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冷冻载体对小鼠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的影响

    作者:海兰;谭丽;毛跟红;马丽影;赵冬梅;项云改;李艳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小鼠成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M Ⅱ期)卵母细胞的佳冷冻载体及冷冻方法.方法:用乙二醇和蔗糖为玻璃化冷冻保护剂,将小鼠成熟M Ⅱ期卵母细胞分为冻融、暴露和对照组.冻融组分别采用普通麦管、封闭式拉细麦管(CPS)和开放式拉细麦管(OPS)作载体,采用玻璃化快速冷冻和快速复温的方法冻存小鼠成熟卵母细胞;暴露组卵母细胞仅暴露在冷冻和复苏液中,不进行冷冻;对照组卵母细胞不接触冷冻和复苏液.观察各组处理后卵子回收、受精、卵裂等情况.结果:冻融组普通麦管、CPS和OPS处理的卵母细胞回收率分别为92.0%、92.3%和72.3%,OPS处理卵母细胞的回收率显著低于普通麦管和CPS处理的卵母细胞(P<0.001);普通麦管、CPS和OPS处理的卵母细胞复苏存活率分别为43.5%、72.2%和76.5%,CPS和OPS处理卵母细胞的复苏存活率显著高于普通麦管组处理的卵母细胞(P<0.001).冻融、暴露和对照组的卵裂率分别为38.6%、69.2%和73.5%,冻融组显著低于暴露和对照组(P<0.001).结论:CPS法在玻璃化冷冻保存成熟的卵母细胞方面有价值.

  • 卵母细胞膜电位研究概况

    作者:吕和平;任爱红;赵紫东;孟黎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膜电位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的实验结果及理论研究成果对卵母细胞膜电位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结果卵母细胞膜电位随卵母细胞的发育而自发的变化.结论卵母细胞成熟的电生理学标志即为膜电位去极化.

  • 社会大卫生观对医院图书文献管理的指导作用

    作者:王少江

    根据社会大卫生观理论,通过在中国期刊网(CNKI)中文全文数据库中,以"生命质量"和"卵母细胞"为关键词的实际检索,提示社会大卫生观不仅可以帮助医院研究者减少图书文献的漏检率,还可帮助医院研究者开拓视野、集思广益,提高科研质量.

  • 逍遥丸对小鼠卵母细胞BMP-6表达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杨丽芸;杜惠兰;白静;孙晓换;范丽洁

    目的 观察逍遥丸对小鼠卵母细胞BMP-6表达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6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疏肝高、低剂量组;COH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40只;健康雄性小鼠80只,每组20只.应用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方法分别测定卵母细胞中骨形态发生蛋白-6(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6,BMP-6)蛋白和mRNA的表达,并比较各组获卵数、优质卵泡率、妊娠率及子宫胚胎数.结果 疏肝高低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妊娠率均高于COH组(P<0.05);疏肝高低剂量组卵母细胞BMP-6蛋白及mRNA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COH组(P<0.05),其中疏肝高剂量组表达高于疏肝低剂量组(P<0.05).结论 逍遥丸可在促性腺激素应用的基础上增加小鼠妊娠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卵母细胞BMP-6的表达,提高卵母细胞质量相关.

  • 卵泡液微环境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叶朝阳;金志春;彭文苗;刘敏;吴艳婷

    卵泡液由血浆渗出物和卵巢分泌物组成,供给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适宜的生存环境,对卵泡的发育、卵母细胞的成熟起重要作用[1],其作为生物学窗口反映了排卵前卵母细胞代谢变化的整个过程。卵泡液微环境是十分复杂的生物学微环境,其内含有大量细胞因子、众多激素、氧化/抗氧化系统及各种代谢产物,对卵泡的发育、卵母细胞的成熟、胚胎的质量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 )妊娠结局会产生影响。现对卵泡液微环境与IVF‐ET妊娠结局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 爪蟾卵母细胞表达体系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田辉凯;李学军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体系是一种功能强大、适用范围广的表达体系,同时,也是应用早的表达体系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检测技术的进步,其应用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不同种类、不同功能的蛋白质均可以在其中表达,同时进行功能研究.本文着重介绍爪蟾卵母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于不同功能的蛋白质的表达及功能的研究,以及在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 替米沙坦对表达在卵母细胞上Kv1.5通道的抑制效应

    作者:涂丹娜;廖玉华;邹安若;肖华;杜以梅;郭和平;王敏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表达在卵母细胞上的克隆人类Kv1.5通道的作用,探讨其在心脏复极中的潜在效应.方法: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异源表达克隆人类Kv1.5通道基因,使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全细胞电流,检测药物对Ikur电流的影响.结果:替米沙坦以电压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方式抑制Kv1.5通道电流,且对峰电流及1.5 s末端电流的抑制效应不同,在1μmoL/L浓度下,抑制效应分别达到(7.75±2.39)%和(52.64±3.77)%,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25±0.97)μmol/L和(0.82±0.39)μmol/L.替米沙坦对通道的稳态失活没有显著改变,在对照条件下,V1/2的值为(14.47±3.71)mV,斜坡因子k为(23.24±3.86)mV;在1μmol/L替米沙坦作用下,V1/2和k的值分别为(14.38±4.62)mV和(26.26±5.04)mV(n=6,P>0.05).同时,替米沙坦显著加速了Kv1.5通道的失活.在对照条件下,Kv1.5通道的失活慢时间常数是(693.74±23.16)ms,在应用1 μmol/L替米沙坦后,其失活的慢时间常数下降为(523.85±10.28)ms(n=5,P<0.05).结论:替米沙坦在临床有效浓度范围内能显著抑制表达在卵母细胞上的Ikur电流,提示它兼有选择性阻滞Kv1.5通道的作用.

  • 酮色林对表达在卵母细胞上的Kv1.3通道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璐;王宪沛;邹安若;涂丹娜;郭和平;王敏;廖玉华

    目的:研究酮色林(KT)对表达在卵母细胞上的Kv1.3通道的作用,探讨其作为心血管药物的潜在免疫效应.方法: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Kv1.3 cRNA通道基因,使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通道电流,并用药物干预.结果:KT对Kv1.3通道产生浓度依赖性和可逆性抑制效应,其抑制钾通道50%时的浓度(IC50)为(14.3±1.4)μmol/L.在10 μmol/L浓度下,KT降低Kv1.3电流幅值达(43.1±3.2)%;在20 μmol/L时降低达(54.1±3.2)%.KT的主要效应是降低电流幅度,对激活曲线和失活曲线无显著影响.对稳态激活曲线,在对照条件下,50%大激活时的膜电位(V1/2)和曲线斜率(k)分别是(-23.8±0.4)mV和(7.2±0.3);应用10μmol/L KT后,V1/2和k分别是(-22.6±0.5)mV和(8.0±0.4);应用20 μmol/L KT后,V1/2和k分别是(-22.3±0.5)mV和(8.1±0.5).对失活曲线,在对照条件下,V1/2和k分别是(-46.7±0.7)mV和(9.0±0.6);应用10 μmol/LKT后,V1/2和k分别是(-48.4±0.7)mV和(8.9±0.7);应用20 μmol/L KT后,V1/2和k分别是(-49.2±0.6)mV和(8.8±0.5).结论:KT在临床相关浓度内,对表达在卵母细胞上的Kv1.3通道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淋巴细胞Kv1.3通道,从而抑制淋巴细胞的激活,而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有潜在的免疫调节作用.

  • Kvβ1.3亚基显著影响DPO-1对表达在卵母细胞上的Kvl.5通道的阻断作用

    作者:赵宁;杜以梅;夏程琨;高明;邹安若;廖玉华

    目的:研究Kvβ1.3亚基和Kv1.5共表达时,对表达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的Kv1.5通道DPO-1的阻断作用的影响.方法: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上异源表达克隆Kv1.5及Kvβ1.3通道基因,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全细胞电流.检测药物对Kv1.5通道及Kv1.5+Kvβ1.3共表达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DPO-1以电压、频率及浓度依赖方式抑制Kv1.5+Kvβ1.3共表达通道的电流.Kvβ1.3亚基存在时,DPO-1的阻断效应明显减弱,DPO-1阻断的IC50由(0.77±0.12)μmol/L显著增加至(47.21±5.18)μmol/L,增加了约60倍(P<0.01).结论:Kvβ1.3亚基显著抑制DPO-1对表达在卵母细胞上的Kv1.5通道的阻断作用,但不改变其电压、频率及浓度依赖性,可能机制是Kvβ1.3亚基与DPO-1相互竞争Kv1.5孔区内部的某些结合位点.

  • 银杏叶提取物对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基因编码的起搏通道电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唐艳红;陈卉;陈勇军;吴攀;王丹丹;余太辉;黄从新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异源表达在卵母细胞上的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HCN)2、4阻断的电药理学特性及分子机制.方法 将人HCN2、4的mRNA显微注射到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后,利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记录通道电流.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呈浓度依赖性阻滞表达在爪蟾卵母细胞上HCN2、4通道,药物半量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0.12±0.05 mg/ml和0.25±0.01 mg/ml.银杏叶提取物对HCN2、4通道阻断的阻断作用是不可逆的,经过15 ~ 20 min药物洗脱,阻滞的HCN电流部分并没有完全恢复到对照水平,只能恢复大约55% ~75%.在-110 mV时银杏叶提取物对激活时间常数的值明显增大,对HCN2通道从504.6±39.8 ms(n=8)增为588.4±21.7 ms(0.03 mg/ml,n=8,P<0.05),1176.4±57.3 ms(0.3 mg/ml,n=8,P<0.05);对HCN4通道从1330.5±59.8 ms (n=8)增为1973.1 ±83.6 ms(0.03 mg/ml,n=8,P<0.05),而银杏叶提取物对HCN电流的去激活时间常数并未明显改变.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以浓度依赖性方式不可逆的作用于HCN2、4通道,且对HCN4通道的抑制作用强于HCN2通道,减慢了通道的激活动力学,而对通道的去激活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 阿魏酸钠对卵母细胞Kv1.2外向钾电流的影响

    作者:秦孺子;曾秋棠;李军

    目的 了解阿魏酸钠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表达Kv1.2通道的卵母细胞为模型,以经典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为对照,了解阿魏酸钠对Kv1.2通道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结果 阿魏酸钠和胺碘酮均能阻滞Kv1.2通道的外向钾电流,这一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阿魏酸钠和胺碘酮对Kv1.2外向钾电流作用无差异(P>0.05).结论 阿魏酸钠对Kv1.2通道外向钾电流的阻滞作用可能是其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 小鼠窦前卵泡体外培养的研究

    作者:彭宇洪;谢守珍;程冀平;庄广伦

    目的探讨不同直径的窦前卵泡的培养对获得成熟卵母细胞的影响.方法出生10天的小鼠窦前卵泡体外培养12天.直径小于80μm的卵泡258个为A组;直径80~110μm的卵泡306个为B组.观察卵泡形态的变化,测量卵泡直径的变化.结果A组卵泡成活率56.2%,窦腔形成率13.1%,卵母细胞成熟率11.7%;B组卵泡成活率89.5%,窦腔形成率51.8%,卵母细胞成熟率56.6%.B组卵泡成活率、窦腔形成率和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A组(P<0.05,P<0.01,P<0.01).A组卵泡直径(72.5±15.7)μm,培养后卵泡直径(246.3 ±22.2)μm(P<0.01);B组卵泡直径(101.7±20.1)μm,培养后卵泡直径(370.3±33.9)μm(P<0.05).A组卵母细胞直径(52.3±4.4)μm,培养后卵母细胞直径(68.5±9.3)μm(P<0.01);B组卵母细胞直径(55.6±5.8)μm,培养后卵母细胞直径(71.9±5.7)μm(P<0.01).结论出生10天小鼠窦前卵泡培养后可以得到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Ⅱ期)卵母细胞;直径80μm以上的卵泡成活率,窦腔形成率,卵母细胞成熟率较高,培养效果较好.

  • 促性腺激素及雌二醇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作者:陈媛;杨菁;李洁;徐望明

    目的:探讨取卵前给予孕马血清(PMSG)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及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雌二醇对小鼠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及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将雌性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24 h PMSG组(取卵前24 h给小鼠腹腔注射PMSG)、48 h PMSG组(取卵前48 h给小鼠腹腔注射PMSG)、16 h HCG组(取卵前16 h给小鼠腹腔注射HCG)、PMSG+HCG组(给小鼠腹腔注射PMSG 48 h后腹腔注射HCG 16 h取卵)和未用药组.取未成熟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置入含不同浓度E2(0,0.5,1.0,2.0 mg/L)培养液中培养24 h,并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及胚胎培养.比较各组之间卵母细胞成熟率、受精率和卵裂率.结果:① 24 h PMSG组和48 h PMSG组COCs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明显高于未用药组或16 hH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SG+HCG组的受精率和卵裂率明显高于其他4组(P<0.01).②与对照组比较,1.0 mg/L E2组和1.5 mg/L E2组中COCs的卵母细胞受精率和卵裂率明显增高(P<0.05).各浓度17β-E2组间以及与对照组比较DO的成熟率和受精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极少数受精卵发生卵裂.结论:①取卵前给予小鼠PMSG或者联合给与HCG均可促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但不能提高其早期胚胎发育能力;取卵前给予小鼠HCG不能提高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能力.②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浓度E2可促进未成熟卵母细胞胞质成熟,但不能促进核成熟.

  • 未受精人卵母细胞及废弃胚胎线粒体基因的表达

    作者:黄睿;李涛;黄敏珍;张敏芳;庄广伦

    目的 检测人卵和胚胎中线粒体基因组的表达,探讨线粒体基因表达水平与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常规体外授精(IVF)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不受精的成熟卵母细胞以及不适合移植和冷冻保存的胚胎,单个细胞裂解液制备单个卵母细胞或胚胎总RNA,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线粒体DNA(mtDNA)编码的5个呼吸链蛋白基因的mRNA含量.结果 在所有未受精人卵和胚胎中都检测到了线粒体5种基因的mRNA;未受精人卵ND2、ND5、COⅡ、Cytb、ATP酶6的mRNA含量分别为:(0.38±0.16)、(0.75±0.31)、(0.49±0.22)、(0.74±0.30)、(0.53±0.24),明显低于胚胎中相应5种基因mRNA的含量,其分别为(2.16±0.41)、(3.40±0.53)、(2.40±0.40)、(3.26±0.46)、(2.32±0.42),与胚胎的mRNA含量相比,均P<0.01;三原核胚胎和发育阻滞胚胎的5种基因mRNA水平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线粒体基因表达下降可能参与卵母细胞不受精的机制,并与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有关.

  • 小鼠卵母细胞电激活的实验研究

    作者:肖文伍;杨勇;卫国;杨华静;傅新巧;张苏明

    目的寻找用电激活方法作小鼠体细胞克隆的适宜卵龄的卵母细胞及电激活参数.方法在0.6 kV/cm、80μs、2个电脉冲(2 p)下,比较了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13、16、19、22 h卵母细胞的激活率、碎裂+死亡率.在上述相同电脉冲下,统计了经体外培养(IVC)和新鲜的卵龄为16、19、22 h的卵母细胞的激活率,碎裂+死亡率;比较了场强分别为0.6、0.9、1.2、1.5、1.8 kV/cm,电压时程分别为10、20、40、80、100、150、200μs,2 p对注射HCG后16 h卵母细胞的电激活效果.结果注射HCG后16、19 h卵母细胞电激活率较高,分别为63.6%和76.7%,经体外培养后激活率下降,碎裂+死亡率明显增加.在0.9 kV/cm、80/100μs,2 p时激活率达70%~80%.在1.2 kV/cm、40/80/100μs、2 p时,激活率达到了80%左右,碎裂+死亡率低于16%.结论注射HCG后16 h的卵母细胞为适宜的小鼠核移植的受体细胞.0.9 kV/cm、80/100μs,2 p及1.2 kV/cm、40/80/100μs、2 p为适宜的电激活参数.

  • 丁内酯-Ⅰ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作者:张玲;朱桂金

    目的研究丁内酯-Ⅰ(BL-Ⅰ)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成熟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BL-Ⅰ作为成熟抑制剂,按"两步法"培养小鼠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COC),即先用含有不同浓度BL-Ⅰ(0、6.25、12.5、25、50、100 μmol/L)的培养液培养,按培养时间分为3 h组和6 h组.BL-Ⅰ培养液培养结束时,观察卵母细胞生发泡破裂(GVBD)的发生率,再用不含BL-Ⅰ的培养液继续培养,进一步观察其成熟动力学的变化,即卵母细胞GVBD过程和第一极体形成过程.结果6.25 μmol/L及以上浓度的BL-Ⅰ培养液均可将未成熟卵的GVBD抑制3 h,抑制6 h则需100 μmol/L BL-Ⅰ.BL-Ⅰ抑制作用解除后,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卵母细胞的成熟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GVBD和成熟过程较对照组明显加速.结论BL-Ⅰ对小鼠未成熟卵GVBD 3 h或6 h的抑制是可逆的,不影响小鼠卵母细胞的成熟能力,但成熟动力学发生明显改变.而这可能改善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胞质成熟滞后于核成熟的状态,提高未成熟卵的发育能力.

  • 颗粒细胞在玻璃化冷冻中对卵母细胞的影响

    作者:任新玲;章汉旺;朱桂金;靳镭;刘群

    目的采用开放式拉细麦管(open pulled straws, OPS)法玻璃化冷冻技术,探讨卵丘颗粒细胞对未成熟卵母细胞冻融后存活率及其发育能力的影响.方法小鼠生殖泡期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COC)或完全去颗粒细胞后的裸卵(DO)用OPS法玻璃化冻存,复苏后行体外成熟培养(IVM);COC直接行IVM作为对照组.结果 COC及裸卵冻融后存活率(分别为69.49%、77.90%)、成熟率(分别为56.10%、56.74%)无显著性差异,但成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2.28%).结论在未成熟卵的玻璃化冷冻中颗粒细胞对卵母细胞冻存无保护作用.

  • 人卵和胚胎线粒体ATP合酶表达的研究

    作者:黄睿;彭文林;张敏芳;庄广伦

    目的探讨ATP合酶表达与卵子发育潜能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行常规体外受精(IVF)和单精子卵胞质内注射(ICSI)不受精的成熟卵母细胞25个,不适合移植及冷冻保存的胚胎30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单个卵子和胚胎ATP合酶的蛋白表达.结果 ATP合酶均匀地表达于人卵和胚胎的卵裂球中.未受精人卵中表达呈弱阳性;胚胎中的表达呈强阳性;有碎片的胚胎中,碎片部位ATP合酶的表达明显较卵裂球降低.结论 ATP合酶蛋白表达减少可能通过干扰卵子的能量代谢以及正常的受精过程而参与受精失败,并与卵子的发育潜能密切相关.

  • 年龄及月经周期时相对不成熟卵母细胞质量及体外成熟的影响

    作者:艾继辉;罗丽兰;刘建新

    目的探讨年龄和月经周期时相对不成熟卵母细胞质量及其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能力的影响.方法对30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腺肌症患者的134个生殖泡(germinal vesicle,GV)期不成熟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成熟率、受精率;按卵泡期、黄体期和不同年龄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随年龄增长采集的卵母细胞数目明显下降;卵泡期和黄体期采卵数目无差异;但卵泡期采集的卵母细胞受精率明显高于黄体期采集的卵母细胞(P<0.01).结论大于39岁妇女的卵巢不推荐作为不成熟卵母细胞的来源;若采集不成熟卵母细胞在卵泡期进行优于黄体期.

  •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内源性及表达的P2型嘌呤受体介导的膜电流记录方法

    作者:冷明;彭碧文;谢辉;李之望

    目的记录和区分卵母细胞内源性P2型嘌呤受体及表达的外源性P2型嘌呤受体介导的膜电流.方法应用双电极电压钳技术分别在带滤泡膜及去滤泡膜后注入RNA并经孵育的卵母细胞记录膜电流.结果根据所用卵母细胞标本的制备(是否去滤泡膜及是否注入RNA并孵育)以及电流的形式及幅值,可将内源性P2型嘌呤受体和表达的外源性P2型嘌呤受体介导的膜电流区分开来.结论应用以上方法可区分两种不同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激活电流.

669 条记录 24/34 页 « 12...21222324252627...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