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畜产品瘦肉精监测合格率达监测以来好水平/新食品原料申报需出具风险评估意见/上海保健品企业将按信用等级监管
-
爱心凝聚企业思路盘活营销——访石家庄大天力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总裁解中胜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保健品市场从原先的功能单一型发展到今天多元化保健,保健品功能层出不穷,种类也多种多样.在目前保健品市场受到绿色食品的冲击下,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是值得生产厂家所关注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有些保健品企业的产品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而倒闭.
-
保健品的药店新生态
终端的费用控制、营销推广模式等,决定了进入药店的往往是实施"地面推进"的中小型保健品企业. 有位朋友从某药店联盟出来后,经常流连于各种行业活动.在与熟识的药店人士交换名片时,他的头衔变成了深圳某保健品生产企业的市场总监.借着这个名号和过去积累的客情关系,他试图与药店在可能的合作平台上进行更深入对话.在一定程度上,他的确实现了很多想法.
-
卖什么
近来听到的一些消息和看到的一些现象都与药店的多元化经营有关.有药店经营者透露,一直贴着 "只在药房销售"标签的薇姿、雅漾等当家药妆品牌今年起频频进驻百货商场和屈臣氏等化妆品专卖店,药店孕育多年的"药妆"概念并未成大气候又面临着强大对手的分流,是谓一忧;而在中国药店商学院今年在全国各地举办的系列巡回培训会上,积极赞助和热情参与的竟有许多名不见经传的保健品企业,他们以专业的OTC营销模式进行推广并迎合着药店的需求,使药店多元化的主力--保健品经营呈现出新生态,是谓一喜.
-
广东健林:6年大跨越
鱼龙混杂的保健品行业,曾经辉煌又可能瞬间匿迹的产品或企业不在少数."铬超标胶囊"事件,除了影响直接的药品,作为非必需品,又以胶囊 为主要剂型的保健品,更受到巨大冲击.在"问题胶囊"事件中,一些大企业频频曝黑,产品集体下架,而一家成立于2006年、与众多熟悉品牌相比有些声名不显的保健品企业——广州健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产品全部通过检测,未受波及.
-
为北派营销管理松绑
中国医药保健品营销发展近20年,探索和创造了很多营销理论和营销方法,并且不断地快速升级、创新的营销理论和营销方法给相当多的北派医药保健品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和丰厚的回报,同时,也给中国本土的营销史带来了大量的经典营销案例.
-
品牌营销,跟风还是创新?
朋友张冬是一家规模不大的制药企业老总,不久前的一天他告诉我,他要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准备品牌跟风上一个葡萄糖酸钙口服液.我想他是借用人家三精葡萄糖酸钙的这棵大树,进行品牌跟风策略,想倚着"三精"来个"大树下面好乘凉".不过,目前许多医药保健品的品牌跟风行为尤其严重,对于张总这种品牌跟风行为只不过是众多医药保健品企业厂商中的一个缩影,也不乏为一种使自己产品迅速占领市场,取得销量的短、平、快的终南捷径.
-
肿瘤产品决胜市场秘笈
不用多说,肿瘤市场确实是一个庞大的蛋糕.于是,众多的企业开始进入肿瘤市场开疆辟土.自从中华灵芝宝在肿瘤市场上掘到了第一桶金后,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保健品企业也纷纷下水,试图从中分一杯羹.许多经销商也从九汉的收益中看到了实惠,开始代理起了肿瘤产品,有的确实赚到了不少银子,而有的则颗粒无收.大家在分析了成功品牌成功的经验后,又加上了一条,那就是做肿瘤一定要沉住气,并且一定要有高投入.事实是不是这样呢?笔者经过分析全国肿瘤产品的运作,得出的结论是:不一定.
-
药店成长的捷径--借鉴保健品专业店打法成就市场
保健品市场从无到有,从销售20亿元到100亿元再到300亿元,如此惊人蜕变的结果是淘金企业泄洪式地涌入,市场竞争异常残酷,迫使保健品企业必须多渠道地寻找出路.于是,"保健品专卖店"作为一种渠道求生法被各保健品厂家或经销企业应用.保健品专卖店的应运而生是有特殊历史背景的,业内专家归结了三点:一、厂家降低渠道成本的要求;二、消费者需求信任的要求;三、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需求.笔者认为,这里还应该加进重要的一条,那就是保健品厂家市场生存的求变选择.
-
组建产业集团,应对直销门槛
有关中国保健品行业将组建超大型企业集团的传言日前得到证实,不久前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朱康年透露"目前明确表达加盟‘产业集团'意向并签署<出资意向书>的保健品企业已经有几十家."自从去年9月份有关直销市场开放后一些限定性条款被披露后,作为直销主力军的保健品行业便一直盛传将组建一个为中小型直销企业量身定做的产业集团,以应对1000万美元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销售额和2000万元人民币保证金的"铁门槛",牵头组建这个集团的就是中国保健协会.
-
信任危机谁之过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上世纪80年代我国保健品行业一路看好,截至2003年,全国初具规模的保健品企业达7 000多个,年销售额冒尖时曾达到500亿元,成为国民经济中新兴的支柱产业之一.不尽如人意的是,近年来发生的保健品信任危机愈来愈严重,成为消费者心头驱之不散的阴影,也是保健品产业不能健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
国产保健品缘何难敌洋货
银杏树是我国的特产,国外保健品企业以5元/千克的低价从中国购进银杏叶原料,制成保健品后却以80元/100片的高价打人中国市场,并拥有了中国60%的银杏叶制品市场份额,而同质量的中国银杏叶保健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却逐日减少.芦荟是我国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保健品,如今美国的芦荟保健品却占领了中国80%的芦荟保健品市场.
-
别把螺旋藻当药吃
螺旋藻在保健品界一直卖得很火,保健品企业声称螺旋藻具有减肥、防癌、抗辐射等作用.螺旋藻是否真的效果如此突出?怎样吃对健康来说才真正有益?
-
医药保健品市场营销回归产品本质
终端营销、会议营销、小区营销、电视直销、软文炒作、直销……医药保健品领域的营销模式和营销人创造的营销词汇不胜枚举.从刷墙体包终端的蒙派营销开始,小区促销、药店坐堂、软文炒作、促销活动、电视购物,直到近几年热火朝天的会议营销,可以说只要出现一种新的营销手段或模式,就有一批迅速发家的医药保健品操盘手.然后就是一批跟风的各色医药保健品企业,后又是该营销模式变成鸡肋.接着又有一批人前赴后继地探索新营销模式.医药保健品营销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是这个庞大的前景广阔的行业依然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投河殉情般义无返顾地挤进来.大家都说难,也都说要突破,可医药保健品市场营销的突破口究竟在哪里?又有谁能指引迷途?
-
第六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召开
2014年5月16日,第六届中国(玉林)中医药博览会在广西玉林举行。自治区副主席蓝天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大宁,玉林市委书记王凯、市长苏海棠,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任李国坚等区直单位领导出席,中外商家、医疗机构、药品和保健品企业代表及专家学者共800多人参加系列活动。
-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官员谈"FDA认证书"
新华社讯近,一些机构利用国内企业对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的模糊认识,声称为其提供所谓"FDA认证书"等服务,且目前国内已有400多家医疗和保健品企业受骗.为此,记者不久前特地前往美国FDA,就有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FDA是美国卫生与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的一个局,这一联邦机构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安全有效的产品(包括食品和药品)尽快进入市场,并在产品上市后继续跟踪其安全性,以保护和提高公众健康.FDA根据产品性质对不同产品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1"FDA认证书"一钱不值首先,FDA有关人士指出,FDA从未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代理FDA的认证工作,而且,FDA没有所谓的认证书或印章,一种新药获准上市前,制药商会得到FDA局长亲笔签名的一封表明新药准许上市的信;其次,FDA从未批准过任何中国制药商生产的药品,这包括处方药和新药.后,中国制药商要想研制获得FDA批准的处方药或新药(包括中成药和西药)并在美国上市,必须遵循适用于美国公司的同样规则.
-
取消药"健"字号后保健品路在何方
近10年来,全国保健品行业先后涌现了3000多家保健品企业,2000年我国保健品销售额达到500亿元人民币,向国家上缴利税高达100亿元以上,但是在2002年12月1日后,国家药监局将撤销全部药"健"字批准文号,中药保健品要么以"准"字号成为药品,要么以保健食品的身份出现.面对这种现状,保健品企业的经营者们,你们怎么办?
-
本土保健品企业试航直销
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直销在当今是一种日趋被重视的营销方式,在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只有14年.2005年9月2号,中国政府正式颁布了《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两个《条例》的颁布,对于长期处于探索发展中的中国直销业来讲,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它标志着中国直销业走入一个新时代.
-
一品堂:加速专业线洗牌的新力量
保健品企业涉足美容行业早已有之,美容院销售保健品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近日,国内保健品龙头企业之一、广州一品堂公司斥资3000万,高调杀入美容业.为此,本刊记者独家采访了一品堂公司董事、营销部总经理石英基先生.
-
国产药妆品牌欲做大蛋糕
就在国际、合资及国产化妆品在百货、大卖场、超市等渠道激烈争夺的同时,相当一部分国内企业直接将产品输入药妆渠道,摆开与欧美药妆品牌争夺市场的架势.广东省美容美发协会会长马娅也透露,早在1996年的美博会,就有六七家医药保健品企业携药妆产品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