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

Parenteral & Enteral Nutrition 장외여장내영양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9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810X
  • 国内刊号: 32-147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2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肠外与肠内营养》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李宁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祖煌;刘敏;占新华;刘世康

    目的:探讨进一步提高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的营养支持方法. 方法:62例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依不同营养支持措施,按不同时期分为常规组(n=26)及改进组(n=36).改进组在传统营养支持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早期肠道喂养(EEF)、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谷氨酰胺(Gln)等治疗.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及脓毒症发生率;入院即刻、伤后(PBD)第1、7、14、28天定时采血,测定淋巴细胞计数、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入院即刻及应用rhGH后第3、7、14、21天,测定空腹微量血糖、尿糖、血清胰岛素. 结果:①改进组供皮区、植皮区、深浅二度创面及烧伤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较常规组缩短(P<0.05~0.01).②改进组包括应激性溃疡、脓毒症在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③烧伤后常规组及改进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但常规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④改进组及常规组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均明显升高,但胰岛素以改进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⑤13例尿糖明显升高,尿糖阳性多为一过性.改进组中尿糖升高以≥(3+)为主,与常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综合营养支持措施(包括EEF、Gln、rhGH等)有助于改善严重烧伤延迟复苏病人的营养状况,促进烧伤创面愈合,提高治愈率.

  • 亚麻籽油对TPN支持的腹腔感染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白化天;陈静;何涛;李冠世;孟兴凯;张瑞明;赵海平

    目的:探讨亚麻籽油(LO)对全肠外营养(TPN)支持腹腔感染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采用盲肠结扎加穿孔(CLP)的腹腔感染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三组:A组(假手术)、B组(NS加CLP加TPN)及C组(LO加CLP加TPN)(每组n=12).术前分别灌喂等渗盐水或亚麻籽油1 ml,连续2周,术后B、C组大鼠给予TPN支持.CLP后第5天采集标本检测大鼠血清TNF、IL-6浓度. 结果:B组和C组与A组比较,腹腔感染5天后大鼠血清TNF、IL-6水平均明显增高 (P<0.01 );而C组大鼠血清TNF、IL-6水平又较B组下降,差异显著(P<0.05 ). 结论:补充亚麻籽油可下调TPN支持的腹腔感染大鼠血清TNF、IL-6水平.

  • 不同营养支持及手术应激对肠道粘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赵允召;李维勤;王新波;任建安;黎介寿

    目的: 通过观察肠内营养(EN)、肠外营养(PN)以及上腹部大手术(MO)后应激病人外周血IgA、IgA分泌片(SC片)、D-乳酸、C反应蛋白(CRP)变化,了解不同营养支持及手术应激状态下肠道粘膜免疫的变化. 方法: 连续监测79例无感染的EN、PN、MO病人的外周血白蛋白、IgA、SC片段以及D-乳酸、CRP浓度变化.对照组为新近入院的诊断为腹股沟斜疝和胆囊息肉病人(n=10). 结果: 四组血清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血IgA水平:EN组与对照组相当(P>0.05),EN组明显高于PN、MO组(P<0.01),MO组高于PN组(P<0.05);外周血SC片段水平:EN、MO与对照组水平相当(P>0.05),PN明显下降(P<0.01);外周血D-乳酸水平:PN组明显高于EN、MO组(P<0.05)及对照组(P<0.01);MO组水平相当于EN组(P>0.05),EN及MO组高于对照组(P<0.05);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MO组高,PN组明显高于EN和对照组(P<0.01),低于MO组(P<0.05).EN、PN组明显低于MO组(P<0.01). 结论: EN、PN在有效提高机体营养状态的同时,EN能有效地维护胃肠道粘膜免疫功能,防止感染的发生;MO及PN明显降低胃肠道的免疫屏障功能,从而增加全身感染的可能性.

  • 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改善高龄病人术后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澄宇;李伟明;骆曦图

    目的:探讨高龄手术病人(60~80岁)在充足营养底物支持下,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能否减轻术后疲劳综合征(POF). 方法:选择40例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或其他手术创伤的高龄病人,随机分组进行双盲试验.两组病人术后给予相同标准的营养底物,rhGH组术后第3天起给予rhGH 9 U/d,连续7天.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监测病人术后疲劳度、氮平衡、转铁蛋白及体重. 结果:于术后7、14天rhGH组疲劳度(Christensen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排氮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转铁蛋白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两组体重均有下降,相比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应用rhGH有利于减轻高龄手术病人术后POF.

  • 营养支持治疗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中的合理应用

    作者:万海涛;路红社;平君;杨中坚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危重病人营养支持的方法. 方法:对28例神经外科危重病人早期(发病后48~72 h)即开始实施肠内营养,并逐渐加量,不足部分以肠外营养补充;应激期(发病后7天内)注意适当减少葡萄糖的供给. 结果:本组治愈23例,死亡5例;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糖、脂代谢异常和肝酶谱变化的代谢性并发症.肠内营养期间无严重腹泻、腹胀等并发症.使用呼吸机支持者均一次脱机成功, 结论:早期即行肠内营养,逐渐过渡到完全肠内营养;应激期适当减少葡萄糖的供给,可提高脑外科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 精氨酸增强的胃肠外营养在结直肠癌病人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作者:宋京翔;王烈;涂小煌;卿三华;邹忠东;林瑞娇;方碧英

    目的:探讨精氨酸(Arg)增强的胃肠外营养(PN)对结、直肠癌病人术后的免疫功能、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0例结、直肠癌病人,术后分别接受常规PN支持或Arg增强的PN支持1周,观察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的免疫功能、氮平衡、并发症及其他指标. 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均有明显的免疫抑制.TPN+Arg组病人的免疫功能(CD4+、CD4+/CD8+、NK、 IL-2R)在术后第4、7天与TPN组相比有明显改善(P<0.05);TPN+Arg组病人在术后第4天已达到氮平衡,与TPN组相比亦有明显差异(P<0.05);TPN+Arg组病人术后未出现并发症,TPN组2例病人出现切口并发症. 结论:精氨酸能改善大肠癌病人术后的免疫功能、蛋白质代谢,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增强PN的效果.

  • 针刺导管空肠造口肠内营养在腹部大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世宽;周岩冰;张建立;丁连安;毛伟征;牛兆健;孙振青;王海波

    目的:评估针刺导管空肠造口(NCJ)肠内营养(EN)在腹部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对140例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和其他复杂腹部手术病人实施NCJ,并通过NCJ进行EN. 结果:大多数病人能耐受NCJ和EN,腹胀、腹泻、导管堵塞或脱落是其主要的并发症. 结论:NCJ的适应证是腹部大手术,尤其适用于上消化道手术,也适用于预期术后恢复困难、长期不能进食、营养不良及高代谢病人.通过细致监测病人腹部体征,大多数并发症可以预防.

  •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卫华;钱永跃;徐忠恒;杨文涛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食管癌病人40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和传统肠内营养组(TEN),每组20例.所有病例在术后第1、5、9天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和淋巴细胞计数(TLC),临床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各种不良反应. 结果:所有病人在研究期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无明显肝肾功能改变.EEN组较TEN组PA和TF水平以及外周血TLC都明显升高(P<0.05);血清Alb水平未见明显改变;肛门排气时间较TEN组早(P<0.05).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既能改善营养状态,维护和促进胃肠道功能,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肾病病人营养状况与肾功能的关系分析

    作者:丁玉琴;孔三囡;郑锦锋;董杏媛

    目的:探讨肾病病人营养状况与肾功能的关系. 方法:对110例住院肾病病人的身高、体重、血生化和血常规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肾功能不全组病人体重分布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低于理想体重者明显增加;红细胞、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肌酐、尿素氮、尿酸(P<0.01)、血磷(P<0.05)水平显著升高;血肌酐、尿素氮与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间呈负直线相关关系(P<0.01). 结论:肾功能减退与热能-蛋白质营养不良、贫血、高血磷、高尿酸等营养障碍表现有关,采取合理饮食有可能延迟肾功能减退的进展.

  • 两种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的效果比较

    作者:杜丽萍;刘广丽;初玉云;孙春亮

    目的:探讨常规途径中心静脉置管与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的优缺点. 方法:按照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将病人分成两组,即NICC组(常规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组)和PICC组(经周围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组).比较第一穿刺部位穿刺成功率、穿刺所需时间、病人不适度、穿刺并发症及导管感染发生率. 结果:PICC组与NICC组相比,穿刺成功率高,所需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但导管感染发生率较高,穿刺部位局部刺激症状较重. 结论:①PICC法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②PICC法易合并导管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定时更换导管、加强导管口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③PICC法置管时,可导致表浅静脉炎及静脉闭塞.

  • 胃肠道术后瑞素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作者:赵素斌;谷俊霞;张宪斌;石东芳

    目的:观察胃肠道术后瑞素(Fresubin)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 方法:选择胃肠道手术后病人共78例,分成两组,A组为空肠造口管组,B组为对照组.A组应用肠内营养输注系统,在手术后6 h开始均匀输注瑞素,观察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的临床表现,并测定肠内营养支持前、后病人的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和营养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A组比B组早(P<0.01);A组应用瑞素后1例出现恶心、呕吐,经减慢输注速度后缓解,2例出现腹痛,经调整温度后缓解.所有病人没有出现腹泻、急性机械性肠梗阻、肠瘘和代谢性并发症.A组应用瑞素后,前白蛋白比B组升高(P<0.05),视黄醇结合蛋白也比B组明显升高(P<0.01). 结论:胃肠道术后通过空肠造口管应用瑞素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对改善病人机体的营养状况具有积极意义,也易为病人所接受.

  • 谷氨酰胺双肽对全胃切除术后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崇广;王为忠;陈冬利;吴恩;李少伟

    目的:观察添加谷氨酰胺双肽的肠外营养对全胃切除术后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68例行全胃切除的胃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实验组(n=34).两组病人均接受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1周,实验组同时补充谷氨酰胺双肽,相当于谷氨酰胺0.34 g/(kg*d).在术前和术后第1、8天取外周血测定IgM、IgG、IgA、CD3、CD4、CD8、CD4/CD8比值. 结果:术后第8天,实验组IgG、IgA、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含谷氨酰胺双肽的肠外营养可改善全胃切除术后病人的免疫功能.

  •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现状

    作者:刘新明;刘晓城

    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肾小球的高灌注和高滤过,引起肾肥大,导致肾损害.糖尿病肾病肾组织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单核/巨噬细胞在肾小球和肾间质内的浸润,并促进肾小球硬化.目前认为,高蛋白饮食、单核/巨噬细胞在肾小球和肾间质的浸润、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高表达,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高蛋白饮食引起的高滤过是引起ICAM-1高表达的潜在机制.

  • 谷氨酰胺对肠屏障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沈通一;秦环龙

    肠道作为一个免疫器官,起着阻隔细菌和内毒素的屏障作用,而谷氨酰胺对维持肠粘膜上皮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其对肠粘膜上皮的生长和修复、对免疫功能的改善及抗氧化损伤的作用具有理论意义和临床价值.作者就谷氨酰胺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作如下综述.

  • 正性生长因子对恶性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琳;李苏宜

    正性生长因子可以改善恶性肿瘤病人的机体代谢状态,提高对化疗及手术的耐受性,但也存在着安全性的问题.该类因子在促进肿瘤细胞生长方面可使细胞周期中DNA合成期(S期)细胞数增加,使某些癌基因(如c-myc等)表达扩增.将该类因子与化疗同时使用,从理论上推测能增加化疗的敏感性,至少为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糖尿病病人的营养支持

    作者:吴国豪

    0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约有1.5亿人患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又称1型糖尿病)及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又称2型糖尿病),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估计美国现有约1600万以上的糖尿病病人,约占人口总数的6%.此外,在住院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中,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现象更为常见.临床上约有1/4甚至更多危重病人存在糖类不耐受或出现显性糖尿病,这些病人或本身就存在糖尿病,或在创伤、感染等应激状况下出现糖尿病.糖尿病病人存在葡萄糖、脂质及蛋白质代谢异常,部分病人常伴有严重并发症,这种状态将直接影响整个治疗过程,不利于原发病的治疗,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预后.因此,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物质,对大部分营养不良的糖尿病病人是有积极意义的,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糖尿病病人营养支持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良好的代谢状况,避免血糖水平异常、水代谢紊乱、酮症或高渗性昏迷、感染及神经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维持人体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平衡,以减轻体重.

    关键词: 糖尿病 营养支持
  • 腹部外科危重病人低镁血症的探讨

    作者:周擎;尤志俊;彭伟;舒志军

    0 引言低镁血症常伴有低血钾或低血钙,单纯低镁血症临床少见.血清中镁离子的正常值为0.7~1.2 mmol/L,<0.7 mmol/L诊断为低镁血症.我院外科自1999年3月以来,共收住腹部外科病人2314例,进行血镁浓度监测44例,其中8例出现血镁明显降低或有明显症状(低镁综合征),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低镁血症 危重病人
  • 鼻饲能全力对神经源性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作者:吴晓球

    0 引言近年来,随着营养支持的不断发展,肠内营养的应用与研究日渐增多.大量研究表明,肠内营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并发症少,尤其是能全力由于其优良的特性,对应激所致的胃肠粘膜屏障功能下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我们对70例重度脑损伤(外伤或脑血管意外所致)昏迷病人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探讨鼻饲能全力对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作用.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序贯性营养支持

    作者:陈新国;徐敏;赵洁;潘娅静;张雪良

    0 引言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病情危重、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重视和加强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改善预后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1].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在2000年1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对收治的SAP病人进行序贯性营养支持,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 异硫氰酸苯酯衍生法测定孵育液中的3-甲基组氨酸与酪氨酸

    作者:刘放南;谭力;罗楠;周伟

    目的:探讨用异硫氰酸苯酯(PITC)衍生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3-甲基组氨酸(3-MH)和酪氨酸(Tyr). 方法:将PITC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剂,干燥后存放在冰箱,样品进样后,用乙酸钠和乙腈作为二元梯度洗脱50 min完成分析. 结果:本实验中建立的方法3-MH和Tyr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1与0.9992,回收率为82.6%与87.6%. 结论:PITC衍生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3-MH和Tyr稳定可靠,灵敏度高,PITC是一种理想的衍生剂.

  • 持续肠内营养和肠液回输治疗小肠源性术后腹膜炎

    作者:邹志英;李维勤

    术后腹膜炎需再次手术病人的病情严重,病死率约50%,成功的治疗在于完全控制感染源,出现瘘的小肠段尽可能外置.这种方法在结肠和远端小肠瘘治疗中虽普遍被接受,但在近端小肠瘘的治疗中仍有争议.因为近端小肠外置或造口可造成肠液大量丢失,使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的维持很困难,而且普遍认为,这既阻止了肠内营养,又限制了病人的营养摄入.近端小肠外置或造口病人虽可使用完全胃肠外营养,但持续肠内营养在预防肠粘膜萎缩、维持胃肠屏障功能和腹膜、肺巨噬细胞功能方面具有优越性.作者对一组由于小肠吻合口瘘引起的术后腹膜炎的病人建立近端小肠造口,并行持续肠内营养(CEN)与肠液回输(SER)联合治疗.

  • 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作者:黎介寿

    营养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熟知,无论在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中都很强调营养的作用,但住院病人中仍有30%~50%属营养不良.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当胃肠功能有障碍时,常因无有效的方法提供必需的营养,而出现许多病人在富裕中饥饿.

  • 危重病人经鼻-肠喂养管持续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作者:李斌;吴艳;何振扬

    0 引言尽早对危重病人进行肠内营养(EN)支持,可阻断营养不良与免疫功能低下的恶性循环,避免因肠道细菌移位所致的严重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并有助于改善肠粘膜的结构和功能,维持肠道完整性,预防应激性溃疡[1].由于危重病人,特别是意识不清并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胃麻痹和误吸的发生率高,故以选用幽门后管饲途径为宜.我科自2002年4月至10月对11例不能经口进食且有胃动力障碍的危重病人,采用内镜引导下置入鼻-肠喂养管,早期开始持续EN支持治疗,使病人由全肠外营养(TPN)逐步过渡到全肠内营养(TEN),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经鼻-肠喂养管持续EN支持实施过程中的护理经验与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肠外与肠内营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