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兔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及不同添加物对激活胚胎发育的影响

    作者:邹雨汐;尚江华;秦玲莎;唐艳萍;姜晓丹

    目的 探寻一种稳定有效的卵母细胞激活方法及体外培养体系,为下一步的治疗性克隆胚激活及培养实验提供相关参照. 方法 (1)选取具有第一极体的成熟兔卵母细胞随机分组,比较1.2 kV/cm、1.6 kV/cm、2.0 kV/cm场强的电激活及5μg/mL离子霉素(ION)激活对兔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2)激活处理后的卵母细胞,分别在添加0、10、20、40、80 ng/mL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及添加0、1×、2×胰岛素、转铁蛋白、硒化钠复合物(ITS)的M199液中培养,比较孤雌胚胎的卵裂率、8-16细胞胚胎比例、桑囊率以及囊胚细胞总数情况. 结果 (1)不同激活方式对兔卵母细胞的激活效果差异较大.ION处理组存活率高于2.0 kV/cm电激活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分裂率、8-16细胞率、桑囊率上,ION处理组高于1.2 kV/cm电激活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20 ng/mL LIF组桑囊率高于80 ng/mL 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囊胚细胞总数上,20 ng/mL LIF组高于40 ng/mL LIF和80 ng/mL 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ITS组的桑囊率高于2×I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0×ITS组及1×ITS组的囊胚细胞总数分别为166.00枚、147.40枚,多于2×ITS组(78.00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ION处理激活新西兰大白兔卵母细胞能获得较好的分裂率和囊胚率;添加20 ng/mL LIF、1 ×ITS可以促进兔孤雌激活胚胎的后期发育.

  • 重复促排卵对小鼠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

    作者:彭宇洪;谢守珍;王晓昆;刁波;张梦琳;王艳

    目的 研究重复促排卵治疗对成熟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的影响,其与卵母细胞生长分化因子-9(GDF-9)表达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实验组昆明小鼠接受孕马血清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重复3次促排卵,对照组接受3次生理盐水注射,其后两组同时接受促排卵得到成熟卵世细胞并分别进行GDF-9免疫组化染色和体外受精胚胎培养,比较两组卵母细胞GDF-9表达量和受精后卵裂率、囊胚形成率.结果 实验组得到成熟卵母细胞253个,平均每只鼠11.5个;对照组共得到521个,平均每只鼠32.6个(p<0.05);实验组GDF-9染色平均光度(0.60±1.32)×104,积分光度(2.54×2.10)×104;对照组平均光度(4.81±2.65)×104,积分光度(10.20±2.33)×104(P<0.05,P<0.01);实验组成熟卵母细胞受精后卵裂率85.6%,对照组卵裂率88.8%,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囊胚形成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囊胚形成率35.2%(P<0.01).结论 昆明小鼠经重复促排卵后排卵数目减少,GDF-9表达下降,囊胚形成率下降,重复促排卵影响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可能与GDF-9表达改变有关.

  • 彗星分析法研究靶向SMPD1的siRNA对小鼠卵母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仁礼;孟锦绣;闻安民;黄跃深;周灿权;王凯;贾磊;刘彩霞;邓新燕;陈系古

    目的 建立彗星分析小鼠卵母细胞凋亡的模型,研究靶向酸性鞘磷酯酶1(SMPD1)的siRNA对卵子自发性凋亡的保护作用.为建立新的生殖保护方法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同源性分析并结合siRNA设计软件设计并化学合成靶向SMPD1的3条siRNA,用超排卵技术对雌性BALB/c小鼠进行超排卵并杀鼠取卵,利用显微注射的方法将siRNA分别导人超排获得的小鼠卵子.分别于48 h和72 h观察卵子形态学变化,通过彗星分析检测卵细胞DNA破坏程度来分析卵子自发性凋亡情况.结果 彗星分析法观察到小鼠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24 h可见少量DNA泳出,48 h可见大量DNA泳出:通过显微注射导人siRNA 48 h后的彗星分析结果显示,其中1对siRNA注射组,即siRNA003组的卵母细胞泳出量与其它2个siRNA注射组及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其它2对siRNA注射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靶向SMPD1的siRNA能够有效保护卵子的自发性凋亡,有望成为新的生殖保护方法.

  • Trophinin在人卵母细胞及着床前胚胎细胞上的表达与意义

    作者:王华云;邢福祺;陈士岭;罗琛

    目的 研究trophinin在人卵母细胞、着床前胚胎细胞上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应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9个卵母细胞、16个分裂胚胎及12个囊胚进行了荧光检测.结果 trophinin蛋白在人卵母细胞、分裂胚胎以及囊胚上均有表达,且表达逐渐显著增强(P<0.05).结论 人囊胚可能通过trophinin与表达有相同粘附分子的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发生同种粘附,从而在人胚胎着床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电压钳位法检测细胞内钙振荡

    作者:陈厚昌;蒋毅萍;陈中玉

    目的建立一种电压钳位技术检测细胞内钙振荡的方法.方法采用全细胞电压钳位法检测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微量注射CaCl2诱发的振荡电流.结果振荡电流持续1 h以上,并分别被注射EGTA和肝素以及细胞外灌流氮氟灭酸所取消.结论结果提示该振荡电流为钙诱发的振荡电流.以同样的方法也能测得氨甲酰胆碱激动表达于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膜之大鼠脑胆碱受体而产生的振荡电流.

  • 孕晚期人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一种新的卵母细胞来源

    作者:石宇;龙晓林;杜红姿;黄玉玲;黄青;杨建华;张伟良;刘见桥;许海燕

    目的 探讨来源于孕晚期、自然周期及Gn刺激周期(包括超促排周期及IVM周期)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差异及颗粒细胞对孕晚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 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1076枚,包括OCC 633枚和DO 453枚.其中OCC分为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IVM周期组;DO分为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超促排卵周期组;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分为OCC组和DO组.所有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后,ICSI受精序贯培养,除IVM周期组行胚胎移植外,其余均培养至囊胚阶段.分别比较OCC和DO各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和超促排卵周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统计IVM周期组的移植周期妊娠率;比较孕晚期OCC组与DO组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结果 OCC:孕晚期组、自然周期组及IVM周期组的体外成熟率分别为74.3%、76.9%和82.2%,孕晚期组与IVM周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三组受精率、卵裂率相比,孕晚期组和自然周期组囊胚形成率相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IVM周期组移植周期妊娠率为20%.DO:超促排卵周期组体外成熟率高(86.0%),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72.5%)和孕晚期组(72.7%),P<0.01;孕晚期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分别为65.0%、83.3%和38.5%,与其他两组相比均亦未见统计学差异.孕晚期OCC组与DO组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囊胚形成率无差别.结论 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具有同样的发育潜能,孕晚期捐献的卵母细胞可作为一种供卵来源:有无颗粒细胞并不影响孕晚期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

  • 小鼠体外发育卵母细胞生长分化因子-9基因表达

    作者:彭宇洪;庄广伦;周灿权

    目的 体外培养小鼠窦前卵泡得到MⅡ期卵母细胞,比较发育过程中体外与体内卵母细胞生长分化因子-9(GDF-9)的基因表达量,初步探讨GDF-9的表达对卵母细胞体外发育成熟的影响.方法 出生D10雌性昆明小鼠50只,机械方法分离窦前卵泡,体外培养12 d.分别于体外培养D2、D4、D6、D8、D10、D12分离卵母细胞作为体外发育组;同窝雌性小鼠出生后D12、D14、D16、D18、D20、D22卵母细胞作为体内发育组;使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分别检测两组单个卵母细胞GDF-9基因表达量.应用计算机全自动图像分析仪测量PCR产物电泳条带的几何平均光密度,基因表达量用相对光密度表示:检测基因光密度/管家基因(β-actin)光密度.结果 培养第12天观察306个卵泡,274个卵泡成活(89.5%),143个窦腔形成(51.8%);第13天观察,155个卵母细胞成熟(56.6%).体外发育D2、D4、D6、D8、D10、D12卵母细胞GDF-9基因表达相对光密度分别是0.83±0.08、0.52±0.09、0.45±0.13、0.49±0.09、0.49±0.09、0.68±0.08;体内发育D12、D14、D16、D18、D20、D22卵母细胞GDF-9基因表达相对光密度分别是0.64±0.35、0.48±0.10、0.52±0.10、0.66±0.08、0.72±0.09、0.91±0.11;体外发育D8~12卵母细胞GDF-9表达量明显低于同期体内发育卵母细胞(P<0.05).结论 小鼠窦前卵泡体外培养后可以生长发育,部分得到成熟的卵母细胞.小鼠卵母细胞GDF-9基因表达量随发育时间的改变发生变化;体外发育D8~12卵母细胞GDF-9基因表达量低于同期体内发育的卵母细胞可能是其发育潜能较低的原因之一.

  • 改进的核移植方法完成小鼠卵丘细胞重组胚的早期发育

    作者:沈新明;乔贵林;江培洲;李欣;黄华;姚开泰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有效且损伤小的核移植方法,研究来源于小鼠体细胞重组胚的早期发育.方法用尖锐的去核针在MⅡ期卵母细胞透明带上切开一个25 mm左右的小口,首先将第一极体挑出,再轻轻地挤压和负压吸引卵母细胞,去除包含有MⅡ期染色体-纺锤体复合体的少量细胞质.随后,将直径为10~12 mm的C57BL/6j小鼠卵丘细胞核注射到去核卵母细胞透明带下,构建供体核-卵母细胞复合体.用电融合的方法诱导复合体融合,并对重组胚激活.体外培养72 h,对重组胚发育到2细胞、4~8细胞和桑椹胚期等各阶段进行观察和计数.结果完成一个MⅡ期卵母细胞去核的平均时间为15 s;Hoechst 33342染色证明可以完全去除MⅡ期卵母细胞细胞核:去核成功率为95.5%,注核成功率为76.7%,供体核-卵母细胞复合体融合和重组胚原核形成率分别为68.2%和62.2%;重组胚体外培养72 h内发育到2细胞、4~8细胞和桑椹胚期的比率分别为57.5%、39.1%和27.6%;用2个微卫星位点D7Mit22和D4Mit204引物,扩增不同发育阶段重组胚的DNA片段,表明重组胚来源于供体卵丘细胞.结论应用改进的核移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去除卵母细胞细胞核,去核成功率高,而且操作简便,去核迅速,对卵母细胞损伤小,是研究小鼠体细胞核移植的一种简便可行的新方法.

  • 不同电融合条件对小鼠卵丘细胞核移植重组胚融合和早期发育的影响

    作者:江培洲;沈新明;乔贵林;黄华;姚开泰

    目的研究不同电融合条件对来源于小鼠卵丘细胞核移植重组胚的融合和早期发育的影响,寻找佳电融合参数.方法将直径10~12mm的C57BL/6j小鼠卵丘细胞核注射到去核卵母细胞透明带下,构建供体核-卵母细胞复合体.在不同电融合条件下诱导两者间的融合,并对重组胚激活以及随后发育的早期阶段包括2细胞、4~8细胞和桑椹胚进行观察和计数.结果电融合时电场强度或脉冲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允许波动,变动范围分别是电场强度1 000~2000kV/cm和脉冲时程40~160 ms.低于容许范围的电融合参数会降低供体核-卵母细胞复合体的融合率,而高于容许范围的参数会导致供体核-卵母细胞复合体溶解乃至死亡.如果电融合参数在容许范围内,供体核-卵母细胞复合体的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并且融合后重组胚的激活,以及发育至2细胞、4~8细胞和桑椹胚阶段的比率也无统计学差异.此外,脉冲重复次数以1~2次为佳.结论优化的电融合参数是决定供体核-卵母细胞复合体融合与重组胚激活的关键因素.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泡液对小鼠成熟卵子体外受精的影响

    作者:刘风华;张岭梅;何玲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泡液对小鼠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影响.方法:小鼠经HMG及HCG促排卵,处死后收集其输卵管内成熟卵母细胞.将收集到的卵母细胞随机分为三组进行体外受精:空白对照组:DMEM液+10%胎牛血清+50 IU/ml青霉素+50 μg/ml链霉素;研究组:DMEM液+10%胎牛血清+50IU/ml青霉素+50 μg/mL链霉素+40%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泡液;对照组:DMEM液+10%胎牛血清+50 IU/ml青霉素+50 μg/mL链霉素+40%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卵泡液.观察三组卵子体外受精情况.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体外受精率分别为68.28%,74%,78.5%.三组体外受精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卵泡液对小鼠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能力无明显影响.

  • 三种不同来源人未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

    作者:石宇;龙晓林;杜红姿;黄玉玲;黄青;杨建华;刘见桥;许海燕;XU Hai-yan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来源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的差异.方法:共获得未成熟卵母细胞1055枚,包括卵丘复合物(OCC) 613枚和裸卵(DO )442枚.其中OCC分为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和IVM组;DO分为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和超促排卵组.所有未成熟卵母细胞在IVM培养体系体外培养成熟后,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受精序贯培养,除IVM组行第2或第3天胚胎移植外,其余均培养至囊胚阶段.分别比较OCC和DO各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自然周期组和孕晚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结果:OCC: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及IVM组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分别为79.5%、74.3%和82.2%,孕晚期组与IVM周期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3组成熟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率及自然周期组和孕晚期组的囊胚形成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IVM组的移植周期妊娠率为20%.DO:自然周期组、孕晚期组及超促排卵组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超促排卵组高(86.0%),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74.5%)和孕晚期组(72.7%),(P<0.05和<0.01).3组未成熟卵母细胞的成熟率、成熟卵母细胞的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孕晚期来源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同样具有发育潜能;孕晚期的卵母细胞可作为一种供卵来源.

  • PCOS大鼠窦状卵泡卵母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作者:苗竹林;王自能;唐海兰;章韵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的窦状卵泡卵母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建立PCOS大鼠模型,分别取模型组与对照组双侧卵巢组织,光镜下剔除闭锁及囊状卵泡,选择发育正常窦状卵泡卵母细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比较两组窦状卵泡的一般情况,以及卵母细胞中出现异常的例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卵泡发育到窦状卵泡时,卵母细胞体积逐渐达到大,胞浆中细胞器丰富,透明带均匀,微绒毛由垂直细长变粗,并逐渐退出透明带.PCOS组多数窦状卵泡卵母细胞胞浆中出现局部细胞器变性、聚集成块,局部胞浆板层样结构消失,透明带呈不均质状等异常现象.PCOS组卵母细胞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2487,P<0.05).结论:PCOS大鼠窦状卵泡卵母细胞呈现早期细胞凋亡的特征,是卵泡开始退化的标志,也是卵泡未能发育成熟为优势卵泡的原因之一.

  • 自然周期与孕期OCC、孕期OCC与DO在T199培养体系体外成熟的比较

    作者:石宇;黄艳仪;龙晓林

    目的:比较孕期与自然周期OCC及孕期OCC与DO体外成熟的差异.方法:对自然周期获得的8颗OCC、孕期获得的33颗OCC和33颗去颗粒细胞后的DO在T199培养体系进行单独微滴体外培养.结果:自然周期组与孕期组OCC的成熟率(37.5%和63.6%),完整极体率(66.7%和57.1%),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孕期OCC组和DO组的体外成熟率分别为63.6%和27.3%,P<0.05;两组的完整极体率分别为57.1%和44.4%,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孕期的卵母细胞与自然周期的卵母细胞具有一样体外成熟能力;孕期OCC适宜在T199培养体系体外成熟.

  • 生长分化因子-9在大鼠卵巢中的表达

    作者:苗竹林;王自能;郑佩娥;章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9(GDF-9)在大鼠卵巢中的表达部位.方法:选择不同发育时期的大鼠卵巢,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卵泡各发育阶段GDF-9蛋白表达情况及分布规律.结果:免疫组化方法显示,出生0~2 d卵巢中未见GDF-9表达,出生3 d卵巢中见部分原始卵泡卵母细胞GDF-9表达阳性,以后从初级卵泡到发育成熟的卵泡卵母细胞均明显可见GDF-9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技术进一步提示,出生0~2 d卵巢中无GDF-9蛋白形成,第3 d开始有GDF-9蛋白产生,以后在卵巢发育的各时期均有GDF-9蛋白分泌.结论:GDF-9在卵巢发育的早期即开始产生,以后在各阶段卵巢中持续表达,提示卵母细胞通过产生GDF-9等因子对卵泡的发育进行调节.

  • 姜黄素对新生大鼠卵巢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陈振国;许锦阶;罗丽莉;庄晓兰;孔晓霞;傅玉才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新生大鼠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雌性SD大鼠分为母鼠灌胃组(受孕11.5d母鼠灌胃姜黄素(100mg·ks-1·d-1)直至分娩,分别取出生后1、2和4d龄雌仔鼠卵巢),新生鼠腹腔注射组(正常出生1 d龄雌仔鼠腹腔注射姜黄素(100mg·ks-1·d-1),连续4 d,分别取出生后2、4d龄卵巢)和对照组(以母、幼均未用药的正常同天龄新生鼠的卵巢为对照).卵巢组织切片由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比例,TUNEL染色检测卵巢内卵母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在1 d龄卵巢中,母鼠灌胃组未装配卵泡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原始卵泡的比例明显增加(P<0.05);在2 d龄卵巢中,新生鼠腹腔注射组未装配卵泡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原始卵泡比例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4d龄卵巢中,新生鼠腹腔注射组的原始卵泡比例显著下降(P<0.05).早期初级和发育卵泡比例显著升高(P<0.05).在1、2 d龄卵巢中,母鼠灌胃组和新生鼠腹腔注射组卵母细胞TUNEL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姜黄素能加快新生大鼠卵母细胞巢破裂,促进原始卵泡的发育启动,同时能抑制卵母细胞凋亡,可能有益于延长卵巢的生殖寿命.

  • 细胞松弛素B和解冻方法对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的影响

    作者:张波;冯贵雪;方伟芬;周红;周莉;甘贤优;刘茵

    [目的]探讨细胞松弛素B和解冻程序对玻璃微细管法(GMP)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的影响.[方法]以小鼠MII期卵母细胞为模型,研究冷冻前细胞松弛素B预处理、不同解冻程序对小鼠卵母细胞冷冻效果的影响;随后对经GMP玻璃化冷冻的卵母细胞直接进行培养以检测冷冻是否诱发孤雌发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松弛素B预处理的卵母细胞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及囊胚率没有显著差异(89.3%vs91.3%,44.0%vs40.4%,30.0%vs 27.7%,4.0%vs 6.4%;P>0.05);采用连续浓度梯度递减解冻法的受精率明显高于间断浓度梯度递减解冻法(57.4%vs40.4%;P<0.05),且前者的卵裂率和囊胚发育率也相对较高(40.2%vs 27.7%,14.5%vs 6.4%;P>0.05).冷冻复苏后卵母细胞的孤雌发育率稍高于未经冷冻的卵母细胞(17.1%vs 3.2%;P>0.05).[结论]细胞松弛素B预处理对MII期小鼠卵母细胞的GMP玻璃化冷冻保存效果没有影响;采用连续浓度梯度递减解冻法能明显提高复苏后卵母细胞的体外发育能力.

  • 黄体生成素在人类卵母细胞和种植前胚胎的表达

    作者:谭真;李洁;李涛;骆宁;方从

    [目的]研究人类卵母细胞和种植前胚胎黄体生成素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方法对不成熟和成熟卵母细胞及种植前胚胎进行黄体生成素表达的观察.[结果]人类卵母细胞和种植前胚胎均存在黄体生成素的表达.不成熟和成熟卵母细胞及2~8细胞期种植前胚胎阶段主要分布在细胞膜;桑葚胚和囊胚阶段分布在细胞膜和细胞浆.多精受精组和正常受精组、新鲜胚胎组和冻融胚胎组黄体生成素的表达没有差异.[结论]人类卵母细胞和种植前胚胎存在黄体生成素的表达.黄体生成素可能以旁或/和自分泌方式影响人类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并在种植过程胚胎与母体子宫内膜的对话中起直接作用.

  • 小鼠卵丘细胞核移植到体内成熟卵浆构成的重构卵的发育

    作者:詹前胜;庄广伦

    [目的]观察小鼠卵丘细胞核移植到体内成熟卵浆构成的重构卵的发育.[方法]昆明小鼠超排后获取体内成熟卵母细胞及卵丘细胞.成熟卵子去核后用将卵丘细胞核与精子直接注入,观察其受精和胚胎发育情况.[结果]卵子去核存活率为75.9%(362/477),注核存活率为39.8%(143/359),D1存活率为38.4%(138/359).39.9%(57/143)重构卵子成功排出一个极体并形成两原核,其卵裂率为80.7%(46/57).大部分重构胚发育到2~3细胞停滞,其中2个分裂至4细胞,无囊胚形成.[结论]将小鼠卵丘细胞核、精子同时移植到小鼠的体内成熟卵浆中,可以诱导极体排出,形成2原核+1极体的重构胚胎.重构胚胎大部分发育到2~3细胞即发生停滞,多到达4细胞期,发育潜能差.

  • 人卵母细胞的电脉冲辅助激活

    作者:舒益民;庄广伦;张敏芳;方丛;彭文林

    [目的]探讨电脉冲刺激进行人卵母细胞的人工辅助激活的可行性.[方法]不同卵龄和来源的人卵母细胞分为4组,49个新鲜成熟的卵母细胞作为A组,42个常规体外受精(IVF)中未受精的成熟卵母细胞为B组,C组为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未受精卵母细胞57个,D组为体外培养48h的ICSI后未受精卵母细胞37个,所有卵母细胞以直流电脉冲刺激2次,观察电脉冲刺激后卵母细胞激活和胚胎发育情况.[结果]A组卵母细胞激活率为43%(21/49),与B、C、D3组相比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中激活后卵母细胞主要表现为一原核二极体(1PN+2PB),而C组和D组则以二原核二极体(2PN+2PB)占多数.A、B、C组激活后卵母细胞分裂率分别为81%(17/21),83%(24/29)和88%(38/43),较D组(19%,5/26)显著增加(P<0.01),在电脉冲刺激后第3天,A、B、C组分别有18%(3/17),29%(7/24),31%(11/35)的胚胎发育到8细胞阶段.[结论]不同来源和卵龄的人卵母细胞在电脉冲刺激后表现为不同的激活类型和胚胎发育情况,直流电脉冲作为一种有效的卵母细胞人工激活方法可以应用于辅助受精.

  • 用全染色体涂抹探针进行卵母细胞第一极体荧光原位杂交

    作者:任秀莲;庄广伦;徐艳文;周灿权;方丛;张敏芳

    [目的]建立用全染色体涂抹探针(WCP)对卵子第一极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染色体的方法.[方法]收集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中不成熟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成熟和常规试管婴儿(IVF)中未能成功受精的成熟卵母细胞,活检第一极体,固定后行13、14号染色体的全染色体涂抹探针荧光原位杂交.活检后,一部分卵母细胞固定行FISH以分析卵子自身的13、14号染色体,其余行ICSI受精,观察受精和卵裂情况.[结果]共获得成熟母细胞93个,成功活检85个,成功固定78个,共29个第一极体处于分裂中期,均有FISH结果.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成熟后立即取极体进行固定,90.5%(19/21)的极体处于分裂中期,而取卵后30~48 h和72 h后活检的第一极体处于分裂中期的比例分别为27.3%(6/22)和11.4%(4/35),3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11个卵母细胞同时获得了极体和相对应卵细胞的FISH结果,其中10个极体和相对应的卵细胞分别有1条13,14号染色体,剩余1个卵母细胞的极体有2条14号染色体和1条13号染色体,相对应的卵细胞仅有1条13号染色体,二者互补.活检后行ICSI受精的卵母细胞受精率为78.6%(11/14),优质胚胎率45.5%(5/11).[结论]全染色体涂抹探针对卵子第一极体进行遗传分析可以有效、准确地推测相对应卵母细胞的染色体构成,从而应用于女性染色体易位患者的植入前遗传诊断.

669 条记录 26/34 页 « 12...23242526272829...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