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的研究状况

    作者:王光素;唐正龙

    通过动物模型的方法来探索颞下颌关节强直(temporomandibular joint ankylosis,TMJA)的病因和病理机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已有TMJA模型的主要选择动物是小型猪和绵羊.制作TMJA的方法包括手术造模、注射关节促炎症因子和咬合紊乱模型三种方法.目前建立的TMJA动物模型尚不理想,在诱导骨性强直上都还有所不足,因此寻找更加贴近临床的模型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 带蒂颞部筋膜瓣在粉碎性髁状突骨折中的应用

    作者:李盈;陈军

    目的 应用带蒂颞部筋膜瓣治疗粉碎性髁状突骨折,评价其预防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髁状突粉碎性移位骨折的患者1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手术,摘除粉碎的部分髁状突,采用带蒂的颞部筋膜瓣作为关节间插物置于关节窝和关节盘之间,重建颞下颌关节.手术后常规随访,评价其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随访2~5年,开口度均在30 mm以上,未发生颞下颌关节强直,效果满意.结论 带蒂的颞部筋膜瓣治疗粉碎性髁突骨折,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是防止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有效手术治疗方法.

  • 改良耳屏前切口在髁状突骨折复位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伟;张现军;赵宁;王斌

    目的 探讨改良耳屏前切口入路行髁状突骨折复位内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 12月收治的髁状突骨折患者7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耳屏前切口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耳屏前切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面神经损伤、味觉出汗综合征以及随访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出现面神经损伤1例,味觉出汗综合征7例;对照组患者出现面神经损伤5例,味觉出汗综合征19例,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患者髁状突吸收、关节强直及关节弹响等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耳屏前切口入路行髁状突骨折内固定,术后临床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与游离复位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疗效对比

    作者:陈云东;彭云烽;朱先伟

    目的:探讨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与游离复位术治疗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游离复位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髁状突吸收、张口受限、开口偏斜、咬合关系紊乱、关节弹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张口受限、关节弹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髁突-翼外肌解剖复位术对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适应证广泛,而游离复位治疗更适于髁状突高位骨折.

  • 穿腮腺入路髁状突骨折切开复位及坚强内固定术

    作者:杨志林;刘泽民

    殊设备.

  • 纯肽夹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28例疗效观察

    作者:孙莲芬;张祖斌;王洪涛

    目的:应用微型钛板内固定法治疗髁突骨折,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18例骨折采用耳屏前切口,10例选择自后下颌下切口,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28例患者,26例伤口一期愈合.2例延期愈合.张口度3月复查28 mm~30 mm,咬合关系良好.结论:微型夹板坚强内固定能精确复位,短期内可行使下颌功能,减轻了患者痛苦,具有推广价值.

  • 少年髁状突骨折后自然改建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国义;阎俊新;张秀英;彭涛

    目的 探讨张闭几练习及咬合训练在少年髁状突骨折后自然改建改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少年髁状突骨折患者46例及同龄健康少年46名,髁状突骨折患者手术后4周开始进行张闭口练习及咬合训练,一年后根据颞颌关节中位断层片的情况,对颞颌关节进行绘画测量分析.结果 有4例患者在张闭口练习及咬合训练初期出现颞颌关节病症状,9例髁状突骨折后的小骨片在改建过程中部分被吸收.治疗一年后髁状突骨折患者关节前间隙为(2.88 ±0.76)mm、关节后间隙为(2.35 ±1.03)mm,髁突位置基本居中(N/M 1.09 ±0.23),与同龄健康少年的颞颌关节无明显差异.结论 在少年髁状突骨折后自然改建改的过程中,张闭几练习及咬合训练具有重要的价值.

  • 髁突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探讨

    作者:段零山

    目的:探讨翼外肌-髁状突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技术要点和功能评价.方法:以髁头脱位骨折,髁颈和髁颈下骨折移位角度30°~45°升支垂直高度降低超过4~5mm为适应证,对收治的23例28侧髁状突骨折患者,采用改良的耳颞部"拐杖"型切口或颌后进路,行翼外肌-髁状突解剖复位及张力带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后3~6个月随诊复查,内容为:面型、开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咀嚼力,并以此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面型双侧对称,张口度较术前明显增大,开口型有显著改变,2例术后错牙合患者经一周颌间牵引恢复正常;影象学检查,髁突无移位,骨折无错位.钛板无移位,髁突表面无明显吸收现象,咀嚼有力.2例面瘫患者经治疗后3个月恢复.结论:选择合适患者,进行翼外肌-髁状突骨折开放性解剖复位固定,是一种既能恢复解剖形态又能恢复咀嚼功能的有效方法.

  • 髁突骨折50例疗效分析

    作者:常立军;皇甫胜利;邓刚;慕娟;赵振华

    目的 根据髁状突骨折的不同临床表现分别选择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并比较两种疗法的效果,为适应证合理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总结1994年1月~2009年10月我科收治的50例(61侧)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情况,根据骨折的部位,移位的方向、程度,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年龄和意愿选择治疗方法,21例(25侧)保守治疗,29例(36侧)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效果总体优良率为81.3%,手术治疗效果总体优良率为92.6%.结果 结论两种疗法各有其适应证和优缺点,应严格适应证选择,才能提高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效果.

  • 髁状突骨折98例治疗体会

    作者:赵继军;史益河;王德明;吴衍昌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探讨髁状突骨折采用非手术与手术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方法:总结1996年1月~2006年12月治疗的98例髁状突骨折.男性65例,女性33例,年龄16岁~68岁,平均年龄28.3岁.单侧骨折61例,双侧30例,合并其他骨折7例.关节囊内骨折39例,关节囊外骨折59例.治疗采用非手术方法26例,手术治疗72例,每组采用2种~3种种治疗方法进行对照.非手术者采用弹性牵引加颌间固定、单纯颌间固定.手术治疗采用钢丝固定、钛板固定、克氏针固定.结果:98例髁状突骨折治疗后92例无任何不良反应,咬合关系良好,6例出现关节并发症,5例经二次手术摘除髁状突后痊愈,l例采用辅助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1、髁状突骨折发生在关节囊内髁状突移位小于37(的非手术为首选.两种固定方法之间无差别,髁状突轻度移位应该选择弹性牵引颌间固定.2、关节囊外髁状突骨折或者关节囊内髁状突骨折后髁状突移位大于37度者应选择手术.三种固定方法只要应用正确疗效无明显差异,笔者认为钛板坚强内固定为首选.3、手术对关节结构的损伤大于非手术者.4、关节囊外骨折或者关节囊内髁状突移位大的应该选择手术而选择非手术者其治疗效果明显低于手术者.

  • 髁状突骨折致颞下颌关节慢性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学玖;马绪臣;张益;张万林

    目的 初步探讨髁状突骨折致颞下颌关节慢性创伤性关节炎的一般规律.方法 髁状突骨折致慢性创伤性关节炎病例32例.对此组病例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3例(23/32,71.8%)存在开口受限,7例(7/32,21.9%)有单纯关节弹响,2例(2/32,6.3%)为关节单纯疼痛;22例单侧髁状突骨折中5例(5/22,22.7%)对侧关节逐渐发生轻重不等骨关节病.结论 髁状突骨折经治疗后遗留的慢性创伤性关节炎,其临床表现为关节运动受限、疼痛、弹响等,且以关节运动受限为主.单侧髁状突骨折病例,其未骨折侧亦可发生损伤性病变.

  • 髁状突骨折后颞下颌关节内粘连的治疗及组织病理学观察

    作者:王学玖;马绪臣;张益;张万林;武登诚

    目的初步探讨髁状突骨折继发颞下颌关节内粘连的治疗及其病理组织学特点.方法髁状突骨折后持续开口受限病例6例,对其行开放及关节镜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关节内粘连、手术切除粘连组织并取部分粘连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后开口度明显改善.早期粘连组织表现为血运丰富的疏松结缔组织,后期为致密结缔组织,其中可见软骨成分.结论髁状突骨折后关节内粘连组织早期为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条索,后期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可有软骨化改变.手术是治疗此类病例的较佳选择.关节镜手术对部分病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作者:

    关键词:
  •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髁状突骨折临床分析

    作者:张君辰

    髁状突骨折是常见的下颌骨骨折,其发生率约占下颌骨骨折的25%,髁状突骨折常引起患者咬合关系紊乱、张口受限,严重防碍患者咀嚼、语言等生理功能,亦可影响下颌骨发育,引起颞下颌关节疾病的产生.

  • 下颌髁状突骨折临床治疗观察

    作者:陈新;王月娥

    目的 探讨下颌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治疗观察.方法 对2009年0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下颌髁状突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进行保守治疗,30例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保守治疗疗效满意度为21/30(70.0%),并且4例出现颞颌关节紊乱症;手术治疗疗效满意度为27/30(90.0%),面形与关节功能无异常.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结论 轻度移位采用保守治疗,中度或重度移位或损伤必须采取手术治疗.

  • 颌下切口颞下颌关节重建术治疗囊内髁状突骨折

    作者:王凤平

    作者通过对20例颞下颌关节囊内髁状突骨折的病人,实施领下切口颞下领关节重建术,术后3个月至4年随访及经临床观察,收到良好效果.颌下切口颞下领关节重建术治疗囊内髁状突骨折与传统切除髁状突治疗囊内髁状突骨折比较,此手术是从关节下腔入路,手术范围仅限于下腔,对关节的医源性创伤小,故其功能恢复较快.对囊内髁状突骨折的病人,早期应用领下切口颞下颌关节重建术治疗囊内髁状突骨折,不仅有效地减少粘连和防止关节强直,还可逐渐接近正常地、关节结构较好地恢复生理功能.

  • 探讨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

    作者:何凯;孙源东;史骥斌;陈宽勇;郑宇杰;张竹涟

    目的 探讨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48例髁状突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内固定手术组(n=24)和保守治疗组(n=24).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内固定手术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8%(23/24),高于保守治疗组75.0%(1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0%(6/24)、20.8%(5/24),组间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髁状突骨折的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较保守治疗好.

  • 双侧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作者:文光和;黄晓斌;陈刚;李树春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0年3月~2001年3月间笔者共收治38例双侧髁状突骨折患者.男性28例,女性10例.年龄5~53岁.

  • 下颌骨髁状突骨折36例治疗的临床体会

    作者:巨利峰

    目的 探索下颌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下颌骨髁状突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术后定期复查,观察术后效果.结果 36 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效果.术后随访,患者咬关系良好.开口度恢复满意,关节区无不适表现.结论根据患者髁状突骨折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 髁状突骨折漏诊9例及诊断治疗分析

    作者:王长皓

    目的分析髁状突骨折的漏诊原因探索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年~2003年治疗的9例漏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因伤情较轻而漏诊,2例因伤情较重漏诊,6例因影像技术而漏诊,漏诊时间为1周~1年.结论提高对髁状突骨折的认识;CT冠状位是诊断髁状突骨折的好方法;手术治疗不断为患者和学者接受.

135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