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口腔科学 > 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杂志

Stomatology 구강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6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3-9872
  • 国内刊号: 32-1255/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7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口腔医学》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王林
  • 类 别: 口腔科学
期刊荣誉:
  •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RhoA的表达及作用

    作者:周峻;何勇;金岩;刘晓亮;董绍忠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转移灶、癌旁组织、增生鳞状上皮和正常口腔黏膜中RhoA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4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RT-PER技术分析13腔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灶、鳞状上皮增生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RhoA的表达情况.结果 RhoA在非癌组织均不表达或弱表达,40例口腔鳞癌中25例表达RhoA,阳性率为62.0%;两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低分化鳞癌中RhoA的阳性率为66.67%,中、高分化鳞癌中RhoA的阳性率为60.71%;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16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癌组织中13例表达RhoA.阳性率为81.25%,24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鳞癌组织中12例表达RhoA,阳性率为50%;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RT-PCR检测RhoAmRNA的表达水平,鳞癌组织中RhoAmRNA光密度相对值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增生鳞状上皮和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低于转移灶(P<0.05).结论 RhoA的表达与鳞状细胞癌分化程度、转移程度有关,有望作为鳞状细胞癌预后和转移的参考指标.

  • 两种体外培养人牙周韧带成纤维细胞方法比较

    作者:王晓丽;宋萌;钮晓勇;娄佳宁

    目的 探索一种在体外短时间内简便、可靠获取大量人牙周韧带成纤维细胞(human peropdpmtal ligament ligament fibroblast,HPLF)、建立稳定的体外培养体系的方法.方法 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贴块法进行HPLF体外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的对比研究.通过细胞形态学、超微结构观察及波形蛋白和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等对细胞进行定性研究;测定细胞生长曲线了解细胞生长基本规律及其增殖能力.结果 采用酶消化法和组织贴块法均可成功的进行HPIF连续传代培养.高传代数为30代.培养的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的典型形态,波形蛋白染色阳性,角蛋白染色阴性,生长稳定期倍增时间为48~72 h.组织块培养法需培养时间长,原代培养获取的细胞量较少,较难传代.酶消化法可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细胞,细胞产量高,但操作手续复杂易污染,细胞易受损伤.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个稳定的HPLF体外培养体系.除常用的组织块法外,胰蛋白酶及胶原酶联合消化法不失为一种简便、快速、可靠的组织原代分离培养方法.

  • 对乙酰氨基酚及肿痛安对大鼠正畸牙移动的比较研究

    作者:穆锦全;冯慧;徐芸;陈文静;张玮明

    目的 通过比较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和肿痛安对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组织学差异,为正畸临床疼痛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45只6-8周龄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肿痛安组、扑热息痛组,每组15只.通过切牙和磨牙区安装弹簧,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运用HE染色、TRAP染色及免疫组化方法观测磨牙破骨细胞数量及COX-2的变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槽骨内破骨细胞量及COX-2变化量并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扑热息痛和肿痛安在40 g力加载时均不影响正畸牙移动,但是否可用于正畸I临床有效控制疼痛尚待于进一步研究.

  • 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咬合接触特征的研究

    作者:周薇娜;殷新民

    目的 观察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的咬合接触特征并比较其与正常人的差异.方法 采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记录30名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和30名正常人于牙尖交错位和后退接触位时的咬合接触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在牙尖交错位可出现殆力中心较大的偏移、两侧接触点不平衡、两侧胎力不对称、弹响侧接触点数目多于非弹响侧;在后退接触位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双侧接触点数目有显著差异,单侧接触者显著增多.结论 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咬合接触情况与正常人有显著的差异,提示咬合因素与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有密切的关系.

  • 微弧氧化AZ91D镁合金的口腔黏膜刺激实验

    作者:吴婕;吴凤鸣;张新平;尤乐;赵正鹏

    目的 了解新型口腔植入材料微弧氧化AZ91D镁合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性.方法 健康金黄地鼠10只,麻醉后将微弧氧化AZ91D镁合金的浸提液浸湿的脱脂棉球放入动物的左侧中央颊黏膜极低处,而将阴性对照材料置于动物右侧的中央颊黏膜极低处,分别于1 h、4 h、6 h、8 h后肉眼观察并做组织切片.结果 实验动物均未出现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刺激反应.结论 微弧氧化AZ91D镁合金对口腔黏膜的没有不良刺激反应.

  • 大鼠颌骨与髂骨来源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比较

    作者:许艳彬;江宏兵;陈莉花;王显威;钱靓;陶震江

    目的 比较大鼠颌骨与髂骨来源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的体外生物学特性差异.方法 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颌骨与髂骨来源的BMSCs,从细胞生长特点,诱导矿化及成脂能力等方面比较两者的体外生物学特性.结果 颌骨来源的BMSCs与髂骨来源的相比,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矿化诱导后形成更多的钙结节(P<0.05);而髂骨来源BMsCs在成脂诱导条件下形成更多脂质(P<0.05).结论 不同部位来源的BMSCs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点,颌骨来源的BMSCs具有更强的增殖和诱导后形成更多钙结节的能力,这为进一步研究颌骨病变与再生修复机制提供细胞学模型.

  • 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骨髓基质细胞修复兔股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谢红军;王银龙;周健;薛绍礼;何志良;解超勇;曹发明

    目的 探讨使用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itite,n-HA)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以成骨条件培养液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至第3代并以1×106/cm2的密度与n-HA复合培养后回植于骨缺损区(1.0cm×0.8cm×0.5 cm).术后6周、12周处死动物,取缺损区及周围骨质进行肉眼、X线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所有植入物无排除或感染.6周及12周通过肉眼及免疫组化观察实验组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新骨面积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

  • 拉萨市藏族和汉族人群第三磨牙萌出情况调查

    作者:周振;王美青;李楠;王栋明;肖浩

    目的 了解藏族和汉族人群第三磨牙萌出情况差异.方法 1630个年龄在21岁~50岁之间,连续体检样本纳入本次研究,根据性别和民族分为4个组,每组按照年龄每隔6岁为1组分为5个组.常规口腔检查记录第三磨牙萌出情况.结果 21岁~26岁组和27岁~32岁组:不同种族及不同性别间第三磨牙萌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年龄增长,汉族女性、藏族男性和藏族女性第三磨牙萌出率出现降低和波动.藏族第三磨牙阻生率为16.97%,显著低于汉族人群的23.09%(P<0.05).结论 第三磨牙萌出数在藏族和汉族间差异不显著,藏族阻生牙和冠周炎发病率低于汉族人群.

  • 不同光固化模式对复合树脂微渗漏的影响

    作者:卞颖颖;刘卫红

    目的 比较不同光固化模式对复合树脂微渗漏的影响.方法 新鲜拔除 48 颗上下颌恒磨牙殆面备I类洞行3M 7250树脂充填,随机分为4组用不同光固化模式行光照固化:A:低强度光照组(300mW/cm2×40 s);B:高强度光照组(600mW/cm2×20 s);C:弱光引导组(100 mW/cm2×10 s+600 mW/cm2×15 s);D:间歇光照组(600 mw/cm2×40 s,2 s开,2 s关).标本经温度循环后,品红溶液染色,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牙齿颊舌向切片修复体边缘染料渗漏情况.结果 低强度光和间歇光照法的微渗漏率较低,高强度光组的微渗漏率高.4组间的微渗漏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弱光引导和间歇光照技术对复合树脂(Z250)的边缘封闭性无明显影响.

  • 深冷处理对钴铬合金烤瓷冠金瓷结合力的影响

    作者:韩霖霏;李建;黄丽娟;王瑞霞;杜劲英

    目的 研究深冷处理对钴铬合金烤瓷冠金瓷结合力的影响.方法 将15个钴铬合金试件随机分为对照组(c)、烤瓷前深冷组(E1)、烤瓷后深冷组(E2)分别进行处理,采用平行界面剪切实验测定各组的金瓷结合力.结果 对照组、烤瓷前深冷组及烤瓷后深冷组金瓷结合剪切强度分别为(33.20±0.64)MPa,(32.94±2.oo)MPa,(36.69±1.81)MPa.烤瓷后深冷组金瓷结合力与其他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烤瓷后对试件进行深冷处理可提高金瓷结合强度.

  • 黏着斑激酶基因沉默促进舌癌细胞失巢凋亡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华联;邢树忠;江宏兵;李强;张群

    目的 观察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nsion idnase,FAD)基因沉默对口腔舌癌细胞株Tca8113失巢凋亡抗性的影响,探讨FAK基因与口腔鳞癌转移特性的关系.方法 以舌癌细胞株Tca8113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记的方法检测FAK基因的表达,然后利用RNA干扰的方法抑制FAK基因的表达.后利用悬浮培养、流式细胞仪的方法观察FAK对口腔舌癌细胞株Tca8113体外培养过程抗失巢凋亡的影响.结果 舌癌细胞株Tea8113体外培养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抗失巢凋亡特性.特异性siRNA可以抑制FAK基因的表达.FAK基因干扰后,Tca8113细胞的失巢凋亡显著提高(P<0.01).结论 FAK基因沉默可以逆转舌癌细胞株Tea8113体外培养过程中的抗失巢凋亡特性.

  • 破骨细胞在大鼠正畸牙移动性根吸收修复早期中的改变

    作者:冯慧;穆锦全;徐芸;陈文静

    目的 初步研究大鼠正畸牙移动性根吸收修复早期中破骨细胞和骨保护因子(osleoprotegerin,OPG)的变化和规律,探讨破骨细胞在正畸导致的炎性牙根吸收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性根吸收修复早期模型,免疫组化检测OPG的表达,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的变化.结果 实验第1天,OPG表达量下降,第3天以后逐渐恢复至生理水平.实验第1天起,TRAP染色阳性细胞逐渐减少,实验第7、10、14天,TRAP染色阳性数量已逐渐恢复至生理水平.结论 施力终止后,大鼠牙根即停止吸收,并于1~3 d后开始牙根修复,OPG的量与此过程密切相关.

  • 下颌切牙先天缺失女性患儿的牙颌面形态分析

    作者:潘永初;马俊青;王林;张卫兵;顾宁;黄优;程礼明

    目的 研究下颌切牙先天缺失女性患儿的牙颌面形态特征,探讨下颌切牙先天缺失对其颌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47例12-15岁的下颌切牙先天缺失女性患儿(实验组)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与21例不缺牙的个别正常恰同龄女性儿童(对照组)比较.结果 缺失一颗下前牙与两颗下前牙者,X线头影测量无显著差异;将两者合并,与对照组比较,缺牙组UI-NA(mm)、IMPA显著减小,ANB、NA-PA、MP-SN、N-ME、ANS-ME、下颌长显著增加.结论 下颌切牙先天缺失可以引起女性患儿Ⅱ类错殆,上前牙舌侧移位、下前牙舌倾,下颌骨的顺时针旋转,全面高、下面高以及下颌骨长度增加.

  • 对过大牙槽窝行自体牙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

    作者:陈婷;陈亚明;Samjhana KASHAJU;孟庆飞;毛海燕;林爱俊

    目的 研究对受区过大牙槽窝行自体牙移植的方法.方法 3只 Beagle犬的18颗切牙作为供体牙,分为3组,分别植入到前磨牙区已预备好,近远中向比牙根宽2 mm的牙槽窝中.再生组提前7 d预备受区,利用再生组织充填;骨材料组使用瑞安生骨替代物充填;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3月大体观察、拍X片和组织学检测比较3组的预后.结果 所有移植牙均健康存活,无松动脱落.再生组示牙周膜再生,牙骨质和牙槽骨表面无吸收.骨材料组牙根发生炎症性吸收,有新骨生成.对照组牙根发生表面吸收.结论 再生组织可以促进牙周再生,并减少牙根表面吸收;瑞安生骨替代物的使用有助于移植牙的稳定和存活,但其对牙周再生的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 预构前臂皮瓣唇再造的适形设计和外科操作

    作者:陈传俊;董佳生;李志来;吴晓亮;葛婷

    目的 探讨预构前臂皮瓣再造唇的形态设计和外科操作技巧.方法 利用前臂皮瓣及其血管蒂作为载体,以口腔黏膜、腹部皮片作为嵌入成分,预构唇的解剖外形,经Ⅱ期显微外科移植再造唇.结果 预构皮瓣所形成的唇获得天然器官的三维结构和外形,经显微外科移植和重建后均成活.结论 与传统皮瓣相比,预构皮瓣能极大改观唇缺损修复重建的三维形态和美容效果.

  • 唇舌部位穿孔相关的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

    作者:常财旺;吴煜农;郭军;杨乐;黄锦华;谭赵云

    近年来,口腔面部的穿孔佩饰在青少年当中逐渐流行,由此而引起的口腔软组织、牙齿甚至整个身体健康的风险和可能的一些并发症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该文就临床中遇到的一些病例,总结了在工作中遇到的与舌唇穿孔相关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口腔穿孔 并发症
  • 外伤性露髓牙一次性根充法与分次根充法的疗效比较

    作者:黄坚钢

    目的 比较一次性根充法和分次根充法在治疗外伤性露髓牙中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择151例患者共计201颗符合根管治疗术指征的外伤性露髓患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应用一次性根充法与传统的分次根充法进行治疗,2年后观察疗效.结果 前牙及后牙的治疗成功率比较,一次性根充法和传统的分次根充法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从方便患者就诊、减少治疗费用、减轻医生工作强度、简化治疗过程的角度应尽量使用一次法.

  • 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16例临床观察

    作者:薛传鹏;陈益民

    目的 观察半冠状切口治疗颧骨颧弓多发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半冠状切口在直视下行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结果 运用该方法面形恢复良好,张口度恢复正常,咬合关系良好,复视症状消除,术后3个月x线检查骨折断端愈合良好.结论 采用半侧冠状切口在直视下治疗较复杂的颧骨颧弓骨折,应用坚强内固定技术固定骨断端可靠准确,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

  • 不同方式修复腭部缺损的疗效对比

    作者:李守宏;刘茁;李金超;庞光明

    目的 总结腭部肿瘤术后缺损的修复方式及效果.方法 收集40例腭部肿瘤病例,依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对比创口愈合时间,外观及功能恢复等方面.结果 填塞包扎法创口恢复时间长.颊脂垫联合其他组织瓣修复术可更快更理想地恢复腭部形态及功能.结论 颊脂垫瓣联合邻近组织瓣修复腭部缺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缺损 修复
  • D.T Light Post纤维桩在牙体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任琼;余穗华;何海燕

    目的 观察 D.T Lilt Post纤维桩系统在牙体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分析不同因素对纤维桩修复牙体的影响.方法 选择42例患者共52颗患牙,采用D.T Light Post纤维桩系统进行桩核修复,随访16月~2年.结果 52颗患牙中4颗修复失败,成功率89.6%.性别、年龄、修复体的状况对预后无显著影响(P>O.05),牙齿的类型对预后影响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选择合适的病例,纤维桩是一种效果良好的牙体修复方式.

  • 腮腺皮脂腺淋巴腺瘤2例

    作者:王洁;钟鸣;王兆元

    1 病例报告 2006年我们发现2例皮脂腺淋巴腺瘤,均位于腮腺区1例男,54岁,发现无痛性肿物1年,肿物2块,分别为3.Ocm×2.5cm×1.5cm、1.0 cm×0.5 cm×O.3 cm,包膜完整,与周围腮腺组织分界清楚,剖面黄白,多囊;另l例女,64岁,发现1周,无痛,肿物2.O cIII×1.Ocm×O.5cm大,包膜完整,剖面实性.肿瘤由上皮样细胞和淋巴间质组成.

  • 种植体周围炎10例临床分析

    作者:姜宝岐;徐欣;梁晋;林庆杰

    我们观察10例种植体周围炎病例报告如下,并分析探讨其发病原因和预防方法.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病因
  • 应用甲硝唑片局部填塞治疗干槽症40例临床观察

    作者:冯毅;马静

    笔者以完整甲硝唑片一次性填塞治疗干槽症40例,经临床初步观察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口腔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