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

临床输血与检验

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림상수혈여검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省输血协会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587
  • 国内刊号: 34-1239/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26-1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输血与检验》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吴敦武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亲友互助献血对单采血小板复检不合格率的影响

    作者:胡婷婷;李军

    目的 研究亲友互助献血对单采血小板复检不合格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重庆市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复检不合格的具体资料,分别对亲友互助献血和无偿自愿献血进行统计,分析亲友互助献血和单采血小板复检不合格率的相关性.结果 5年来重庆市血液中心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增长明显,亲友互助献血比例显著下降,亲友互助献血和单采血小板的复检不合格率的相关系数r=0.356,P<0.01,呈正相关.结论 降低亲友互助献血的人数和比例,并转变为自愿或固定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不但扩大了无偿献血者队伍和固定献血者的人数,增加了采集量,也使单采血小板的复检不合格率稳步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有效保障临床医疗用血的安全.

  • 孕妇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10例

    作者:王淑平;陈慧芬;李志强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10例ABO血型系统以外不规则抗体致新生儿溶血病孕妇情况,明确孕妇不规则抗体与ABO血型系统以外新生儿溶血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NEO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血型和不规则抗体,对抗筛阳性结果进一步做抗体鉴定.74例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分娩后,留取新生儿脐带血或抽取静脉血2~5 ml,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相关血型血清学检测.结果 23241例样本中检测到不规则抗体共74例.孕妇分娩后,存活胎儿中有10例发生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新生儿溶血症(N-ABO-HDN).其中2例为抗M引起,3例为抗D抗体引起,5例为抗E(含抗Ec)抗体引起.结论 为保障产妇以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有必要提前对孕产妇进行血型和不规则抗体测定.对多次妊娠史,尤其是习惯性流产的孕产妇,尽早进行血型不规则抗体检测,发现异常尽早干预,能有效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降低患儿死亡率.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复查策略的研究

    作者:张菁;邵春燕;卓海龙;王海平;骆群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联合酶联免疫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复查策略.方法 采用CLIA法筛选出抗-HCV S/CO>0.40的血清样本,再采用2种ELISA法试剂进行复查,对至少1种试剂检测结果在临界值(CLIA法S/CO>0.90,ELISA法S/CO>0.80)以上的样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方法进行HCV核酸定量(HCV RNA).结果 从本院临床患者中筛选出CLIA法抗-HCV S/CO>0.40的样本进行ELISA法检测,至少1种试剂检测结果在临界值以上的血清样本201例,其中强生CLIA、索林ELISA和科华ELISA法阳性率分别为2.5%(150/5800)、1.6%(96/5800)和1.5%(89/5800).CLIA及2种ELISA法试剂检测结果均呈阳性的样本75例,阳性率为1.3%(75/5800);FQ-PCR法检测结果阳性51例,阳性率为0.9%(51/5800).CLIA法检测抗-HCV S/CO>0.40且<0.90的样本有40份,CLIA法检测抗-HCV S/CO>0.90且<0.99的样本有8份;CLIA法检测抗-HCV S/CO≥1.0的样本有153例,其中S/CO 1.00~5.00的样本有66例,S/CO 5.01~10.00的样本16例,S/CO 10.01~20.00的样本5例,S/CO>20.00的样本66例.结论 对CLIA法检测抗-HCV S/CO>0.40且<0.90的样本未发现漏检,建议直接发放阴性结果,减少试剂浪费;对CLIA和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样本进行HCV RNA检测,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及疗效评价.

  • 随州地区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社会支持情况分析

    作者:魏存平;余红玲

    目的 旨在分析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社会支持量表在随州市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中随机抽取276例进行测查.结果 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良好,且志愿者的年龄、婚姻、收入水平均会影响其社会支持程度.结论 结合多方面的社会信息,建立无偿献血服务志愿者社会支持状况分析模型,有利于快速甄别积极服务者,为无偿献血队伍的稳定建立提供充足的服务保障,从而有力保证正常的医疗用血秩序.

  • 某医院60例输血不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庞辉;王小影;李倩倩;张艺群;张健

    目的 探讨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类型,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方法 对本院近几年的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及各种血液成分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比率.结果 22734例次输血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60例,发生率0.26%;输注成分以红细胞悬液、血浆、血小板发生率较高;红细胞悬液主要引起发热反应,血浆、血小板主要引起过敏反应.结论 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特别是把握血浆输注指征,积极开展输血新方法、新技术,做到科学、合理用血,以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 输血 不良反应 分析
  • ABO血型不合干细胞移植患者红细胞"配合型输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俞颖;汪浙炯;朱琳超;孙菊琴;胡慧瑾;刘景汉;兰炯采

    目的 研究ABO血型不合干细胞移植患者嵌合体期间红细胞"配合型输血"的特点.方法 调取ABO血型不合患者25例,分析嵌合体血型特征,包括嵌合体期间患者红细胞表面抗原与血清抗体分布;分析"配合型输血",即嵌合体的红细胞输注方案;评价配血型输血疗效,分析输血反应.结果 25例干细胞移植ABO血型不合患者,根据嵌合体期间患者红细胞表面抗原与血清抗体分布选择红细胞"配合型输血",有效输血76.38%,嵌合体各组红细胞输注前后H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3次,均为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结论 ABO血型不合干细胞移植患者,嵌合体期间选择红细胞"配合型输血",可有效提高患者Hb水平,保证输血安全.

  • 单采血小板保存期内各项生化标志物的动态变化

    作者:石洁;段志倩;郑建勇

    目的 探讨单采血小板在保存期内血小板数量、形态、功能的各项指标变化.方法 采用血细胞计数仪计数血小板数量,使用光镜观察血小板形态,同时测定葡萄糖、乳酸浓度以及血小板P选择素(CD62p)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 单采血小板在体外保存过程中,血小板计数和pH值在保存第5天时明显降低;血小板形态学计分在第3天起显著降低;葡萄糖浓度呈逐渐下降,而乳酸浓度呈逐渐升高趋势;血小板聚集功能逐渐降低,保存第3天、第5天与第1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采血小板在体外保存期间形态和功能发生动态改变,保存3 d内血小板形态和功能基本维持稳定.

  • 浅谈医院合理性用血评价

    作者:王燕

    目的 通过追踪方法抽查分析和评价医院临床用血情况,分析不合理原因,持续改进和提高临床合理、安全有效用血水平,节约日益紧张的血液资源.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2016年临床用血情况,并对1576份输血病历、输血1815次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统计2014年和2015年,在出院人次分别增长13.44%、15.80%和手术人次增长17.82%、8.94%的情况下,血浆用量增长40.01%、10.98%;2016年和2015年相比出院人次增长9.14%、手术人次增长9.2%,2016血浆用量增长41.32%;血浆用量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用量2015年与2014年相比下降22.86%,2016年与2015年相比增加10.06%,在出院人次和手术人次增长情况下,红细胞用量基本合理.血小板合理输血比率为100%.结论 临床科室用血存在不合理现象,尤其是血浆使用,建议医院使用输血软件,规范临床合理用血;切实履行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职责,定期对医师进行输血方面专业知识的培训,指导临床严格控制输血适应证,科学合理用血;每月对临床用血科室情况进行网络公示,对存在问题的科室及个人采取必要措施.

  • 三种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高晓云;白薇;王新华

    目的 比较三种凝血功能检测方法对临床输血患者凝血功能评估的差异,探讨临床输血患者凝血功能评估的佳方案.方法对60例临床申请进行血小板和/或血浆输注治疗的患者同时进行传统凝血项 、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Sonoclot分析检测,分析三种方法检测凝血功能结果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差异性.结果三种方法中反映凝血因子活性的参数R、ACT、PT、APTT、INR呈明显相关;反映纤维蛋白原功能的参数ANGLE、CR、FIB明显相关;反映血小板功能的参数MA、TP、PLT显著相关.参数R与ACT、ANGLE与CR评估结果存在一致性,而其他参数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较差,参数TP、INR与患者临床出血现象显著相关.结论传统凝血项检测、TEG、Sonoclot检测对应参数呈显著相关,均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凝血功能状况,但是三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不能相互替代.临床输血患者凝血功能评估应综合多项检测结果并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

  • 2015年济源市非传染性输血不良反应联动处置与分析

    作者:贾波

    目的 对输血不良反应联动处置成效进行分析.方法 统计2015年不良反应发生率,从多环节多因素分析原因,包括用血量与反应例数,质量核查,反应类型、输血史、妊娠史,复核验证结果和救治效果.结果 2015年不良反应发生率0.51%(38/7484),高于2013、2014年的0.25%(12/4798)、0.17%(14/8393),χ2=15.62,P<0.01;输血不良反应多发科室、医院用血量分别占3.10%(2883/93004)、12.81%(11937/93004),反应例数分别占42.11%(16/38)、39.47%(15/38);质量核查符合;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占47.37%(18/38),过敏反应占34.21%(13/38),其他占18.42%(7/38);有输血史占73.68%(28/38),无输血史女性(有妊娠史)占60%(6/10);血型血清学结果符合率100.00%(38/38);受者HLA-Ab阳性70.00%(7/10),HNA-Ab阳性20.00%(2/10);供者HLA-Ab阳性10.00%(1/10);救治有效率100.00%(38/38).结论 联动机制应用于不良反应的分析、鉴别、处置和防控过程,对减少漏报、规避风险、提高疗效、保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术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

    作者:郭建生;姚叶林;李伟其

    目的 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术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在本市第一人民医院及第三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5例,根据ABE(急性胆红素脑病)评分分为无ABE组,轻度、中度和重度ABE组.比较患者换血前后胆红素的变化、免疫球蛋白IgA、IgM、IgG的变化、血液生化指标异常发生率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换血后总胆红素(190.67±85.46)μmol/L、间接胆红素(204.64±90.57)μmol/L和白蛋白(31.65±3.23)μmol/L明显低于换血前(P<0.05);换血前轻度-重度ABE患者的IgG均高于无ABE组(P<0.05);换血后各组的IgA和IgM较换血前有所升高(P<0.05),换血后各组的IgG较换血前降低(P<0.05);中度和重度ABE组的IgM在换血后明显高于无ABE组(P<0.05).换血后高钙血症和低镁血症的发生率在不同ABE分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换血后研究对象发生呼吸暂停8例(12.31%),呼吸衰竭6例(9.23%),发绀4例(6.15%),酸中毒6例(9.23%),血压波动5例(7.69%),换血后再输血7例(10.77%).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换血后胆红素降低,IgA和IgM升高,IgG降低;但换血术会造成一定的血液指标变化和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 肝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王淑英;周文辉;李新颖;张扬丽;牛国涛;冯艳青

    目的 调查肝病专科医院患者血小板临床应用的现状,为进一步分析血小板在肝病患者的临床输注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收集某医院2015年1~3月机采血小板输注的所有肝病患者的临床和输血资料,对血小板的输注原因、输注剂量、方式及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输注血小板的疾病多数为乙肝肝硬化和肝癌,主要输注原因为预防性输注(86.5%),其中介入术前改善凝血功能占30.75%;治疗输注仅占20.31%.输注阈值多为(10~40)×109/L,血小板的输注效果与肝硬化分级无关,介入术前预防性输注剂量增加,术后血小板计数增加,但出血率无明显下降.结论 血小板输注存在不合理现象,急需进一步研究肝病患者预防性输注血小板的阈值和剂量.

  • 人抗鼠抗体干扰导致献血者HBsAg、HIV酶免检测假阳性1例

    作者:丁卫平;李晶

    采供血机构对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血清学技术和核酸扩增检测技术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感染标志物的检测[1].目前核酸检测尚未全面实施,国内血站多数采用2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大批量标本测定,但ELISA实验原理会因检测试剂批次的不同、献血者免疫学状态不同或体内干扰物质等因素干扰实验结果[2,3].现于2015年10月发现1例因人抗鼠抗体(HAMAs)干扰造成献血者HBsAg、HIV双项ELISA检测结果假阳性的情况,报告如下.

  • 乳腺癌相关miRNA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夏;浦春;黄丽珠

    乳腺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在发展中国家,乳腺癌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首位的癌症死亡原因,降低发病率和减少死亡率一直是医学和科研工作者面临的难题.近年来,肿瘤的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成为研究热点.研究表明,miRNA作为一种调节子,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近5年来miRNA作为早期检测的生物标志物,在乳腺癌侵袭与转移、靶向治疗与耐药以及在三阴乳腺癌中的相关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药物致红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春秋;卞茂红

    细胞核和线粒体在有核细胞的凋亡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红细胞主要通过胞质Ca2+浓度增加、活性氧增高、神经酰胺形成及蛋白磷酸化等机制而诱发凋亡,引起红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相关分子发生级联反应,终使红细胞被清除.红细胞凋亡可由多种外源性物质诱发,其中包括一些药物.临床上多种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之一是贫血,部分药物有致红细胞凋亡的作用.本文就临床药物致红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药物副作用.

  • 血液分析仪散点图在分析嗜碱性粒细胞假性升高中的应用

    作者:姚丽娟;罗以勤;王力;孙余会;黄凤萍;李丽

    目地 分析白细胞分类通道(DIFF)和嗜碱性粒细胞通道(WBC/BASO)散点图的典型变化,判断嗜碱性粒细胞(Baso)假性升高,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6例住院患者经手工涂片复检确认的Baso假性升高样本的白细胞分类数据信息和散点图,分析导致假性升高的原因及归纳典型散点图变化.结果Baso假性升高干扰主要来源于异型淋巴细胞(Abn-L)、中性中毒颗粒(TG)和采血不当3种原因,以Abn-L干扰较常见(56.5%).Baso假性升高具有典型Abn-L或TG的DIFF和WBC/BASO散点图者,经外周血涂片镜检均可检出异淋或TG,白细胞分类计数(DC)发现异常增高的部分均来源于Abn-L或TG;当具有正常DIFF图,异常WBC/BASO典型采血不当散点图时,外周血涂片镜检分类均正常,临床重新规范抽取样本送检后结果均正常.结论对于外周血Baso计数存在假性升高的样本,实验室可通过仪器提供的典型散点图快速判断升高来源并指导复检,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

  • 血清粘附分子SE-CAD、SE-SEL和sICAM-1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武彩虹;银广悦;钱成荣;田雪梅;徐翠玲;张维

    目的 探讨可溶性E-钙黏蛋白(soluble E-cadherin,SE-CAD)、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selectin,SE-SEL)、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2月在本院确诊的168例患者,均经组织学确诊为肺癌,其中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98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7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自愿者各50例.所有患者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抗SE-CAD、抗SE-SEL和抗sICAM-1的单克隆抗体试剂盒ELISA方法测定血清粘附分子.结果SCLC和NSCLC患者血清SE-CAD、SE-SEL和sICAM-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和良性疾病组(P<0.05),而且肿瘤发生转移(Ⅲ~Ⅳ期)的患者血清SE-CAD水平高于无转移(Ⅰ~Ⅱ期)的患者(P<0.05),但SE-SEL与sICAM-1与是否发生转移没有相关性.结论SE-CAD、SE-SEL和sICAM-1对肺癌临床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而且SE-CAD可作为判断肿瘤是否扩散的一个有用指标,从而进行疗效观察和愈后评估.

  • 肺癌患者血小板中VEGF与TSP-1测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行;罗以勤;叶书来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与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测定在肺癌进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71例终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及35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与贫血小板血浆(PPP)中的VEGF与TSP-1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肺癌未转移与转移患者血小板中VEGF水平及VEGF/TSP-1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肺癌转移患者血小板中VEGF及VEGF/TSP-1比值高于肺癌未转移患者(P<0.05);肺癌未转移与转移患者血小板中TSP-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癌组与对照组所有个体的贫血小板血浆中的VEGF与TSP-1均低于检测下限而未能检出.结论 肺癌患者血小板中VEGF与TSP-1平衡关系发生改变,并且血小板VEGF与VEGF/TSP-1水平有助于反映肺癌的转移情况.

  • 联合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β-HCG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意义

    作者:徐进;沈杨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β-HCG对早期异位妊娠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南京市雨花医院140例妊娠患者,其中异位妊娠60例(孕周<7周)作为异位妊娠组,选择同期正常宫内妊娠80例为正常妊娠组.采用ELISA法对两组血清VEGF和β-HCG水平进行测定,根据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计算临床诊断界值,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异位妊娠组中VEGF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β-HCG表达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EGF pg/ml:270.35±111.55 vs.125.94±42.38,P<0.001;β-HCG U/ml:9790.35±1620.79 vs.12888.13±2544.4,P<0.001).VEGF取202.50pg/ml时,AUC值为0.945,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5.0%、97.5%、90.2%.β-HCG取10950.30U/ml时,AUC值为0.855,诊断异位妊娠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76.3%、76.7%、83.1.%.二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为91.3%、95.0%和85.5%.结论 早期异位妊娠时,血清中VEGF显著增高、β-HCG下降,二者对异位妊娠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VEGF和β-HCG可进一步提高早期异位妊娠诊断敏感度.

  •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学及药敏分析

    作者:尹美玲;邓芳;樊平;单武林;阚劲松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学及药敏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安徽省肿瘤医院2012年9月~2015年12月112例结直肠癌术后并发腹腔及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原学分析.结果 112例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的腹腔穿刺液和切口脓性分泌物培养共分离出121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83.47%(101/121),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13.22%(16/121),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从药敏情况来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头霉素类、四代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较低,均小于30%;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敏感试验显示较高的敏感性,未发现多重耐药菌株.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等耐药率较高,但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呋喃妥因的耐药菌株.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预防和治疗手术部位感染.

  • NDM-1基因在不动杆菌属菌株中的分布调查

    作者:牛冬梅;周万青;张之烽

    目的 调查NDM-1基因在不动杆菌属菌株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25株、非鲍曼不动杆菌5株(分别为洛菲不动杆菌3株和琼氏不动杆菌2株).采用改良Hodge试验及双纸片协同试验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PCR和DNA测序方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接合试验探讨耐药基因的可传递性;PFGE调查菌株的同源性.结果25株鲍曼不动杆菌改良Hodge试验阳性10株,金属酶表型试验均阴性,均检出OXA-23-like基因,未检出NDM-1基因;5株非鲍曼不动杆菌金属酶表型试验均阳性,均携带NDM-1基因,改良Hodge试验均阴性;PFGE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较高,主要为A克隆株,而NDM-1阳性菌株不具同源性.NDM-1阳性菌株接合试验未获成功.结论 本院碳青霉烯类耐药不动杆菌属菌株中NDM-1基因分布在非鲍曼不动杆菌中,且为散发.

  • HBsAg、抗-HCV、抗-HIV酶免阴性及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严凤好;钟展华;李雪群;万小春

    目的 通过对HBsAg、抗-HCV、抗-HIV酶免结果双阴性及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进行核酸检测(NAT),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差异和鉴别试验的反应性项目,为假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用两种酶免试剂对献血者血液进行HBsAg、抗-HCV、抗-HIV血清学检测,对酶免阴性及单试剂反应性标本8人份混样进行HBV、HCV、HIV三联核酸定性检测,对NAT呈反应性的标本进行鉴别试验确定反应性的具体标本.结果 31065份血液标本中酶免双试剂阴性30254份,单试剂反应性241份,其中进口试剂180份,国产试剂61份,主要集中在HCV和HIV进口试剂,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行8人份混样NAT检测共有54份呈反应性,包括46份HBV、3份HCV、5份HIV.拆分鉴别实验检出39份HBV,其中ELISA阴性标本鉴别出37份阳性,单试剂反应标本中鉴别出2份,未拆分出HCV、HIV阳性标本,总拆分阳性率为72.2%.结论 酶免单试剂反应性结果的假阳性率较高,核酸检测能提高对病毒的检测能力,有效降低经输血途径传播病毒的风险,选择两者互补的检测模式,对酶免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进行追踪随访和复查,可为假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提供理论支撑,有利于献血者的召回.

  • 脂蛋白(a)颗粒和质量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

    作者:黄小燕;黄乐生;王京

    目的 比较脂蛋白(a)颗粒和质量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分析脂蛋白(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了自2015年1月~2016年8月在某院行冠状动脉电脑断层造影(CTA)检查的91例患者病情资料,根据CTA结果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液脂蛋白(a)的颗粒和质量浓度.另根据患者斑块性质,将CAHD组患者分为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和钙化斑块组,比较脂蛋白(a)在不同斑块性质分组中的浓度变化.同时比较脂蛋白(a)颗粒浓度和质量浓度的关系.结果 CAHD组患者脂蛋白(a)的颗粒浓度和质量浓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t=3.4707,P=0.0008和t=3.1524,P=0.0022).不同斑块性质分组中脂蛋白(a)的颗粒浓度和质量浓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175,P<0.0001和F=6.124,P=0.004),其中钙化斑块组脂蛋白(a)的颗粒浓度和质量浓度高(P<0.05).脂蛋白(a)的颗粒浓度和质量浓度间存在一定相关性(r=0.5646,P<0.0001).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的表达明显升高,且脂蛋白(a)浓度与斑块性质有关,可能在不同性质斑块的形成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 先天性Ⅶ缺乏症孕妇围产期凝血功能分析及治疗思路

    作者:梁晓浏;林正明;江建锋;杨园园

    目的 分析1例先天性Ⅶ缺乏症孕妇围产期凝血功能并讨论治疗策略.方法 对1例先天性Ⅶ缺乏孕妇围产期不同时间点的血液样本,采用凝固法测定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采用Clauss凝固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bg)、采用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D-二聚体(DD)及抗凝血酶Ⅲ(ATⅢ).结果 围产期替代治疗前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表现为PT延长,Fbg轻度上升,其余指标正常,术前给予重组Ⅶ生物活性制剂,1 h内患者出现PT缩短,呈现高凝状态;术中患者凝血功能未发生紊乱;手术分娩后患者凝血功能逐渐变为异常,表现为PT延长,DD增高,术后3 d PT水平基本恢复到术前状态.结论 围产期动态检测凝血功能指标,特别是PT的变化情况,对本例先天性Ⅶ缺乏孕妇行剖宫产分娩极为重要,同时结合其他凝血、纤溶指标可有效实时判断患者体内凝血功能状况.

  • 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作者:朱盼东;王昕;李静

    目的 探讨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本院妇产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两年间就诊孕产妇临床病历资料共734例,根据标准筛选并分组:观察组、治疗、对照组,回顾分析3组的妊娠母婴结局.结果 本研究734例孕妇中亚临床甲减107例,发生率为14.6%,其中观察组的糖代谢异常、流产、早产、剖宫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P<0.05),在产后出血发生率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围生儿巨大儿、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死胎发生率较干预组及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合并亚临床甲减的孕妇中糖代谢异常、流产、早产、巨大儿及新生儿窘迫的发生率较高,应及时给予左旋甲状腺激素干预治疗.

  • 一站式CT对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方式抗血小板聚集疗效评估

    作者:杨荣伟;陈自光;钟仁明;赵兰锋;罗传松

    目的 探究一站式CT对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方式抗血小板聚集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各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将超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D组、E组和F组,每组32例.A、D两组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B、E两组单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d,C、F两组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75 mg/d.观察6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mRS评分、ASPECTS评分变化绝对值、梗死区灌注成像参数变化绝对值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B组治疗前后评分变化绝对值均小于C组,A组治疗前后评分变化绝对值小于D组,B组治疗前后评分变化绝对值小于E组,C组治疗前后评分变化绝对值小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治疗前后梗死区灌注成像参数变化绝对值均小于C组,A组治疗前后梗死区灌注成像参数变化绝对值小于D组,B组治疗前后梗死区灌注成像参数变化绝对值小于E组,C组治疗前后梗死区灌注成像参数变化绝对值小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96.87%大于A、B两组的84.38%、83.33%,A组总有效率84.38%小于D组的87.50%,B组总有效率83.33%小于E组的84.38%,C组总有效率96.87%小于F组的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总有效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前后一站式CT的影像学结果改变与临床疗效相关,联合治疗使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下降明显,神经功能恢复好,三种方式治疗超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要优于急性脑卒中患者.

  • 江苏血站质量管理实验室室间评价工作实践

    作者:周静宇;王泰瑞;纪云鹏

    目的 建立全省血站质量管理实验室室间评价体系,持续提高全省血站质量管理实验室检测能力.方法 2008年江苏省血液中心组织对全省血站质量管理实验室每年2次的室间评价工作,评价项目涵盖大部分血液质量抽检项目,包括免疫(HBsAg、抗-HIV 1/2、抗-HCV、梅毒抗体)、生化(ALT、血浆总蛋白、Na+、K+、亚甲蓝)、血细胞(RBC、Plt、WBC、Hb、Hct)、血凝(FⅧ:C、Fbg).结果 免疫项目检测合格率100%.生化项目总体成绩逐年提高,但也有少许反复现象.近3年来开展的血凝和亚甲蓝项目,及格率分别为97.1%(167/172)、96.7%(118/122).2015年开始的CITIC细菌检测项目,总符合率为99.2%(595/600).结论 全省血站质量管理实验室室间评价工作对各实验室检测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 血小板输注疗效预测模型在血液肿瘤患者临床用血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唐浩;桂嵘

    血液肿瘤患者由于病程长且常存在出血风险,因此其输注血小板频率高.然而,反复输注血小板极易导致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如果盲目输注血小板,不仅无法获得满意的输注疗效,还会导致宝贵的血液资源浪费.目前有一种可预测血小板输注疗效的模型—PEscore,综合考虑了包括患者临床基本特征及血小板相关特点在内的多种可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危险因素,对血液肿瘤患者的血小板输注疗效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对其临床血小板输注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小鼠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杨慧慧;张衡;苏虹

    目的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Treg)百分比的改变在哮喘小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将雌性SPF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以鸡卵白蛋白(OVA)致敏,建立模型;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OVA.分别检测小鼠外周血(PB)与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及脾脏中CD4+CD25+FOXP3+Treg的比例.结果 哮喘组与对照组小鼠脾脏中CD4+CD25+/CD4+(%)、CD4+FOXP3+/CD4+(%)、CD4+CD25+FOXP3+/CD4+(%)分别为2.50±0.12与16.64±2.11、3.92±1.23与27.72±0.15、1.34±0.25与15.60±0.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小鼠脾脏CD4+CD25+FOXP3+Treg占比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研究提示CD4+CD25+FOXP3+Treg参与哮喘发病.

  • 曲古菌素A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卵巢癌SK0V-3细胞株凋亡的研究

    作者:盛佳佳;刘雨生

    目的 探讨TSA联合ATRA对卵巢癌SKOV-3细胞的协同增殖抑制和凋亡作用.方法 TSA联合ATRA处理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株,分别检测SK0V-3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和细胞凋亡率及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TSA联合ATRA协同抑制SKOV-3细胞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SKOV-3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和单独用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A联合ATRA在体外对卵巢癌SKOV-3细胞具有较强的协同增殖抑制和促进凋亡作用.

临床输血与检验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