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地方之声

    作者:

    黑龙江省“健康中国行·牡丹江青春健康系列活动”启动近日,“健康中国行·牡丹江青春健康系列活动”在牡丹江市实验中学拉开帷幕。此次“健康中国行”黑龙江首站启动仪式牡丹江分会场的活动主题为“青春健康”。牡丹江市计划生育协会具体承办此次活动的具体实施。启动仪式上,牡丹江市卫生计生委主任章瑀、牡丹江市实验中学德育校长胡世勋讲话。学生代表宣读了倡议书,倡议全体中学生积极学习青春健康知识,学会自我保护,崇尚健康生活方式。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珍惜青春,让青春更健康,让人生更精彩!学生们还进行了精彩的青春健康舞蹈表演,展现了中学生青春向上的蓬勃朝气与活力。启动仪式后,牡丹江市将开展青春健康大讲堂、青春健康知识巡回展、同伴教育课、青春健康家长培训、成长之道课等系列活动。大力传播健康知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参与健康促进工作,为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的召开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中学生奇装异服“赶潮流”

    作者:秋天

    衣着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它决定了自己给别人的整体感觉.对于中学生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学生应该有朴实大方的衣着形象,中学生过分夸张的衣着会给自身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大部分家长认为过分夸张的衣服会被旁人误认为是不良少年,这是无可非议的.还有部分家长认为这样会影响学习,确实如此,一些中学生应该对此引起注意了:奇装异服与时尚新潮不搭边,是一种有违中学生身份的另类的装扮.就服饰而言,和谐比奇特重要,自然比名贵重要,流畅比新颖重要.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只有自然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中学校园“乱相”丛生 北京市某中学初二语文老师赵老师说,自他从教以来,不管是在本校还是他所走过的其他学校,都会发现校园总有那么一类学生,他们追求潮流,追求新鲜,呼唤所谓鲜明的时代气息,他们着装怪异,与自己的年龄和身份不相符,衣服不整,而且多数是故意不整.

  • 北京市某城区619名中学生同性恋认知态度调查

    作者:于建平;马迎华;李民;孙晓云

    目的 为了解中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在中学生中开展有针对性的相关健康教育,为制定性教育计划和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根据概率比例规模抽样原则,采用典型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中心某城区5所初中、7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学校的22个班共619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35.9%的中学生对同性恋定义、外表特征和行为特征均能正确认知,不同性别之间对同性恋的认知存在显著差异.49.1%的中学生可以接受身边有同性恋存在,42.2%的中学生认为应该保护同性恋的权益,不同学校类别、不同性别中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存有显著差异.33.8%的学生表示身边有同性恋存在,其中有6.5%的学生表示这种现象会对自己产生影响.结论 中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程度不高,态度较为宽容,在目前中学校园存在同性恋现象的客观情况下,应加强中学生性知识健康教育,建议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在中学生中有针对性的开展性教育,宣传同性恋相关知识,同时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引导中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性爱观,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

  • 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赵建超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为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2 234名学生进行自填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0数据库进行录入.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通州区中学生网络成瘾自报率为10.6%,男生、女生网络成瘾自报率分别为14.2%和7.4%,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42,P<0.05).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学习成绩、学习压力严重、失眠、抑郁等5种因素为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结论 网络成瘾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应针对各影响因素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综合防治,以降低网络成瘾的发生率.

  • 北京市顺义区中学生饮酒现状及影响因素

    作者:何朝;赵莹颖;张艳艳;赵瑞兰;张立敏;李征;白如冰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中学生饮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饮酒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1 82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通过卡方检验,对不同性别、年级中学生饮酒行为报告率进行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中学生曾经尝试饮酒率、现在饮酒率、重度饮酒率和醉酒率分别为61.4%、25.9%、7.4%和10.9%.高中生饮酒行为报告率高于初中生,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中生饮酒的风险是初中生的2.13倍,普通中学是重点中学的1.60倍,男生是女生的1.88倍.结论 顺义区中学生饮酒状况与北京市2012年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控制饮酒应着重加强对高中阶段、男生、普通中学、成绩较差学生的关注和引导.

  • 北京市某校高中一年级学生对提高烟草税相关问题态度调查

    作者:于彤;李玉青;曹远;刘秀荣

    目的 调查市区某高中学生对于提高烟草税的支持度,为推动提高烟草税立法提供民意参数.方法 以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为背景,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采取自填问卷的方式调查188名高一年级学生对于提高烟草税的支持情况.结果 调查对象中,支持提高卷烟税的学生占总数的71.3%;50.0%的学生认为卷烟价格应该在现有价格上增加200%以上,71.8%的学生认为不同品牌的卷烟应为不同价格;28.2%的学生支持所有品牌、类型的卷烟价格为同一价格,其中43.4%学生认为这一价格应设定在25元/包甚至更高.31.4%的学生认为提高烟草税可以减少青少年尝试吸烟的行为,有58%的学生认为可以减少低收人人群的吸烟行为,而对于中、高收入人群这一比例显著下降.结论 学生对于提高烟草税的支持度较高,多数学生认为烟草税的提升可以减少青少年、低收入人群的吸烟行为.今后应开展全市范围内中小学生人群对于提升烟草税的支持度调查,为今后提高烟草税立法提供依据.

  • 四川省什邡市某高中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

    作者:王中战;赵建忠;杨景辉;肖华佳;邹俊

    目的 了解什邡市高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某高中学校467名高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什邡市高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1.5%,城市户口比农村户口高中生的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高(P<0.05)、男生比女生得分高(P<0.05);对艾滋病的3条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高(达96.1%,96.4%,86.5%),对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仅有37.5%认为蚊虫叮咬和60.2%认为与艾滋病感染者共餐不会传播艾滋病;艾滋病基本知识的85.0%来源于电视;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不足,只有27.2%的学生回答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来自学校的教育或学校组织的宣传活动.结论 高中阶段,尤其是农村户口学生居多的高中是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应切实加强针对基本知识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知晓率.

  • 多种形式知识传播对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估

    作者:陈桂茹;于航

    目的 了解中学生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P)情况,为以后开展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干预前后分别对1 249名和1 2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从50.8%提高到80.6% (P <0.01);对待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的正确态度持有率在干预后显著提高(P<0.01)但总体正确认知水平仍较低,干预前后分别为49.2%和68.6%,;有3.1%的学生自述发生过性行为;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依次为电视、报刊、书籍.结论 采用多种形式在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取得明显效果,可作为良好经验推广到其他学校.

  • 北京市石景山区部分中学生伤害及相关行为调查

    作者:李敏;白云;史平;马兰艳;任福秀;王丹

    目的:了解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流行现状、伤害相关行为特点,为预防控制伤害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按典型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对在北京市石景山区3所初中、3所高中123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初高中学生各类伤害,伤害相关行为报告率及其差异,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石景山区中学生报告骑车违规人数254,为20.6%,步行违规人数110,为8.9%;1年内,尝试过有意伤害自己的学生人数182,为14.8%;有过自杀相关行为(有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行为等)的学生人数206,为16.7%;1年内,在可能导致严重伤害的故意或非故意伤害行为方面人数高达675,为54.8%;受到过严重伤害的学生人数198,比例为16.1%.结论:各类伤害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各级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降低各种伤害的发生.

  •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伤害及相关行为调查

    作者:史平;王丹;王治凤;马兰艳;任福秀

    目的 了解中学生各类伤害行为的流行现状、伤害相关行为特征,为卫生、教育部门制定影响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预防政策、规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在北京市石景山区3所初中、3所高中共1 23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初高中学生各类伤害,伤害相关行为报告率及其差异,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伤害发生率为15.0%,男生15.4%,女生14.7%.伤害类型:依次为扭伤、跌坠伤、骨折、关节脱臼、烧烫伤、硬物击伤、锐器伤、犬咬伤.伤害发生地点依次为,学校其他部位、家中、学校体育场馆、校外体育场馆、公路、街道、车站等交通场所.伤害危险倾向行为方面,不遵守交通规则,去没有安全措施的地方游泳、滑冰等,男生高于女生,有统计学意义.有部分学生经常受到侮辱觉得上学没有安全感.不良情绪方面,因学习压力而心情不愉快报告率22.0%.个别学生感到孤独、伤心绝望并有自杀倾向.结论 伤害是影响青少年健康主要因素,是青少年致死、致残的主要因为,中学生伤害及伤害相关行为现状较为严重,应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 北京市门头沟区部分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调查

    作者:张延吉;闫玉香;李淑芳;庄国良

    为了解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充分发挥青少年在抗击艾滋病中的生力军作用[1],培养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探索一套适合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模式,于2008年10月,在辖区内随机抽取2所中学,对全体在校中学生进行了艾滋病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2008年与2014年北京市中学生饮酒行为动态变化比较

    作者:段佳丽;饶超;孙颖;吕若然;赵海;星一

    目的 全面分析北京市中学生饮酒行为报告率的动态变化特征,为各级卫生、教育部门制定学生饮酒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与2014年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城区和郊区不同经济类型、不同学校类型、住宿与否等不同特征学生饮酒行为,采用年龄标化和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不同年份中学生饮酒行为差异及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北京市中学生现在饮酒率从2008年的33.4%下降到2014年的31.5%;男生饮酒行为报告率高于女生;职业中学学生饮酒行为报告率高;住宿学生高于不住宿学生.结论 2008年到2014年,北京市中学生饮酒行为报告率有所降低.应针对郊区学生,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职业中学学生,以及住宿生继续深入进行健康教育和重点行为干预.

  • 吉林省靖宇县某中学学生群体腹泻事件

    作者:康娟

    2007年5月16日早,吉林靖宇县卫生防疫站接到县医院报告,靖宇镇某中学有数名学生因呕吐、腹痛、腹泻就诊并入院治疗,疑为食物中毒.随后,卫生防疫站组织人员到达现场调查处理.调查结果及实验室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词: 腹泻 中学生 群体
  • 关于中学生对食品添加剂了解的调查分析报告

    作者:叶子;吴依雯;吴梦颖;吴彬尔;陈奕好

    由于多起合成添加剂造成的中毒事件发生,添加剂的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选择食品的重要因素。而对中学生食品添加剂的认知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可作为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与宣传的重要参考依据。为此,笔者在温州地区开展了一次中学生对食品添加剂了解的调查活动。

  •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现况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

    作者:郭金花;梅松丽;柴晶鑫

    目的 了解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现况及其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利用网络成瘾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155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网络成瘾在性别、年级、是否重点几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并且生活满意度和网络成瘾负相关.结论:中学生的网络成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自身因素,因此应努力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正确利用网络,减少网络成瘾.

  • 广州市初中男生尝试戒烟和戒烟成功的影响因素

    作者:文孝忠;陈维清;卢次勇;张彩霞;罗亦娟;梁彩花;邓雪清;凌文华

    目的了解初中男生的尝试戒烟率、戒烟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自填式问卷对4658名初中男生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学校情况、有关吸烟与健康的知识和态度以及个人吸烟和戒烟行为等信息.结果初中男生的规律吸烟率为7.6%,68.6%的规律吸烟男生在过去12个月中尝试过戒烟,戒烟成功率为17.2%.前两位的戒烟动机是"吸烟会影响健康"和"有人劝我戒烟".筛选出4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尝试戒烟的因素,促进戒烟的有"曾经被人劝戒烟"、"健康缘故"、"心情不好时才吸烟"和"父母反对吸烟"等.另外,有2个影响因素与戒烟成功有统计学关联:"曾接触过反烟宣传"能促使戒烟成功,而"经常在校外吸烟"是阻碍因素.结论大部分规律吸烟者尝试过戒烟,但成功率低.应根据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力量来帮助其成功戒烟.

  • 心理病理症状、应对方式及冲动控制在童年期虐待与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作者:马双双;万宇辉;张诗晨;许韶君;刘婉;徐亮;翟露露;张辉;郝加虎;陶芳标

    目的 探讨心理病理症状、应对方式及冲动控制在童年期虐待与中学生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3年1 1月-2014年1月选取郑州市、贵阳市9704名在校城乡初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城镇4049名,农村5655名;初中5168名,高中4536名;男生4600名,女生5104名.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Barratt冲动性量表第11版分别测量童年期虐待、非自杀性自伤、心理病理症状、应对方式和冲动控制情况,采用x2检验比较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间童年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检出率的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指标间的关联,自举(Bootstrap)程序和PROCESS软件检验各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结果44.6%的中学生曾有过童年期虐待经历,其中女生高于男生(45.9% vs.43.1%),初中生高于高中生(47.3% vs.4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7.558和32.433,P<0.01);但童年期虐待检出率在户口所在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8.5%的中学生有过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其中女生低于男生(37.1% vs 40.1%),初中生高于高中生(41.4% vs.35.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9.151和37.955,P<0.01).自评家庭经济状况中等的学生童年期虐待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检出率均低于自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和较高的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9.916和25.735,P<0.01).心理病理症状、应对方式以及冲动控制评分分别与童年期虐待评分和中学生自伤行为频率显著相关(P<0.01);控制性别、年级、城乡、自评家庭经济状况后,心理病理症状、消极应对方式和积极应对方式及冲动控制在两者关联中的中介作用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中介效应分别为33.41%、14.87%、0.49%和3.48%,四种中介因素的共同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2.24%.结论 心理病理症状、应对方式及冲动控制在童年期虐待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联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减少心理病理症状、消极应对方式及冲动行为的发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有童年期虐待中学生的自伤行为.

  • 安徽省中学生网络欺凌与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的关联研究

    作者:汪耿夫;方玉;江流;周贵阳;袁姗姗;王秀秀;苏普玉

    目的 描述安徽省中学生网络欺凌的流行状况,探究中学生网络欺凌与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的关系.方法 从安徽省皖南(铜陵)、皖北(阜阳)、皖中(滁州)3大片区分别选取初中和高中各1所,每所学校每个年级各调查8个班级,共计对5726名中学生进行分层整群抽样调查.使用自编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网络欺凌行为、自杀相关心理行为发生情况等.结果 5726名中学生网络欺凌的总发生率为46.8%,其中23.8%仅为被欺凌者,3.2%仅为欺凌者,19.8%既为欺凌者又为被欺凌者.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准备及自杀未遂4种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的报告率分别为19.3%、6.9%、4.7%和1.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网络欺凌他人、被他人网络欺凌、同时参与欺凌他人和被他人网络欺凌均是4种自杀相关心理行为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网络欺凌在中学生中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现象,网络欺凌与中学生自杀相关心理行为密切相关.

  • 南京中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其与父母职业状况的关系

    作者:洪忻;李解权;王志勇;梁亚琼;杨华凤;徐斐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中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现状,并探讨父母职业状况与抑郁症状的关联.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于2009年从南京市6个主城区中随机选取白下区,抽取5所中学(初中3所、高中2所)所有初一和高一年级,共53个班级2202名在校中学生开展抑郁基线调查.于2010年和2011年分别针对同一样本人群进行连续2年随访调查.父母职业状况分为父母均有工作、父亲失业、母亲失业、父母均失业4类.基线实际调查2160名中学生,调查率为98.1%.1年后、2年后随访调查2118名和2032名中学生,随访率分别为98.1%、94.1%.结果 3次调查相比,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 =0.108),但中度、重度抑郁比例有所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 =0.002).父母均失业的中学生SDS标准总分、抑郁症状检出率及中重度抑郁症状所占比例均高.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父母均有工作的中学生相比,父母均失业的中学生基线、1年后随访、2年后随访罹患抑郁的风险逐渐增大,仅2年后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广义估计方程回归分析表明,父母职业状况与中学生抑郁症状有关联,父或母失业、父母均失业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南京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比例较高,且父母职业状况是中学生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 同伴教育在中学生常见伤害因素干预中的效果研究

    作者:汪鑫;朱玉华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在中学生常见伤害因素中的干预作用和效果.方法 于2006年3月在九江市属4所中学随机抽取48个班,按单纯随机的方法将其中24个班共计1236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同伴教育组),另24个班132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组.实验组采用同伴教育的方法进行干预,而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均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伤害一般知识、态度、伤害发生情况及预防措施等.结果 在伤害知识方面,同伴教育组各项答对率均有大幅度提高,答对率均在70.0%以上,与项目开展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答对率有六项在60.0%以下.同伴教育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伴教育前后总受伤率由51.92%下降到2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伴教育后受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伴教育前伤害发生伤害主要表现在运动伤(39.8%)和车撞伤(29.2%),同伴教育后运动伤和斗殴伤明显下降.同伴教育前后伤害发生的地点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在干预前伤害主要发生在校内(52.2%),干预后家中发生地伤害排在第一位.结论 同伴教育在预防和控制中学生伤害方面可以起到一定作用.

2898 条记录 5/145 页 « 12345678...1441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