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经干细胞在新型复合支架中的生长和分化

    作者:邢冉;陈旭义;朱祥;李瑞欣;涂悦

    背景: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是中枢神经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胶原蛋白和丝素蛋白作为生物支架材料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两者单独使用时均具有不足。那么能否将二者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新的神经组织工程支架?该新型支架对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目的:观察新型复合支架中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和分化情况。
      方法:将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接种于新型复合支架中,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在支架中生长和分化情况。以常规悬浮培养作为对照组,使用CCK-8检测两组中神经干细胞的活力。对神经干细胞与新型复合支架的三维空间复合体进行石蜡切片,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在材料表面及内部的生长、分化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新型复合支架中的神经干细胞可以很好地生长、分化,细胞与细胞之间形成突触;②CCK-8检测显示,神经干细胞在支架中生长良好,新型复合支架中神经干细胞活力要优于对照组(P <0.05);③石蜡切片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进一步证明神经干细胞在支架中能够很好的生长和分化;④结果说明,制备的新型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利于神经干细胞生长及分化,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肘关节肿瘤切除及个性化肘关节置换术的初步应用

    作者:苗秋菊;丁焕文;黄敏强;沈健坚;涂强;黄淼俊

    目的 探讨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肘关节肿瘤切除并为患者定制个性化肘关节假体成功实施肘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方法.方法 2016年8月收治1例63岁左肱骨远端肿瘤男性患者.因发现左肱骨远端巨大包块3个月余,伴肘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人院.术前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模拟肿瘤切除范围,定制肿瘤切除模板以及用于修复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同种异体骨修剪模板,同时设计个性化肘关节假体.术中按照设计精确切除肿瘤并行肘关节重建术.结果 该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术中肿瘤切除时间46 min,安装个性化肘关节假体与同种异体骨时间95 min;术中无需透视.术后1周行X线片及CT检查,示肘关节假体位置良好,尺骨假体前倾角为30°,肘关节提携角为15°,与术前模拟肘关节置换术效果一致.术后1个月手指屈伸活动正常,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为0~ 130°,前臂旋前80°、旋后80°.术后7个月肘关节活动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肿瘤无复发、转移.结论 对于肘关节保肢术,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可实现术前模拟手术效果,通过制备导航模板提高了手术精准度,定制个性化肘关节假体成功为患者实施了肘关节置换术从而重建肘关节功能,且具有术中无需X线透视、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

  • 3-D打印在青少年胫骨远端骨折累及骺板损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赵景新;马雅昌;韩栋;金宇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青少年胫骨远端骨折累及骺板损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3-D打印技术行手术治疗的16例胫骨远端骨折累及骺板损伤患儿临床资料.男12例,女4例;年龄9~14岁,平均12.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例,重物砸伤3例,运动伤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92h,平均25.8 h.累及骺板的骨折按Salter-Harris进行分型:Ⅱ型11例、Ⅲ型4例、Ⅵ型1例.术前对患肢行薄层CT扫描,应用Mimicsl4.0医学软件进行设计,并使用3-D打印机打印出1∶1骨折模型;在骨折模型上模拟手术复位操作并选择合适大小的接骨板、克氏针、空心螺钉,设计完整的手术入路、手术方式、选择内固定物,根据术前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手术.结果 手术时间40~68 min,平均59.1 min;术中出血量5~102mL,平均35mL;术中透视次数2~6次,平均2.8次.16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 24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15例患儿骨折达解剖复位,1例骨折未解剖复位,断端移位<1 mm.术后患儿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问2~4个月,平均2.6个月.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骺早闭、踝关节面倾斜或不平发生,未并发骨髓炎,无踝关节内外翻畸形、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行患肢踝关节功能Helfet评分,获优15例,良1例.患侧内外翻成角为(6.56±2.48)°,生长长度为(4.44±2.31) mm,与健侧[(6.50±1.51)°、(4.69±1.08)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86,P=0.932;t=0.392,P=0.697).结论 3-D打印技术作为辅助技术,对改善胫骨远端骨折累及骺板损伤手术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3-D打印技术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畸形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陈国仙;李国山;林宗锦;陈宣煌;翁振;许国松;曾清东;郑祖高;张国栋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膝内翻畸形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伴内翻畸形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6例(20膝).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30 ~ 60岁,平均45.5岁.病程1~ 10年,平均6.2年.单膝12例,双膝4例.骨关节炎按照Koshino分级标准:Ⅰ级3膝,Ⅱ级7膝,Ⅲ级8膝,Ⅳ级2膝.术前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63.8±2.2)分;股胫角(femorotibial angle,FTA)为(184.8±2.9)°,髌骨高度Insall-Salvati指数(IS指数)为1.03±0.13.术前于Mimics软件中设计并3-D打印截骨导航模板,术中于模板辅助下行闭合楔形HTO后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 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骨筋膜间室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 ~ 18个月,平均12.6个月.l例(1膝)术后出现腓神经麻痹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X线片复查示,截骨处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7 ~ 3.4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6个月,FTA为(173.8±2.0)°,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0,P=0.00);髌骨高度IS指数为1.04±0.1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P=0.85);膝关节HSS评分为(88.9±3.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4,P=0.00).末次随访时,根据HS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3膝,良6膝,可1膝,优良率为95%.结论 HTO治疗膝内翻畸形骨关节炎时,3-D打印截骨导航模板可精确辅助术中胫骨高位截骨,避免反复透视和多次截骨,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

  • 增强现实技术联合3-D打印技术行半椎体置换治疗椎体肿瘤一例

    作者:丛海波;张恩忠;余志平;丁英杰;王志浩;赵伟;于晓峰;邢国飞

    目的 总结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联合3-D打印技术行半椎体置换治疗椎旁巨大神经鞘膜瘤1例经验.方法 2017年3月收治1例66岁男性椎旁巨大神经鞘膜瘤患者.术前CT增强扫描显示,脊柱腰骶部右侧旁盆腔内见一8.9 cm×7.8 cm×7.6 cm大小的不均匀明显强化肿块.利用Mimics软件处理CT扫描数据,模拟手术切除肿瘤,设计L5、S1椎体模型,并3-D打印钛合金椎体.术中术者佩戴导入了术前重建AR影像的Hololens眼镜,彻底切除肿瘤后,植入打印钛合金椎体.结果 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45 min,术中出血量约1 200 mL.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示:(腹膜后脊柱旁)神经鞘瘤.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由术前5分降至2分;X线片及CT复查示钛金属椎体呈部分骨性融合,位置良好,无断裂、脱出,椎体无塌陷.结论 应用AR技术辅助肿瘤切除,联合3-D打印假体置换治疗椎旁巨大肿瘤可行.

  • 3-D打印技术在足踝外科的应用进展

    作者:魏代清;李翠;徐杨博

    目的 对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足踝外科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尤其是足踝外科应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D打印技术在足踝部骨折、节段性骨缺损、矫形器、矫形与修复重建方面均有相关应用,并取得良好疗效.但目前缺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明确该技术优势,并且需延长随访观察其中远期疗效.结论 3-D打印技术在足踝外科应用前景广阔,但存在打印材料、打印时间、打印费用、医学伦理以及多学科协作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 原位3-D打印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未来

    作者:陈冬;刘亚雄;贺健康;王振;马磊;靳忠民

    目的 总结原位3-D打印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目前国内外原位3-D打印技术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目前原位3-D打印技术尚处于研究初期,主要集中于真皮组织修复和骨软骨组织修复,但实际应用于临床尚存在大量问题.结论 随着原位3-D打印技术的发展,有望为患者提供实时的原位数字化设计与打印修复治疗,促进外科修复过程的及时性和微创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加快发展3-D打印技术、扩展修复重建外科应用领域

    作者:杨志明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模具制造不同,它是添加剂制造(或叠层制造)的一种形式,是通过分层加工、叠加成型生产三维实体,具有快速、价廉、易用、高精度、可进一步加工等特点.自1986年首次出现至今,3-D打印技术已涉及到衣、食、住、行、医、科、音、史、航空、航天及国防等各个领域,它将会像信息技术一样改变世界,也将对医疗卫生事业带来巨大冲击.尽管目前3-D打印技术用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的报道较少,效果也有待中长期随访观察,但其研究与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尤其在修复重建外科领域,涉及到组织缺损的修复、再生,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或失功的重建、再生与移植或替代,形态丧失的重塑与改建等,都需要动用自身的、外源性的修复重建机制来修复缺损、重建功能、改善外形,达到提高生存质量、改善生活品质、大限度保障人民健康的目的.为了尽快将这一成果介绍给广大读者,推广普及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激发广大临床、科研工作者及制造业者的研究热忱,《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特邀部分国内外从事这一领域研究、应用的专家撰稿,形成专题以飨读者.虽然本期发表的论文涉及面不是很广,研究也有待深入,但基本上反映了3-D打印技术的现状,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该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 3-D打印技术在颌面骨缺损修复重建的应用

    作者:余丹;刘建华;朱慧勇;李志勇;黄旭;魏栋;林轶;何剑锋;赵文权

    目的 总结3-D打印技术在颌面骨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应用于颌面骨缺损修复重建领域中的3-D打印技术相关文献,总结其在模型外科、导板外科和个性化植入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结果 3-D打印技术正深刻影响颌面骨组织缺损修复重建的诊疗水平. 结论 3-D打印技术将推动颌面骨缺损修复重建技术朝个性化、精确化方向发展.

  • 3-D打印技术在血管外科的应用

    作者:谷涌泉;武欣

    电影《十二生肖》让我们体验到了3-D打印技术的神奇,当成龙戴上电子手套扫描兽首,电脑上便出现了兽首的三维图像,仅用了约3分钟,3-D打印机便直接“打印”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兽首”.谁能想到,这个具有神奇性、颠覆性的技术早已存在,而不是电影杜撰!

  • 3-D打印技术制备人工骨修复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骨缺损

    作者:沈聪聪;张艳;李青峰;朱明;侯亦康;曲淼;许祐荣;柴岗

    目的 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结合三维CT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制作个性化人工骨,修复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骨缺损,矫正下颌骨不对称畸形的效果. 方法 2011年4月-2013年6月,收治23例曾行下颌角截骨整形术的女性患者.年龄22~34岁,平均27岁;术后发生双侧下颌骨形态不对称,下颌角截骨整形术至此次修复术时间为6~16个月,平均12个月.首先采集患者三维CT扫描数据,结合计算机辅助技术基于镜像原理设计个性化下颌角模型,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缺损模型并制作相应人工骨植入缺损区. 结果 手术时间40~60 min,平均50 min.术后口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血肿、张口困难等并发症发生.2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0个月,平均6.7个月.术后患者面部对称性显著改善,双侧下颌骨形态对称;术后3个月CT三维重建检查示人工骨契合度满意. 结论 三维CT扫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技术可以制作个性化人工下颌骨,为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不对称畸形治疗提供了一种精确和简便的方法.

  • 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技术在个性化医疗中的应用

    作者:秦勉;刘亚雄;贺健康;王玲;连芩;李涤尘;靳忠民;何三虎;李刚

    目的 总结将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技术应用于个性化医疗中的研究进展. 方法 回顾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及其合作单位近年来将数字化设计与3-D打印技术在个性化医疗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资料和临床文献,并进行综合整理分析. 结果 基于3-D打印技术,根据患者具体病变设计并制造个性化内植物,能满足不同患者病变形状与功能的需要,解决人体组织的个性化修复问题,降低对医生经验水平的依赖,得到越来越多外科医生认可.西安交通大学在国内早开发出商用3-D打印机,对个性化医用内植物的设计及制造进行了深入研究,已形成了完整的工艺流程,制定了产品质量标准,并成功应用于临床试验. 结论 3-D打印技术制造的个性化医用内植物能实现个性化匹配,满足患者对功能和美学的要求,同时具有定位准确、连接稳定、强度高等优点.因此该技术在个性化内植物制造与应用方面有广泛应用前景.

  • 多种3-D打印手术导板在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付军;郭征;王臻;栗向东;范宏斌;李靖;裴延军;裴国献;李丹

    目的 使用多种3-D打印技术制作手术导板,探讨其在骨肿瘤切除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并对比不同3-D打印技术制备的手术导板优缺点. 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9月-2014年1月符合选择标准的31例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6~67岁,中位年龄23岁.病程15 d~12个月,中位病程2个月.其中恶性肿瘤13例,良性肿瘤18例;肿瘤位于股骨9例、脊柱7例、胫骨6例、骨盆5例、肱骨3例、腓骨1例.根据术前薄层(0.625 mm)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所得数据行术前肿瘤切除设计,根据切除计划设计手术导板.术前加工导板使用的3-D打印技术和材料分别为:熔融沉积成型9例(ABS树脂)、光固化立体成型14例(光敏树脂)、3-D印刷工艺5例(石膏)、选择性激光烧结3例(铝合金);导板灭菌后按术前计划应用于术中.通过对比导板制作加工时间分析4种3-D打印技术效率,记录术前设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与同期同类常规手术28例(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4种导板制作加工时间分别为:熔融沉积成型(19.3±6.5)h、光固化立体成型(5.2±1.3)h、3-D印刷工艺(8.6±1.9)h、选择性激光烧结(51.7±12.9)h,选择性激光烧结导板制作加工时间明显长于另外3种.31例均成功进行术前设计、导板制作并应用于手术;除3例术中导板断裂变形(ABS树脂1例、石膏2例),改为常规手术治疗外;余28例定位针均成功导入,根据定位针指引准确按术前手术设计截骨.与对照组比较,28例患者术前设计时间延长、手术时间缩短、术中透视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3.7个月.术后X线片及CT检查示肿瘤均完整切除,大段同种异体骨重建稳定. 结论 3-D打印手术导板很好地适应了骨肿瘤手术个体化要求,可在术中实现术前设计,不同3-D打印技术制备的手术导板各有优势,需根据具体手术方式选择.

  • 3-D打印双管道聚乳酸/β-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复合材料支架的力学性能研究

    作者:连芩;庄佩;李常海;靳忠民;李涤尘

    目的 研究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双管道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生物陶瓷复合材料支架(简称双管道复合支架)的方法,通过在陶瓷结构中灌注PLA提高支架强度,解决多孔生物陶瓷支架力学强度差的问题. 方法 首先设计具有互不连通初、次级双管道结构的支架,其中初级管道用于细胞附着、组织长入及营养物质代谢,次级管道灌注PLA来提高支架力学性能;然后采用3-D打印和凝胶注模法制造双管道复合支架.并制备标准样本,进行支架界面形貌、孔隙率、力学性能等检测,并与单管道多孔β-TCP生物陶瓷支架(简称单管道支架)进行比较. 结果 形貌观察发现,双管道复合支架次级管道内充满PLA,且PLA渗入至β-TCP生物陶瓷的微观孔隙内,形成了明显且致密的界面层.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双管道复合支架的压缩强度小于单管道支架,但力学压缩实验示其大压缩强度(21.25±1.15)MPa显著高于单管道支架(9.76±0.64)MPa. 结论 基于3-D打印技术制造的双管道复合支架具有可控的多孔结构,力学性能明显增强,为实现骨支架多孔结构与支架承载强度的统一提供了新思路.

  • 3-D打印技术在矫形外科的应用

    作者:罗强;刘德荣;方欣硕;梁加利

    目的 对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矫形外科的应用、限制及前景进行综述.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来关于3-D打印技术在医学,尤其是在矫形外科应用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3-D打印技术已应用于矫形外科的术前诊断、手术方案制定及个性化假体制造等方面. 结论 3-D打印技术是一项有医学应用前景的技术.

  • 3-D打印技术在关节外科的应用

    作者:王富友;任翔;杨柳

    目的 总结3-D打印技术在关节外科的应用现状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方法 检索近年国内外3-D打印技术在关节外科修复重建领域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在临床应用方面,3-D打印技术可为患者“量身定制”高精度的手术方案和植入体,提高复杂手术的成功率,使手术更精准、安全;在基础研究方面,3-D打印技术制作的组织工程支架不仅具有与缺损组织相匹配的解剖外形,同时也具有满足细胞黏附、增殖的内部空间结构,甚至可将活细胞作为打印材料,一同被打印出来. 结论 随着影像学、数字化医学和新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3-D打印技术在关节外科将会得到更广泛应用.

  • 共培养的大块组织工程肝构建及体内植入研究

    作者:曲晓丽;王敏;贺健康;刘亚雄;周新民;李涤尘;靳忠民

    目的 选择大鼠成纤维细胞和原代肝细胞共培养于胶原水凝胶支架中,进行多细胞的大块组织工程肝构建及体内植入研究,以期构建长期存活的功能性肝组织. 方法 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硅胶模具,经成胶脱模制备胶原水凝胶支架.将大鼠肺成纤维细胞与原代肝细胞以0.4∶1比例种植于该支架中(B组),以种植同密度单纯原代肝细胞为对照(A组).体外培养1、3、7、14、21d,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肝功能(白蛋白和尿素分泌量).取24只SD大鼠,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方法制备肝硬化模型,将A、B组组织工程肝分别植入大鼠腹腔大网膜内(n=12),植入后3、7、14、21、28 d行HE、细胞角蛋白18 (cytokeratin 18,CK18)及ALB染色观察. 结果 体外实验中,与A组相比,B组肝细胞呈多边形,细胞核大且圆,肝功能表达旺盛,并且在7d时聚团生长多,7d后白蛋白及尿素分泌量显著增高(P<0.05).体内实验中,B组肝细胞能存活至28 d,白蛋白和尿素分泌也显著增多,细胞团聚成条索形,形成了类正常肝脏组织. 结论 多细胞大块组织工程肝体内植入时形成了类正常肝脏组织,并长期存活,为构建结构和功能更完整的组织工程肝奠定了基础.

  • 基于3-D打印技术的韧带-骨复合支架制造与体内植入研究

    作者:张文友;贺健康;李翔;刘亚雄;边卫国;李涤尘;靳忠民

    目的 为解决韧带重建手术中韧带移植物与宿主骨组织的固定问题,提出采用韧带-骨复合支架进行韧带修复重建的思路,探讨基于3-D打印技术的韧带-骨复合支架制造方法,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其体内力学与生物学性能. 方法 采用三维设计软件设计骨支架模型,通过布尔运算生成骨支架负型,用3-D打印技术制作骨支架负型树脂模具,将陶瓷浆料灌注入骨支架负型树脂模具中,凝固并高温烧结获得骨支架.将蚕丝纤维脱胶编织形成韧带支架,与骨支架用固定钉装配形成韧带-骨复合支架.将制备的韧带-骨复合支架植入10只4月龄健康家猪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位置,3个月后对再生韧带及韧带-骨界面进行生物力学检测和组织学观察,以仅保留前交叉韧带的右膝关节作为对照. 结果 生物力学检测显示,对照组前交叉韧带承受的大拉伸力和蠕变量分别为(1 384±181)N和(0.74±0.21) mm,实验组植入后3个月韧带-骨复合支架分别为(370±103)N和(1.48±0.49)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17,P=0.000;t=-2.991,P=0.020).HE染色示,实验组骨支架内部有新生骨形成,在韧带支架与宿主骨组织间形成了与自然韧带-骨界面相似的分层结构. 结论 基于3-D打印技术成功制备韧带-骨复合支架,并在猪体内初步实现了韧带-骨界面的再生.

  • 基于3-D打印技术的软骨修复及软骨下骨重建

    作者:张维杰;连芩;李涤尘;王坤正;靳忠民;边卫国;刘亚雄;贺健康;王玲

    目的 基于3-D打印技术探索骨软骨组织工程修复过程中,新生软骨下骨微结构参数变化规律及其与软骨修复间关系,为功能化组织工程软骨构建奠定基础. 方法 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双相聚乙二醇/β-磷酸三钙骨软骨复合支架.取40只6月龄雄性新西兰白兔(体重2.5~3.5 kg),于右膝滑车部位建立直径4.8 mm、深7.5 mm骨软骨缺损模型,左侧不制备缺损为假手术组;将支架分别植入35只兔骨软骨缺损作为实验组,余5只不植入支架作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和假手术组分别于术后1、2、4、8、16、24、52周,空白对照组于术后24周取材(n=5),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并根据Wayne评分体系进行评分;行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测新生软骨下骨微结构参数: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 fraction,BWTV)、骨表面积分数(bone surface area fraction,BSA/BV)、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number,Tb.N)及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pacing,Tb.Sp).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软骨下骨微结构参数与软骨修复大体及组织学评分间的相关性. 结果 实验组术后软骨明显修复,52周时以透明软骨为主,出现潮线结构;Wayne评分显示,实验组24、52周评分均显著高于16周(P<0.05),24周及52周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间点实验组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组修复的软骨下骨逐渐从缺损周围向中央迁移,24、52周时形成软骨下骨板结构.修复术后BV/TV、BSA/BV、Tb.N均呈“双峰”样变化过程,分别在2、16周达峰值;Tb.Sp变化规律与BV/TV、BSA/BV、Tb.N相反;Tb.Th整个过程中变化不明显.相关分析显示:BV/TV、BSA/BV、Tb.Th、Tb.N、Tb.Sp与软骨修复大体及组织学评分之间均存在相关关系. 结论 在兔绝对尺寸骨软骨缺损修复中,软骨下骨微结构参数与软骨修复存在相关关系;完整的软骨下骨修复需经历“增殖-重建-再增殖-再重建”的“双峰”样过程,2、16周是骨增殖的2个关键时期.

  • 3-D打印技术在下颌前突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朱明;柴岗;李青峰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头颅三维模型预塑形钛板,辅助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术(sagittal splint ramous osteotomy,SSRO)治疗下颌前突畸形,防止髁状突移位等并发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12例下颌前突畸形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19~35岁,平均25.6岁.均为Angle Ⅲ类错颌.术前经螺旋CT扫描并重建数据后,采用Z Corp快速成型打印机,以快速成型粉打印头颅三维模型.在下颌骨模型上施行SSRO,以颌板固定远心端骨段的位置,在骨块移动至理想位置后,塑形钛板连接远、近骨段.术中使用预塑形钛板指导骨块移动和固定. 结果 术前采用3-D打印技术顺利完成头颅三维模型制作及钛板预塑形;根据钛板形状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共放置24块钛板,均达完全贴附.术后6周CT三维重建检查示,与术前比较髁状突无位置改变.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12个月,平均10.6个月.患者面部比例协调、左右对称,下颌前突畸形均明显改善,牙颌关系稳定,颞颌关节区无不适症状,张口、咀嚼功能良好. 结论 SSRO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制备头颅三维模型预塑形钛板,在术中能起到导板作用,指导骨块移动,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精确性,显著降低了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

22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