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

Parenteral & Enteral Nutrition 장외여장내영양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9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810X
  • 国内刊号: 32-147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2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肠外与肠内营养》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李宁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黄芪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阻塞性黄疸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孙大力;徐鹏远;岑云云;刘剑;李为明;戚宇星;陈雄志

    目的:研究黄芪加强的早期肠内营养(EEN)对阻塞性黄疸病人术后营养、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以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将26例阻塞性黄疸术后病人随机分成三组,EN组病人术后肠道通气后给予EN液;EN+黄芪(EN+H)组病人术后给予黄芪,肠道通气后给予EN液; EEN+黄芪(EEN+H)组病人术后6 h即给予黄芪和EN液. 结果:术后第1天三组病人的营养指标和淋巴细胞计数(LYM)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谷丙转氨酶显著增高(P<0.05).术后第7天,EEN+H组血浆ALB、PA、IgG水平较EN+H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肠道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营养治疗费用有显著差异(P<0.05);EEN+H组血浆ALB、PA、肝功能指标、LYM、IgG和IgA水平均较EN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肠道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营养治疗费用和术后第3天感染评分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黄芪加强的EEN可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营养、免疫功能和肝功能,降低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 ω-3鱼油脂肪乳对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作者:刘鑫;辛福泽;张彦波;米曰堂;郭震;邵峰;徐春英;杨道贵

    目的: 观察ω-3鱼油脂肪乳对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方法: 42胃肠道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研究组(22例).对照组病人给予低热量PN治疗,而研究组加用ω-3鱼油脂肪乳.术后第1天起,连续5 d接受等氮、等热量的PN支持.观察病人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6天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CD3+、CD4+和CD4+/CD8+比值均有所下降,术后第6天研究组CD3+、CD4+和CD4+/CD8+比值上升,而对照组上升不明显.两组病人术后第1天CRP水平明显上升,术后第6天又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术前水平,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 结论: 胃肠道肿瘤病人术后早期应用ω-3鱼油脂肪乳能改善病人细胞免疫功能,抑制机体炎性反应,促进病人术后康复.

  • ω-3鱼油脂肪乳剂对胃肠道术后病人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洪沨;刘跃武;孙永亮;李小毅;高维生;舒红

    目的: 研究ω-3鱼油脂肪乳对胃肠道手术后病人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方法: 胃肠道手术病人30例,随机分为鱼油(FO)组和中长链脂肪乳(MCT)组,术后PN支持方案MCT组给予中长链脂肪乳剂,FO组加用ω-3鱼油脂肪乳剂,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检测所有病人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炎症反应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 结果: FO组病人术后炎症反应指标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MCT组病人该指标则无显著差异甚至术后略有升高;凝血功能指标两组病人手术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ω-3鱼油脂肪乳剂能减轻胃肠道手术后病人的炎症反应,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 我国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周华;杜斌;柴文昭;周建新;庄海舟;丁琳;姜琦;赵惠颖;李宏亮;章志丹;刘荣;张久之;李政霖;朱桂军;任珊;冯敏;秦帅;许强宏;刘松桥;杨晓军;张纳新;林锡芳;何振扬;李志祥;刘京涛;李远;许媛;何伟;高爽

    目的: 在全国范围内调查机械通气危重症病人EN和PN支持现状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改进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策略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国内多中心、前瞻性和观察性研究.本次调查历时100 d,共有15个省市、25所医院、26个ICU共443例病人参与.依据加拿大Heyland研究小组发起的2008年全球ICU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应用现状调查的内容,对所得结果进行独立统计学分析. 结果: 19个ICU(73%)对病人EN期间床头抬高、胃残余量监测、中止喂养或转为小肠喂养指征等具体实施细则有明确的规定.25个ICU(96.2%)有计划应用胰岛素控制病人血糖.早期(入住ICU 48 h内)TEN病人仅占38.8%(172/443);EN+PN占20.5%(91/443);因不耐受EN而中途中止的病人共10例(5.8%).本次调查共观察4 303 d.2 003 d(46.5%)接受TEN,869 d接受EN+PN(20.2%).72 h内达到80%预计能量病人共82例(47.7%),与未达预计能量病人相比,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接受PN病人共230例,经PN液中添加Gln者占38.3%(88/230);机械通气时间(P=0.001)和入住ICU时间(P=0.005)明显少于未添加Gln组. 结论: 危重症病人营养支持已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并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规范临床行为.EN仍存在喂养不足和累积能量摄入的缺乏.PN液中添加Gln能缩短病人机械通气和入住ICU的时间.

  • 胃癌恶病质病人机体组成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跃华;江志伟;汪志明;鲍扬;姜军

    目的: 前瞻性地研究胃癌恶病质病人的机体组成变化与血清细胞因子的相关性. 方法: 胃癌病人43例,根据体质量下降程度分为两组,A组27例,6个月内体质量下降≥10%;B(对照)组16例,6个月内体质量下降<10%.对两组病人机体组成测定和血清学检测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胃癌恶病质病人体质量、瘦肉群/标准体质量比值、体细胞群/标准体质量比值与血清IL-6水平的变化分别具有相关性,两者均呈负相关. 结论: 胃癌病人恶病质程度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增高呈显著相关.细胞因子可能导致病人体质指数降低、瘦肉群和体细胞群的消耗.

  • 肝癌切除术后病人ω-3脂肪乳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黎明;荣维淇;刘立国;吴凡;王一澎;朱一鸣;吴健雄

    目的: 研究肝癌病人接受肝切除术后使用ω-3脂肪乳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等氮、等热量PN支持.研究组病人使用中长链脂肪乳联合ω-3脂肪乳;对照组病人单纯使用中长链脂肪乳.分别于术后第1和第5天清晨抽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等.同时记录病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 结果: 研究组病人术后ALT、AST、总胆红素(TBIL)、ALB、PA等恢复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病人IgA、IgG、IgM、CD3、CD4/CD8等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SIRS发生率、肝功能不全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ω-3脂肪乳有助于改善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免疫功能和肝功能.

  • 早期肠内营养添加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童智慧;李维勤;虞文魁;王新颖;叶向红;李宁;黎介寿

    目的: 观察EEN中添加Gl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常规EN组在入院第7~10天行EN;EEN组在第2~4天行EN;Gln强化组在EEN液中添加Gln 0.6 g/(kg·d).进行APACHEⅡ评分,并检测病人入院时、入院后第2、5、7、10、14和30天的CRP、IL-6、Gln浓度和单核细胞表面人白细胞抗原(HLA-DR);记录EN前后病人每天的膀胱压和肠鸣音.当膀胱压﹥25 cmH2O、肠鸣音消失时,停用EN. 结果: ①常规EN组、EEN组和Gln组病人各完成临床观察17例、16例和16例.常规EN组病人EN开始时间晚于EEN组和Gln组(P<0.05),但在耐受性、达全量时间、持续时间、EN支持途径和并发症等比较中,三组病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病程早期,常规EN组病人APACHEⅡ评分、CRP、IL-6均高于EEN组和Gln组,HLA-DR和Gln浓度较低(P<0.05),Gln组IL-6较EEN组更低,而HLA-DR和Gln浓度更高(P<0.05);③未完成临床观察者EN前的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膀胱压均明显高于完成临床观察者(P<0.05). 结论:SAP病人早期在EN液中添加Gln,对升高血Gln浓度、降低早期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更加明显.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衰竭期病人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作者:张祥梅;王海旭;刘晖

    目的: 观察EN支持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呼吸衰竭期病人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正常饮食、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化痰、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治疗组病人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给予整蛋白型营养液(立适康)口服营养支持治疗. 结果: 治疗组病人与对照组比较,人体测量值增加,肺功能改善,血清ALB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COPD并发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血清ALB,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改善明显.

  • 家庭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强;江志伟

    家庭营养支持不仅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而且还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费用.以下就家庭营养支持的适应证、并发症、实施过程以及我国当前家庭营养支持的现状作一综述.

  • 减体质量饮食对血脂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勇胜;郑慧;蔡东联

    减体质量能降低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和某些癌症等发生的可能性.减体质量方法有外科手术、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等.减体质量饮食主要分为低脂肪饮食、低糖类饮食和高蛋白质饮食.不同减体质量饮食模式对脂代谢的影响各异.以下就减体质量饮食对血脂的影响进行综述.

  • 肿瘤条件下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作者:张展强;石汉平

    恶性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相当高,后期常表现为恶病质.肿瘤病人出现营养不良、恶病质的原因和机制有肿瘤本身的原因,也有来自抗肿瘤治疗的相关因素.它的主要代谢改变是葡萄糖合成率的变化,糖异生、糖酵解增加,脂肪动员和氧化加速,蛋白质合成减少.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

    作者:江海涛;朱维铭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它具有抗炎、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对多种组织损伤,尤其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以下就MSC在缺血-再灌注组织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植物乳酸杆菌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明;周玉坤;储昭新;秦环龙

    目的: 探讨植物乳酸杆菌(LP)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和紧密连接(TJ)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即对照组、胆总管结扎组、胆总管结扎+LP组、内引流组和内引流+LP组,实验持续10 d.给予添加LP组大鼠每天灌胃1010 CFU.用TUNEL法测肝细胞凋亡阳性率;用透射电镜、Western blot、RT-PCR观察TJ超微结构及相关蛋白(Occludin,Claudin-1,Claudin-4,ZO-1)的表达和分布变化. 结果: 大鼠胆总管结扎10 d后肝细胞凋亡增多,口服LP后状况有所缓解.内引流+LP组较阻黄组凋亡降低(P<0.01).大鼠肝细胞TJ破坏非常明显,口服LP后有所改善,内引流+LP组改善显著.内引流+LP组TJ蛋白mRNA及蛋白的表达改善明显. 结论: 阻塞性黄疸大鼠内引流及口服LP对受损肝有明显地改善作用,肝细胞凋亡阳性率下降,TJ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好转,有效地抑制了阻塞性黄疸大鼠肝屏障的损伤.

  •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肠内营养期间误吸的预防和处理

    作者:叶向红;倪元红;彭南海;王新颖;李维勤

    0 引言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尽可能早的给予EN,可维护肠道细菌的生态平衡,维护肠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1],减少肠道细菌移位,缩短病程.但亦有资料显示,EN致误吸引发的吸入性肺炎后果严重,机械通气病人误吸的总发生率为9%~69%,较其他住院病人高4~21倍[2].

  • 营养干预结合注射胰岛素治疗儿童糖尿病

    作者:吕海燕

    0 引言儿童糖尿病大多数是1型糖尿病(IDDM)[1],因遗传基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共同参与而患病.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IDDM病儿43例,经临床应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结合营养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肠衰竭、腹腔感染与营养支持

    作者:李宁

    早,Fleming和Remington[1]将肠衰竭定义为"有功能的肠道减少至难以维持消化、吸收营养的低限度".但在多数情况下,这一定义其实等同于那些需要长期TPN的病人.此后,Nightingale[2]将肠衰竭的定义更新为"由于肠道吸收能力的降低,需要补充营养和(或)水分及电解质,以维持病人健康和(或)生长发育".

  • 肠上皮细胞中性氨基酸载体B0AT1的真核表达及稳定转染体系的建立

    作者:黄骞;钮凌颖;王斌;朱维铭;李宁

    目的: 构建可表达人中性氨基酸载体B0AT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重组质粒转染的Hela细胞系,筛选出稳定表达人B0AT1的细胞株. 方法: 提取人正常小肠上皮细胞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B0AT1基因片段,EcoRⅠ和XbaⅠ双酶切后,将其插入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B0AT1,转化E.coli DH5α菌株感受态细胞,将阳性克隆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株,用RT-PCR法检测B0AT1基因的mRNA表达. 结果: 从小肠上皮细胞中成功克隆到人B0AT1基因.酶切和序列测定表明已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0AT1,将此重组质粒转染的Hela细胞,可稳定表达人B0AT1基因,并筛选出稳定表达B0AT1的Hela细胞系.氨基酸摄取实验证实,转染pcDNA3.1-B0AT1的Hela细胞具有B0AT1基因的生物学活性. 结论: 重组人中性氨基酸载体B0AT1克隆成功,并在Hela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

  • 生长激素联合氟尿嘧啶对生长激素受体不同表达胃癌细胞株的影响

    作者:侍方方;李苏宜;邵棋

    目的: 研究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联合氟尿嘧啶(5-FU)在体外对生长激素受体(GHR) 不同表达状态人胃癌细胞株的影响. 方法: 选用GHR高表达的SGC-7901和GHR低表达的MKN-45胃癌细胞株.每种细胞株分为空白对照组、5-FU处理组、rhGH处理组和联合处理组.采用四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不同浓度rhGH及其与5-FU合用,对人胃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凋亡、细胞周期和增殖指数(PI)等的影响. 结果: SGC-7901细胞株:与空白对照组比,各浓度rhGH组的生长率、G2/M期比例和PI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与5-FU处理组比, 各浓度rhGH+5-FU组的G2/M期比例和PI显著升高,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MKN-45细胞株:不同浓度rhGH对该细胞株的分裂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联合处理组与5-FU处理组间的细胞抑制率、凋亡率和PI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rhGH在体外能促进高表达GHR的胃癌细胞增殖,减弱5-FU的抗癌作用,但对低表达GHR的胃癌细胞无明显影响,也不能明显干扰5-FU的抗癌作用.

肠外与肠内营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