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D打印教具结合微视频技术在犬盲肠切除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作者:李甲;徐卫东;张新;刘佳;袁良喜;周维正;水锨崎;赵志青

    犬盲肠切除术是动物外科的一节操作课,用以模拟人体阑尾切除术.通过对该节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采用3D打印教具结合微视频技术进行教学,以提高动物外科教学效果.

  • 脊柱肿瘤的分期与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王增平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肿瘤发生率逐渐上升,脊柱是除肝、肺外第3大常见转移部位[1].肿瘤骨转移以脊柱转移多见[1,2].影像诊断学和肿瘤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提高了脊柱肿瘤早期诊断率;手术切除是脊柱肿瘤核心的治疗手段[3],整块切除为基本原则.然而,脊柱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使整块切除难度较大,但近年伴随脊柱肿瘤分期的不断完善,脊柱肿瘤的彻底切除成为可能.本研究就近年在脊柱肿瘤分期及外科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3D打印辅助下自体牙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关德林;王兵武;马娜;水晶晶;邱宜农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下,自体牙移植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08~2017-08我院口腔科就诊患者19例,根据其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扫描结果,提取供体牙(第三磨牙)数据,3D打印形成树脂模型,在接受移植位点根据复制模型预先制备合适的牙槽窝,拔出供体牙,植入牙槽窝,固定.术后8周记录植入牙与周围骨组织结合情况.结果:19例患者中,2例失访;13例行自体牙移植术后供体牙愈合良好;4例为失败病例,自体牙移植成功率为68.42%.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自体牙移植术,可减少离体操作时间,提高移植成功率.

  • 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作者:王康;李思慕;马婷;贾维东

    3D打印技术目前是世界上尖端的技术之一[1],它综合了数字建模、机电控制、信息、材料、化学等多方面的前沿技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等各种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合金材料的直接应用,3D打印技术在创伤骨科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发展.

    关键词: 3D打印 骨折 创伤
  • 基于3D打印的截骨导向板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作者:赵凯;程奎;杨晶;倪鹏辉;刘大鹏

    目的 探讨利用3D打印技术和逆向工程软件图像处理技术设计可用于手术中精确截骨矫形的导向板.方法 选择1例胫骨骨折畸形愈合的患者,分别获得患侧肢体及健侧肢体的CT数据,利用逆向工程软件重建三维模型及健、患侧镜像重叠等获得佳截骨平面,导入UG NX8.5中设计截骨导向板,后导入3D打印机获得胫骨畸形模型及导向板,用于模拟手术操作及术中精确截骨.结果 术前及术中模拟手术截骨矫形结果一致,截骨导向板与患者胫骨畸形愈合处精确匹配,骨折畸形矫正位置良好,下肢力线恢复,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及2个月随访显示情况良好.结论 3D打印技术和逆向工程软件设计的截骨板能使骨科医师术前进行精确的评估,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放射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精确性.

  • 从数字虚拟人技术到数字化微创外科:三维可视化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与治疗中的转化应用

    作者:方驰华;李乔林;蔡伟

    数字医学经历了从数字虚拟人技术到数字医学技术的转化,近10年来在临床医学各方面均有广泛应用,尤其是肝门部胆管癌,其因手术难度大,术前传统影像学(CT、MRI等)检查评估难以精准判断肿瘤横向及纵向侵犯情况.三维可视化技术在CT、MRI等检查获得器官和病变信息基础上,可获得更多、更清晰、更准确的数据;能直观、立体、准确地显示肿瘤侵犯周围重要血管的范围及血管变异情况,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手术规划、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了“摸着石头过河”,实现了“看着石头过河”.数字医学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应用是转化医学的成功范例.

  • 电磁导航系统在3D打印模型胆道镜探查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汤睿;马龙飞;曾建平;赵文萍;王学栋;王良;廖洪恩;董家鸿

    目的 探讨电磁导航系统在3D打印模型胆道镜探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4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1例梗阻性黄疸合并肝内外胆管继发性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取患者行增强CT扫描检查的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标准格式数据,对肝脏和胆道行三维重建,将结果进行3D打印,获得胆道中空模型.胆道镜器械通道内置磁探头,进镜后选取左、右肝管及肝总管内4个解剖标志点为基准点进行配准.结果 配准后,胆道镜进入右前、左肝管分支时可被实时追踪导航,配准效果良好.结论 电磁导航系统应用于3D打印模型胆道镜探查可获得较准确的追踪效果.

  • 3D打印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作者:曹臣;陈书连;高延征;张广泉;丁帅;邵佳;李昂;王耀斌

    目的 探讨3D打印辅助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58例(58个椎体)行PVP治疗的老年重度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PVP术前对伤椎行3D打印)和B组(行常规PVP手术).A组28例(28个椎体),其中男8例,女20例;年龄64 ~ 91岁[(78.1±8.5)岁];伤椎分布:T104例,T11 6例,T12 8例,L1 4例,L26例.B组30例(30个椎体),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65 ~ 90岁[(77.8±8.2)岁];伤椎分布:T103例,T117例,T129例,L16例,L2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前、术后1d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骨折椎体前缘压缩比及骨水泥渗漏率等. 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获随访14 ~ 26个月[(18 7±3.4)个月],B组获随访12 ~28个月[(20.0±5.4)个月].A组和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8.0±3.4)min、(30.9 ±5.3) min(P <0.05).A组和B组术后1 d VAS分别为(2.3±1.0)分、(2.0±0.8)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0.7±0.7)分、(0.8±0.7)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1 d JOA评分分别为(21.3±2.2)分、(20.7±2.1)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4.7±2.3)分、(24.1±2.0)分,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1d骨折椎体前缘压缩比分别为(59.4±7.9)%、(59.1±6.8)%,末次随访时骨折椎体前缘压缩比分别为(59.1±7.8)%、(58.7±5.4)%,均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骨水泥渗漏3例(渗漏率为11%),B组骨水泥渗漏11例(渗漏率为37%)(P<0.05).结论 与常规PVP比较,3D打印辅助PVP治疗老年重度OVCF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骨水泥渗漏率,临床疗效确切.

  • 3D打印结合定制钢板内固定技术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黄淦;禹宝庆;敖荣广;黄晓微;张旭;陈帆成;李得见;季英

    目的 探讨3D打印结合定制钢板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 1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91例新鲜闭合骨盆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D打印结合定制钢板内固定组(3D组)和单纯重建钢板内固定组(传统组).3D组42例,其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38.4±7.2)岁.传统组49例,其中男37例,女12例;年龄(39.1 ±6.8)岁.根据Tile分型:B型35例,C型56例.3D组和传统组受伤至手术时间分别为(6.5±2.2)d和(5.1±1.7)d.3D组术前通过3D打印技术完成骨盆骨折三维建模并打印实物模型,根据三维建模数据定制出个体化钢板;传统组则按常规方式完成术前计划,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输血量、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Matta标准评估复位质量,术后1年采用Majeed标准进行功能评分. 结果 3D组与传统组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21.2±3.7)个月和(26.3±3.9)个月.3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输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较传统组缩短或减少[(78.2±11.7)min∶(93.6±12.1) min、(452.7±102.1) ml∶ (723.3±147.5) ml、(6.9 ±3.2)U∶(11.3 ±4.6)U、(4.2±1.2)次∶(7.3±1.1)次](P<0.05).3D组较传统组术后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早[(12.5±0.9)周∶(14.1 ±3.6)周](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低(5%∶8%)(P<0.05).3D组Matta标准及Majeed标准评分优良率均高于传统组(93%∶88%、90%∶86%)(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D打印结合定制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骨盆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骨折复位质量、减少手术创伤和手术风险,可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个性化3D打印"定点-定向"双导板辅助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作者:胡勇;袁振山;董伟鑫;赖欧杰;孙肖阳;张蛟;朱秉科;袁建兵;王成焘

    目的 评估个性化3D打印"定点-定向"双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寰枢椎不稳患者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42 ~69岁,平均56.3岁.寰椎骨折8例,Ⅱ型齿状突骨折9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5例.病程15~37个月,平均26个月.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或伴有四肢感觉运动障碍.根据寰枢椎后方骨性结构表面数据设计个性化"定点-定向"双导板.采用个性化3D打印"定点-定向"双导板辅助下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例因寰椎后弓不完整骨性结构极度不稳定,仅行寰枢椎右侧椎弓根螺钉单边固定.术中应用磨钻根据定点导板将进钉点的骨皮质磨除,再应用低速电钻根据定向导板建立钉道,后拧入合适长度螺钉.将术前规划钉道和术后螺钉配对拟合进行螺钉的准确性分析.通过观察螺钉在CT横断面和矢状面的位置来评估螺钉置入的安全性. 结果 共置入C1椎弓根螺钉43枚,C2椎弓根螺钉43枚.术前术后螺钉进钉点、角度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螺钉位置:0级螺钉83枚,1级螺钉3枚,2级螺钉0枚,3级螺钉0枚.结论 个性化3D打印"定点-定向"双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能有效提高临床手术置钉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减少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

  • 术前数字化设计及3D快速成型技术辅助治疗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

    作者:樊勇;吴子祥;张扬;杨红军;杨超;白博;苏菲;雷伟;桑宏勋

    目的 应用术前数字化设计及3D快速成型技术,指导治疗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手术操作和脊柱稳定性重建,评价其临床可行性和有效性. 方法 2009年1月-2014年1月共收治32例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7 ~ 56岁[(30.1 ±7.6)岁].2010年10月前收治的15例采取常规后路骨折开放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手术(常规手术组).2010年10月后收治的17例则在术前行CT扫描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移位程度及椎弓根碎裂情况,并应用3D快速成型技术制备相应模型.术前规划减压范围、置钉节段、进钉角度和长度,进而在此基础上行后路开放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数字辅助组).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视觉模拟评分(VAS)、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植骨融合率等指标,评价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3.6±0.5)年]随访.常规手术组和数字辅助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94.0±38.5) min、(168.8±23.8)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2.0±114.5)ml、(420.0±94.6) ml(P <0.05).术前VAS常规手术组和数字辅助组分别为(7.81±0.57)分、(7.91 ±0.56)分(P>0.05),术后末次随访分别为(1.87±0.27)分、(1.67±0.22)分(P<0.05).常规手术组和数字辅助组的植骨融合率分别为87%、94% (P >0.05).在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方面,两组患者的Frankel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术前数字化设计及3D快速成型技术可充分了解完全脱位型胸腰椎骨折的损伤程度、椎弓根碎裂情况,进而指导减压范围及置钉节段,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骨折脱位复位程度、降低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

  • 3D打印导板技术辅助与透视辅助骶髂关节置钉的对比研究

    作者:周武;刘毅;刘国辉;夏天;杨述华;邵增务;米博斌

    目的 比较3D打印导板辅助与透视辅助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骨盆后环骨折骶髂关节复合体(SIJC)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28例SUC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术前3D打印导板分为导板组(13例)和透视组(15例).导板组男9例,女4例;年龄18~68岁,平均46.7岁.骨折按Tile分型:B型8例,其中B1型2例,B2型3例,B3型3例;C型5例,其中C1型3例,C2型2例.透视组男11例,女4例;年龄18~65岁,平均47.1岁.骨折按Tile分型:B型10例,其中B1型3例,B2型4例, B3型3例;C型5例,其中C1型3例,C2型2例.比较两组螺钉置钉数、单枚螺钉置入时间、透视次数;采用Matta标准评分评定术后骨折复位质量;Majeed功能评分评定末次随访时骨盆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20个月[10.4±0.6)个月].导板组共置入螺钉15枚,透视组共置入螺钉17枚;导板组和透视组的单枚螺钉置入时间分别为25~38 min[(28.0±5.3)min]、45~70 min[(60.3 ±5.8)min] (P <0.01),透视次数分别为2~5次[(2.8 ±0.5)次]、11~23次[(15.4±3.5)次](P <0.01).Matta标准评分:导板组优8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透视组优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7% (P >0.05).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导板组优8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85%;透视组优6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0% (P>0.05) .结论与传统X线透视辅助相比,3D打印导板指导骶髂螺钉置入治疗SIJC损伤,具有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等优势,可确保骶髂关节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在临床应用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 我国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3D打印服务的意义与困境

    作者:杨静

    介绍3D打印技术起源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包括骨科、妇产科、儿科、神经外科和泌尿外科领域,阐述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3D打印服务的意义、面临的困境及解决途径.

  • 3D导航模板在治疗寰枢椎骨折辅助置钉中的应用

    作者:邓佳燕;吴超;林旭;谭伦

    目的 探讨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寰枢椎螺钉置入的24例患者,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9.35±4.02)岁.通过计算机在三维模型上进行模拟手术置钉,后通过逆向工程软件设计3D导航模板.将置钉前后患者的CT数据配对拟合,测量理想钉道与实际螺钉的进钉点及进钉角度,并对置钉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没有发生神经损伤加重、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寰椎和枢椎术前设计与术后CT的螺钉进钉点的三维坐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寰椎和枢椎模拟置钉和手术置钉的内倾角(螺钉与矢状面的夹角)和头倾角(螺钉与上中板面的夹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拟置钉和手术置钉组比较,置钉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理想钉道与实际螺钉进钉点、钉道方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的螺钉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后路螺钉置钉,提高了置钉的安全性和准确性,理论上可降低椎动脉和脊髓损伤的风险.

  • 3D打印截骨导板在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高润子;高衡;汪树林;张永祥;沈计荣

    目的 探索3D打印截骨导板对提升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edial 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MOWHTO)精准性的意义.方法 研究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关节科收治的14例15膝,行MOWHTO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5膝,女9例10膝;年龄47~67岁,平均年龄55.1岁;单膝13例,双膝1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获取膝关节CT数据,运用计算机软件设计截骨导板,并用3D打印技术打印截骨导板应用于术中.手术均由同一高年资医生采用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内固定系统均采用Tomofix加压锁定钢板.术前术后均拍摄双下肢站立位全长片及术膝负重位正侧位片,测量下肢负重线比率(weight bearing line,WBL)、关节线相交角(joint line conergence angle,JLC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胫骨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及使用Caton指数评价髌骨高度(patellar height,PH).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对患者行Lysholm评分.结果 14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C型臂透视显示所有矫形后下肢内翻均得到有效矫正.WBL由术前(12.17±15.43)%转移至术后(63.50±1.52)%,P=0.010;JLCA由术前(3.22±1.58)°减少至术后(1.17±0.90)°,P=0.020;MPTA由术前(82.18±2.03)°改善为术后(90.25±2.08)°,P=0.028;PTS未见明显改变,由术前(12.29±4.81)°改变为术后(12.13±4.44)°,P=0.890;Caton指数由术前(1.10±0.09)减小至术后的(0.97±0.11),P=0.017.Lysholm评分术前(85.03±5.70)分,术后6个月随访时(95.28±4.52)分,与术前比较,P=0.014;术后1年随访时(96.13±4.18)分,与术前比较,P=0.011;术后6个月与术后1年比较,P=0.17.结论 MOWHTO是纠正下肢力线、改善膝关节功能的有效手术方式,3D打印截骨导板可精准辅助MOWHTO.

  • 3D打印模板辅助关节置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余进伟;郭甲瑞;陈旭;王斌;朱光普;白伟;鲁亚杰

    目的 通过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 评估个性化3D打印截骨模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6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0例,在个性化3D打印截骨模板辅助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B组30例,行传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影像学资料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并获得有效随访,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4.03±13.90)min,B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7.47±10.9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A组手术出血量(239.47±42.93)mL,B组手术出血量(388.57±38.81)mL,A组显著少于B组(P=0.000);A组术后股骨与胫骨机械轴夹角(mechanical femoral tibal angle,mFTA)为(0.98±0.27)°,B组术后mFTA为(2.02±0.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HSS评分,A、B两组分别为(90.53±6.89)分和(85.33±8.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 个体化3D打印截骨模板辅助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获得更精确的下肢力线,其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 数字化3D打印截骨导向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贺统;李凡;杨晶;倪鹏辉;杨宇;刘大鹏

    目的 探究3D打印截骨导向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精准性.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共纳入10例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6岁.所有患者均行双下肢多排双源螺旋CT平扫,利用计算机软件Mimics 17.0对患者下肢CT导出的DICOM格式数据进行骨骼数据建模,测量力线和畸形角度,重建骨骼模型;使用UG(Unigraphies) NX 8.5进行数字化截骨导向器设计和术前模拟截骨操作;术中使用SLA 3D打印机制造导向器进行截骨定位,安装假体,术后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记录术前、术后4周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情况、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下肢力线角度(股骨与胫骨机械轴的夹角).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膝关节假体位置良好,关节间隙平行等宽,膝关节畸形得以矫正,术后4周HSS评分为(86.2±2.53)分,关节活动度ROM为(101.7±2.54)°,下肢力线角度(股骨与胫骨机械轴的夹角)为(1.93±0.31)°.患者均恢复满意膝关节活动度和正常的下肢生物学力线.结论 数字化3D打印截骨导向器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可简化手术步骤,提高截骨精准性,获得良好的下肢力线,为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 3D打印技术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DDH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清;杨毅;杨柳;张正学;龚跃昆;杨佳;溪应龙;段于平;李彪

    目的 本研究拟探究3D打印技术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Crowe各型成人DDH患者共20例,Crowe Ⅰ型2例,Crowe Ⅱ型2例,Crowe Ⅲ型8例,Crowe Ⅳ型8例.所有患者制造出与实体1∶1的髋关节模型,并制定出合适的手术方案并按方案实施手术.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并发症和患者患髋的功能指标(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75.25±20.42)min,下床时间为术后(2.90±0.72)d,平均住院时间为(15.35±5.95)d.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HHS)术前平均(51.30±8.02)分,末次随访(86.50±5.8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为(5.51±1.19)分,末次随访为(1.05±0.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期间未出现关节感染、假体松动、假体脱位、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3D打印技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特别是Crowe Ⅲ/Ⅳ型患者效果显著.

  • 3D打印模型在先天性高肩胛症儿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姜海;吴永涛;吴革;汪兵;屈继宁;李敏;苗武胜

    目的 观察3D打印双侧肩胛骨模型在先天性高肩胛症儿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从2011年4月至2016年2月我科治疗先天性高肩胛症儿童10例,男3例,女7例;左侧4例,右侧6例.按照Cavendish分级,Ⅱ级2例,Ⅲ级6例,Ⅳ级2例.8例儿童在术前行双侧肩胛骨3D打印模型,2例儿童行双侧肩胛骨并锁骨、颈椎、胸廓全打印.所有儿童均行Woodward手术治疗.结果 10例患者中6例术前患侧肩胛骨形态学有明显改变,4例大体形态正常.4例有肩椎骨.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10个月.术后按照Cavendish分级,Ⅰ级6例,Ⅱ级4例.6例随访时再次进行3D打印模型,并与术前对比.肩胛骨的高度和宽度均增加,大体形态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3D打印肩胛骨模型可以直观地显示患侧肩胛骨与正常侧的差别,有助于术前的手术设计.3D立体打印肩胛骨模型较单纯肩胛骨模型能在空间上直观地显示肩胛骨与周围骨骼的关系,对术前的手术设计更为有利.

  • 3D打印导航椎弓根螺钉置入术治疗腰椎滑脱症

    作者:陈嘉华;邓烨;蔡智;罗立镇;黄凯;谭明生;谢大志

    目的 探讨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腰椎滑脱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术前应用传统三维CT重建图像制定手术方案,观察组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制定手术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脊髓功能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JOA评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增加(P<0.05);观察组JOA评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降低(P<0.05);观察组VAS评分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打印个体化导航模板辅助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术治疗腰椎滑脱疗效显著,值得研究.

808 条记录 37/41 页 « 12...3334353637383940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