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rabismus &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중국사시여소아안과잡지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 影响因子: 0.8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5-328X
- 国内刊号: 11-3256/R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眼科医学生门诊临床见习带教体会
眼科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见习的一部分,具有见习时间短、需掌握内容较多的特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眼科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是每一位眼科临床教学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在临床见习带教过程中注重入科教育、理论技能培训、增强学生参与意识以及运用PBL理论及心得分享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后极部巩膜IGF-Ⅰ/IGF-ⅡmRNA的表达
目的目的观察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后极部巩膜IGF-Ⅰ/IGF-ⅡmRNA表达的变化,以探讨IGFs与形觉剥夺性近视发生的关系。方法实验用三色豚鼠30只,于出生后第2d,将左眼以半透明眼罩遮盖作为形觉剥夺眼,右眼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眼。测量实验前、遮盖4周、遮盖8周时遮盖眼和对照眼的屈光度、眼轴长度。遮盖8周实验结束时,RT-PCR检测后极部巩膜IGF-Ⅰ/IGF-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形觉剥夺使遮盖眼后极部巩膜IGF-Ⅰ/IGF-ⅡmRNA表达升高,与对照眼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0.05)。结论豚鼠巩膜可以自分泌/旁分泌IGF-Ⅰ、IGF-Ⅱ。形觉剥夺使遮盖眼后极部巩膜IGF-Ⅰ/IGF-ⅡmRNA表达升高,IGFs参与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中巩膜重塑的过程。
-
北京市朝阳区小学生近视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北京市小学生近视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近视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321名小学生进行调查,共4249名完成调查问卷和验光检查。结果近视患病率为36.71%±0.74%,女生患病率明显高于男生。多变量回归分析示近视患病率与年龄增长、父母近视、阅读姿势不端正、读写时眼与书本距离近、每天学习时间长、每次连续学习时间长有关,而课外阅读物字体大对近视有保护作用。结论应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对近视进行防控。
-
高度散光对正常眼位儿童视力的影响
目的:分析眼位正常高度散光儿童的视力情况,探讨高度散光对儿童视力的影响。方法回顾4~13岁眼位正常高度散光的儿童819例(1337眼),统计分析年龄,散光类型、程度及轴位与矫正视力的关系。结果矫正视力正常557眼占41.66%。不同年龄散光类型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散光类型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散光轴向的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正常眼位高度散光儿童,年龄较大者以近视散光为主,年龄较小者以远视散光为主。散光类型和轴向是影响正常眼位儿童视力的主要因素。
-
Ang-2在高氧诱导新生鼠ROP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图1高氧诱导组P17d视网膜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可见Ang-2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呈深褐色胞浆高表达;并可见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图2正常对照组P17d视网膜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可见Ang-2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呈浅褐色胞浆均匀低表达;内界膜表面光滑,未见突破内界膜的内皮细胞核。
-
眼白化病Ⅰ型家系致病基因GPR143新突变
图1 A和B分别为患者哥哥和弟弟的眼前段照相,表现为周边虹膜色素偏淡,片状和地图状的色素缺失,而瞳孔领处色素较深;C患者母亲虹膜颜色和正常人无异;D和E分别为患者哥哥和弟弟的眼底照相,都表现为后极部条纹状的色素缺失,且未见黄斑结构;F患者母亲的正常眼底;G为患者的OCT结果,显示未见有黄斑结构。
-
羊狂蝇致结膜蝇蛆病二例
羊狂蝇所致结膜蝇蛆病因我国所见报道极少,笔者是偶然发现,缺少寄生虫学鉴定,故将所拍虫体照片与1957年刘英奇报道照片做一比较,以确认此病例,还请有关专家鉴定,为提高大家的认识,作一简要介绍。
-
手术年龄对于Ritleng泪道插管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疗效的影响
目的:研究Ritleng泪道插管手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手术年龄与治愈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进行Ritleng泪道插管手术治疗的的临床资料280例(356只眼),分析不同年龄患儿治愈率,不同类型泪道阻塞治愈率,以及不同类型泪道阻塞在不同年龄患儿中所占的比率、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计算及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56眼中322眼治愈,总治愈率达90.4%,治愈率随年龄增长呈明显下降的趋势;复杂性泪道阻塞所占的比例随年龄增长呈上升的趋势;在356眼中,复杂性鼻泪管阻塞76眼,其中治愈53眼,治愈率69.7%,单纯膜性鼻泪管阻塞280眼,治愈269眼,治愈率96.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 Ritleng泪道插管手术对于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患儿有较好的疗效,随着年龄增大,治愈率呈下降趋势,复杂性鼻泪管阻塞较单纯膜性鼻泪管阻塞治愈率低,且复杂性鼻泪管阻塞所占的比例随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
-
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防治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青少年角膜塑形镜验配和戴镜过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8例行角膜塑形镜验配的青少年患者,采取一系列积极的护理配合工作。结果随访半年后,所有戴镜患者的近视度数都未见增长,且无眼表并发症的出现。结论青少年角膜塑形镜验配和戴镜过程中积极、规范的护理配合工作是有效、安全配戴的重要保障。
-
眼白化病Ⅰ型家系致病基因GPR143新突变
目的:对收集的一例眼白化病1型家系的致病基因GPR143进行突变检测。方法抽取先证者两兄弟及其母亲的5ml外周血,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眼白化病1型致病基因GPR143外显子及其相邻的内含子,并进行直接测序。结果 PCR结果显示两眼白化病1型的兄弟第五外显子均无产物,而其他8个外显子均有产物,相同反应条件下其母亲及正常对照组所有外显子都可扩增出产物,证明该眼白化病患者的致病基因GPR143的第五外显子缺如。结论本研究在眼白化病1型的患者的致病基因中发现了整个外显子的缺失突变,扩展了OA1致病基因的突变频谱。
-
渐进多焦点眼镜的不良验配对少年儿童视功能的负面影响
目的:分析渐进多焦点眼镜不良验配对少年儿童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例渐进多焦点眼镜不良验配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中原矫正视力0.5~1.0,7例屈光度比原镜增加≤-0.75D,5例NPC>7cm,6例外隐斜视,6例正性融合减少10~18o,负性融合增加2~8o;8例融合范围缩小,近立体视100〃~400〃。5例BCC≤+0.25D,3例NRA<+2.50D,6例PRA<-2.50D;7例AC/A<3。结论本文显示渐进多焦点眼镜有增加外隐斜视,减少正性融像,增加负性融像,减小融像范围,降低近立体视能力,导致调节力下降,调节滞后的作用,不宜常规用于青少年近视患者。配前要有全面的视功能记录,配后应定期复查视功能,避免负面影响。
-
X-连锁隐性遗传高度近视家系的ZNF185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应用基因测序的方法,对一个致病基因已定位于MYP1位点的X-连锁隐性遗传高度近视家系进行基因筛查,探索ZNF185基因与该家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家系中28人临床资料并采集10例患者及18例家系正常成员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扩增ZNF185基因的全部22个外显子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区域,用直接双向测序、BLAST比对进行突变分析。结果对ZNF185基因直接测序发现了4个变异序列(3947C>T、6054G>A、7566T>C、17462delcccactgttcc)均属于基因非编码区SNP(rs733359、rs2071258、rs2071259、rs66958885),所有变异序列均存在于患者及其部分正常亲属中,与疾病表型无共分离现象。结论排除了ZNF185基因外显子突变导致该家系高度近视的可能性。
-
外伤性外直肌麻痹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外伤性外直肌麻痹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保守治疗半年无效者,根据外直肌麻痹程度采取不同手术方式,轻度麻痹,采用内直肌后徙术加外直肌缩短;重度采用内直肌后徙术加外直肌与上、下直肌联结术或先行内直肌后徙,3~6个月后再行上、下直肌部分移植于外直肌附着点处。结果16例保守治疗无效,经手术治愈12例(75%),好转4例(25%)。观察6个月~1年,眼位稳定,无眼前段缺血改变。结论内直肌后徙术加外直肌与上、下直肌联结术是治疗重度外直肌麻痹的有效方法。
-
两种泪道探通术治疗不同年龄婴幼儿泪囊炎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联合泪道内注入典必殊眼膏法和单纯泪道探通术治疗不同年龄婴幼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3年11年我院眼科就诊的418例(454眼)婴幼儿泪囊炎患儿,按年龄3~6月龄、7~12月龄分为A、B两组,两组内随机分为泪道探通术联合泪道内注入典必殊眼膏组和单纯泪道探通术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 A组患儿总治愈率93.1%,其中泪道探通术联合泪道内典必殊眼膏组治愈率95.2%,对照组治愈率91.7%;B组总治愈率78.2%,泪道探通术联合泪道内注入典必殊眼膏组治愈率86.4%,对照组治愈率69.9%。总治愈率A组与B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泪道探通术的治愈率比较,A组内无显著性差异,B组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3~6月龄是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佳时机,6月龄以上患儿泪道探通联合泪道内注入典必殊眼膏能明显提高泪囊炎的治愈率。
-
Ang-2在高氧诱导新生鼠ROP动物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Ang-2在高氧诱导新生鼠ROP动物模型中的表达,探讨Ang-2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6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高氧诱导组和正常对照组,将氧诱导组小鼠置于密闭容器中饲养,连接氧浓度测量仪,保持氧箱内氧浓度为75±2%,5d后将幼鼠取出置于常氧环境中饲养,正常对照组幼鼠置于普通空气中饲养。两组幼鼠均于出生后17d被处死,行眼球病理切片Ang-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了解Ang-2在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中的作用。结果高氧诱导组幼鼠生后17天视网膜新生血管和Ang-2的表达达高峰。P17d高氧诱导组幼鼠突破内界膜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34.78±4.38)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56±1.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P17天高氧诱导组幼鼠Ang-2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平均光密度值(OD值)分别为(117.25±10.67)和(83.29±9.1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0.001)。结论高氧诱导组幼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同Ang-2的表达变化相一致,提示Ang-2在高氧诱导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起一定作用。
-
104例儿童异常瞬目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所见儿童异常瞬目病因及个体化治疗方法。方法对104例以异常瞬目为主诉患儿进行裂隙灯下眼表检查、泪膜破裂试验(BUT)及屈光不正筛查,详细询问病史、用眼习惯、必要时内科就诊协助排查神经系统疾病,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结果104例患儿中,过敏性结膜炎患者63例,慢性结膜炎、角结膜炎、结膜炎伴结膜结石、睑板腺功能障碍者22例,睑内翻倒睫5例,明显屈光不正者6例,合并抽动症者4例,眼部检查无明显异常者4例。其中,泪膜破裂时间检查异常者26例。眼科治疗1周至4周后,90例(86.5%)治愈,10例(9.6%)好转,5例(4.8%)无改善。结论儿童瞬目异常常见病因包括过敏性结膜炎、感染性角、结膜炎、儿童干眼症、屈光不正、儿童抽动症等;仔细的眼部检查及整体性临床思维,有助于儿童瞬目异常病因的正确诊断,可以有效的缩短病程,防止长期滴用不适当的眼药水引起药物性眼表损伤,减轻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及经济负担。
-
光学镜片结合健眼操治疗青少年近视研究
目的:观察光学镜片结合理视健眼操治疗单纯性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筛查938例9~23岁单纯性近视中小学生,进行光学镜片结合理视健眼操治疗,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9~12岁组治疗有效率4.0~4.4视力组54.6%、4.5~4.7视力组81.6%、4.8~视力组88.9%,均高于13~18岁组和19~23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光学镜片结合理视健眼操对单纯性近视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沧州地区8~14岁健康学龄儿童正常眼眼压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沧州地区8~14岁健康学龄儿童正常眼眼压情况,分析眼压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沧州市地区8~14岁健康学龄儿童共3103例(6206眼)进行眼压、视力、屈光状态和一般眼部检查,采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LSD法)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正常眼的眼压均值为15.60±2.70mmHg,女性的眼压均值大于男性,随着年龄、近视增长,眼压有升高趋势。结论8~14岁健康学龄儿童可以采用成人眼压参考值,眼压与性别、年龄、屈光状态等多因素相关。
-
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后极部巩膜IGF-Ⅰ/IGF-ⅡmRNA的表达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一例
患者男,5岁,2013年8月8日因“右腿痛”到我院就诊,: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次日血液科CCLG-2008-ALL标危方案化疗,包括单联鞘内注射,强的松敏感实验。8月22日诱导缓解。8月29日再次诱导缓解。9月10日继续诱导缓解。9月19日行CAM早期强化治疗,期间三联鞘内注射1次,化疗期间合并骨髓抑制,予输红细胞以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骨髓造血治疗,过程中出现发热,上呼吸道感染,予以头孢唑林、万古霉素、伏立康唑、达菲抗感染治疗后缓解。10月9日突然头痛,伴呕吐,“对眼”,11日到眼科就诊,双眼视力:1.0眼压:右眼:13mmHg,左眼:11mmHg,眼位映光:左眼+20°,三棱镜遮盖法:右眼注视:+50△,左眼注视:+50△,融合立体视检查:交叉点:+23°(他觉),融合范围立体视:无。眼球运动无异常,眼底:双眼视乳头边界模糊,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伴有少量出血。诊断: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双眼视神经水肿,视网膜出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眼B超示:双眼视神经增粗,视乳头水肿。阿托品散瞳双眼:+1.75DS,斜视度较散瞳前无明显变化。佩戴压贴三棱镜:双眼底向外20△,10月20日颅内压340mmHg,头颅血管成像:右横窦及乙状窦管径明显变细,断续显影,左横窦外侧段管径较细,左乙状窦显影浅淡,大脑静脉影增多。头部MRI检查显示:脑实质未见异常信号,脑沟以及侧脑室较前显著。MRI及MRV示:双侧侧窦受压性改变。诊断为:颅高压,原因?予口服甘油盐水20ml每日3次。2周后:双眼视力1.0,.映光:左眼+20°,三棱镜遮盖试验:右眼注视:+50△,左眼注视:+50△,融合立体视:无。眼底:双视乳头边界轻模糊,无新鲜出血。3周后眼底视神经水肿消失,视网膜出血吸收,颅内压260mmHg。
-
新生儿眼病筛查应用进展
新生儿眼病如果诊断和治疗不及时,不仅影响眼球发育,甚至造成视力严重缺失。新生儿眼病筛查是在新生儿群体中快速、简便、敏感无创的检查,对危害眼球生长发育,导致儿童视功能障碍的先天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等群体筛查,使患儿在临床上尚未出现疾病表现,而其眼部或功能已有变化时做出早期诊断,避免出现不可逆性损害,保障正常眼球和视功能发育。
-
调节、离焦与儿童近视关系的研究进展
近视已成为全球一个重大的问题,近年来学者们对近视的发展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调节滞后是儿童近视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近视儿童调节反应的变化性高于正视儿童,调节滞后亦重于正视儿童。周边视网膜像处于正视状态或低度远视离焦状态者相对于处于近视离焦状态者发展近视的危险性要高。本文就调节及周边离焦与近视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4年第22卷主题索引
-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4年第22卷人名索引
-
儿童眼病诊疗新技术高端论坛将举行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编辑部和南昌儿童医院眼科联合主办的儿童眼病诊疗新技术高端论坛将于2014年10月17-19日在南昌市举行。
年 | 期数 |
2018 | 01 03 |
2017 | 01 02 03 04 |
2016 | 01 02 03 04 |
2015 | 01 02 03 04 |
2014 | 01 02 03 04 |
2013 | 01 02 03 04 |
2012 | 01 02 03 04 |
2011 | 01 02 03 04 |
2010 | 01 02 03 04 |
2009 | 01 02 03 04 |
2008 | 01 02 03 04 |
2007 | 01 02 03 04 |
2006 | 01 02 03 04 |
2005 | 01 02 03 04 |
2004 | 01 02 03 04 |
2003 | 01 02 03 04 |
2002 | 01 02 03 04 |
2001 | 01 02 03 04 |
2000 | 01 02 03 04 |
1996 | 01 02 04 |
1995 | 01 02 03 04 |
1994 | 01 02 03 04 |
1993 |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