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王牌药”
胺碘酮是一种老药,1962年在比利时合成,当时是作为冠状动脉的扩张剂治疗冠心病的.但后来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它能延长心电图的QT间期,具有较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对于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都有效,继而“跳槽”转为抗心律失常药.“跳槽”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罗森丹姆早将其用于治疗抗心律失常,并很快在欧洲和南美广泛应用.直到1985年,FDA才批准其用于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并随后批准其用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多种心律失常.
-
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胺碘酮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而负性肌力作用很轻,适用于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但老年人对心律失常药物耐受性差,加上常合并肝肾功能下降,代谢机能下降,以及常同时应用其他药物,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因此用药须慎重.为探讨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进行了研究.
-
计算机控制超滤防治血透析中室性心律失常2例报告
伴有高危心血管疾病的老年终末期肾衰患者,血液透析中诱发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用计算机调节控制超滤率的治疗方案对血液透析中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2例老年患者进行常规血液透析,起到了理想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54例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昼夜发生规律分析
本文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进行观察、分析,探讨其发作的昼夜变化规律,为预防冠心病患者的心源性猝死以及对冠心病患者的指导用药、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1 资料与方法
-
普罗帕酮致房室传导阻滞10例分析
普罗帕酮(propafenone,心律平)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对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1],但其严重不良反应需引起重视,现将我们遇到的该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10例报道如下.
-
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39例分析
射频消融术(RFCA) 自1987年应用于临床,十几年间得到飞速发展,现已成为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纤颤、房性心动过速及某些室性心律失常的一线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现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应用该技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39例的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
-
螺内酯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醛固酮拮抗剂是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之后第3个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的药物[1].本研究就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spironolactone)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使用,进一步探讨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电解质及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
胺碘酮与莫雷西嗪治疗冠心病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胺碘酮和莫雷西嗪治疗冠心病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就其疗效分析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100例冠心病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本市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口服莫雷西嗪,实验组患者口服胺碘酮,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时间,期间检查动态心电图,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天后,各组患者室早、室性心动过速次数较治疗前减少,且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要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胺碘酮和莫雷西嗪治疗冠心病并室性心律失常均有一定疗效,而胺碘酮疗效更优,值得推广.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的60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杭心力衰竭治疗,其中研究组常规治疗加以胺碘酮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27例(90%)明显高于对照组23例(73.67%),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加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12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12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胺碘酮片口服,前三日200 mg/次,3次/d,三日后改为200mg/次,2次/d;对照组给予盐酸美西律片口服,400 mg/次,3次/d.两个月后观察两组药物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室性心率失常具有疗效好和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107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55例患者,采用胺碘酮和常规药物的治疗,对照组52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7%,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8%,两组患者的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小(P>0.05).结论: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胺碘酮的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而且不良反应少.
-
进一步评价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目的:进一步评价利多卡因与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66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34例给予利多卡因,32例使用胺碘酮.观察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短期预后.结果:两种药物对室性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及1个月内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利多卡因组.结论: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且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临床首选药物.
-
76例室性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实验分析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6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利用随机法将76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的患者通过常导管射频消融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超过90%,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的治疗方式相比,常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挽救患者生命,推荐应用.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8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心脏不良事件及平均复律时间.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平均复律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较利多卡因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
-
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并探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LVEF、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根据治疗方法 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HR及LVE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R及LVEF水平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观察临床上采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室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收治)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普罗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及血压、心率情况,并使用心电图对患者病症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血压和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均降低(P<0.05),观察组室早数、短阵室速数、QTc间期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PR间期、QRS波时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效果较普罗帕酮更有优势,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调节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心电图检查结果更为可观,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
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伴左室肥厚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伴左室肥厚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伴左室肥厚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加用比索洛尔,均连续治疗8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率、SBP、DBP和心律失常患者占比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心率和心律失常患者占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PWT、IVST、LVEDD、LVM、LVMI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可显著改善伴左室肥厚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心律失常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效果优于单纯胺碘酮治疗.
-
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为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4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接受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P<0.05);治疗后,观察组室性期前收缩及短阵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窦性心率转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了药物起效时间,更好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9例.参照组给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参照组的75.51%(P<0.05);试验组患者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与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均少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及PR间期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患者的心率及PR间期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