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文坡;赵镇芳;刘影

    目的 探讨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超声乳化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74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于表面麻醉下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手术前、手术1个月及3个月后的前房深度和佳矫正视力的变化,以及术中和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1个月和3个月后,患眼的前房深度与佳矫正视力均明显高于手术前(P<0.05),且提高程度和时间变化正相关;术中发生囊膜破裂7眼(9.46%),采取处理措施后症状缓解.结论 在高度近视白内障的治疗中应用超声乳化术,可促进患者的前房深度恢复、视力提升,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 前房形态动态裂隙摄像测量系统的研制

    作者:林丁;王华;刘志成;乔春艳;张昆亚;张舒心;刘磊

    目的:设计制作一种前房形态动态裂隙摄像测量系统,对其精密度及可重复性进行检测,并应用其定量分析浅前房者在暗室俯卧试验过程中前房形态的变化.方法:自行设计制作了前房形态动态裂隙摄像测量系统,然后用同一摄像系统拍摄标准米尺1张,测量计算其精密度.通过同一人对同一眼连续摄像测量10次及同一人对同一前房图像连续测量10次计算其可重复性.选取浅前房22例22只眼在暗室俯卧试验前后用本前房形态动态摄像测量系统摄像,并测量计算试验前后的前房深度及虹膜曲率半径.结果:本摄像测量系统的精密度为0.035mm.变异系数为1.21%~3.69%.22只浅前房眼在暗室俯卧后的前房深度小于暗室俯卧前,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后虹膜曲率半径小于试验前,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结论:本装置具备检测暗卧过程中晶体虹膜隔前移量及瞳孔阻滞力增加引起的虹膜膨隆程度改变量的能力,可为进一步研究瞳孔阻滞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和依据.

  • 眼前段光学相干扫描仪测白内障手术前后前房深度

    作者:袁德芳

    2010年3~10月运用眼前段光学相干扫描仪(OCT)观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深度(ACD)的变化,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010年3~10月笔者收治老年性白内障患者89例(89只眼),男39例,女50例,年龄43~90岁,平均71.46±8.72岁,晶状体核硬度2~5级(LOCSⅢ分类标准[1]).排除标准包括:高度近视、角膜病变、中央角膜内皮细胞≤1800/mm2、青光眼、糖尿病眼底病变、色素膜炎、既往眼外伤或眼手术史、术中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患者.

  • 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与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中央前房深度的比较

    作者:李媚;杨晔;蔡小于;曾阳发;曹丹;刘杏

    目的 比较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与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中央前房深度(ACD)的差异和两者的可重复性.方法 分别用AS-OCT和UBM测量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29例55眼(发作眼32眼,未发作眼23眼),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患者4l例74眼的ACD.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不同仪器ACD测量值比较;相关分析法分析两种仪器测量值之间的相关性.完全随机法选择1只眼分别用AS-OCT和UBM依次重复测量ACD 10次,比较测量的可重复性.结果 APACG发作眼用AS-OCT测量的ACD值与UBM的测量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ACG对侧眼、CPACG眼的AS-OCT测量值比UBM测量值大[(1.923+0.287)mm比(1.860±0.243)mm,(2.017±0.054)mm比(1.913±0.052)mm,均P=0.012].AS-OCT和UBM的ACD测量值呈正相关(r=0.928,P<0.001).AS-OCT与UBM测量ACD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66%和0.82%.结论 AS-OCT比UBM测量的ACD值大,两种仪器测量值相关性良好.AA-OCT的可重复性优于UBM.

  • 眼睫状体无色素上皮腺癌一例

    作者:甘梅富;项振扬;余春开;徐伟铭

    患者女,76岁.因左眼隐痛、视力下降1个月入院.眼部检查:左眼视力0.1,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3点至6点钟虹膜轻度增厚隆起,近瞳孔缘有三角形白色絮状渗出,前房下方有灰白色渗出物,直径约0.5mm,7点、10点钟虹膜面有二处岛状新生血管增生,瞳孔3.5mm,对光反射迟钝,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底隐约可见,视网膜平伏,未见出血及新生物.

  • 超声生物显微镜和光学测量仪对闭角型青光眼前房深度及角膜厚度测量的比较

    作者:刘杏;赵博;蔡小于;陈秀琦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e,UBM)与光学测量仪测量闭角型青光眼前房深度值及角膜厚度值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应用德国产Zeiss-Humphrey 840 UBM、瑞士产Haag-Streit前房深度计及角膜厚度计测量闭角型青光眼17例(32只眼)的前房深度和角膜厚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例(32只眼)UBM测量的平均前房深度为(1.939±0.199)mm,前房深度计测量的结果为(1.882±0.254)mm,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UBM测量的平均角膜厚度为(0.579±0.077)mm,角膜厚度计测量的结果为(0.581±0.060)mm,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BM测量的前房深度值大于前房深度计测量值,而UBM与角膜厚度计测量的角膜厚度值相似.UBM可以精确地测量前房深度与角膜厚度.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生物结构的超声测量

    作者:姜霄晖;任勇;闫洪禄;张捷;刘英华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生物结构特点.方法:应用Alcon公司眼科专用A/B型超声诊断系统对32例60只各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A超测量(包括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和角膜直径测量,以30例60只正常眼对照,并进行相关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中各项均值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在解剖上存在晶体较厚,相对晶体位置较前,视轴较短,晶体厚度/眼轴长度系数较大,前房较浅和角膜横径较小等特点.

  • 二维超声对白内障青光眼前房改变的观察

    作者:申素芳;周玮娜;李子志;刘昕;吴素清;张月玲

    目的:观测正常眼、白内障及表光眼前房深度、上下径、左右径的改变,以及晶状体厚度,玻璃体长度,眼球轴对径对前房各径线改变的影响.方法:使用高分辨率的电脑声像仪,检测了200只正常眼,129只白内障及108只青光眼的前房、晶状体、玻璃体及轴径,将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①正常眼前房深度2.35±0.39mm(1.7~3.5mm),左右径12.97±1.04mm(10.1~16.5mm),上下径12.81mm±1.04mm(10.1~15.7mm);②白内障眼前房深度2.29±0.46mm(1.4~3.4mm),左右径12.67±0.68mm(9.6~15.1mm),上下径12.49±0.68mm(9.8~15.5mm),前房各径线均较正常眼减小,深度的减小两者无差异(P>0.05),左右径及上下径的减小有差异(0.05>P>0.01);③青光眼前房深度1.69±0.71mm(0.8~2.8mm),左右径10.99±1.48mm(6.5~14.9mm),上下径10.77±1.91mm(5.8~14.6mm),三个径线较前两组均减小,其改变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病理状态下前房各径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晶状体的厚度、位置及眼球球的轴径是决定前房三个径线大小的重要因素,白内障眼前房径线的改变主要取决于晶状体的位置,而青光眼前房径线的改变不仅取决于晶状体的厚度及位置,更取决于眼球轴径的大小.

  • 老年性白内障人工晶体后囊型植入术超声检测与分析

    作者:郭丽珍;张红斌

    目的:评估后囊型人工晶体度数与眼轴长度密切关系.方法:对368例老年性白内障高频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严格地测量眼轴长径、前房深度、晶体厚度.结果:368例患者,其中363例患者行后囊型人工晶体植入术,5例高度近视患者行囊外摘除术,手术成功率100%.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术前超声检测眼轴长与植入人工晶体度数具有重要意义.

  • 激光虹膜切开术联合周边虹膜成形术在原发性闭角疑似病例中的应用

    作者:蒋艳华;吴照宇

    目的 通过评估前房径,观察虹膜切开术联合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疑似病例(primary angle closure suspect,P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PACS患者24例48只眼,分为两组,采用患者自身另1只眼做对照.A组患者24只眼,采用虹膜切开联合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B组患者24只眼,采用虹膜切开术治疗.使用Pentacam测量治疗前后的前房径,测定平均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前房容积(anterior chamber volume,ACV)和前房角,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两组患者治疗后,ACD和ACV平均值显著增加.A组患者治疗区中间至外围的ACD值增加较B组更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内压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虹膜切开术可有效的抑制PACS患者有害的前房径变化,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 调Q开关Nd∶YAG激光虹膜周边切除术前与术后前房深度的比较

    作者:孙嘉平

    为了进一步了解激光虹膜切除术对前房深度的影响,我们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激光治疗前后做了前房深度的测量和比较,报道如下.

  • 多种激光联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例

    作者:陈宁;徐雁冰

    患者男,65岁,因"左眼前黑影飘动1周"就诊,既往糖尿病史17年,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年.查体:视力:右:手动/30 cm,左眼:0.08 D.右眼晶体混浊,玻璃体混浊,眼底见广泛增殖膜形成,新生血管形成,网膜前出血,左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瞳孔圆,直径约3 mm,瞳孔缘可见白色增殖膜形成,人工晶体(IOL)在位,后囊膜混浊,下方玻璃体少许积血,眼底模糊见视盘界清色可,静脉迂曲扩张,四象限可见点状出血,少许硬渗.

  • 眼部症状首发的颅内动脉瘤一例

    作者:张钢琴;原艳波

    患者男性,68岁.因出现右上睑下垂,双眼复视伴偏头痛3 d,于2008年4月22日入院.头痛为右侧前额部阵发性跳痛,无恶心、呕吐,四肢有力,肢体无麻木、疼痛及活动障碍,无语言障碍、发热及抽搐,否认眼外伤史.查体:血压140/90mm Hg,神志清楚,颈软,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上睑下垂,眼睑无肿胀,结膜无充血,角膜清,前房深度正常,房角开放.

  • 不同型号IOL Master对硅油眼的生物测量比较

    作者:陈伟;杨文利;李栋军;王子杨;赵琦;李逸丰;崔蕊;沈琳;鲜军舫

    目的 比较IOL master 500及IOL master 700测量硅油眼患者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等参数的差异.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9月于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住院的硅油填充术后患者34例(38眼).方法 对患眼先后应用IOL master 500及IOL master 700测量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K)及前房深度(ACD),应用SPSS22.0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及一致性检验,并应用MedCalc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Bland-Altman分析.主要指标AL、平均角膜曲率(Km)及ACD.结果 34例(38眼)硅油眼,眼轴检出率IOL master 500为89.5%(34/38),IOL master 700为97.4% (37/38);两仪器检出的AL、Km、ACD均无显著差异,AL分别为(25.05±3.37)mm、(25.03±3.35)mm(t=1.351,P=0.186),Km分别为(43.42±3.10)D、(43.45±2.99)D(t=-0.393,P=0.697),ACD分别为(3.42±0.80)mm、(3.56±1.01)mm(t=-1.184,P=0.247).一致性检验,AL(ICC=1.000),Km(ICC=0.996),ACD (ICC=0.857).Bland-Altman分析95%一致性界限AL(-0.1514 mm,0.1920 mm),Km(-0.7723 D,0.7205D),ACD(-1.4057 mm,1.1222 mm),分别有2.94% (1/34)、8.82%(3/34)及3.45%(1/29)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以外.结论 IOLmaster 500及IOL master 700两种光学生物测量仪对硅油眼进行生物测量,眼轴长度及平均角膜曲率测量结果一致性较高,IOLmaster 700具有比IOL master 500更高的硅油眼眼轴检出率.

  • 角膜塑形镜配戴对青少年近视眼角膜表面参数的影响

    作者:阚菲菲;胡琦;崔静;周文艳;杨帆;王珂萌

    目的 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表面曲率、前房深度和前房体积的变化,并探讨角膜生物力学与角膜表面变化的相关性.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视光学中心在2013年1-4月间验配角膜塑形镜的患者24例(24眼),年龄8~16岁,等效球镜度-4.0~-5.0D.方法 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分别在戴镜前、戴镜1夜和1个月时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角膜前表面平坦K值(Kf)、陡峭K值(Ks),角膜后表面Kf、Ks以及前房深度(ACD)和前房体积(ACV).眼反应分析仪(ORA)测量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CRF).主要指标 等效球镜度(SE),角膜前表面Kf、Ks值,角膜后表面Kf、Ks值,ACD和ACV.结果 配戴角膜塑形镜1夜后SE降低(-2.35±0.85)D.角膜前表面变平坦,前表面Kf、Ks值分别减少(1.31±0.64)D、(1.20±0.76)D.戴镜1个月后SE较戴镜前降低(-4.02±0.54)D,前表面Kf、Ks值分别减少(2.54±1.13)D、(2.90±1.01)D.戴镜1夜后,ACD、ACV分别降低(0.02±0.02)nm、(1.71±3.54) mm3,戴镜1个月后分别下降(0.03±0.02) mm、(4.96±2.25) mm3.戴镜1个月时,ACD、ACV与戴镜前和戴镜l天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081,P=0.000;t=8.847,P=0.000; t=8.877,P=0.000;t=10.772,P=0.000).角膜后表面Kf、Ks值在戴镜1个月后与戴镜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t=-0.365,P=0.718;t=-0.238,P=0.814).CH、CRF与ACD、ACV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但随着CH、CRF增加,ACD、ACV的变化有减少的趋势.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有效地矫正近视,戴镜后角膜被整体压平,压平的程度可能受角膜生物力学属性的影响.

  • 荧光素钠染色条致双眼角结膜过敏一例

    作者:李城;曾洁;姜红霞

    患者女,44岁,因反复双眼磨痛、畏光1年余于2006年2月20日在我院就诊.检查:双眼视力均0.8,结膜混合充血(+),双眼角膜上皮弥漫点状混浊,基质无水肿,KP(-),前房深度正常,房闪(-),瞳孔圆,对光反射正常.行双眼角膜荧光素染色,显示双眼角膜大片着色,诊断双眼病毒性角膜炎,给予对症治疗.一小时后患者自觉双眼刺痛难忍,再次就诊.检查:双眼刺激征(+++),双眼睑轻度水肿,球结膜高度水肿,混合充血(+++),角膜上皮完整,生命体征平稳,无荨麻疹等其他过敏反应.追问病史,患者有多种药物、化妆品及鱼虾过敏史,诊断为双眼过敏性角结膜炎.收住院后给予抗过敏对症治疗,2小时后患者双眼疼痛减轻.

  • 后囊撕囊术预防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囊袋收缩的意义

    作者:胡红梅;周雄武;徐峰

    目的 评估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预防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囊袋收缩的作用.方法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25例(50眼),分别左眼行超声乳化吸出IOL植入术联合后囊环形撕囊术(后囊撕囊组),右眼行超声乳化吸出IOL植入术未联合后囊撕囊术(对照组).随访观察术后前房深度及视力.结果 两组术后1周至3个月前房深度逐渐加深,后囊撕囊组,术后3个月与1个月时相比,前房深度增加(0.01±0.10)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6,P=0.78);对照组,术后3个月与1个月时相比,前房深度增加(0.13 ±0.1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P=0.02).术后两组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P=0.26).结论 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未联合后囊撕囊术术后前房深度有逐步加深的趋势,联合后囊撕囊术可减轻因囊袋收缩所致的前房深度加深.

  • 双眼前房深度不对称的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分析

    作者:郭黎霞;吕爱国;郭志远;申然;鲍领芝;武静;范肃洁

    目的 分析双眼前房深度不对称的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双眼前房深度不对称闭角型青光眼21例(21眼)(晶状体不全脱位18例,悬韧带松弛2例及视网膜血管阻塞所致继发性青光眼1例).21例均表现为高眼压、浅前房、前房角关闭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其中20例为晶状体异位.分别行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晶状体摘出术及小梁切除术,部分患者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根据晶状体悬韧带松弛及断裂程度实施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或悬吊术,视网膜血管阻塞继发青光眼者行玻璃体内康柏西普注射.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视力恢复到0.12~0.8.结论 前房深度不对称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相似,须加以鉴别.根据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 新型眼前段分析系统测量LASIK术后角膜及前房变化

    作者:王卫群;杨应琴;刘欢;田英;张改玲;张晓兰;张幼梅

    目的 分析Sirius新型眼前段分析系统测量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曲率、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变化.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LASIK矫正近视及复性近视散光96例(96只眼),术前及术后10 d行Sirius新型眼前段分析仪检查,分别记录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相关数据,并分析其变化.结果 术后10d角膜中央3 mm区角膜后表面曲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230,P=0.818).而5 mm及7 mm区后表面曲率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16,P=0.000;t=11.615,P=0.000).术后10 d前房深度和前房容积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932,P=0.000;t =6.626,P=0.000).术前和术后角膜后表面曲率(直径3mm、5 mm及7 mm区)、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三者之间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旁中央区较陡峭;术后早期前房变浅,前房容积变小,且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曲率、前房深度及前房容积的变化均无明显相关性.

  • 前房深度对超声乳化术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影响

    作者:庄静宜;陈焓

    目的 研究术前前房深度对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影响.方法 根据前房深度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3组:Ⅰ组,前房深度为1.5~2.5 mm;Ⅱ组,前房深度为2.6~3.5 mm;Ⅲ组,前房深度为3.6~4.5 mm.每组又根据晶状体核浑浊的轻重程度分为N1、N2和N33个亚组.每个亚组连续性招募12位患者(12眼),共108位患者(108只眼)纳入本研究.所有患眼均由同一术者实施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记录术中BSS用量、超声乳化时间和所用的超声能量的总量.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测量,计算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中各个亚组所用的超声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N1与N2亚组的BSS用量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中的相应亚组;各组中的N3亚组间BSS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Ⅰ组的N2亚组和Ⅲ组的N2亚组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5.92±1.34)%和(4.08±1.14)%,Ⅰ组的N3亚组和Ⅲ组N3亚组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分别为(10.26±3.05)%和(8.00±2.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后,浅前房的患者,尤其是核浑浊度较高者,手术源性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较高.

311 条记录 1/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