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α-硫辛酸与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比较
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及α-硫辛酸是三种重要的维生素类物质,必须由食物供给[1-3].20世纪初,维生素C防治坏血病成为光辉的一页;20世纪中叶,维生素E又成为防癌抗衰老的新秀;近年来发现α-硫辛酸也具有许多重要生理作用[4-8];但它们三者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虽然它们的抗氧化途径各不相同,抗氧化效果也有很大差别,却都能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对细胞的毒性作用,从而起到保护细胞的作用.本研究是从它们提高细胞抗氧化能力和协助细胞从氧化损伤状态下恢复这两个方面来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探讨三种物质的抗氧化机制奠定基础,也为一些需要长时间暴露在环境空气中进行的细胞实验积累有益资料,并为需要在高氧环境下进行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
高氧环境中溶组织内阿米巴基因的调控
-
氧介导的动脉导管收缩作用机制
动脉导管是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管道,胎儿期肺动脉血大多经未闭的动脉导管入降主动脉,但出生后须及时关闭,如关闭延迟或不能关闭即为动脉导管未闭.维持宫内动脉导管开放和出生后动脉导管的关闭受体内许多因素调节,动脉导管的紧张性调节依赖氧介导的收缩作用和前列腺素(PG)等介导的舒张作用之间的平衡[1].胎儿期动脉导管的血氧分压约为18mmHg~28mmHg,出生后因血流方向逆转使血氧分压急剧升高,当血氧分压达到50mmHg时导管壁开始收缩,导管壁收缩缺氧使管腔达到功能性和解剖学关闭.大部分血管平滑肌在低氧环境下松驰,高氧环境下收缩,但动脉导管对氧更为敏感[2],高氧压引起动脉导管收缩的机制有多种假说,现总结如下.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lty,ROP)的早认识是在20世纪40年代,当时称为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症(retrolental fibroplasia,RLF),其发病被认为是与抢救早产儿时吸人过量高浓度氧有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围产医学技术的进步,早产儿的成活率大大提高,给氧方案虽较以前合理,但人们已认识到ROP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ROP仍是世界范围内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ROP是暴露在高氧环境下之后在相对低氧环境下形成的一种增生性视网膜病变,与接受氧治疗等因素有关.确切研究ROP视网膜血管的病理变化及治疗机制,对提高早产儿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维生素E(生育酚)缺乏症(流产与肌肉营养不良)与补充维生素E
1 维生素 E的由来维生素 E的发现始于 20世纪初,其经过与大鼠的生育有关. 1936年,维生素 E被伊文斯等从麦芽油中分离,并以对抗大鼠的不孕症而闻名; 1938年,费豪兹对其结构作了化学鉴定,同年由卡诺等又以人工合成的方法制成.其天然品存在于植物油、麦芽、杏仁、花生或葵瓜子中.维生素 E对动物的生殖、发育都有明显的影响,缺乏时会使动物的生殖功能受损,而补充则可恢复其生育机能,因此又称为生育酚.此后,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维生素 E有 8种,可分为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两大类.它们各具有 4种异构体,并分别被命名为α、β、γ和δ生育酚,合称为总生育酚.其中,α-生育酚占总量的 90%且生理活性高,δ-生育酚生理活性低.人体对维生素 E的需要量很小,日常的膳食中即能供应.在食用的麦胚油、豆油、玉米油、酥油、人造黄油中含有大量多烯脂酸 (PUFA),当多烯脂酸摄入增多时,人体对维生素 E的需要量随之增加,此时需补充维生素 E.此外,在处于高氧环境和补充铁剂等情况下,人体对其需要量亦增加.因此,维生素 E被认为是一种必需营养物质,它可保护多烯脂酸免于被氧化,增加人体对维生素 A的利用,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对延缓老年化的进程也有一定的作用.
-
高氧诱导SD大鼠ROP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用SD大鼠建立高氧诱导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动物模型,为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新生SD大鼠24只分为2组,每组12只,实验组大鼠置于IPR-2小鼠隔离包,连续吸高浓度O2 7d后,再置于空气中饲养7d;对照组大鼠置于空气中饲养14d.通过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免疫组织化学观察VEGF和CD34蛋白的表达.结果:视网膜铺片显示实验组见大量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芽,较对照组明显多.HE染色显示实验组内皮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多.免疫组织化学表明CD34和VEGF在突破内界膜的细胞呈阳性表达.VEGF半定量测定显示实验组平均灰度值较对照组低,面密度值较对照组高.两组鼠生长发育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高氧诱导SD大鼠成功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可作为探究ROP疾病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的可靠动物模型.
关键词: 高氧环境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 VEGF -
高氧环境下大鼠肺白细胞毒素的免疫组化研究
目的研究白细胞毒素在高氧环境下大鼠肺的组织学分布及与肺部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大鼠分组后分别置于高氧环境和正常空气中24h、48h、72h和96h,制作石蜡标本切片,用特异的抗白细胞毒素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置于高氧环境下大鼠肺中的中性粒细胞对白细胞毒素呈阳性反应,且随置入高氧环境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强.此外,巨噬细胞也呈现阳性反应.结论用免疫组化方法证明了中性粒细胞产生白细胞毒素,提示白细胞毒素是导致高氧环境下肺损伤的重要化学介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