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 종류구여림상
- 主管单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55/R
- 国内刊号: 贾力涛
- 论文标题 期刊级别 审稿状态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小板计数与化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治疗的15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吸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患者血小板水平之间的差异;分析患者血小板计数与化疗效果的关系;观察不同血小板计数水平患者疾病进展(TTP)、总生存(OS)的差异,评估预后.结果 晚期NSCLC患者与健康人血小板计数升高比例分别为36.5%(57/156)和5.0%(5/100)(P<0.01);晚期NSCLC患者中血小板计数增多组化疗有效率低于血小板计数正常组,分别为22.8%(13/57)和39.4%(39/99)(P<0.01);晚期NSCLC患者化疗后血小板计数增多组与血小板计数正常组TTP为3.0个月和5.2个月(P<0.01),OS分别为11.2个月和14.2个月(P<0.01).结论 血小板计数增多与NSCLC的发生、进展和转移有关,血小板计数可作为NSCLC评估预后的一个指标.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肝损伤16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化疗后肝功能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病史资料完整的NSCLC患者16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多西他赛或者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的方案全身化疗,定期监测患者肝功能指标,并行肝脏彩色超声检查了解患者肝脏的形态学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行多西他赛或者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中位水平分别为29、30U/L,治疗后分别升高至54、39U/L,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L)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氨基转移酶的异常升高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无关(P>0.05);吉西他滨化疗组患者较多西他赛化疗组患者易出现氨基转移酶的异常升高(P<0.05);化疗前合并肝转移的患者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患者易出现氨基转移酶的异常升高(P<0.05).结论 晚期NSCLC患者行多西他赛或者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可引起氨基转移酶的异常升高,化疗前合并肝转移、HBsAg阳性及化疗过程中使用吉西他滨可能是肝损害的危险因素.
-
微血管密度、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突变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微血管密度(MVD)、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变异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标本40例,基因测序检测IDH1突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VD,研究二者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同时选取5例正常脑组织标本行对比性研究.结果 正常脑组织及Ⅰ、Ⅱ、Ⅲ、Ⅳ级胶质瘤MVD计数分别为(8.12±1.64)、(25.10±1.27)、(27.00±1.98)、(42.80±10.75)、(56.50±5.23)个,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5.42,P<0.05),低级别胶质瘤(Ⅰ~Ⅱ级)和高级别胶质瘤(Ⅲ~Ⅳ级)MVD计数分别为(23.94±8.03)、(45.54±8.1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69,P<0.001).正常脑组织均未见IDH1突变,胶质瘤标本中20例出现IDH1突变,突变位点均为R132位点,突变者MVD计数为(31.11±13.47)个;20例未见IDH1突变,其MVD计数为(40.54±12.11)个,IDH1突变组、未突变组MVD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8,P=0.025).结论 MVD计数可作为胶质瘤病理分级的指标之一,IDH1突变位点常见于R132.
-
18F-FDG PET-CT大标准化摄取值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18F-FDG PET-CT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术前行PET-CT检查的NSCLC患者,对可能影响肿瘤SUVmax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癌胚抗原、肿瘤位置、组织学类型、TNM分期、T分期、N分期、肿瘤大小、脉管浸润和胸膜浸润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UVmax的诊断效率和佳诊断界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SUVmax与癌胚抗原(P=0.002)、肿瘤大小(P< 0.001)、组织学类型(P< 0.001)、TNM分期(P< 0.001)、T分期(P< 0.001)、N分期(P< 0.001)、脉管浸润状态(P=0.001)有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P=0.004)、肿瘤大小(P=0.036)、N分期(P=0.043)是肿瘤SUVmax的独立影响因素.肿瘤SUVmax对淋巴结转移有预测价值,以6.75为界值时诊断效率高,敏感度为72.2%,特异度为81.6%.结论 NSCLC的18F-FDG PET-CT SUVmax与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非腺癌、肿瘤较大、伴有淋巴结转移者SUVmax较高,肿瘤SUVmax可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
-
鼠双微体同源基因2 SNP309多态性与亚洲人群消化道肿瘤遗传易感性研究的Meta分析
目的 综合评价鼠双微体同源基因2 (MDM2)基因启动子区30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SNP309 T>G)与亚洲人群消化道肿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SpringerLink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以得到MDM2 SNP309 T>G和消化道肿瘤易感性关系的所有病例对照研究文献(2005年至2012年),并用RevMan 4.2软件中Meta分析法合并SNP309T>G与亚洲人群消化道肿瘤易感性关系的OR值,然后对入选文献的所有数据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 共有国内外17篇合格文献纳入研究,累计病例和对照病例分别为5 183例和6 660例.合并结果显示,携带MDM2 SNP309 GG基因型者患消化道肿瘤的危险性相对于携带TG +TT基因型的合并OR值是2.23[95%可信区间(95%CI)=1.73 ~ 2.89,P< 0.01].发表偏倚评估未发现明显的偏倚.结论 MDM2 SNP309 GG基因型可能是亚洲人群消化道肿瘤易感性的危险因素.
-
再程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放化疗后局部复发食管癌临床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再程调强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食管癌首程放化疗后复发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79岁的女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后13个月出现局部复发,给予调强适形放疗(54 Gy/30次),并同步予尼妥珠单抗(200 mg/次,1次/周,静脉注射,共用6次).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再程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后1个月复查,复发病变完全缓解,除Ⅱ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Ⅰ级疲劳、Ⅰ级皮疹外,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再程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放化疗后局部复发食管癌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
甲状腺乳头状癌Notch-1表达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Notch-1的表达及复发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35例PTC患者的石蜡组织进行Notch-1的表达检测,结合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分析Notch-1表达与PTC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Notch-1在PTC复发患者中表达高于无复发患者(x2=20.164,P< 0.05).Notch-1表达、肿瘤大小、原发灶包膜外侵犯、手术方式及T分期与复发相关(P<0.05),性别、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对复发无明显影响(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Notch-1表达、原发灶包膜外侵犯是PTC复发的独立因素.结论 Notch-1的高表达提示PTC的不良预后,可能为PTC复发患者的有效预后指标.
-
贫血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贫血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贫血量表(FACT-An)对86例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生命质量评测.按照血红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对比两组患者生命质量的差异,并分析贫血及其他临床因素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86例患者贫血的发生率为61.63%(53/86).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患者的生理状况评分[(12.47 ± 4.68)分比(16.03±4.14)分,P=0.001]、情感状况评分[(9.45±4.04)分比(11.30±3.98)分,P=0.041]、功能状态评分[(10.30±4.02)分比(13.61±3.74)分,P<0.001]、贫血子量表总分[(40.06±10.45)分比(57.39±7.28)分,P<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贫血组患者FACT-An得分低于非贫血组[(84.34±18.95)分比(111.70±13.19)分,P< 0.001].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红蛋白水平(P< 0.001)、是否合并慢性疾病(P=0.002)、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态评分标准(ECOG-PS)评分(P=O.018)、年龄(P=0.030)是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率高,贫血对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有显著影响.
-
调强适形放疗治疗颈部Ⅰb区淋巴结阴性鼻咽癌Ⅰb区勾画、剂量及区域复发的研究
目的 探讨颈部Ⅰb区淋巴结阴性鼻咽癌患者行调强适形放疗(IMRT)时,Ⅰb区的勾画、剂量与区域复发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病理确诊并接受IMRT治疗的Ⅰb区淋巴结阴性的初治鼻咽癌患者共190例,按Ⅰb区是否勾画为临床靶体积(CTV)并予预防照射分为计划预防照射(PPI)组及非计划预防照射(non-PPI)组.比较两组Ⅰb区与颌下腺的剂量差异,随访Ⅰb区的区域转移情况.结果 190例Ⅰb区淋巴结阴性并接受IMRT治疗的鼻咽癌患者中,non-PPI组134例,PPI组56例.中位随访47个月,两组均未见Ⅰb区淋巴结转移.non-PPI组Ⅰb区及颌下腺平均剂量均明显低于PPI组(均P=0.000),分别为左Ⅰb区(50.81 ±5.37)Gy、(59.68±3.32) Gy,左颌下腺(51.55±5.02)Gy、(59.66±3.85) Gy,右Ⅰb区(51.55±5.02)Gy、(59.66±3.85) Gy,右颌下腺(57.25±4.69) Gy、(63.41±2.88)Gy.结论 对Ⅰb区淋巴结阴性鼻咽癌患者行IMRT治疗时,无须勾画Ⅰb区并予PPI.
-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直肠腺癌组织、腺瘤组织、癌旁组织中EZH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腺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EZH2蛋白在结直肠腺癌、腺瘤、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56%(87/108)、62.5%(25/40)、5.00%(2/40),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ZH2蛋白在腺癌、腺瘤、癌旁组织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49±0.145、0.283±0.023、0.107±0.022,与癌旁组织相比,腺癌及腺瘤组织中EZH2的表达水平增高,腺癌组织中EZH2的表达高于腺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113,P< 0.05).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EZH2蛋白的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部位、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 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均P> 0.05).结论 EZH2可能与结直肠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相关.
-
上消化道重复癌53例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 对上消化道重复癌的发病特点、诊治原则及预后进行探讨.方法 上消化道重复癌53例,其中同时性重复癌(SC) 28例,异时性重复癌(MC)25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单纯手术8例,28例术后补充放化疗,仅行单纯放化疗17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SC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3 %(18/28)、7.1%(2/28)、7.1%(2/28);MC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25/25)、80.0%(20/25)、40.0%(1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法1、3、5年生存率,单纯手术为75.0%(6/8)、25.0%(2/8)、25.0%(2/8),单纯放化疗为52.9%(9/17)、0、0,术后放化疗为100.0%(28/28)、71.4%(20/28)、35.7%(10/28).不同病理类型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第1癌与第2癌间隔时间长短影响患者1、3、5年生存率,间隔时间越长,生存率越高(P=0.00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病理类型、同异时发病、发病时间间隔为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x2值分别为1.330、0.023、0.056,均P<0.05).结论 上消化道MC患者较SC患者生存时间长,生存率高.接受不同治疗方法的患者1、3、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中颌下腺保护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中患者颌下腺的保护方法.方法 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101例连续接受调强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勾画危及器官颌下腺,并限定评定照射剂量,于3、6、12、18、24及24个月以上复查时采用面对面访谈式问卷调查及口干情况评分,并结合颌下腺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进行分析.结果 健侧和患侧颌下腺的平均剂量分别为(45.69±7.22) Gy和(51.64±8.20) Gy,V35、V40、V45、V50分别为95.82%、69.99%、46.90%、25.50%和100%、96.50%、82.24%、60.98%.放疗后3、6、12个月口干分级与颌下腺受照平均剂量、V35、V40、V45及V50密切相关.77.2%(78/101)患者放疗结束后6个月口干明显改善,1年后中度以上口干患者不到5%.结论 鼻咽癌调强放疗时,应尽量降低健侧颌下腺受照剂量和体积,减少颌下腺功能的损伤.建议限定健侧颌下腺受照平均剂量小于40~45 Gy,V40或V45≤66.7%或≤50%.
-
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谵妄的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谵妄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2002年7月至2013年7月32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谵妄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例,胃肠功能紊乱1例,低蛋白血症1例,其余均无电解质平衡紊乱、缺氧及心脑血管意外等,均予以对症处理,痊愈出院.随访1~2个月均无精神症状复发.结论 积极防治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和改善预后.
-
多西紫杉醇与顺铂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胃癌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DOC)+顺铂(DDP)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卡培他滨(Cap)治疗胃癌腹腔积液的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发生腹腔积液的胃癌患者20例.全身化疗:Cap每天2 000 mg/m2,分两次口服,连服14d,休息7d;腹腔化疗:腹腔穿刺留置导管,将温热0.9%NaCl溶液1 500 ~2 000 ml灌入腹腔,后将溶解的DOC(40 mg/m2)、DDP(60 mg)、地塞米松(10 mg)注入腹腔,第1、8天,3周重复,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患者近期不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5例(30%),部分缓解(PR)7例(35%),稳定(SD)5例(25%),进展(PD)3例(15%),总有效率为60%(12/20).不良反应主要是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15%(3/20),多为Ⅰ~Ⅱ度;腹泻6例,为Ⅰ~Ⅱ度;白细胞减少5例,多为Ⅰ~Ⅱ度;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DOC+ DDP腹腔灌注化疗联合Cap治疗胃癌腹腔积液疗效可靠,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腹腔积液,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
-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三阴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或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2例对蒽环类或紫杉类耐药的晚期TNBC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具体方案: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3天.21d为1个周期,至少应用2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7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获完全缓解(CR)4例(5.6%),部分缓解(PR) 26例(36.1%),稳定(SD) 30例(41.7%),进展(PD) 12例(16.7%),总有效率为41.7 %(30/72),中位疾病进展时间5.3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与消化道反应,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或紫杉类耐药的晚期TNBC患者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有效的解救方案.
-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
目的 探讨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联合同期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症状、生存质量和安全性.方法 对确诊为晚期NSCLC脑转移的40例患者在进行全颅放疗的同时口服TKI.在放疗结束后6周评价患者的颅内病灶在治疗前后的客观有效率、疾病控制率、相关症状、生活质量的变化及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脑转移灶的疗效: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 22例,疾病稳定(SD)5例,疾病进展(PD)6例,客观有效率(ORR)为70.3%(26/37),疾病控制率(DCR)为83.8%(31/37).在分层分析结果中,脑转移灶的ORR及DCR只与病理类型有关(P<0.05).症状评分(LCSS)的情况显示食欲、咳嗽、胸痛、血痰、恶心、头痛等肺癌脑转移的症状,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生活质量评分的情况显示身体状况、功能状况、情感状况、社会状况、肺癌亚量表治疗后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腹泻、恶心.结论 TKI联合放疗可以提高晚期NSCLC脑转移患者颅内病灶的近期疗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
长链非编码RNA对肿瘤耐药作用的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但并不具备编码蛋白质功能的基因转录产物.lncRNA在细胞增殖、分化、衰老、死亡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就lncRNA的主要特点及其对肿瘤耐药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Veristrat分类法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质谱技术在生物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Veristrat分类法开始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肿瘤个体化治疗中得到应用.肿瘤科医生根据患者外周血Veristrat分类法检测结果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诸多试验均证实Veristrat分类法在NSCLC等肿瘤一线和多线个体化治疗中的指导作用.Veristrat分类法为NSCLC等肿瘤个体化治疗指导提供了新的思路.
-
新城疫病毒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新城疫病毒(NDV)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作用使其成为潜在的抗癌因子被广泛研究.近年来,NDV已经成为抗肿瘤药中的研究热点,而其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是它作为抗肿瘤药的基础.文章对NDV的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
肿瘤微环境与肿瘤放射抵抗的研究进展
肿瘤细胞、基质细胞、免疫炎性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可溶性细胞因子等共同构成了肿瘤局部微生态环境.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肿瘤细胞基因改变以及相关表型变化,而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对治疗的抵抗与肿瘤微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了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组织的重要组成成员,其在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及扩散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对肿瘤微环境特点与其中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等放射抵抗相关的研究进行介绍.
年 | 期数 |
2019 | 01 02 |
201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5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4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3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2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1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10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9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8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7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
2006 |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
2005 | 01 02 03 04 05 06 |
2004 | 01 02 03 04 05 06 |
2003 | 01 02 03 04 05 06 |
2002 | 01 02 03 04 05 06 |
2001 | 01 02 03 04 05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