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

Parenteral & Enteral Nutrition 장외여장내영양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9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810X
  • 国内刊号: 32-147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2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肠外与肠内营养》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李宁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在危重症高血糖病人的应用

    作者:马步青;杨莹;楼巧勤

    目的:探讨危重症中高血糖病人如何选择肠内营养(EN)种类,对控制血糖水平,改善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危重症病人86例并发高血糖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分别给予缓释淀粉型的EN液(瑞代)和普通EN液(瑞素)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血糖水平、营养指标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研究结束时,试验组病人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糖水平较稳定,波动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病人良好转归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含缓释淀粉型的EN液能有效地降低危重症中高血糖病人的血糖水平,改善预后.

  • 术前营养不良对克罗恩病病人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影响

    作者:左芦根;李毅;王宏刚;朱维铭;曹磊;张伟;龚剑峰;李宁;黎介寿

    目的:讨论克罗恩病(CD)病人术前营养状况对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因CD相关并发症行肠切除吻合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营养正常组(41例)与营养不良组(53例)病人术后内镜复发、临床复发、并发症发生率、拆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拆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分别比较两组术后1、2和3年的累计内镜复发和临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D病人术前营养状况良好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切口愈合,缩短住院天数,减少费用.术前营养状况可能对术后复发无明显影响.

  • 肠内营养治疗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张伟;朱维铭;顾立立;李毅;李宁;黎介寿

    目的:探索肠内营养(EN)对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对15例采用鼻肠管或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PEG/J)行EN治疗的SMAS病人进行前瞻性临床应用研究,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梗阻近端的引流量、营养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病人在置管减压引流1周内症状明显减轻,经鼻肠管行EN的病人约3-4周症状消失,经PEG/J管行EN的病人约4-8周症状消失,约5~10周均恢复正常饮食.EN治疗2周后,所有病人的体重、体质指数(BMI)和体脂百分数(TBF%)明显增加,梗阻近端的引流量明显减少.相关分析显示,在治疗前、EN治疗2周和症状消失时,梗阻近端的引流量与体重、BMI和TBF%呈明显的负相关,其中与TBF%的相关性为显著(P<0.01).与治疗前比,拔除管饲导管前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明显增加.结论:合理有效的EN治疗能改善SMAS病人的营养状况,增加体重和脂肪含量,从而增加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夹角,解除十二指肠梗阻,缓解临床症状,恢复正常饮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使大多数病人避免手术.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人体质指数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研究

    作者:黄蕾;胡绳;田德兴;张继红;梁萍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病人临床结局的关系.方法:计算177例AECOPD病人的BMI,并进行不同BMI组间AECOPD病人血气指标分析、BMI与机械通气关系分析、BMI与病情转归关系分析和BMI与住院时间(LOS)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低BMI组(BMI<18.5)、正常BMI组(BMI18.5-23.9)以及高BMI组(BMI>24.0)组间病人PCO2值和PO2/PCO2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32,P=0.024).多重比较显示,低BMI组病人的PCO2值较正常BMI组高(P=0.020),而PO2/PCO2值和pH值低于正常BMI组(P=0.013,P=0.027).低BMI组病人实施机械通气的概率比(OR)为正常BMI组的6.015倍.采用年龄分层卡方检验显示,低BMI组中年龄≥70岁的病人死亡OR为正常BMI组的4.06倍,770岁病人死亡率未显示BMI与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排除年龄因素,BMI与LOS呈负相关关系(r=-0.165,P=0.038).结论:低BMI可能导致AECOPD病人机械通气概率增高、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升高等不良临床结局.

  • 肠内营养制剂在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作者:马华崇;赵琦;赵博;韩加刚;魏广辉;王振军

    目的:探讨直肠癌病人术前使用肠内营养(EN)制剂进行肠道准备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78例行择期保肛手术的直肠癌病人,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205例,术前均口服EN制剂(瑞能)进行肠道准备;对照组173例,术前均口服聚乙二醇进行机械性肠道准备(MBP).观察两组病人术中肠道清洁度,比较术后30d内吻合口瘘、感染并发症、非感染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的发生率,以及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耐受固体食物时间和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病人术中肠道清洁度均较好,研究组病人术后总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耐受固体食物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和P<0.01).两组病人的术后吻合口瘘、感染并发症、非感染并发症、手术死亡以及住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N制剂用于直肠癌术前肠道准备可获得满意的肠道清洁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加速胃肠功能恢复.

  • 老年食管癌病人术后经三腔胃肠营养管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作者:徐卫华;沈振亚

    目的:探讨三腔胃肠管在老年食管癌病人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2例老年食管癌病人,每组21例,随机分为单腔普通营养管(胃肠减压管+鼻肠管)组和经鼻置三腔胃肠管组,术后24h开始给予EN,同时对比置管成功率、病人出现呕吐、腹泻等不耐受情况的比例、达到预期营养目标的比例、感染发生率等,并在第8天复查肝、肾功能,评价三腔胃肠管在老年食管癌病人术后的应用价值.结果:三腔胃肠管在胃肠减压的同时,还可进行EN,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EEN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老年食管癌病人术后采用三腔胃肠管进行EEN安全可行.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发呼吸衰竭病人肠内营养联合生长激素的疗效观察

    作者:肖小荣;张宇;陈露;陈晓宇;罗金明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90例AECOPD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临床治疗,试验组病人在此基础上给予EN联合皮下注射GH,观察两组病人机械通气时间,检测两组病人治疗期间营养指标、免疫指标和T细胞亚群等.结果:试验组病人治疗后l周的血清清蛋白、转铁蛋白、前清蛋白、血红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亚群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问明显缩短(P<0.05),病死率减低(P<0.05).结论:EN联合GH治疗不仅能缩短AECOPD并发呼吸衰竭病人机械通气时间,而且还能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 术前糖负荷促进胰岛素早相分泌维持围手术期血糖平稳

    作者:柳欣欣;赵艳;江志伟;陈平;赵伟;王磊;蒋健;黎介寿

    目的:在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严格热量控制的情况下,观察病人围手术期血糖的变化,并探讨术前糖负荷对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结直肠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病人术前给予糖负荷,而对照组则按传统的围手术期方案不给予糖负荷,观察两组病人围手术期的胰岛素分泌状况和血糖变化情况.结果:手术病人于术后血糖均明显升高,至术后第6天仍处于应激性高血糖状态.两组病人手术当天血糖变化曲线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在手术期间无明显胰岛素分泌,并出现明显的应激性高血糖,而试验组在手术期间出现明显的胰岛素分泌,并且血糖保持更为平稳.结论:手术可导致病人出现应激性高血糖,术前给予糖负荷可促进胰岛素早相分泌,有利于围手术期病人的血糖控制.

  • 肝移植术后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作者:史长城;林东海;翁昉华

    营养状况作为肝移植病人预后的重要独立影响因子已成为共识.现对近年来肝移植术后病人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肝移植术后病人营养支持的具体开展提供参考.

  • 胆道引流对梗阻性黄疸肠黏膜屏障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思珍

    梗阻性黄疸对肠黏膜屏障的破坏是多因素、多层次的.许多研究表明,胆道引流对肠黏膜屏障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少数研究结果持相反意见,且争议较大.以下综述近年来梗阻性黄疸状态下胆道内外引流,对肠黏膜屏障的调节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 添加黄芪的肠内营养对部分结肠切除大鼠抗氧化的影响

    作者:张逖;王晓东;樊海蓉;李晶华;李文放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EEN)液中添加黄芪,对部分结肠切除大鼠术后抗氧化的影响.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术后添加黄芪EN组),对照组(术后EN组).分别于实验开始后第11天取静脉血2ml,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实验组大鼠血清SOD和GSH-PX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70.05).结论:术后早期给予添加黄芪的EN液,有利于部分结肠切除大鼠术后氧自由基的清除,提高抗氧化作用.

  • 生长激素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作者:岳超;赵允召;马炳强;李秋荣;黎介寿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GH)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对照组、脓毒症组、脓毒症加GH组,再将各组随机分为空肠组、回肠组和结肠组.空肠组大鼠取Treitz韧带处行空肠置管,距离Treitz韧带25cm处造口;回肠组自回盲部向上25cm处置管,末端回肠造口;结肠组行盲肠置管.各组分别于肠道置管造口灌入甘露醇/乳果糖(L/M),收集6h全部尿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测定尿L/M值.24h后处死大鼠,分别取部分空肠、回肠、结肠肠管行体外肠黏膜通透性检测,于透射电镜观察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TJ)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脓毒症组大鼠肠黏膜TJ间隙增宽,肠道通透性增加,且回肠组更加明显;脓毒症加GH组肠黏膜TJ损伤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增加有所减轻.结论:CH能减轻脓毒症大鼠肠黏膜TJ损伤,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 谷氨酰胺对缓解呕吐毒素刺激大鼠损伤作用的研究

    作者:伍力;尹杰;何流琴;史兢;李铁军;黄瑞林;印遇龙

    目的:为探讨补充谷氨酰胺(Gln)对呕吐毒素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呕吐毒素模型组(DC组),低剂量(153.32mg/kg)Gln组(LG组)和高剂量(306.64mg/kg)G1n组(HG组).观察Gln对呕吐毒素应激大鼠摄食与生长情况、器官指数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在21d的试验期内,HG能显著缓解呕吐毒素造成的肝增生和胸腺萎缩现象,降低转氨酶水平(P<0.05).对清除丙二醛(MDA)损伤,改善lgM分泌抑制,提高ALB浓度也有一定的作用.除了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分泌调节,高剂量Gln组作用效果均优于低剂量Gln组.结论:Gln具有营养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特别是其在保护肝功能的突出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缓解呕吐毒素应激损伤的疗效.

  • 体外循环致大鼠小肠微循环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董国华;吴海卫;景华;王常田;钱建军;许飚

    目的:定量分析研究体外循环(CPB)对小肠微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常温CPB模型,将2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和CPB组,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牛清蛋白及吖啶橙作为示踪剂,分别标记血浆和白细胞,采用活体荧光显微镜技术,于CPB前、CPB30和60min、停CPB后60和120min,观察并定量分析小肠壁小动脉直径、收集静脉红细胞流速、功能毛细血管密度、毛细血管通透性和白细胞附壁情况等.结果:CPB可使肠壁小动脉直径减小,收集静脉血流速度减慢,黏膜和肌层功能毛细血管密度减低,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和大量白细胞附壁,CPB停止后2h,各项改变达到峰值.结论:CPB可导致明显而持续的小肠微循环功能损害.

  • 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对胃黏膜癌前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江涛;舒晓亮;徐涵;曾英

    目的:研究精氨酸(Arg)和谷氨酰胺(Gln)对大鼠胃黏膜细胞癌前病变的影响.方法:10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正常组、实验A组、实验B组和实验C组,每组20只.三个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喂饲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MNNG),诱导胃黏膜异型增生,建立胃黏膜癌前病变模型.造模成功后,对照组和正常组喂饲能全素,实验A组喂饲能全素添加Arg+Gln组、实验B组喂饲能全素添加Arg.实验C组喂饲能全素添加Gln,实验共8周.观察大鼠的免疫功能、癌基因bcl-2、c-myc的表达和胃黏膜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实验A组、B组和C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下降;CD4+水平和CD4+/CD8+比值均升高;IgA、IgM水平升高,癌基因bcl-2、c-myc表达明显减少,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发生率明显下降.实验A组的癌基因bcl-2、c-myc表达、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发生率明显低于实验B组和实验C组.与正常组比,对照组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IgA、IgG、IgM、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显著下降,癌基因bcl-2、c-myc表达显著增加,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发生率显著升高.结论:Arg和Gln能改善大鼠的免疫功能,通过抑制原癌基因bcl-2、c-myc的表达,减少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阻止胃黏膜癌前病变.

  • 膳食纤维对弥漫性脑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瑞刚;邱涵坤;程爱斌;浦践一;李志强;张军伟;邱方

    目的:研究膳食纤维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受损肠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致重型颅脑损伤后,随机分为A组(给予等渗盐水)和B组(给予膳食纤维),分别于伤后6、12、24、48和72h处死大鼠.距回盲部5cm处向上取2cm小肠组织,在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形态变化.取门静脉血检测血浆微量内毒素的变化,取腹主动脉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乳酸的变化.结果:①致伤后大鼠各组肠黏膜组织结构受损,内毒素、二胺氧化酶、D-乳酸值明显升高,以伤后12~24h显著,至72h仍未恢复;②B组大鼠早期添加膳食纤维,至伤后48h对上述各观察指标有明确改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大鼠早期应用EN添加膳食纤维对肠屏障有保护作用.

  •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胃癌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作者:段宝凤;罗开元;李雪梅;孙彤;赵娟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患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几乎接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生存和生活质量已成为评价癌症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1].当前,对于癌症病人而言,不再只是为了活着或让生命超过某一癌症的生存期,而是要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使生命更有意义[2].因此,护理在病人的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09年6月应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内放射,并用EN支持治疗胃癌45例病人,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自配鼻饲营养液对脑卒中病人实施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冬云;黄芳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我国脑卒中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高居世界首位,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问题[1].50%脑卒中病人患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为改善这类病人吞咽障碍的预后,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鼻饲疗法.传统的营养疗法如胃肠外营养,病人难以长时间应用[2].留置鼻饲管是常用的措施,我们通过多年的探索,采用自配的营养液,为病人提供胃肠内营养支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浙江省部分三级医院流质膳食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洪丽冰;胡丽燕;何芳;吴悦;孟雪杉;张片红

    医院膳食是根据疾病特点制订的符合其特征的饮食治疗方案和特定的饮食配方.通常按食物的性状不同,可分为普食、软食、半流膳食、流质膳食等,其中流质膳食主要适用于因病情危重而无力咀嚼食物、消化功能减弱等病人[1].目前,各家医院在流质膳食食物种类的选择、数量、配膳方面各具特色,而流质膳食质量将直接影响住院病人临床治疗的效果.为了解浙江省三级医院流质膳食现状,探讨改善医院流质膳食的方法,我们调查了浙江省21所三级医院流质膳食的种类、质量、制备方法等内容,结果报道如下.

肠外与肠内营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