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常规体外受精失败患者卵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的结果分析

    作者:张丽红;李娟;江平;王克华;张琦;董云玲;张梅心;刘锦云;胥玉梅

    卵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是治疗严重男性因素不育的有效方法.也有医师将它用于常规体外受精(IVF)失败的患者[1].在征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我们对以往常规IVF全部卵母细胞不受精的患者再次进入IVF周期时部分卵母细胞进行常规IVF,部分进行ICSI,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卵胞浆异常对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结局的影响

    作者:余云香;吴敬之;易艳红;史哲;盘新兰;陈创奇;汪李虎;钱宪明;张小庄

    卵细胞的质量是体外受精(IVF)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评估卵子质量是IVF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取卵所获得的是卵细胞-放射冠-卵丘细胞复合物,卵丘细胞的存在影响了对卵细胞形态的直接观察,在显微受精时,去除卵丘细胞的裸卵提供了准确观察卵细胞形态的机会.为探讨卵胞浆异常是否影响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的结局,进行了本研究.

  • 冷冻环玻璃化冷冻对小鼠成熟卵母细胞DNA的损伤

    作者:王增艳;孙正怡;何方方

    卵母细胞冷冻是辅助生育技术(assistel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1986年全世界第一例通过冻存卵母细胞获得试管婴儿成功降生,然而由于卵母细胞体积大、细胞膜与细胞浆比例小等自身生物学特点,卵母细胞冷冻发展较慢,目前临床上尚未广泛应用,仅局限于实验研究[1].我院冷冻环玻璃化法冻存小鼠成熟卵母细胞获得了较好效果[2],本研究通过脱氧核糖核苷酸

  • 无精症患者睾丸取精行ICSI获临床妊娠2例

    作者:孟繁玉

    例1,26岁.月经正常,婚后3年未孕.双方染色体检查正常.男方精液常规检查为无精症.2001年5月15日睾丸穿刺结果示左侧睾丸每高倍视野2~3个活精子,右侧睾丸每高倍视野0~3个活精子,确诊为阻塞性无精症.于2001年6月GnRHa方案超促排卵,注射HCG 36h后在B超下经阴道取卵.获成熟卵5个,同时睾丸穿刺取精、研磨、孵化.取卵后5h行卵母细胞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5个卵子均受精,获Ⅰ级胚胎4个,Ⅱ级胚胎1个.7月12日在B超引导下,用TDT移植管植入胚胎4个.7月26日尿HCG阳性,8月10日血β-HCG 1000IU/L.8月9日阴道超声检查:宫内可见两个胚囊,(1)9.9×5.2cm,胚芽胎心好;(2)8.3×6.3cm,胚芽胎心不清.

  • 钙离子载体A23187联合嘌呤霉素对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作用的研究

    作者:

    目的:探讨钙离子载体A23187或联合嘌呤霉素(puromycin)对人类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作用.方法:收集体外培养成熟的人卵母细胞124枚,根据体外成熟培养的时间分为24、48、72 h组.分别采用A23187、A23187联合嘌呤霉素进行孤雌激活,然后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孤雌胚胎进行性染色体分析.结果:A23187或联合嘌呤霉素能激活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激活率分别为38.9%、71.8%;二者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提高孤雌胚胎的发育潜能.随着体外成熟培养的时间延长,A23187联合嘌呤霉素对卵母细胞激活率呈下降趋势;其中24、48 h组成熟的卵母细胞激活率和胚胎发育潜能显高于72 h组.FISH对9个孤雌胚胎的性染色体分析示,7个孤雌胚胎为XX,2个为X.结论:钙离子载体A23187联合嘌呤霉素能有效地激活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形成的孤雌胚胎核型多数为双倍体.

  •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评价标准的改良研究

    作者:杨永杰;孙淑玉;马水英;姜晶晶;李梅;胡京美;李媛

    目的 探讨改良式人未成熟卵母细胞评分标准的可行性和颗粒细胞指标的合理性及其对卵子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按改良式人未成熟卵母细胞评分标准,将未成熟卵母细胞分为优质卵和非优质卵,对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受精,并对胚胎进行评价;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两类卵的颗粒细胞凋亡.结果 优质卵的成熟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都优于非优质卵,优质卵成熟数和优质胚胎数与非优质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优质卵其卵丘细胞DNA凝胶电泳后形成明显DNA梯带,凋亡程度高于优质卵的卵丘细胞.结论 改良式人未成熟卵母细胞评分标准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

  • 玻璃化冷冻对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微丝分布及发育潜能的影响

    作者:慈倩倩;李梅;吴克良;马水英;王苗苗;刘辉;高芹;石玉华;陈子江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前后的微丝分布和发育潜能,探讨冷冻对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及相关的细胞学机制。方法收集人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为成熟卵母细胞。获得的成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新鲜组和玻璃化冷冻组,分别行受精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受精后观察2PN数、囊胚数及优质囊胚数等指标,染色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微丝分布形态。结果玻璃化冷冻复苏后卵母细胞成活率为83.74%。新鲜组2PN数、囊胚数及优质囊胚数均高于玻璃化冷冻组( P<0.05)。新鲜组微丝正常率为71.67%,玻璃化冷冻组为67.5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结论适当的玻璃化冷冻复苏方案未改变人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微丝分布。但是,冷冻后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降低,因此单纯观察微丝分布不能作为冷冻对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评价指标。

  • 影响人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佩安;王飞;王庆果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In Vitro Maturation,IVM)是指将GV期或GV前期的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达到次级卵母细胞(MII),能够正常发育、受精和着床,包括完整的卵泡培养[1]和单纯的卵丘复合体培养.在现代生殖领域中,IVM为降低患者促排卵并发症、降低治疗费用提供了解决途径,利用该技术可为一些高龄、卵巢早衰、卵巢切除和遗传病患者提供生殖机会,同时也有助于深入了解卵巢内不同发育阶段卵泡的发育机制和特点,但目前IVM的成功率还很低.

  • 卵泡液微环境对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

    作者:于康;王海涛;张鹏;邹淑花

    卵泡液由血浆渗出物和卵巢局部分泌物组成,由于卵巢血管未穿过卵泡基膜,卵泡液直接提供了颗粒细胞和卵子的生存环境,在卵泡发育、成熟、排卵、闭锁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RT)的迅速发展,卵泡液微环境中调节卵子发育的激素和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受到生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 MⅡ期卵子分级对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临床妊娠率的影响

    作者:邹淑花;李凤兰;吴瑞英;王晓燕;毕媛;王海涛;张全;蒋玉红

    ①目的从MⅡ期卵子的第一极体、卵周隙和胞浆形态三方面综合探讨卵子质量对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的影响,从而将卵子质量作为胚胎移植选择优质胚胎的重要依据.②方法对ICSI中去除颗粒细胞后的MⅡ期卵子在光镜下从第一极体、卵周隙和胞浆形态三方面按形态综合表现进行分级.分别比较由各级卵子发育来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③结果移植全部由Ⅰ级卵子发育来的胚胎组与移植由至少含有1个Ⅰ级卵子发育的胚胎组比较,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χ2=4.29、5.40,P<0.05).移植全部由Ⅰ级卵子发育来的胚胎组与全部由异常形态卵子发育来的胚胎组相比,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1.22、15.10,P<0.01).④结论根据MⅡ期卵子的第一极体、卵周隙及胞浆形态三方面综合因素进行的卵子分级方法可预测ICSI后胚胎种植率以及临床妊娠率.胚胎移植时选择Ⅰ级卵子发育的优质胚胎进行移植,可获得较高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选择Ⅰ级卵子发育的优质胚胎可进行单胚移植.

  • 卵母细胞形态异常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作者:宁艳春;尹利荣;刘秀荣;郭剑;刘宝莲;韩宝生;王凤兰;刘海静;刘恒;马晓慧

    目的:探讨卵母细胞形态异常对体外受精-胚胎( IVF-ET)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523例患者的1147个成熟卵母细胞按照形态分为四组,其中形态正常组295个、透明带厚组236个、周隙大组301个以及颗粒粗组315个(后三组为形态异常卵母细胞)。比较四组的正常受精率、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R-ICSI)率、卵裂率、优胚率、着床率以及临床妊娠率。结果透明带厚组成熟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R-ICSI率高于其他三组(P均<0.05)。周隙大组、颗粒粗组卵裂率低于形态正常组、透明带厚组(P均<0.05)。与形态正常组比较,形态异常三组优胚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均降低( P均<0.05)。结论卵母细胞形态异常可能影响IVF-ET临床结局。

  • STAT3与STAT5在小鼠卵巢组织发育过程中的定位及表达变化

    作者:朱晓静;徐娟

    目的 探讨STAT3与STAT5在小鼠卵巢组织发育过程中的定位及表达变化.方法 收集胚胎13.5 d及出生后1、7、14、21、28、106 d的C57BL/6J小鼠卵巢组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各级卵泡中STAT3和STAT5蛋白表达,RT-PCR技术检测小鼠卵巢组织发育过程中STAT3、STAT5 mRNA表达.结果 STAT3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高表达,在次级卵泡和窦状卵泡卵母细胞的细胞核中低表达,在其他细胞如颗粒细胞中不表达.出生后1、7 d STAT3 mRNA相对表达量与其他时间点比较,P均<0.05.STAT5在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卵母细胞的细胞核中高表达,在初级卵泡、次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及部分次级卵泡卵母细胞的核仁区低表达.出生后14 d STAT5a mRNA相对表达量与胚胎13.5 d及出后生1、7 d比较,P均<0.05.出生后106 d STAT5b mRNA相对表达量与其他时间点比较,P均<0.05.结论 STAT3与STAT5在小鼠卵巢组织发育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且其定位与表达随着小鼠卵泡的发育而变化.

  • 二至天癸颗粒对初老小鼠胚胎线粒体膜电位及发育潜能的影响

    作者:郭颖;连方

    目的:观察补肾中药二至天癸颗粒对初老小鼠胚胎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及早期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将80只初老(12月龄)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只,分别给予二至天癸颗粒、安慰剂灌胃,连续给药10 d;两组小鼠进行超促排卵,收集卵细胞进行体外受精;观察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计算受精率及正常卵裂率;取二细胞、四细胞、八细胞胚胎以及桑堪胚和囊胚,采用 JC-1染色法检测各期胚胎ΔΨm。结果治疗组小鼠受精率为52.9%(656/1240)、正常卵裂率为83.2%(546/656),对照组分别为37.0%(414/1120)、65.2%(270/414);两组受精率、正常卵裂率比较,P 均<0.05。在二细胞、四细胞、八细胞、桑椹胚及囊胚期,治疗组ΔΨm 均高于相同细胞时期的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补肾中药二至天癸颗粒可能通过改善初老小鼠胚胎ΔΨm,进而提高受精率、卵裂率,从而改善卵母细胞质量及早期胚胎的发育潜能。

  • DNA甲基化生物学特征及其在胚胎、生殖细胞发育、衰老中的变化研究进展

    作者:孟燕;乔杰

    DNA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动物组织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CpG位点上.DNA甲基化通过DNA甲基转移酶将甲基基团转移到DNA胞嘧啶残基上.DNA去甲基化过程包括主动和被动去甲基化两种模式,可阻断DNA的甲基化状态.人类早期胚胎发育阶段及配子形成阶段经历两次大规模的DNA甲基化重编程,即整体范围的去甲基化和重新甲基化.衰老伴随DNA甲基化总体水平下降和特定区域的高甲基化,同时随母体年龄增加、卵母细胞DNA甲基化缺陷增多,导致生育力下降.

  • 生殖细胞能量代谢与女性生育能力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琰珉;王峰;李琰琳

    卵母细胞能量代谢能力受损是导致卵子和胚胎质量降低的主要因素。线粒体是卵胞质中含量为丰富的细胞器,是细胞的能量加工厂,为受精和胚胎发育提供全部能量,对胚胎发育至关重要。热量限制是目前为有效的衰老干预方式,能够在一定限度内保存女性的生育能力。本文对女性生殖细胞的能量代谢与保存生育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

  • 卵泡刺激素和卵丘细胞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作者:石少权;苏兆娟;丘彦

    目的:研究卵泡刺激素和卵丘颗粒细胞对体外培养的卵母细胞核成熟的影响.方法:未成熟卵母细胞来自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刺激后的小鼠卵巢.所得生殖泡期卵母细胞分成裸卵组和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组,在分别添加0.1,0.5和1u/Ml卵泡刺激素的合成人输卵管液培养液和不添加卵泡刺激素的合成人输卵管液培养液(对照组)中培养36h.培养过程中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卵母细胞生殖泡破裂和第一极体出现.出现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判为核成熟.结果:裸卵各卵泡刺激素组与对照组的卵母细胞生殖泡破裂发生率及第一极体排出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各卵泡刺激素浓度组比对照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有更高的卵母细胞生殖泡破裂发生率及第一极体排出率(P<0.05);但各卵泡刺激素浓度组间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的卵母细胞生殖泡破裂发生率及第一极体排出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各组的卵母细胞生殖泡破裂发生率和第一极体排除率明显高于裸卵各组(P<0.05).结论:(1)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的核成熟有重要作用.(2)卵泡刺激素对卵丘-卵母细胞复合物中卵母细胞核成熟有促进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颗粒细胞介导的.(3)卵泡刺激素对卵母细胞核成熟的促进作用可能主要是促进减数分裂的恢复.

  • 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形态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受精率和胚胎质量的关系

    作者:郝大勇;张展;管一春;王兴玲;孙丽君;娄华

    目的:了解人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形态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后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的关系.方法:选择行ICSI治疗的110个周期中1 017枚人卵母细胞.将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采用3种来源的精子[手淫取精精子、附睾穿刺/睾丸活检(PESA/TESA)取精精子、冷冻精液精子]授精.ICSI操作后,了解各型第一极体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率和优质胚胎率.结果:手淫取精患者:各型第一极体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和卵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Ⅳ型正常受精率低于Ⅰ和Ⅱ型,Ⅱ型卵裂率低于Ⅰ和Ⅲ型.PESA/TESA取精患者:各型第一极体卵母细胞正常受精率和取卵后第3天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8和6.789,P=0.044和0.034),Ⅰ型正常受精率低于Ⅱ和Ⅲ型,Ⅰ和Ⅲ型第3天优质胚胎率高于Ⅱ型.冷冻精液取精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排除精子来源对受精的影响,正常受精可能和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形态有关.

  • 17β-雌二醇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作者:金海霞;孙莹璞;辛志敏;苏迎春;郭艺红

    目的:探讨培养液中添加17β-雌二醇(17β-E2)对小鼠生殖泡期(GV)带卵丘细胞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其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小鼠生殖泡期卵母细胞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1,TCM199基础培养液加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加75 U/L 卵泡刺激素加0.5 kU/L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加0.05 g/L青霉素加0.075 g/L链霉素)和17β-E2组(n=66,对照组液加1 mg/L 17β-E2),培养后对成熟的卵母细胞行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观察受精及胚胎发育情况.结果:17β-E2组卵母细胞的桑葚胚、囊胚形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成熟培养液中加入17β-E2有助于小鼠未成熟有卵丘细胞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及受精后胚胎发育.

  • 卵母细胞单精子注射261个治疗周期分析

    作者:孙莹璞;郭艺红;乔玉环;朱桂金;苏迎春;刘新贵;陈爱军;陈秋菊

    目的:阶段性回顾分析261个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的实验室及临床结果.方法:收集1999年10月至2001年12月在本院生殖中心接受ICSI治疗的严重男性因素及不明原因不孕的患者261个治疗周期的资料,并分为两个阶段:1999年10月至2000年12月,2001年1月至2001年12月.分析比较两阶段的成熟卵母细胞率、受精率、卵裂率、l级胚胎率、平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妊娠率与女方年龄的关系.结果:两阶段的成熟卵母细胞率、受精率、临床妊娠率分别为86.31%和91.00%,60.98%和73.50%,28.78%和3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裂率、I级胚胎率、平均移植胚胎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妇女年龄与临床妊娠率有关.结论:控制性超排卵获得高质量的卵子、女方年龄、ICSI的操作技术直接影响ICSI的胚胎质量,与妊娠率有密切关系.

  • 左卡尼汀对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

    作者:苗卉;李娜;苗聪秀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对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卵母细胞分为新鲜组(存活卵数243个),玻璃化冷冻组(解冻卵数282个),左卡尼汀高、中、低剂量(2.0、1.0、0.5 g/L)组(解冻卵数分别为285、280和279个)。观察各组卵母细胞中GSH含量、ROS水平以及卵母细胞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结果:5组卵母细胞GSH含量、ROS 水平及卵母细胞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 =881.290、182.760及χ2=113.361、21.560、16.660、9.667,P均<0.05)。与新鲜卵母细胞比较,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中GSH含量降低,ROS水平升高,卵母细胞存活率、受精率、卵裂率均降低( P<0.05)。左卡尼汀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中GSH含量,降低ROS水平(P<0.05);高剂量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存活率( 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通过抗氧化作用改善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的结局。

669 条记录 23/34 页 « 12...20212223242526...33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