% (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1.11%(5/45)、0.00% (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有创通气时间分别为(6.89±1.82)d、(4.85±3.23)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ICU/RICU平均时间分别为(9.44±2.98)d、(6.38±2.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第一次脱机拔管成功率分别为88.89% (40/45)、95.00%(38/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再插管率分别为13.33% (6/45)、5.00% (2/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平均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5.78±6.32)d、(17.00±8.5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39273.55±17086.92)元、(37095.31±15306.62)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结论 以PIC窗为时机结合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用于支气管扩展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脱机可显著降低患者VAP发生率、住院病死率,缩短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及住ICU/RICU时间.该方法用于支气管扩展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脱机有效、可行.

  • 血浆BNP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撤机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作者:刘强;张绍权;刘洪颜;张丹;马倩;江朝华;黄振进;朱明珠

    目的 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选择撤机时机的价值.方法 对2007~2015年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首次撤机时血浆BNP<100 pg/mL的患者作为观察组(45例),BNP≥100 pg/mL的患者作为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撤机成功率,并绘制患者血浆BNP水平预测撤机结局的ROC曲线,评价预测撤机结局的效能.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成功脱机25例,再次脱机成功7例,合计成功脱机32例(71.1%);对照组患者首次成功脱机12例,再次脱机成功3例,合计成功脱机15例(37.5%),观察组患者脱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BNP水平预测撤机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0.035),95%CI为(0.813~0.951);以靠左上角的截断点为佳临床预测界点,其预测撤机成败的截断值为176.50 pg/mL , Youden指数为 0.62, 敏感性为66%,特异性为96.1%(P<0.05).结论 监测血浆BNP水平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选择撤机时机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 呼吸负荷试验在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的应用

    作者:尧国胜;李军;黄高;覃晓洁

    目的 探讨应用自主呼吸试验指导撤机的基础上再行呼吸负荷试验,以提高拔管成功率,减少拔管后气管插管复插率.方法 66例机械通气患者,按标准方法行自主呼吸试验,通过自主呼吸试验后发出气管插管;52例机械通气患者,按标准方法行自主呼吸试验后且通过之,在此基础上增加100ml解剖无效腔,继续行30min呼吸负荷试验(DSA测试),通过呼吸负荷试验后放出气管插管,并对比两组脱机成功率和48h内再插管率.结果 行自主呼吸试验组脱机成功率81.82%,48h内再插管率18.18%;呼吸负荷试验组脱机成功率94.23%,48h内再插管率5.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呼吸负荷试验在机械通气撤机过程成功率提高和48h内再插管率降低,优于自主呼吸试验.

  • 幼儿室间隔缺损术后两种机械通气撤机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杨红叶;吴艳;韦靖;何静

    目的 比较幼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撤机法与直接撤机法的效果.方法 将50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行机械通气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予SIMV模式过渡撤机,对照组20例,采用直接撤机法.比较两种撤机方法的效果.结果 两组撤机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所需的时间更短,并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再置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撤机前后的心率、呼吸及血压的变化值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变化幅度较小;两组撤机前后的PaO2、PaCO2及pH值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幼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应用SIMV法撤机能够缩短呼吸机辅助的时间和降低VAP的发生率,所以效果优于直接撤机法.

  • 重症超声诊断方案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

    作者:方军;李冰冰;潘晓洁;李志延;朱岩;张祎;赵鹏;王会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方法应用于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撤机时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接诊的予以机械通气治疗的98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撤机成功与否分为撤机成功组(47例)与撤机失败组(51例).两组患者均行超声监测和自主呼吸试验(SBT),比较组间不同时间节点中大右侧膈肌位移(DE)和膈肌收缩速度的变化,分析二者数值变化对撤机的预测价值.结果 SBT中两组DE在不同时间节点(0 min、5 min、30 min)均逐渐升高(P<0.05),不同时间节点上,撤机成功组DE分别为(1.05±0.29)mm、(1.57±0.42)mm、(1.86±0.56)mm,撤机失败组分别为(0.98±0.26)mm、(1.24±0.31)mm、(1.38±0.39)mm,撤机成功组均比撤机失败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BT中DE对撤机成功不同时间节点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90.20%、94.12%、96.08%)、敏感性(92.16%、96.08%、100.00%)与准确度(91.18%、95.10%、98.04%),并在30 min时AUC值达到0.942(P<0.05);两组SBT中膈肌收缩速度在不同时间点(0 min、5 min、30 min)均明显上升(P<0.05),不同时间点上,撤机成功组膈肌收缩速度分别为(1.42±0.38)cm/s、(1.54±0.42)cm/s、(1.63±0.59)cm/s,撤机失败组分别为(1.43±0.36)cm/s、(1.81±0.47)cm/s、(2.04±0.68)cm/s,撤机成功组均明显低于撤机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膈肌收缩速度在不同时间点对撤机成功均有一定特异性(52.94%、52.94%、60.78%)、敏感性(62.75%、58.82%、74.51%)与准确度(57.84%、55.88%、67.65%),并在30 min时达到高,AUC值为0.771(P<0.05).结论 机械通气的撤机预测可采取重症超声诊断方式,其中DE、膈肌收缩速度为评价撤机时机的重要指标,具有一定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

  • 脑钠肽指导机械通气撤机困难危重病患者的液体管理

    作者:康福新;曾琦;王小智;刘润;谢承志

    目的 探讨在机械通气撤机困难的危重病患者中应用脑钠肽(BNP)指导液体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6例撤机困难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BNP指导组.BNP指导组:当BNP≥200 pg/mL时,利用利尿剂进行液体管理(-1000~-500 mL/d);常规治疗组不常规给予利尿剂控制液体负平衡,由临床医生决定.比较两组患者撤机期间的液体平衡量、BNP变化、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心律失常、急性肾损伤、电解质紊乱)、成功撤机时间、ICU停留时间、ICU死亡率.结果 BNP指导组撤机期间液体平均平衡量明显少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2.5(-797.25,147.25)mL vs-79.5(-356.25,378.50)mL,P=0.007].和常规治疗组比较,BNP指导组的成功拔管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5(23.2,140.7)h vs 39.4(21.5,108.3)h,P=0.035],分组后28 d内非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20.0,25.0)d vs 25.0(22.0,26.0)d,P=0.032];ICU停留时间(P=0.777)、ICU死亡率(P=0.7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P=0.032)、重新接受机械通气率(P=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插管率(P=0.376)、心律失常发生率(P=0.497)、MAP≤65 mmHg(P=0.175)、急性肾损伤发生率(P=0.287)、钾异常(P=0.105)、钠异常(P=0.3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机械通气撤机困难的危重病患者中,脑钠肽指导液体管理可以缩短撤机时间,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两种不同撤机方法的效果比较

    作者:潘晓兰;李秀红;孟保英;高乐

    目的 比较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智能模式撤机法与医师经验撤机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深圳市儿童医院心外科收治的92例先天性非紫绀型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后不同撤机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给予呼吸机智能模式撤机,对照组42例采用医师经验撤机.比较两种撤机方法的撤机时间、撤机成功率、重置管率及撤机前后30 min机体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所需的撤机时间为(0.59±0.16)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4±0.21)d,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撤机前后的心率、血压及呼吸的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氧合指数(OI)、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酸碱度(pH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机智能撤机法能够缩短呼吸机辅助时间和提高撤机成功率,值得推广.

  • 机械通气撤离影响因素和序贯机械通气切换点的选择

    作者:朱云峰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衰竭重要的手段之一.撤机策略的研究仍是ICU里普遍存在及重要的课题,目前尚无一种公认的佳撤机方案.序贯通气是有创与无创通气序贯进行,其目的 是缩短有创通气的时间,增加撤机成功率.文章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对机械通气撤离影响因素和序贯通气切换点的选择进行初步探讨.

  • 婴幼儿心内直视术后撤机拔管的护理体会

    作者:韦靖;何静;吴艳

    目的 探讨镇静撤机法在婴幼儿心脏术后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以提高婴幼儿心脏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 将92例3岁以下心脏术后机械通气的婴幼儿,拔管前使用镇静药,使患儿保持安静,拔除气管插管.结果 92例患儿中除1例因拔管后出现气道痉挛、喘息、憋气,二氧化碳分压持续升高,氧分压持续下降,需重新行气管插管外,其余91例患儿均一次拔管成功.结论 适度镇静撤机法不仅使患儿保持安静,而对其呼吸功能没有抑制,减轻拔管的刺激,有利于改善及提高心、肺功能,顺利撤离呼吸机.

  • 喘可治氧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影响

    作者:严理;杨盼;赵雷;钱义明

    目的 观察喘可治氧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影响.方法 将60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喘可治注射液4 mL氧喷.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氧合指数、呼吸系统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带机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撤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喘可治氧喷有利于AECOPD机械通气患者拔管撤机,对缩短机械通气带机时间有一定的帮助.

  • 肠外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意义研究

    作者:刘琼;黄纪坚;黄桃;林吉忠

    目的:探讨肠外营养(PN)支持对ICU内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脱机的意义.方法:268例因各种病因致呼吸衰竭的危重患者.在机械通气撤机期间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并与124例撤机训练期间未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肠外营养支持组营养支持后有关营养状况的指标明显改善,负氮平衡减轻(P<0.05).撤离呼吸机的呼吸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呼吸机参数条件降低(P<0 05),该组脱机平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一次性脱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增强呼吸肌的质量和功能,有利于早期脱机.

  • MRV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撤机时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导新;陈贵华;杜先智

    目的研究指令呼吸频率通气(mandatory rate ventilation, MRV)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撤机时呼吸力学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半随机对照试验,对30例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用半随机方法分为两组.MRV组:先行控制通气/辅助控制通气(CMV/ACMV)模式,然后用同步间歇控制通气加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待有撤机指征时,采用MRV模式;对照组:无撤机指征前同MRV组,后继续采用SIMV+PSV模式.每种模式均持续运行60 min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通气时的气道吸气峰压(PIP),气道平均压(Pm),平台压(PP),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血气变化.并观察撤机成功情况.结果 MRV模式的PIP、 PP、 Pm 明显低于SIMV+PSV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气的变化、通气时间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撤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V是一种较理想的适合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撤机模式.

341 条记录 14/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