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

肠外与肠内营养

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

Parenteral & Enteral Nutrition 장외여장내영양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
  • 影响因子: 1.9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810X
  • 国内刊号: 32-147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24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肠外与肠内营养》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李宁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胃癌病人术前有营养风险是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虎;张海佳;尚琳;廉博;连肖;韩振宇;周威;李孟彬

    目的:探讨胃癌病人术前存在营养风险对术后临床结局的影响以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前瞻性观察140例胃癌病人,术前进行NRS 2002营养风险筛查,分析术前存在营养风险对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费用、60 d再入院及病死率的影响.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NRS 2002≥≥3分与NRS2002<3分的病人总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总住院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吻合口瘘、胸腔积液发生率、60d再入院率、60d病死率和住院费用等方面,虽然有营养风险组略高于无营养风险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高总胆固醇水平和术前存在营养风险是影响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也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术前存在营养风险病人的临床结局明显差于无营养风险病人,术前高总胆固醇水平和存在营养风险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 小剂量肠内营养对脓毒性休克伴急性胃肠道损伤病人肠屏障及系统性炎症的改善作用

    作者:叶禄伟;汪志刚;黄世芳;龚将将;李龙珠;郑兴龙;黄海燕;崔丽燕;张民杰

    目的:观察小剂量肠内营养(EN)在脓毒性休克伴急性胃肠道损伤(AGI)病人治疗中的价值. 方法:将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84例脓毒性休克伴AGIⅢ级病人,依据是否采用EN治疗分为观察组(EN治疗,n=41)和对照组(无EN治疗,n=46).对比两组病人的病死率、入住ICU时间,检测两组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肠屏障功能、系统性炎症和应激指标. 结果:观察组病人EN剂量为836.8~1 715.4 kJ (200~410 kcal)/d,中位剂量为1 464.4 kJ(350 kcal)/d,未出现严重的EN并发症.两组病人病死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4.4%vs 32.6%,P =0.398),但观察组病人入住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1.8 ±3.7 vs 16.2 ±5.3,P<0.01);治疗后1周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外周血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ET)和D-乳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合并AGI的脓毒性休克病人,即便给予小剂量EN仍具有改善病人肠屏障功能和系统性炎性反应的作用.

  • 益生菌对重症感染性肺炎病儿血糖的稳定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王玉;杨中文;史长松;张豫华;高丽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重症感染性肺炎病儿血糖水平的调节及作用机制. 方法:前瞻性纳入重症感染性肺炎病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用益生菌.两组病儿分别于人组当天和治疗第8天监测血糖浓度,并测定血浆硫化氢(H2S)、D-乳酸以及粪便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正丁酸)水平,同时观察两组病儿的血糖变化、波动情况和预后,并进行分析. 结果:两组病儿入组当天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第8天时,治疗组病儿血浆H2S浓度和粪便中乙酸、正丁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病儿血浆D-乳酸浓度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第8天,治疗组病儿的血糖水平和高波动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32.5%)(P<0.05).治疗组病儿的临床治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血糖浓度与H2S、乙酸水平呈明显负相关,与D-乳酸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 结论:重症感染性肺炎病儿应用益生菌可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加强肠道屏障功能,增加血浆H2S的浓度,调节和稳定血糖水平,并改善临床预后.

  • 结肠穿孔致急性腹膜炎病人术后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作者:马驰;史炼钢;曲杨;于镜泊;王东;贾友鹏

    目的:比较急性结肠穿孔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对机体恢复和营养状态的效果,探讨急性结肠穿孔术后合适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60例急诊手术的急性结肠穿孔病人,根据所给予的营养支持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病人分为EN+ PN组和TPN组.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EN+PN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TPN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结肠穿孔术后EEN支持可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加速病人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

  • 三种营养筛查工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透析相关性蛋白质-能量消耗的评价比较

    作者:梁丹华;谭荣韶;刘岩;钟小仕;张东升;马静

    目的:比较三种营养筛查工具对血液透析病人透析相关性蛋白质-能量消耗(PEW)的预测作用,以筛选出一种快速、准确和易行的方法. 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7分主观整体评估(7分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三种筛查工具对205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进行PEW患病率调查.同时,将三种筛查工具与人体测量指标、血生化指标等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与国际肾脏营养与代谢学会(ISRNM)制订的PEW诊断金标准进行比较. 结果:根据ISRNM标准,31.2%的透析病人存在PEW,基于MIS、7分SGA、NRS 2002的评价标准,透析病人PEW的患病率分别为58.0%、40.8%和46.8%.三种筛查工具均与血生化和人体测量学指标呈明显相关关系(P<0.05),其中NRS 2002与常用客观营养指标的复合相关系数大(r=0.787,P<0.001),相关性为密切.在透析病人中,NRS 2002有较高的灵敏度和正确指数,分别为87.5%和59.1%. 结论:对透析病人,MIS、7分SGA、NRS 2002三种筛查工具均有较好的准确性,以NRS 2002更优.NRS 2002可能是预测透析病人PEW更快速、准确、易行的营养筛查工具.

  • 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风险因素及对预后影响

    作者:翁延宏;顾国胜;朱永龙;叶小利

    目的:研究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不耐受的风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取行胃癌根治术,且术后行EEN的75例胃癌病人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后EEN实施后病人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和腹泻的症状,将病人分为EEN耐受组和不耐受组. 结果:51例(68%)胃癌病人在术后实施EEN过程中出现了EN不耐受的症状,24例(32%)早期实施EN后耐受良好.不耐受组病人的手术类型、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开始EN的时间和使用营养泵与耐受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经多元回归分析发现,病人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4h和使用EN泵是术后EEN耐受的有利因素(P<0.05).EEN不耐受组病人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耐受组. 结论:胃癌病人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不足及未使用EN泵进行匀速输注是EEN出现不耐受的风险因素,可延缓病人术后康复.

  •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留根;范杰诚;王健;姜鑫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IOE)法对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所致吞咽障碍病人的临床疗效,为该类病人寻找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病人60例,按人院顺序随机分入I0E组和鼻胃管(NGT)组,每组各30例.两组病人均在控制基础疾病、干预可控危险因素和脑卒中预防用药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在治疗期间,两组病人分别采用IOE法和NGT法给予肠内营养(EN)支持.同时,对两组病人人院24h内和治疗6周后的营养指标和吞咽功能改善情况进行差异性分析. 结果:IOE组病人在治疗6周后营养指标和吞咽功能与NGT组比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IOE法较NGT法更有利于促进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病人的吞咽功能改善.

  • 综合干预治疗在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耐受性及机体康复的研究

    作者:董高悦;许勤;孟爱凤;郑晓宇;邾萍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方案在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耐受性及机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选的93例病人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综合干预组和传统对照组.综合干预组病人进行综合干预治疗,传统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EN不耐受的发生率、首次闻及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以及并发症等临床指标. 结果:综合干预组47例病人中有36例(76.60%)能耐受EEN支持;传统对照组46例病人中有24例(52.17%)耐受EEN支持,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组病人首次闻及肠鸣音时间、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住院天数等均优于传统对照组(P<0.01).且综合干预组病人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传统对照组(P<0.05). 结论:采用综合干预方案治疗食管癌术后病人可有效降低EEN不耐受性的发生率,促进病人机体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 鱼油脂肪乳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建;左丽婷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病死率高,严重威胁着病人的生命.近年来,免疫营养在SAP的治疗中成为研究热点,其中免疫营养中的鱼油脂肪乳作为一种新型的脂肪乳剂,既能为机体提供营养、调节代谢,又能抑制炎性反应、降低氧化应激、调节免疫和信号转导、保护各重要器官,能有效地抑制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展,改善病人的预后.

  • 小儿外科的加速康复外科应用现状

    作者:唐杰

    加速康复外科(EARS)是指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优化措施,以减少或降低病患的心理和生理创伤应激,促进病人术后的快速康复.目前,国内外ERA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人外科相关领域,关于小儿外科的相关研究和临床实践较少,而这一人群往往面临更为复杂的外科应激,优化围术期处理措施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小儿加速康复外科实施过程还有较多的困难和挑战,如传统理念如何突破、麻醉科和外科之间如何协调配合、术前禁食时间问题、目标导向性输液问题如何实施、麻醉方式选择、术后镇痛模式和用药问题等,需要进行前瞻性、多中心的研究来探索和解决.以下就小儿外科中EARS的应用现状、困难和展望作一综述.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结肠瘘术后回肠造口周围炎病人的护理

    作者:王江;丁岚;陈法喜;王金;戴辉凤;李百强;李维勤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往往涉及多系统器官功能,病情危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是临床常见危重症,治疗和护理难度很大[1].有文献报道,SAP并发结肠瘘发生率约为3.2% ~11.4%.一旦发生往往是致命性的,病死率高达24.0% [2-3].临床处理结肠瘘常见方法为末端回肠造口,回肠消化液腐蚀性很大,一旦在造口处外漏,会导致造口周围皮肤红肿、疼痛、糜烂、坏死,甚至导致造口塌陷,伤口疼痛,病人体位受限,降低病人的舒适度,影响疾病预后.为此,我们胰腺炎治疗中心对SAP回肠造口伴有造口周围炎的病人使用可塑型二件式造口袋进行造口管理,现报道如下.

  • 1例腹腔开放合并胃空气瘘病人的营养支持

    作者:田维亮;姚政;黄骞;赵允召

    1 病人资料病人,女,42岁,2016年12月7日因上腹部撞击伤,在当地医院查腹部CT考虑消化道穿孔,急诊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十二指肠2、3段交界处破裂(2/3周径),胰头部挫伤,予行“十二指肠破裂修补、胃十二指肠离断、胃空肠毕Ⅱ式吻合、胆囊置管造口术”.术后第4天,病人腹部切口处有脓液流出,给予纱条引流,效果差,腹腔感染难以控制,遂予以切口敞开换药.术后第7天,病人腹腔引流管有肠液样物流出,反复高热,考虑肠瘘引流不畅所致,于12月18日转入我院.入院时,病人体温39.5℃,心率135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95/51 mmHg.查血常规示:WBC 23.8×109/L,N:91.3%,Hb 71 g/L,PLT 212×109/L,CRP 256 mg/L,PCT 34.5 μg/L.

  • 补不足 损有余 无监测 慎营养——再谈危重症病人的营养治疗

    作者:安友仲

    现代临床营养支持与治疗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从了解与模仿生理,到探索与纠正病理;从顺应生理的热量支持,到干预病理的代谢治疗;肠内肠外营养已成为临床多学科治疗的公共平台之一,特别是危重症病人治疗的基础而重要的“公器”之一.

  •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零宽容”的实践

    作者:艾山木;蒋东坡

    2007年6月,美国第34届感染控制年会(APIC)提出新的理念,要求对医院感染“零宽容”(zero tolerance);美国联邦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服务中心对2008年10月1日后入院病人发生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将不再支付相关诊疗费.美国每年要使用数百万根血管内导管,从而使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成为医院的主要关注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统计,美国医院每年发生41 000例病人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1].我国关于CLABSI患病率方面少见大规模调查报道,主要与监测依从性不高、数据收集和开展研究存在困难有关[2].CLABSI可导致病人病情加重,并增加死亡风险,而病人住院时间延长所增加的大量成本,进一步加大了病人和医院的负担.因此,通过多学科协作、精良的置管技术和中央静脉导管的维护(CVADS)来预防CLABSI相当重要[3].我科强调“预防为主”的方针,并根据一系列预防策略,达到CLABSI零感染率,其中包括感染监控系统、持续核查、常规评估以及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导管等.科室CLABSI感染率从2011年9.82例/1 000个导管日降至目前392 d持续的0,现将具体经验报道如下.

  • 内镜下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的方法和营养效果分析

    作者:杨兰;张霞;郝福庆

    目的:探讨分析内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和营养支持效果. 方法:选择106例需放置空肠营养管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此外,选择同期行鼻胃管肠内营养病人43例作为鼻胃管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内镜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后内镜下经鼻空肠营养管置管术;鼻胃管组采取常规鼻胃管肠内营养.比较三组病人手术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人置管后营养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和鼻胃管组病人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病人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病人置管后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以及前清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置管前后营养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鼻胃管组病人置管后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和前清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和对照组(P<0.05). 结论:改良内镜下鼻空肠管置管术能有效缩短置管手术时间,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病人置管手术的痛苦.置管后病人营养支持效果显著.

  • 介绍一种PICC改良盲法穿刺置管技术

    作者:毛红梅;孙大力;谭月英;徐鹏远;普春丽

    目的:探讨改良盲法穿刺技术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将我科需要PICC置管的70例病人随机分为经B超引导穿刺组和改良盲法穿刺组,每组各35例.记录两组病人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点位置、上臂臂围、置管时间、静脉炎发生率、皮下淤血率等资料. 结果:改良盲法穿刺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穿刺点位置、静脉炎发生率、皮下淤血率与经B超引导穿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盲法穿刺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经B超引导穿刺组(P <0.001).上臂臂围与改良盲法穿刺组一次成功率呈负相关(-0.475,P=0.004). 结论:改良盲法穿刺技术在PICC置管成功率较高,且不增加并发症和置管时间.

  • 重视我国克罗恩病流行病学的研究

    作者:李冠炜;任建安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隶属于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一种,为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其确切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在多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下,携带易感基因的个体发生异常的免疫反应[1].CD可累及从口腔至肛门的整段消化道,病变呈节段性分布,且侵透肠壁全层.病人可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和腹泻,随着病情迁延发展,相当一部分病人可出现肠梗阻、腹腔脓肿、肠瘘等外科并发症,进而接受一次甚至数次手术治疗,给病人自身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肠外与肠内营养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