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西医结合 >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olog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중국중서의결합피부성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0709
  • 国内刊号: 12-13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17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天津
  • 主编: 温海
  • 类 别: 中西医结合
期刊荣誉:
  • 解毒痤疮丸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作者:卢彩虹;张娅珍

    目的 观察解毒痤疮丸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50例采用解毒痤疮丸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毒痤疮丸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免煎中药外洗治疗头皮银屑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作者:滕艳;张玉芳;王强

    目的 评价免煎中药外洗治疗头皮银屑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免煎中药辨证外洗治疗,对照组采用哈西奈德溶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第2周、4周随诊,评价各组的疗效和安全性,停药2周随访评价远期疗效.结果 改良PASI评分(Scalp-modified PASI,S-mPASI)治疗第2周2组均见效,哈西奈德组优于免煎中药组;第4周免煎中药组优于哈西奈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结束2组有效率,免煎中药组高于哈西奈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及停药2周随访,免煎中药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免煎中药辨证外洗治疗头皮银屑病安全有效.

  • 9例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吴景良;李雪飞;陈丽莉;宗春光;王丹

    目的 总结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新生儿SSSS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均出现典型皮损,2例伴低热,7例伴白细胞升高,5例伴有腹泻,4例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且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均为100%.结论 新生儿患者容易伴发其他疾病,病情重,早期使用敏感抗生素和皮肤护理是治疗的关键.

  •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李光杰;原昌仙;李威威

    目的 观察分析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3例神经性皮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治疗组37例,外用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对照组36例,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疗程均为4周.在治疗4周末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乳膏的临床疗效可靠,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丹参针局部注射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囊肿型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孙玉财;冯子轩

    目的 丹参针局部注射联合中药内服,探索一种安全有效治疗囊肿型痤疮的方法.方法 将60例囊肿性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同时口服中药(海藻玉壶汤加味)及外用夫西地酸软膏,疗程12周.2组均常规消毒冲洗囊腔,用针头斜面对囊壁进行部分剥除,治疗组将丹参针注入囊腔内,1次/周,患者均于3个月后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3.3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针局部注射联合中药内服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满意,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荆州地区49例0~6岁儿童甲真菌病病原学分析

    作者:李丽;方静;刘进先

    目的 了解荆州地区0~6岁儿童甲真菌病的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经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诊断为甲真菌病的0~6岁儿童病例资料.结果 儿童甲真菌病患者在3~6岁中构成比高.常见临床类型为远端侧位甲下型(59.18%).可能危险因素为浅部真菌病家族病史、甲外伤史和其他部位浅部真菌病史.共分离出病原菌49株,包括皮肤癣菌17株,酵母菌30株,非皮肤癣菌2株,常见的致病菌依次为光滑念珠菌(20.41%)、红色毛癣菌(18.37%)和近平滑念珠菌(18.37%).结论 荆州地区0~6岁儿童甲真菌病主要致病菌种为光滑念珠菌,针对其临床特征及病原菌分布的研究十分重要.

  • 点阵激光辅助自体成纤维细胞经皮递送的初步研究

    作者:吴红巾;周炳荣;张炜明;张家安;谢淑芬;马立文;张婷;刘娟;王申

    目的 观察点阵激光辅助自体成纤维细胞经皮递送对真皮的长期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满月家猪,取耳缘皮肤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传至三代后收集.取幼猪胸背部皮肤,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点阵激光组,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点阵激光联合磷酸盐缓冲液(PBS)组.3个月后取已处理皮肤活检病理检查,以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法检测各组胶原纤维分布情况,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表达情况.结果 HE染色、Masson染色法显示点阵激光组、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点阵激光联合PBS组胶原纤维含量较空白对照组增多,排列更紧密;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胶原纤维含量增多高;实时荧光定量检测点阵激光联合细胞组与点阵激光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其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高.结论 点阵激光辅助自体成纤维细胞经皮递送后产生持续刺激真皮胶原增生作用.

  •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5、17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张飞娟;白莉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25、IL-17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健康人对照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中IL-25、IL-17的水平,分析它们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IL-25、IL-17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IL-25、IL-17水平分别为(125.08±40.60)、(17.86±8.50) n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90.82±14.95)、(8.11±2.76) ng/L,慢性荨麻疹患者IL-25、IL-17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776和0.798,均P<0.01).结论 IL-25、IL-17在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呈高水平,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三物黄芩汤联合阿维A治疗阴伤湿热型掌跖脓疱病临床观察

    作者:缪泽群;孙祥银;盛晚香;宋继权

    目的 探讨三物黄芩汤联合阿维A治疗阴伤湿热型掌跖脓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0例掌跖脓疱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三物黄芩汤联合阿维A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阿维A口服治疗,疗程为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评估记录各观察指标并判断疗效.结果 ①治疗后患者的PASI评分和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PASI评分和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56.67%,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3%和63.3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物黄芩汤联合阿维A治疗阴伤湿热型掌跖脓疱病安全有效.

  • 养血解毒药对组合治疗银屑病的分子机制预测

    作者:姜春燕;王莒生;杨静;李元文;周冬梅;张苍;孙丽蕴;张广中

    目的 探讨养血解毒药对组合干预银屑病的作用靶点及分子网络机制.方法 参考《中药大辞典(第2版)》找到当归、鸡血藤、槐花、土茯苓的化学成分,应用PubChem数据库检索这些成分对应的靶蛋白;以“Psoriasis”为关键词,在PubMed gene数据库中检索银屑病的相关基因;然后将上述数据集导入分子网络分析平台,分别构建中药靶蛋白和银屑病相关基因的分子网络及生物学通路;再通过网络映射、比较,可视化呈现养血药对、解毒药对及它们的组合干预银屑病的作用靶点和分子网络机制.结果 养血解毒药对组合针对核因子-κ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泛素和26s蛋白酶体分子靶点,以及通过调控芳香烃受体信号通路、雄激素信号通路、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信号通路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对银屑病发挥协同效应.结论 分子网络分析技术是探索中药治疗疾病靶点及机制的有效方法.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证型与IFN-γ、IL-2、IL-4、IL-10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宫泽琨;张峻岭

    目的 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各中医证型患者外周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10的水平,以探求SLE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参考指标.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将SLE分为4种证型,气血热盛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血瘀型和气滞血瘀肝郁型,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并比较不同证型SLE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FN-γ、IL-2、IL-4、IL-10水平的差异.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清IFN-γ、IL-4、IL-10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2的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从气血热盛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血瘀型到气滞血瘀肝郁型IFN-γ、IL-4、IL-10的水平依次递减,IL-2为依次递增,其中气血热盛型、脾肾阳虚型与气阴两虚血瘀型和气滞血瘀肝都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中IFN-γ、IL-4、IL-10和IL-2水平可作为SLE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参考指标.

  • 大疱性类天疱疮皮损继发粟丘疹1例

    作者:李莹;吴景良

    报道1例大疱性类天疱疮皮损继发粟丘疹.患者女,56岁,双上肢大疱性类天疱疮遗留的色素沉着斑上出现白色丘疹1个月.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内表皮样囊肿,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组成,可见颗粒层,囊内含板层状角质.诊断为粟丘疹.

  • 挪威疥1例

    作者:秦爽;陆捷洁;王爱民;刘巧

    报告挪威疥1例.患者男,16岁,全身弥漫性红斑、丘疹、鳞屑伴瘙痒2个月.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干燥,躯干、四肢见密集分布粟粒大小的暗红色丘疹,其上可见细小的黏着性鳞屑及血痂.阴囊、双手指缝、双手掌密集分布针尖至粟粒大小的暗红色斑丘疹,上覆黄色厚痂.指缝痂皮镜检:疥螨成虫阳性.诊断:挪威疥.外用10%硫软膏治愈.

  • 红皮病型银屑病继发多发性鳞状细胞癌1例

    作者:徐海丰;杨会君

    1临床资料患者男,76岁,炼油工人,因全身反复鳞屑性斑片伴痒40年,多次出现溃疡2年,于2013年10月收治我科.患者50年前因头皮、四肢出现鳞屑性斑片,伴痒,在外院诊断为银屑病,予中药口服、外洗后缓解.多年来皮损反复发作.20余年前开始于当地间断使用中药(含雄黄)口服、外用,口服砷溶液,紫外线照射等治疗可缓解.2年前患者腹部出现3处约黄豆大小新生物,无自觉症状,表面出现浅溃疡,我科门诊切除后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后诊断为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1年前背部出现2处小溃疡,再次门诊切除,3个月前躯干、臀部再次出现9处大小不等斑块、溃疡.

  • 播散型环状肉芽肿1例

    作者:王彩霞;卢桂玲

    1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躯干、双上肢起皮疹半年,于2011年2月28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双上肢出现针尖至米粒大小的红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曾在当地医院予对症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无好转,皮疹逐渐增多、增大,形成环状.工作中接触溴素、氯气.既往史:患有糖尿病史、血脂异常及转氨酶增高史,未行药物治疗.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关键词: 肉芽肿 播散型 环状
  • 砷角化症继发巨大基底鳞状细胞癌1例

    作者:仪晓芹;于星海;朱小荣;解培吉;封常霞

    患者女,43岁,全身出现角化性丘疹伴色素异常20年,左乳房溃疡5年.左乳房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显著角化过度,真皮内肿瘤组织和表皮相连,向下侵袭达真皮深层.诊断:(1)砷角化病,(2)左乳房基底鳞状细胞癌.砷角化症经治疗后症状好转,现正在随访中.左乳房基底鳞状细胞癌给予扩大切除术.

  • 皮脂、马拉色菌检测有助于头皮白屑风辨证分型

    作者:章晓鹰;徐平;张慧敏

    目的 建立有助于头皮白屑风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检测指标,并探讨头皮白屑风病因病机.方法 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将白屑风患者分为血热风燥型(26例)与肠胃湿热型(51例),15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马拉色菌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检测;皮脂含量采用油脂检测仪检测;红斑采用红斑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肠胃湿热组皮脂含量为50.55±19.00,高于血热风燥组(20.08±7.96)与正常组(19.40±11.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胃湿热组球形、限制型马拉色菌感染率分别为68.63%、94.12%、高于血热风燥组(34.62%、61.54%)与正常组(33.33%、60.00%),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皮脂与马拉色菌检测可以作为头皮白屑风辨证分型的辅助检测指标.

  •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治疗后血清中sICAM-1、IFN-γ的变化

    作者:丁敏;张建中;杜鹃

    目的 探讨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治疗后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3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sICAM-1、IFN-γ水平,并与20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及20例健康人对照;33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总疗程为16周,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并再次检测血清sICAM-1、IFN-γ水平.结果 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sICAM-1、IFN-γ平均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期白癜风患者及正常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血清sICAM-1、IFN-γ平均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进展期白癜风患者血清sICAM-1、IFN-γ平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组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治疗后血清sICAM-1、IFN-γ降低程度高于治疗无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白癜风患者血清sICAM-1、IFN-γ可反映疾病活动性,其水平变化可能与进展期白癜风的转归及临床疗效相关.

  • 红光照射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韩宇男;卢益萍

    目的 对比红光照射及卤米松乳膏在治疗慢性湿疹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慢性湿疹诊断的患者6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组采用红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卤米松乳膏治疗,2组患者都同时给予系统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瘙瘁(SORAD)指数和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SORAD指数和EA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91.17%,对照组有效率的71.4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光照射治疗对慢性湿疹的治疗安全有效,值得研究与推广.

  • 复方消银膏治疗银屑病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苏姗姗;张明瑞;贺海英;范丹丹;李杨;李福秋

    目的 观察复方消银膏治疗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外用咪喹莫特刺激小鼠鼠背产生银屑病模型,外用复方消银膏A(消银膏∶丙酸氯倍他索=1∶1)、复方消银膏B(消银膏∶丙酸氯倍他索=1∶2)及对照药物治疗,8d后观察各组疗效;对大鼠进行皮肤刺激试验、皮肤过敏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及长期毒性试验.结果 复方消银膏A、复方消银膏B均能明显改善小鼠银屑病病情,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完整、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急慢性毒性,不产生致敏作用.结论 复方消银膏A、复方消银膏B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且相当,且安全性较高.

  • 玉泽皮肤屏障修护身体乳在慢性湿疹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李建勤;徐翔;韩冯

    目的 探讨皮肤屏障修护身体乳在慢性湿疹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124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4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使用0.1%糠酸莫米松乳膏2次/d;试验组每天使用玉泽皮肤屏障修护身体乳2次,对照组不使用皮肤屏障修护身体乳.2周后均停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并将试验组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试验Ⅰ组43例继续使用皮肤屏障修护乳2周,而试验Ⅱ组41例停用皮肤屏障修护身体乳.在治疗2周和4周后进行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EASI)以及临床疗效评估,治疗结束后第4周和第8周比较3组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2周和4周后,试验Ⅰ、Ⅱ组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Ⅰ、Ⅱ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第4周和第8周,3组复发率比较,试验Ⅰ组复发率(6.98%,9.30%)明显低于试验Ⅱ组(24.39%,34.15%)和对照组(32.50%,4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泽皮肤屏障修护身体乳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可以提高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皮肤屏障修护身体乳的连续使用4周可降低慢性湿疹的复发率,且安全性好.

  • 健康教育在皮肤科的应用现状

    作者:张泽曦;李墨灵;景春晖;张晗;夏庆梅

    各种皮肤病因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不同,传染途径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公众对健康教育普遍存在需求.健康教育可提高皮肤病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 皮肤创伤修复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康;王舒;于杨;李福秋;姚春丽

    急、慢性创伤千百年来一直困扰着人们,因此也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皮肤作为人体大外部的器官极易遭受创伤.近年来,关于创伤修复的研究进展迅速,但是,目前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在现有的治疗水平下,越来越多的各种急、慢性难愈性创面让医患难以应对,更不用说达到像胎儿一样完美的无瘢痕愈合.现从皮肤创伤修复的机制、影响因素、治疗方法3个方面重点阐述皮肤创伤修复的研究进展,以期发现更多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创伤修复的机制研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等方面找到新的突破.

  • 黄褐斑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时悦;谭城

    黄褐斑是一种好发于颜面等暴露部位的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目前普遍认为其与紫外线暴露、性激素水平异常和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相关.近年研究结果表明,皮肤屏障的受损、炎症因素及血管因素在黄褐斑发病过程中也有重要意义.此外,长期暴露于日光中的短波可见光和人工光、热源也可诱发本病.

  • 刘巧教授诊疗痤疮经验

    作者:秦爽;刘巧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损容性皮肤病的一种,中医学上称为“皶”、“肺风粉刺”等,历代文献多有记载.本文旨在介绍刘巧教授诊疗痤疮的经验,主要包括从皮损、部位、经期、年龄、地域、季节进行辨病辨证的思路,以及宣肺清热、清热化湿通腑、和营化痰散结、补益肝肾等治法的运用,并结合随症加减用药,临床取得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痤疮 经验 名老中医
  • 北医系统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安排的问卷调查

    作者:常晓丹;李春婷;戴珊;宋清华;张理涛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北医系统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轮转安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此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建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北医系统三家医院(北大医院、人民医院、北医三院)皮肤科的52名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皮肤科内部轮转时间安排、其他科室的轮转计划安排两大方面.结果 回收完整填写表52份,回收率100%.目前北医系统皮肤科住院医师培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轮转安排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结论 应合理安排本科室及其他科室的轮转计划,解决相应科室的轮转时间安排问题,探索全新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模式.

  • 实事求是报喜告忧

    作者:吴绍熙

    近有幸拜读陈学荣教授等主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深深体会该书非常实事求是:报喜更报忧.全书在简介中医理论及中药现代研究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肯定了作者的临床心得,这方面当然是好的个人心得.而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报告这些成绩的同时也实事求是系统地介绍了中医药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如雷公藤片中出现雷公藤ⅡA,木通中的马兜铃酸等的不良反应,有理有据地告知一些中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警示在临床应引起注意,不能只考虑中医药的优点而忘其可能的不良反应,以免造成病人的损失,这些都是作者的实践心得,金玉良言.诚如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今政协常委会副主席韩启德院士为本书作序中提出的“本书不但为全国皮肤科学界与中西医结合同道提供参考,而且能进一步引起学术争鸣,使更多的同行投身于中西医结合的实践和研究中去,让中西医结合园地绽放更多更鲜艳的奇葩”.相信本书一定会不辱使命.

    关键词: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