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中国骨质疏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steoporosis 중국골질소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主办单位: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 影响因子: 1.4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7108
  • 国内刊号: 11-370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hinacjo.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张萌萌
  • 类 别: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期刊荣誉: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甲状旁腺激素介导成骨细胞增殖及成骨活性的影响

    作者:刘冰;卢蕾阳;高飞;杨静

    目的:通过构建乳鼠颅盖骨成骨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方法,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及IGF-1联合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rhPTH1-34)对成骨细胞增殖及I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乳鼠成骨细胞,并观察其形态及功能,以原代培养乳鼠成骨细胞为实验模型,分空白组、PTH组、IGF-1组及不同浓度IGF-1作用的PTH介导的成骨细胞组(0、10、50、100 ng/L)。通过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0、10、50、100 ng/L)联合10-9 mol/L重组人甲状旁腺素刺激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用噻唑蓝( 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RT-PCR法检测成骨细胞I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PTH和IGF-1均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IGF-1联合PTH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PTH联合IGF-1使成骨细胞增殖能力增强、I型胶原蛋白mRNA表达增强。 IGF-1可以促进成骨细胞I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IGF-1可以促进成骨细胞I型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 PTH与IGF-1均可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IGF-1可促进PTH对成骨细胞的分化、增殖。两者合用其作用增强,有协同促进作用。

  •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类型与QCT体积骨密度差异研究

    作者:蒋雯;李新民;程克斌;王晨;程晓光

    目的:应用定量CT( QCT)测定腰椎骨密度,探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不同类型间的椎体体积骨密度是否存在差异。方法以因腰椎骨折来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腰椎QCT检查的77例绝经后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脆性骨折,且骨折仅累及一个腰椎椎体,年龄55-85岁,平均71±7.84岁。 QCT测量L1-4中未骨折椎体的骨密度值,并计算每位患者L1-4未骨折椎体的骨密度均值。根据脊柱CT扫描矢状重建的图像将椎体骨折类型分为楔形、双凹及挤压三种类型。使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楔形与双凹骨折组间的骨密度是否存在差异。使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楔形与双凹骨折组间的年龄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楔形(年龄均值70.26±7.99岁)和双凹(年龄均值70.92±7.80岁)骨折组间的年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347,P=0.730),可以基本排除年龄因素的干扰。楔形和双凹骨折组间的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4,P=0.028);双凹组(组均值32.08 mg/cm3)骨密度较楔形组(组均值45.05 mg/cm3)低。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类型与椎体体积骨密度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双凹形骨折可能比楔形骨折的骨密度低。

  • DKK1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成脂分化早期的差异性表达

    作者:刘亚龙;武宇赤;刘国栋;张霄雁;呼和;段彪;李哲海

    目的:分析DKK1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早期的表达,探讨其调节机制。方法 Real-time PCR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成脂、成骨诱导培养早期DKK1基因表达的水平;检测激素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KK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成脂组与正常对照组,在成脂诱导6、12、24、48时DKK1基因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成骨组与正常对照组,0.5、6两个时间点DKK1基因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激素处理3、6、12、24时检测,结果显示激素作用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KK1表达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KK1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成骨分化早期可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可能通过调节DKK1的表达而发挥调节成脂、成骨分化的作用。

  • 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BGP、TRACP表达的影响

    作者:赵玉玺;张彬;湛梅圣;王万垠;杨建强;胡耀芬;孙海萍;吴璇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国家一类中药金天格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代谢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模型,给予雌激素及不同浓度的金天格胶囊灌胃,并于灌胃治疗5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的BGP、TRACP的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0.05);中、低剂量的金天格胶囊可使大鼠的BGP、TRACP的阳性表达明显下降( P<0.05),而高剂量金天格胶囊的干预效果不显著( 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对PMOP大鼠具有降低BGP、TRACP的分泌,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 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作者:胡泽兵;曹新生;张舒

    成骨细胞是骨形成的主要功能细胞,对它的研究成为研究骨代谢和成骨机制的重要途径。选择便捷高效的体外培养方法,是开展体外成骨细胞研究的前提。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通过分离培养、诱导分化、与破骨细胞共培养乃至建立3D共培养体系,从许多动物的骨组织中成功培养或者诱导形成具有典型成骨特性的细胞。本文就常见的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和鉴定方法做简要概述。

  • 破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作者:王瀚;曹新生;张舒

    由于破骨细胞在骨质疏松及相关疾病中的关键作用,对它的研究成为攻克这些疾病的必由之路。选择便捷高效的体外培养方法,是开展体外破骨细胞研究的前提。破骨细胞是终末分化细胞,不能增殖传代,因此破骨细胞的体外培养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难题。本文就常见的破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和鉴定方法做简要概述。

  • 维生素D分子机制及其与成纤维生长因子23、Klotho相关性的新进展

    作者:夏征;张红红;李春霖

    维生素D( VD)的经典作用为调节钙磷和骨代谢,同时还与免疫系统、细胞增殖和分化等有重要联系。1α,25-羟基维生素D(1,25(OH)D)配体结合维生素D受体(VDR)引发VDR与维甲酸X受体(RXR)紧密结合,且配体结合的VDR-RXR异二聚体识别VD调控基因序列中的维生素D应答元件(VDREs)。虽然1,25(OH)D-VDR可通过非基因机制快速发挥作用,但1,25(OH)D-VDR主要通过基因机制实现功能。1,25(OH)D-VDR可控制基因转录,VD配体、VDRE的DNA序列以及招募的共激活因子/共阻遏因子都能影响基因表达。1,25(OH)D-VDR调节基因的VDREs具有重要功能。通过推测RANKL基因染色质成环模型表明DNA成环和染色质的结构在VD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中发挥主要作用。1,25(OH)D-VDR调节基因表达可以延缓衰老和老年性疾病,比如癌症、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针对VD在磷酸盐代谢与衰老方面的关系已有了新的认识,认为1,25(OH)D-VDR诱导的骨骼中FGF23和肾脏中Klotho蛋白在该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VD调节磷酸盐稳态可能是延缓衰老及相关慢性疾病的机制。

  • 补充和替代医学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陈红;欧阳钢

    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以现代医学为主体的主流医学在防治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观念的改变,补充和替代医学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补充和替代医学被定义为主流医学之外,能补充主流医学的不足并提供主流医学不能达到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这方法使医学的概念多元化并对医疗事业做出了贡献。美国国家补充和替代医学中心则进而把补充和替代医学定义为目前尚未被考虑为主流医学的构成部分的医学实践。补充和替代医学注重个体化治疗、整体治疗、提高自我保健、自愈、良好的营养、预防性措施以及认识每一个体的精神本质等。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实验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补充和替代医学在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梁海;吴久鸿;向卓;张学辉

    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检查有炎性标志物(包括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免疫复合物和补体检测,关节滑液检测以及自身抗体检测。这些指标经常伴随类风湿关节炎的活动而改变,早期诊断主要依靠的是自身抗体检测。抗环瓜氨酸肽(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体是一种抗角蛋白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类风湿因子高。发病一年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大部分血清中可检测到抗CCP抗体的存在,同时抗CCP抗体阳性也可以用来预测严重破坏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因此,抗CCP抗体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是极有帮助的。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抗CCP抗体对于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应用进展。

  • 维生素D受体在骨动态平衡中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战宁;孟宏涛;焦杨;梁瑞;杨义力

    维生素D受体( vitamin D receptor, VDR)是调控骨发育、代谢和动态平衡的重要分子,其作用机制涉及遗传基因、信号通路、激素及旁分泌因子等多方面,而VDR信号通路则在其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虽然针对VDR研制的药物已对骨质疏松疾病的治疗表现出较好效果,但近年来研究发现,通过饮食调节钙和磷的摄取可以纠正VDR缺陷小鼠的骨质损伤表现,该发现对VDR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骨动态平衡以及骨代谢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异议。近有研究提出,VDR的表达主要存在于松质骨未成熟成骨细胞,在其他骨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有待进一步验证。因此,VDR在不同类型骨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骨动态平衡中的作用机制还有待更进一步的研究,有关机理的阐明将为我们深入了解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从而指导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

  • 鲑鱼降钙素联合口服钙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静

    目的:观察鲑鱼降钙素联合口服钙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人,研究组用鲑鱼降钙素联合口服钙剂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口服钙剂治疗。均为3个月的治疗期。两组治疗前后均记录患者骨痛、腰椎骨密度值。结果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骨痛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研究组腰椎骨密度均值在治疗后3个月有显著提高,P<0.01,而对照组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联合口服钙剂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症状,提高患者骨密度,是一种疗效良好的安全方法。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经脉冲电磁场治疗前后甲状旁腺激素、25OHD2和25OHD3的对比性研究

    作者:覃裕;邱冰;朱思刚;罗春山;陈黔;宋红;王大寿;郝川

    目的:对比性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P)经脉冲电磁场治疗前后PTH、25OHD2、25OHD3指标值的变化情况,探讨脉冲电磁场治疗POP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绝经后患骨质疏松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对象的血清PTH、25OHD2、25OHD3指标及骨密度( BMD)进行检测,对比分析治疗前2组对象的各指标值,分析PTH、25OHD2+25OHD3与BMD的相关性。同时,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其血清PTH指标平均值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25OHD2、25OHD3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PTH与BMD呈负相关(r=-0.57,P<0.05);25OHD2+25OHD3与BMD呈正相关(r=0.68,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TH水平降低(P<0.05);血清25OHD2、25OHD3水平及BMD升高(P<0.05)。结论脉冲电磁场通过对POP患者血生化及骨代谢的调节,能够有效提高提高骨密度,起到治疗POP的临床效果。

  • 运用定量CT对老年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椎体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代永亮;赵圆;刘文亚;王海涛;马华

    目的:运用定量CT研究老年女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腰椎骨密度( 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差异,探讨骨密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使用定量CT ( quantitative CT,QCT)测定两组人群腰椎相同部位骨密度,比较分析两组间、组内骨密度值。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骨密度值较对照组低,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者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组所占比例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腰椎间盘突出组中椎间盘邻近上下两椎体间骨密度有差异( 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骨密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一定的影响,突出的椎间盘邻近两椎体骨密度存在某种特殊差异可能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一种原因。

  • 特发性尿钙增多症合并骨质疏松1例并文献分析

    作者:王小菊;冯正平

    特发性尿钙增多症( idiopathic hypercalciuria,IH)的概念由Albright[1]等人于1953年提出,指在正常钙摄入的情况下,排除各种继发因素,血钙正常,24小时尿钙>4 mg/kg(0.1 mmol/kg)及尿Ca/Cr>0.21即可诊断的一种疾病。临床上IH并不少见,有报道成人尿石症伴IH者达40%~60%,而小儿尿石症中仅2%~5%是由IH所致。但IH合并严重骨质疏松者少有报道,现将我院内分泌科1例IH合并骨质疏松报道如下。

  • 金天格胶囊联合密盖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艳平;毕大卫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联合密盖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 Compressive Fracture, OVCF )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200例OVC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100例接受金天格胶囊、密盖息联合治疗;对照组100例单纯使用密盖息治疗,观察治疗有效率、VAS评分及右股骨中1/3处骨密度( bone density,BMD)值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VAS评分及右股骨中1/3处BMD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期结果(P<0.05)。结论金天格胶囊联合密盖息对OVCF具有良好疗效。

  • 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腰椎QCT骨密度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素琴;刘香红;陈静;李鹏;杨鸿兵

    目的:探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整理在本院进行腰椎QCT骨密度测量中的透析患者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25~77岁、平均56.1岁,透析时间20~134个月、平均56.3个月;随机选取健康人群45例,其中男17例、女28例,年龄30~78岁、平均49.2岁。按男女性别分为透析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利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方式表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腰椎骨密度要低于健康人群的骨密度( P<0.05);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要高;骨密度改变与透析时间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腰椎骨密度低于健康人群,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

  • 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研究

    作者:曾玉红;潘明明;张银萍;张斌;李青梅;冯燕;郭雄

    目的:调查了解西安地区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维生素D 水平的状况。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我科44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集其清晨空腹静脉血,用Cobase 6000型电化学发光仪(瑞士罗氏诊断)检测血中25(OH)D的水平,按照2012年12月-2013年5月为冬春季和2013年6月-2013年11月为夏秋季进行分组,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调查了44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其中女性患者数量远大于男性患者,这些患者普遍存在着维生素D水平不足现象,其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和缺乏所占比例较大,男女两组在年龄和血清25( OH) D水平上均无统计学差异,而且冬春季患者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要低于夏秋季的患者。结论本研究显示西安地区骨质疏松症患者维生素D不足现象比较普遍,男性女性之间无明显差别,而且体内维生素D水平与季节的变化有关,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 DXA影像评估绝经后女性椎体骨折

    作者:李毅中;蔡思清;颜丽笙;庄华烽;蔡东鹭

    目的:做骨密度检测时,应用椎体骨折评估软件发现椎体骨折,提高椎体骨折诊断率。方法连续对217例≥50岁绝经后女性做股骨近端骨密度检测时,行胸腰椎侧位扫描,应用椎体骨折评估软件发现椎体骨折。根据骨密度T值分为T>-2.5组和T≤-2.5组,年龄分为50~59岁组、60~69岁组和≥70岁组,绝经年限分为0~9年组、10~19年组和≥20年组,分析骨密度、年龄和绝经年限对椎体骨折率的影响,为了了解VFA对椎体骨折的评估的一致性,由同一位研究人员间隔2个月后再次对影像进行评估,采用Kappp统计方法行重复性检验。结果骨密度T>-2.5患者椎体骨折率为21.6%,T≤-2.5患者椎体骨折率34.8%;各年龄组椎体骨折率:50-59岁为12.5%,60-69岁为25.6%,≥70岁为44.8%;绝经年限长的女性椎体骨折率显著升高。重复性检验提示一致性强度极强。结论对绝经后女性做骨密度检测时,同时进行椎体骨折评估有利于提高椎体骨折和骨质疏松诊断率。

  • 冀东油田健康体检中老年骨密度水平现状调查

    作者:段冬生;智利霞;张胜强;陶丽;刘刚;王嘉

    目的:了解冀东油田中老年人群骨密度(BMD)水平,为防治骨质疏松症(OP)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美国GE Achilles Express骨密度仪,进行右跟骨定量超声测定,以骨密度T值≤-2.5诊断骨质疏松( OP),-2.5<T值≤-1诊断骨量减少( OPA),两者统称骨密度异常,作为标准尺度进行分析,收集2012年3月至2012年7月参加体检40岁以上人群的骨密度。结果入选3596例中老年人,OP患病率6.34%,OPA患病率25.22%,男性OP患病率7.47%,OPA患病率31.41%;女性OP患病率5.2%,OPA患病率18.96%。按年龄分段:40-49岁、50-59岁、60-69岁、70-80岁段各年龄段,男性OP患病率分别为5.31%,7.31%、9.95%、11.59%,随年龄增长而增加,OPA患病率32.78%、31.25%、29.70%、33.33%,呈“U”型改变;女性OP患病率分别为1.26%、3.68%、11.63%、24.39%,随年龄而增加, OPA 患病率分别为11.73%、17.99%、31.19%、14.63%,呈“∩”型改变。按性别分层:40-59岁骨密度异常( OP、OPA)男性大女性,60-80岁骨质疏松女性大于男性。结论随年龄增长骨密度异常比率增加,骨质疏松患病率表现明显,女性更为明显,要加强防治;40-59岁的男性骨密度异常明显高于女性,更应该重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参加体育锻炼。

  • 新型雌激素对女性血透患者骨质疏松的临床干预

    作者:沈丽莉;张翼翔;郁胜强;梅长林

    目的:观察雌激素他莫昔芬对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50例MHD女性患者按有/无骨质疏松分为A组(n=26)与B组(n=24),再将A组随机分为A1组(n=13,服用他莫昔芬、骨化三醇和碳酸钙)与A2组( n=13,不服用他莫昔芬,余同A1);观察治疗前后(12个月)患者疗效、副作用及血清雌二醇( E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等指标的变化;并以E2、BMP-2水平对入组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A1组疗效显著优于A2组(P<0.05),两组副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A组E2、BMP-2水平显著低于B组,治疗后A1组E2、BMP-2水平显著高于A2组(P<0.05),治疗前后iPTH、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提示治疗前A组及治疗后A2组iPTH与BMD值呈负相关(P<0.05),E2、BMP-2、Ca与骨密度(BMD)值呈正相关,且E2、BMP-2对BMD值影响大。 B组及治疗后A1组各指标与BMD值无线性回归关系。 ROC曲线提示E2、BMP-2与入组患者BMD值关系密切。结论他莫昔芬可能是通过提高MHD女性患者体内E2、BMP-2水平从而安全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且E2、BMP-2是影响MHD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的重要因子。

  • 认知功能障碍评估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治疗影响研究分析

    作者:樊继波;覃勇;唐晓松;董泽波;张婧

    目的:对比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 Anti osteoporosis drug therapy, AODT)与药物联合脉冲电磁场( Drug and Pulse Electromagnetic Field, DPEF)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影响的随访调查研究。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对照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来我院康复医学科就诊的60名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选择并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AODT组(30人)和DPEF 组(30人)。所有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但是在入院治疗前都有步行能力。AODT组患者应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DPEF组应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联合脉冲电场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及第12个月分别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及腰椎骨密度检测。评估内容包括简易精神状况问卷调查表( SPMSQ量表)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Function Independent Measure, FIM),腰椎骨密度T值(Bone mineral density T score)及生活质量评分(EQ-5D)。结果随访12个月后发现,AODT组患者与DPEF组患者生活质量(EQ-5D)评分及腰椎骨密度T值明显提高(P>0.05)。 DPEF组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分明显高于AOD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无差异( P>0.05)。结论 DPEF治疗技术与AODT治疗技术相比,可以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功能独立能力,有效提高腰椎骨密度。

  •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季节变化

    作者:姜礼红;王秋军;周萍;朱秀英;王丽平;陶天遵;范鹰;孟佳

    目的:本文通过测定我院就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体内25羟维生素D3水平,分析目前维生素D治疗状况并评价其与季节的关系。方法50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均符合1994年WHO关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8名,平均年龄75.6±1.5岁,女性22名,平均年龄69.3±2.6岁,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冬夏两季25( OH) D3、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含量。结果所有患者夏季25(OH)D3水平明显高于冬季(男性高42.5%,女性高54.6%,P<0.05)。维生素D缺乏情况:女性夏季为13.64%,冬季为36.36%,男性夏季为7.14%,冬季35.71%,冬季维生素D缺乏明显高于夏季( P<0.05),男女两组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含量均在正常范围。结论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在不同季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维生素D缺乏,冬季25(OH)D3水平更低。建议老年人科学合理应用维生素D,应该将定期监测25(OH)D3水平作为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常规实验室检查,并为临床合理应用维生素D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 广西南宁地区健康人群骨密度十年前后比较

    作者:颜晓东;胡映玉;陈友华;冯玲

    目的:比较广西南宁地区十年前后健康体检人群骨密度变化及骨质疏松患病率。方法横断面调查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80岁人群2524例的骨密度情况,并与十年前1058例横断面调查比较,骨密度检测采用同一台双能X线骨密度仪( DEXA)。结果男性和女性骨峰值年龄均为30-39岁,与十年前的结果一致。在30-39岁人群组中,十年前后男、女在股骨颈、ward三角、大转子、腰椎( L2、L3、L4)骨密度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60-80岁的老年总人群、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十年前后骨质疏松患病率(16.56%对17.78%,12.30%对18.28%,19.21%对17.31%,均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十年前后环境因素包括生活方式和人们保健意识等发生较大变化,但影响骨代谢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共存,因此,导致男女骨峰值水平和老年骨质疏松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

中国骨质疏松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