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河北中医药学报杂志

河北中医药学报

河北中医药学报杂志

Journal of Hebe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하북중의약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8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5615
  • 国内刊号: 13-1214/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 曾用名: 河北中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河北中医药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北
  • 主编: 宗全和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养血祛风汤配合中药外洗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0例临床观察

    作者:秦秀丽;王慧峰;祁琳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性皮肤瘙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自拟养血祛风汤水煎服、依巴斯汀睡前口服、中药外洗每日1次,每次20 min.对照组仅睡前口服依巴斯汀.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

  • 健脾通络方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作者:徐晖;张英来;张晓文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方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DM)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单独服用二甲双胍无效的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加服健脾通络方,两组病程均为12周,观察HbA1c、FPG、2 hPG、血脂的变化,并记录不良事件.结果:治疗组服用健脾通络方后,HbA1c、TC、LDL-C的水平均有所下降;TC、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健脾通络方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安全有效降低患者HbA1c水平,并调节血脂.

  • 芦荟珍珠胶囊合目血康治疗郁热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62例临床观察

    作者:庞朝善;冯玉明;冯胜军;冯朝

    目的:观察芦荟珍珠胶囊合目血康对郁热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荧光血管造影(FFA)、视野平均敏感度(MS)、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ERG-OPs)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将确诊为郁热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患者62例(124只眼),同时口服芦荟珍珠胶囊目血康胶囊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FFA和视野MS、ERG-OPs的变化.结果:FFA表现改善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MS均提高(P<0.01)实验组OPsO1、O2,蜂潜伏期缩短(P<0.01);振幅OPs,O1、O3、O4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前后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芦荟珍珠、目血康胶囊可改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情况,提高视野MS值,对ERC-OPs也有一定的作用,使视网膜血流稳定,是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药物.

  • 葛根天麻汤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0例临床观察

    作者:罗占君;罗迪

    血管神经性头痛为青壮年常见病,其发病特点:以一侧阵发性剧烈头痛为主证,伴眼胀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证.多为病程长、反复发作,临床治疗较为棘手.笔者用自拟葛根天麻汤加减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龙附牵正汤在周围型面神经麻痹针刺治疗中的作用观察

    作者:马俊强;袁军;李梅;张素钊;张振伟;康国辉;孟晶晶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龙附牵正汤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用针刺配合龙附牵正汤治疗,对照组150例用常规针刺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龙附牵正汤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龙附牵正汤能显著提高针刺的治疗效果.

  • 六君疏肝方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胃镜观察

    作者:杨忠义;周建松;高晔;刘炳辉;李英奇

    目的:胃镜观察六君疏肝方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食管黏膜变化的情况.方法:对120例服用六君疏肝方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观察服药前后食管黏膜损害程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食管黏膜损害程度减轻;与治疗前比较黏膜损害程度有较大改善(P<0.05).结论:六君疏肝方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同时可明显减轻食管黏膜损害程度.

  • 降脂汤与艾灸治疗高脂血症型脂肪肝36例观察

    作者:林宪华;王秋平;张丽娟;杜明;骆璐璐;宗雨睛

    目的:观察降脂汤合艾灸治疗高脂血症型脂肪肝的疗效.方法:36例患者均经B超、血脂检查确诊,并给予降脂汤与艾灸治疗,3个月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4.4%.结论:此方法治疗高脂血症型脂肪肝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 腰突汤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作者:董亚静;田伟明;赵明新

    目的:腰突汤内服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骶管注射3天1次,共5次.治疗组腰突汤内服7剂1疗程配合骶管注射3天1次,共5次.两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腰痛及放射痛、麻木感,直腿抬高试验角度,关节活动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腰突汤内服配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 《伤寒论》治喘六方

    作者:刘玉超;李宇航

    总结《伤寒论》治喘六个常用方,列举了其加减化裁方法,选名家论述及临床应用附于后,并探讨了《伤寒论》治喘的方药运用规律.

  • 天麻熄风口服液治疗脑梗死43例疗效分析

    作者:田爱钊;宋志勇;郝立娟

    目的:分析天麻熄风口服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麻熄风口服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加用天麻熄风口服液治疗脑梗死能明显提高疗效.

  • 中医治疗热带风湿病217例临床经验

    作者:张丽;张洪林

    目的:分析除风利湿汤治疗热带风湿病的疗效.方法:217例受试者服用除风利湿汤每日煎服1剂,10天为1疗程,服用3个疗程,评定疗效.结果:在217例风湿病中,风湿型85例,痊愈74例(87.06%),好转11例(12.94%);风湿热型113例,痊愈110例(97.35%),好转3例(2.65%);风寒型10例,痊愈7例(70.00%),好转3例(30.00%);类风湿型9例,痊愈1例(11.11%),好转8例(88.89%).在217例中,痊愈192例,治愈率为88.48%;好转25例,好转率为11.52%,总有效率为100%.以风湿、风湿热发病率较高,占91.24%.结论:中医药治疗热带风湿病疗效满意.

  • 通痹益肾方治疗Ⅰ、Ⅱ期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维新;潘娅;张中信;杜胜巧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施治治疗Ⅰ、Ⅱ期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创伤性股骨头坏死Ⅰ、Ⅱ期病例60例(68髋),以自拟通痹益肾方为基本方随症辨证加减用药进行治疗.结果:68例患者治愈51髋,好转17髋.结论:通痹益肾方治疗Ⅰ、Ⅱ期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疗效确切.

  •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不通性不孕症30例

    作者:刘金桥;甄俊儒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但随着婚前人工流产和重复流产率的增加及妇科炎症的增多,输卵管不通患者越来越多,腹腔镜和导丝介入治疗输卵管不通因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和适应症,临床治疗效果多不理想,为此笔者对30例输卵管不通性不孕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坤乳宁配合中药免煎颗粒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丽;赵海军;徐瑾;张彦萍;周晓霞;郭霞

    目的:观察坤乳宁颗粒配合中药免煎颗粒加减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全身给予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并给予手法按摩.治疗组口服坤乳宁颗粒配合中药免煎颗粒加减,每日1次,疗程7天;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乳房红、肿、热、痛及全身症状消除情况.结果:治疗组红、肿、热、痛及全身症状消除达100%,治愈率96%;对照组红、肿、热、痛及全身症状消除情况达84%,治愈率5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坤乳宁颗粒配合中药免煎颗粒加减治疗急性乳腺炎能促进乳汁通畅,结块消散,有利于迅速消除乳房红、肿、热、痛及全身症状,且疗程短,疗效高,患者痛苦小,无不适,易接受.

  • 溃结爽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作者:郑彩华;郭光业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位于结肠的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可形成糜烂、溃疡,常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也可波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病程长、病情迁延反复,属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患者多为青壮年.近年来UC的发病在我国呈增高趋势,西医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以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对急性发作期病情的控制有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多的临床问题,比如疗效不理想,副作用多,易复发.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笔者体会配合中药可以部分的解决这些问题.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李杲医籍著作考

    作者:杨艳红

    1 李杲生平简介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以南竹里人,真定秦称东垣县,故其晚自号"东垣老人",生于金大定二十年(1180),卒于1251年,终年72岁.李少时拜范仲淹之后昆仑范尊为师,博闻强识.李母王氏患病,遍延诸医,杂药乱投,为庸医杂治而死,至死竟不知为何病证.杲自伤不知医理,遂奋发学医.李杲创建了脾胃内伤学说,被后世尊为"补土派".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其学术思想、医学著作影响之广,为后人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李杲 著作考 医籍
  • 生骨胶囊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昌平;巴英伟;牛朝旭;刘国斌;栗占学;石国一;秦爱国

    目的:观察生骨胶囊治疗早期(ARCO 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口服生骨胶囊,配合功能锻炼、理疗和适当休息;对照组(60例),行小孔径多通道髓芯减压配合静点活血化瘀药物治疗.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5.00%和66.67%,P<0.05.结论:生骨胶囊治疗早期(ARCOⅠ、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良好疗效.

  • 中药外洗合穴位按摩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体会

    作者:宋玉平;杜杰;李英敏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严重的、慢性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和功能丧失的重要原因[1].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30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中药外洗及穴位按摩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牛黄解毒片中一测多评技术的应用探讨

    作者:陶君;张瑞红;王国振;赵永亮

    目的:探讨一测多评技术在中成药牛黄解毒片成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一测多评技术,参考2010年版药典中黄连药材的质控模式,对牛黄解毒片中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测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了方法可行性探讨.结果:三个厂家的牛黄解毒片含量可以用一测多评法进行测定,其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差异,药典简易多评技术计算含量略有差异.结论:在对照品稀缺的前提下,采用一测多评技术同步测定中成药中多成分的含量,并以此控制成品质量均一性,准确可行.

  • 正交试验优选丹芍通络片的提取工艺

    作者:庞瑞

    目的:优选丹芍通络片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丹酚酸B、芍药苷以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丹芍通络片的提取工艺参数.结果: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药材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合理,操作可行,质量可控.

  • 软肝颗粒的工艺设计

    作者:张尚斌;廖伟明;曾鹏宇

    目的:软肝颗粒是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应用近二十年的经验方,通过筛选软肝颗粒提取工艺条件,确定提取工艺.方法:以本方中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为指标,对本处方提取条件加水量、提取时间、渗漉醇浓度等进行筛选,优化提取工艺,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条件,从而确定有效的提取工艺.结果:优工艺为A2B2C2,即渗漉醇浓度为85%,提取时间为2h,加水量为10倍为佳工艺条件.结论:设计工艺合理,能够保证有效成份的含量.

  • 金苘肾石颗粒薄层鉴别研究

    作者:陈利欣;吴静;张会昭;董军伟;李国川;彭红;陈素锐

    目的:建立金苘肾石颗粒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苘肾石颗粒中的金钱草、萹蓄、厚朴、泽泻、枳壳进行薄层鉴别.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薄层鉴别方法是一个鉴别复方制剂金苘肾石颗粒的可行方法.为金苘肾石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大黄对感染根管内粪肠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实验研究

    作者:于静

    目的:观察大黄水煎剂对离体人牙根管内粪肠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选取48颗新鲜拔除的人单根管牙,随机分为4组(大黄水煎剂组、FC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每组12颗牙.常规根管预备后灭菌制备感染粪肠球菌根管模型,阴性对照组不感染细菌,放置0.9%氯化钠注射液,余每组根管均感染细菌,阳性对照组放置0.9%氯化钠注射液,另两组分别放置大黄水煎剂和FC液,3d、7d后分别培养并测量细菌的透光度.结果:大黄3d和FC7d组间无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大黄在3d时对粪肠球菌的抑制作用与FC7 d时作用相同,但刺激性小,可以替代FC用于根管治疗.

  • 银柴胡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王秀芬;由会玲

    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多年生草本,主产于我国西北部内蒙古、宁夏等地,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近年来随着对其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发现银柴胡根提取物具有解热、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及抗变态反应等作用.

  • 补肾活血法对血小板膜糖蛋白活性影响的研究

    作者:文鸿光;吴志强;曾娟;文焕琛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对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膜糖蛋白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将240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0例,对照组口服用辛伐他汀和氯吡格雷,实验组加服补肾活血方剂,均治疗12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测定血小板膜糖蛋白.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临床疗效和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疗效显著,可能是通过血小板膜糖蛋白途径起作用.

  • 消瘀通络散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直径、E2、ER蛋白表达水平及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

    作者:张拴成;肖红玲;王丽娜;边文静;郭帅;杨继军

    目的:观察自拟消瘀通络散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直径、血清雌二醇(E2)、ER蛋白表达水平及病理组织形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4组.采用乙烯雌酚联合黄体酮肌注的方法进行造模.中药组予自拟消瘀通络散50 mg/d,西药组予三苯氧胺1.8 mg/kg,均灌胃治疗,1次/d,共30 d.于治疗前后测量各组大鼠第2对乳头直径、高度,于治疗后测定血清E2水平,取大鼠第2对乳房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形态表现及E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乳头直径、高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两组之间比较,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E2含量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R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中药组低于西药组(P<0.05).病理学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表现相似,较模型组改善明显,与正常组相近.结论:自拟消瘀通络散具有缩小模型大鼠乳头直径、高度,降低血清中E2和改善ER蛋白表达水平、乳腺组织病理形态的作用.

  • 三参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浆ET-1和6-k-PGF1α含量的影响

    作者:李光荣;杨剑;屈树行;张治秋;何英肖;张彩侠

    目的:观察三参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浆内皮素-1 (ET-1)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三参方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维霉素对照组、三九胃泰对照组,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复制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实验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浆ET-1和6-k-PGF1α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ET-1明显升高、6-k-PGF1α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浆ET-1明显降低、6-k-PGF1α含量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组ET-1的含量低于三九胃泰组和维霉素组(P<0.05);6-k-PGF1α的含量高于三九胃泰组和维霉素组(P<0.01或P<0.05).结论:三参方通过降低ET-1、升高6-k-PGF1α的含量、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胃黏膜的血液循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 穴位埋线为主治疗慢性荨麻疹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刘俐伶;麻继臣;王立生;马玉昕

    目的:观察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仅给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组给予穴位埋线配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4周后停止治疗,评价近期疗效,并分别于停止治疗后2、4、6周评价远期疗效.结果:停止治疗后的近期疗效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71.05%,明显优于对照组48.78% (P <0.05),差异有显著性;停止治疗后2、4、6周时的同期有效率比较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较单纯口服抗组胺药疗效明显,且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

  • 针刺联合心理疏导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作者:刘艳;梁玉磊;蔡乐;孙立虹;郝有志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干预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咽喉局部刺络放血,强刺激双侧太溪、风池穴的方法,治疗组针刺同时配合心理疏导.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疏导干预能够增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 内灸式He-Ne激光针灸治疗面瘫100例疗效观察

    作者:董刚;何爱敏;匙淑萍;钱蒙蒙;秦丽

    目的:评定观察联合治疗面瘫急慢期的疗效.方法:将门诊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激光针观察组50例和针刺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取地仓、颊车、阳白、四白穴患侧,合谷穴健侧治疗.此外激光治疗组采用内灸式He-Ne激光针灸针治疗法,针刺治疗组采用传统的针灸治疗法.比较两组痊愈率患者的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灸式He-Ne激光针灸针治疗面瘫,提高了疗效和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

  • 庞赞襄主任医师治疗上睑下垂的经验

    作者:张彬;庞荣;贾海波;董素亭

    上睑下垂是指上胞不能自行提起,遮盖部分或全部瞳神而影响视物者.中医称为"目睑垂缓"、"睑废".有先天后天之分,可单眼或双眼发病.庞赞襄教授认为:本病为气虚不能上提,血虚不能养筋.先天稟赋不足,肝肾两虚,肌腠空疏,风邪客于胞睑,阻滞经络,气血不和;脾虚气弱,中气不足,筋肉失养,经筋弛缓,以致胞睑无力而下垂.

  • 浅谈医古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作者:张暖;张弘

    当前,医古文教学在各大中医院校中不断彰显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作用.众所周知,医古文是一门重要的中医基础课,任应秋教授称之为"中医基础的基础",是我们学医、从医之人开启中医宝库的一把钥匙,其作用不可轻忽.然而以往医古文的教学目的主要定位在提高学生阅读中医古籍文献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好语言基础和必备的文化基础这一方面上.如今看来,仅此目的已不能与日益发展的中医事业同步而行,在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日益先进的当前,医古文授课过程中医文化的渗透、医德教育的贯穿、创新思想的培养等等赋予了学科新的意义和多重目的,医古文的学科地位在不断提高.而培养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医学生,不但是医学院校教育工作中的迫切事宜,也是我们发展中医事业和弘扬中医文化的重要环节.

河北中医药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2015 01 02 03 04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1992 01 03
1991 01 02 03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1988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