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缬沙坦对心房颤动患者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

    作者:任贝贝;张聪聪;王雪春;朱建昌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应用缬沙坦治疗后,血红素氧合酶(HO-1)表达的变化,研究血红素氧合酶(HO-1)在房颤心肌重构发生中的作用及缬沙坦对其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缬沙坦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青岛市立医院急诊内科患者100例,将其分为窦性心律组、房颤组及缬沙坦治疗组.常规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等相关检查.其中缬沙坦组接受16周的治疗.于治疗后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3组患者HO-1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 p38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房颤组的HO-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缬沙坦组高于房颤组(P<0.05);房颤组及缬沙坦组p38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P<0.05),缬沙坦组较房颤组有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房颤患者心房组织心肌重构过程中,HO-1和p38的表达均显著升高;缬沙坦可能通过增加HO-1的表达和激活p38通路,在房颤心肌重构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

  •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患者血红素氧合酶-1的表达

    作者:任贝贝;郭俊杰;王雪春;李永红

    目的:观察血红素氧合酶(HO)-1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肌重构的关系,探讨HO-1在房颤心肌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风湿性心瓣膜病行换瓣手术患者60例,将其分为窦性心律组(21例)及房颤组(39例),术前常规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等相关检查.外科换瓣手术时取右心耳组织约200 mg,通过组织学检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HO-1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的表达水平.结果:①HE染色及Masson染色显示,房颤组心肌纤维化程度较窦性心律组显著;②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房颤组HO-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38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心房重构过程中,HO-1和p38的表达均显著升高;HO-1表达增高可能与p38通路的激活有关.

  • 血红素氧合酶-1与心血管炎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宏伟;李元红

    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氧化应激状态下表达明显增加、与心血管炎症相关.其具有①直接抑制致炎因子;②抗氧化应激;③衰减炎症应答,保护心肌细胞.其代谢产物胆绿素、胆红素以及一氧化碳、铁和铁蛋白均有抗炎作用.HO-1很有可能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靶点.

  • 血红素氧合酶-1与糖尿病并发症

    作者:王飞;孙玉凤

    高血糖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它可以增加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引发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从而导致DM时细胞生理功能失调.OS是指机体遭受各种有害刺激时,体内高活性分子如ROS和活性氮(RNS)产生过多,氧化程度超出氧化物的清除,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失衡,进而导致组织损伤等[1],由此可见,氧化系统在DM及其并发症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1及其代谢产物是重要的抗氧化系统,目前大量研究证实HO-1在抗OS损伤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延缓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HO在DM及其并发症领域的研究进展.

  • 移植免疫耐受与HLA衍生肽

    作者:易善红;宋波

    随着免疫学和现代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已成为拯救许多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由于供受者MHC分子多态性差异而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使得其成功率仍不令人满意.

  • 血红素氧合酶-1减轻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作者:曾仲;黄汉飞;宋飞;张玉君;陈明清

    目的 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HO-1)减轻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近交系雄性SD大鼠作为肝移植的供、受者;采用单纯随机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抑制组和诱导组(每组供、受者各8只).对照组:供肝不用任何药物处理;抑制组:在获取供肝前24 h,经供者腹腔注射HO-1抑制剂锌原卟啉20 mg/kg进行预处理;诱导组:在获取供肝前24 h,经供者腹腔注射HO-1诱导剂钴原卟啉5 mg/kg进行预处理.获取供肝后,在4℃UW液中冷保存24 h.肝移植前检测供肝HO-1的表达水平;肝移植后6 h采血并获取移植肝标本,分离培养枯否细胞;检测受者的肝功能;检测枯否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观察移植肝组织病理学表现以及枯否细胞CD14 mRNA的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移植前诱导组供肝HO-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移植后诱导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含量明显降低;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枯否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6含量减少;而且枯否细胞上的CD14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含量也明显低于抑制组.结论 诱导供肝HO-1表达上调可能抑制了枯否细胞的激活,从而减轻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 大鼠胰岛转染人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对同种胰岛移植的影响

    作者:李永翔;李戈;董维平;陈静;陈晓波;王煜非;卢大儒;谭建明

    目的 探讨大鼠胰岛转染人血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在胰岛移植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携带人HO-1基因的腺病毒对新分离的SD大鼠胰岛细胞进行转染;对体外培养的胰岛细胞使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a及放线菌酮诱导凋亡.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每只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大鼠门静脉内置入约1200个胰岛当量的胰岛后,观察糖尿病大鼠血糖及体重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内移植胰岛细胞的胰岛素、HO-1蛋白表达及表达CD3抗原的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 转染人HO-1基因的胰岛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单纯胰岛细胞移植后移植物存活时间为(5.33±4.18)d,转染人HO-1基因的胰岛细胞移植后移植物存活时间为(10.56±4.33)d,两组比较,P<0.05;转染人HO-1基因的胰岛细胞培养48 h即见人HO-1蛋白表达;肝内移植7 d后移植物有人HO-1蛋白表达;移植胰岛周边及胰岛内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较单纯胰岛移植组明显减轻.结论 大鼠胰岛转染人HO-1基因能够增加体外培养胰岛细胞的抗凋亡能力,并能延长体内移植胰岛的存活时间,减轻淋巴细胞对胰岛的浸润.

  • 转染血红素加氧酶-1能抑制乙醇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

    作者:李杰;张丰泉;杜振宁;蔡腾;蔡朋杉;范磊

    目的 观察转染血红素氧合酶-1(HO-1)能否抑制乙醇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利用质粒将HO-1转染进入人成骨细胞,乙醇干预24h后,Hoechst染色观察成骨细胞核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olt检测细胞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和细胞色素-C(Cyt-C)表达量.结果 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HO-1转染组少量细胞胞核发生改变,而阳性对照组中胞核发生改变的较多.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比较,HO-1转染组和阳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APAF1、Caspase-3和Cyt-C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而与阳性对照组比较,HO-1转染组细胞凋亡率、APAF1、Caspase-3和Cyt-C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转染HO-1能抑制乙醇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这一作用可能与HO-1抑制细胞中APAF1、Caspase-3和Cyt-C的表达有关.

  • 白细胞介素-10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作者:安学锋;潘力;杨铭;刘鹏;蔡明俊;马廉亭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IL)-10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脑血管痉挛(CVS)中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SAH组(B)、SAH+IL-10组(C)、SAH+锌原卟啉(ZnPP)+ IL-10组(D)、SAH+ ZnPP组(E),经枕大池2次注血法建立兔SAH后CVS动物模型,术后C、D、E组分别经腹腔注射给予IL-10、ZnPP,术后第5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的水平,取基底动脉血管检测血管直径并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结果 SAH后血管痉挛模型造模成功,SAH各组基底动脉直径比A组明显缩小(P<0.05),TNF-α与IL-6含量升高(P<0.05),其中基底动脉直径在C、D组[(733.94±17.28)、(646.11±9.79)μm]较B、E组[(595.64±10.15)、(532.81±17.09) μm]增加,TNF-α和IL-6含量在C组[(26.27±1.64)、(58.15±1.38) ng/L]、D组[(43.45±1.77)、(77.17±1.09) ng/L]较B组[(53.56±1.27)、(115.93±1.47) ng/L]、E组[(60.56±1.79)、(136.45±1.73) ng/L]降低;A组脑基底动脉未检测到HO-1蛋白,C组HO-1含量(0.446±0.019)较B、D、E(0.314±0.014、0.251±0.018、0.160±0.011)组含量增加.结论 IL-10能够缓解SAH后所致CVS,可能是经HO-1蛋白发挥其治疗作用.

  • 人参皂苷Rb1对肠缺血再灌注致肾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作者:李文澜;夏中元;孙倩;赵博;江莹;詹丽英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Rb1对肠缺血再灌注致肾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48只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ⅡR组)、Rb1低剂量组(Rb1-30组)、Rb1高剂量组(Rb1-60组).采用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模型.Rb1-30组和Rb1-60组分别于再灌注前腹腔给予30、60 mg/kg的Rb1.再灌注2h时心脏采血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观察肾脏病理学改变,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Western blot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NF-E2相关因子(Nrf2)蛋白表达.结果 ⅢR组(HO-1:4.03±0.60,Nrf2:3.42 ±0.47)高于S组(HO-1:1.50±0.16,Nrf2:0.61 ±0.14)(P<0.01),而Rh1-30组(HO-1:8.78±1.12,Nrf2:6.02±0.55)和Rb1-60组(HO-1:15.76±1.33,Nrf2:8.29±0.66)较ⅢR组进一步增高(P<0.05).与S组(16.70 ±4.06)比较,ⅡR组(198.60±9.71)中肾损伤程度增高(P<0.01),血清BUN(21.55±1.50)、Cr(20.65±1.53)和NGAL(155.93±8.07)水平、肾组织MDA(5.00±1.53)含量升高而SOD(9.49±1.39)活性降低(P<0.01).与ⅡR组比较,Rb1-60组(94.60±9.24)中肾损伤程度减轻(P<0.05),BUN(Rb1-30:15.52±1.23;Rb1-60:12.91±1.41)、Cr(Rb1-30: 16.00±1.50;Rb1-60: 13.14±1.22)和NGAL(Rb1-30:124.44±6.52;Rb1-60:101.76±12.20)水平、肾组织MDA(Rb1-30:4.12±0.47;Rb1-60:3.22±0.54)含量降低而SOD(Rb1-30:14.77±1.87;Rb1-60:18.91±1.56)活性升高(P<0.01).结论 肠缺血再灌注可致肾损伤,人参皂苷Rb1通过激活Nrf2/ARE通路,诱导HO-1表达,从而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肾损伤.

  • 缺氧条件下血红素氧合酶-1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广响;任乐豪;单可树;郭晓波;武继红;张黎

    目的 观察缺氧条件下血红素氧合酶-1(HO-1)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HO-1真核过表达载体转染Caeo-2细胞,分为常氧组、缺氧组、转染组、质粒对照组.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HO-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免疫荧光法观察Occludin在细胞内的分布.结果 与常氧组比较,缺氧组Occludin的mRNA(0.43±0.03比1.0,P<0.01)、蛋白(0.62±0.07比1.0,P<0.0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与缺氧组比较,转染组Occludin的mRNA(0.65 ±0.04比0.43 ±0.03,P<0.05)、蛋白(0.89±0.06比0.62 ±0.07,P<0.0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缺氧组与质粒对照组Occludin的mRNA(0.43±0.03比0.40±0.05,P>0.05)、蛋白(0.62 ±0.07比0.61 ±0.04,P>0.05)表达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见Occludin沿细胞膜分布,呈线性荧光,缺氧引起其形态破坏,转染HO-1后破坏减轻.结论 缺氧条件下,HO-1可增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水平,减轻缺氧对肠黏膜屏障的损伤.

  • 人参皂甙Rb1在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通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中的分子机制

    作者:杨进国;夏中元;赵博;江莹;胡兴云;孟庆涛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b1对肠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效应及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通路参与该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再灌注+Rb1组(I/R +Rb1组);全反式维甲酸(ATRA)+再灌注组(ATRA+ I/R组);ATRA+再灌注+Rb1组(ATRA+ I/R+Rb1组).采用肠缺血/再灌注模型,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rf2、HO-1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检测肺湿/干比及肺组织病理损伤评分.结果 与S组比较,其他4组Nrf2、HO-1蛋白表达,TNF-α、IL-6、MDA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及肺组织病理评分增高(P<0.05);与1/R组比较,1/R+ Rb1组Nrf2,HO-1蛋白表达,TNF-α,IL-6,MDA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及肺组织病理评分降低(P<0.05);与I/R+ Rb1组比较,ATRA+ I/R组,ATRA+ I/R+ Rb1组Nrf2、HO-1蛋白表达,NF-α、IL-6、MDA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及肺组织病理评分增高(P<0.05).SOD活性、IL-10水平与上述变化相反.结论 肠缺血/再灌注可引起急性肺损伤,人参皂甙Rb1后处理能通过激活Nrf2/HO-1通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

  • 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转染对移植小肠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黎;吴楠;程力;刘中元

    目的 观察重组腺相关病毒血红素氧合酶-1( HO-1)基因转染对移植小肠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同种异位小肠移植模型,实验分为2组:实验组(n=34):供体术前腹腔注射载有HO-1基因的腺相关病毒1.0×1012个/ml,对照组(n=34):供体术前腹腔注射腺相关病毒1.0×1012个/ml,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检测小肠移植术后小肠组织中HO-1的活性、HO-1 mRNA含量及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O-1蛋白的表达,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和受体生存时间。结果 实验组平均生存时间为(6.80±1.56)d,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为(5.80±1.28)d,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移植术后24、48 h和5d移植小肠实验组HO-1活性分别为2.11±0.04、1.90±0.04和1.56±0.05,均强于对照组(1.71±0.07、1.56±0.06和1.38±0.08,P<0.05);各组移植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以术后24h重,实验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轻于对照组;术后24h和48 h实验组HO-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12±0.08和0.76 ±0.10,均高于对照组(0.69±0.05和0.38±0.08,P<0.05),术后5 d HO-1 mRNA表达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段移植小肠细胞凋亡数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1基因转染可降低移植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 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对脂肪供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作者:秦红波;曹浩强;华志元;李相成;倪全法;费建国;沈亦钰

    目的 探讨诱导血红素氧合酶-1(HO-1)是否可减轻大鼠脂肪变性供肝移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敢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彤成轻度脂肪变性供肝;随机分为3组,A组(n=25)供肝切取前24 h腹腔注射血晶素125 mg/kg;B组(n=25)供肝切取前24 h腹腔注射血晶素125 mg/kg,移植肝血流开放时静脉注射Znpp 1.5 mg/kg,C组(n=25)供肝切取前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受体肝移植后3、6、12、24、48 h分别取移植肝组织检测HO-1活性,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中(TNF)-α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病理学检查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结果 术后各时段HO-1活性A组均显著强于B组及C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段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A组均显著低于B组及C组(P<0.05),而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以术后12 h为明显,A组表现为轻度,而B组及C组表现为中度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 诱导HO-1可通过抑制TNF-α的表达而减轻脂肪供肝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

  • 短发夹RNA沉默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表达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作者:陈洪元;张黎;程力;刘立青;崔彬;苗瑞政

    目的 观察血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沉默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 构建靶向HO-1的短发夹RNA(shRNA-HO-1)干扰质粒转染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细胞免疫化学分别在mRNA、蛋白质水平检测抑制效果.流式细胞仪和噻唑蓝(MTT)检测HO-1基因沉默后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生长情况.结果 shRNA-HO-1在mRNA、蛋白质水平高效特异地抑制了细胞SGC-7901中HO-1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62.4%、67.6%);较对照质粒组,HO-1的表达被抑制后,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52.025±1.638比67.525±1.938,P<0.05),细胞生长受抑制[2.036±0.072比2.783±0.067(72 h A值),P<0.05].结论 shRNA-HO-1可有效抑制胃癌细胞中HO-1的表达;HO-1的表达减少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 血红素氧合酶-1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秉乾;武玉东;马腾骧;王广有;李沛寰;李胜芝

    目的探讨钴卟啉(CoPP)诱导的血红素氧合酶(HO)-1高表达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动态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进行肾组织光镜形态学观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Western blot分析HO-1.结果对照组BUN、Cr升高,SOD下降,MDA升高,HO-1中度提高(144.5±13.6),肾组织结构紊乱.实验组除HO-1含量大幅提高外(629.4±78.9),尚能显著逆转上述改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P预处理诱导HO-1在肾缺血之前高表达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OFRs)而减轻大鼠肾IRI.

  • 血红素氧合酶-1在HO-1/Luc小鼠原位肝脏移植模型中的表达

    作者:宿华威;李建国;孙铁为;孙世波;申宝忠

    目的 应用活体生物萤光成像技术(BLT)无创定量检测血红素氧合酶-1(HO-1)在活体动物肝脏移植模型中的时空表达.方法 建立小鼠原位肝脏移植模型(HO-1/Luc转基因小鼠8只,wildtype小鼠40只),使用活体生物萤光成像技术连续检测HO-1在移植术后HO-1/Luc转基因小鼠中的转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O-1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IHC)行HO-1的表达定位.结果 移植肝脏发出的萤光信号早于移植后1 h被检测到(P<0.05),随后信号不断增强在6 h达到峰值.与移植术前比较,除0、48 h外信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48 h信号衰减至基础水平.与移植术前比较,RT-PCR方法 测得HO-1 mRNA于0~9 h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于3 h达到峰值,12 h降至基础水平.IHC证实肝脏细胞是移植后HO-1表达上调的主要部位.结论 活体生物萤光成像技术可实时定量检测肝脏移植后HO-1的表达.

  • 血红素氧合酶-1基因治疗减缓移植物血管病及机制

    作者:赵波;宫念樵

    目的 观察血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治疗减缓同种移植物血管病的效果,探讨其机制.方法 以BN-Lewis大鼠血管移植为对象,依据基因治疗方案分为4组:同系对照组、空白对照组、载体对照组、腺病毒介导的HO-1( AdHO-1)组.移植后2个月,观察各组移植物纤维化和内膜增生,检测T细胞(CD3+)、B细胞(CD45RA)和巨噬细胞(CD68+)浸润数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移植物HO-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受体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的浓度.结果 同系对照组无移植物血管病表现,空白对照组和载体对照组大量纤维沉积,AdHO-1组纤维沉积轻微.血管内膜/(内膜+中膜)百分比4组分别为7.6%、81.4%、85.9%、15.9%.每400倍视野浸润细胞数4组分别为T细胞(9.2±1.6、92.3±11.6、89.6±17.8、39.3±10.1)、B细胞(3.6±1.1、72.6±11.8、66.6±10.9、30.6±9.9)、巨噬细胞(7.5±1.2、78.5 ±21.7、72.5 ±19.8、34.5±18.7).血清IL-10浓度4组分别为(50.2±20.1)、(40.2±11.1)、(38.6±19.3)、(481.2 ±69.1)ng/L.AdHO-1组与空白对照组和载体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O-1基因治疗增高了移植血管HO-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AdHO-1基因治疗减缓同种移植物血管病,移植物纤维化和内膜增生明显减轻.AdHO-1基因治疗下调了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在移植物中的浸润,增加了HO-1和IL-10的表达,IL-10-HO-1通路的活化可能是移植血管得到保护的重要原因.

  • 鼠ho-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鉴定及其在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王三明;王花;张辉;刘祥厦;刘勇;王冕;李雯;王深明

    目的 制备高效表达的血红素氧合酶(HO)-1基因修饰的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PCs).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的方法构建ho-1真核表达质粒pCMV-Tag 2B/ho-1,用脂质体将其转入骨髓来源的EPCs,用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HO-1蛋白的表达.结果 (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产物电泳结果,质粒菌落PCR鉴定、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结果证实ho-1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2)根据体外培养的骨髓来源的EPCs形态学变化,细胞的CDI33、CD34和Vw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定,VEGF诱导后LDL、UEA双染鉴定等证实所分离的细胞为EPCs;(3)vegfa转染P3代EPCs后细胞内荧光明显增强,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转染细胞HO-1蛋白抗体结合蛋白出现明显印迹条带.结论 成功制备表达外源性基因ho-1的骨髓来源的EPCs,制备方法可行.

  • 锌原卟啉对种植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刘胜春;姚榛祥;孙正魁

    目的探讨锌原卟啉(ZnPP)对种植性乳腺癌细胞凋亡及信号传导和转录因子-3(STAT-3)的影响.方法应用种植性乳腺癌模型,结合ZnPP、钴原卟啉(CoPP)处理,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并HO-1酶活性,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杂交检测癌组织中HO-1、CAS-3、bcl-XL、STAT-3蛋白表达.TUNEL法评价肿瘤细胞凋亡.结果ZnPP组肿瘤平均直径明显低于其余各组(t=3.632 4,P<0.01);CoPP组大(t=3.554 6,P<0.01).ZnPP组肿瘤组织内的HO-1 mRNA、HO-1蛋白及HO-1酶活性均低于其余各组,而CoPP组高于其余各组.ZnPP组STAT-3及bcl-XL蛋白表达低于CoPP组(t=2.421 6,P<0.05)(t=4.370 6,P<0.01),CoPP+ZnPP组STAT-3高于空白对照组(t=2.796 5,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nPP组CAS-3蛋白表达及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与其他组相比较明显增高(t=3.685 6,P<0.01)(t=3.596 9,P<0.01).结论ZnPP可能通过抑制HO-1蛋白的表达来降低STAT-3和bcl-XL蛋白表达,从而增加CAS-3的表达,并可能由此增加了肿瘤细胞凋亡的发生.

334 条记录 11/17 页 « 12...891011121314...16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