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作者:张燕;崔瑞珍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PreS1)抗原在乙肝诊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54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乙型五项、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结果 454例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抗原检出阳性341例,阳性率为75.11%,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170例,阳性率为37.44%.其中52例乙型肝炎五项全阴性的患者检出乙型肝病毒PreS1阳性7例,阳性率为13.46%.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与HBeAg的检出率不仅有一致性,而且比HBeAg阳性率更高.PreS1抗原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复制中起重要作用,PreS1抗原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 某中医院非肝胆疾患病人乙肝标志物及模式的分析

    作者:应晓

    目的:了解本院非肝胆疾患病人乙肝标志物及模式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本院2006~2008年所有非肝胆疾患住院病人乙肝标志物检测结果和资料,进行分组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外科片组和内科片组乙肝标志物总阳性率为69.3%,HBsAg阳性率为9.4%;两组中抗HBs、抗HBc检出阳性率高(抗HBs分别为49.5%、43.6%,抗HBc分别为46.7%、49.8%).两组病人抗HBs和抗HBc阳性率比较以及单独抗HBs和抗HBc阳性的模式百分比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院非肝胆疾患病人乙肝标志物检出率高,其中不能排除传染性的模式占20.7%,提示应做好医院内乙肝的传播控制工作.

  • 322例乙型肝炎患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与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岩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HBVDNA定量与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HBV-DNA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大三阳组HBV-DNA阳性率及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阳性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为100%,与HBeAg阴性组比较,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准确了解乙型肝炎患者体内的病毒复制情况,采用FQ-PCR和HBV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相结合的方法,才能在乙型肝炎的诊断、病情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

  • ELISA法检验乙型肝炎标志物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高梅;张凌峰;付永航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影响因素。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对影响检测结果的主要因素进行控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易受标本、试剂、检测操作、实验室环境、仪器、干扰物质及HD-HOOK效应等因素影响。结论检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避免或减少影响因素,对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 驻疆某部基层官兵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

    作者:张保新;王清传;景少春;李秋红

    为给边远基层部队防治乙型肝炎工作提供依据,我们于2006年10~11月,对驻疆部队部分边远基层官兵进行了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HBsAg阳性者乙肝标志物及肝功检测结果分析2 562例

    作者:张晓;赵献云

    [目的]通过对正常体检者HBsAg阳性标本的不同乙肝标志物模式类型的统计,探讨HBsAg在乙肝病情及传染性方面的真正价值.[方法]检测34 532例健康体检标本中2 562例HBsAg阳性者的HBV血清学指标: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sAb)、核心抗体IgM(HBcIgM).以阳性项目出现的序号为该类型的代码,结合肝功能指标,分析临床意义.[结果]在每一阳性标本中,可能存在不止一种标志物,在2 562例标本中按每个阳性标本中的阳性标志物的分布可归纳成9种不同的乙肝标志物模式类型.[结论]在健康查体中的HBsAg阳性者中存在着很多特殊情况例如模式7、8、9这样的特殊类型,应做乙肝血清标志物并结合肝功能来判断其病情和传染性.

  • 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意义分析

    作者:栗军香

    目前国内医院常用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检测的血清标志物是乙肝"两对半".乙肝"两对半",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等.正确理解和解释这些检测项目的临床意义,对减少医患纠纷,帮助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现就这些检测项目意义阐述如下.

  • 768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和HBV-DNA载量相关性分析

    作者:尚慧锋

    目的:探讨HBV-DNA载量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在768份血清标本中,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98.70%,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66.02%,HBs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43.75%,抗HBs、抗HBe、抗HBc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10.00%,抗HBs、抗HBc阳性组、抗HBs阳性组及五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全阴组HBV-DNA阳性率为0.结论:不同组的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阳性率不同,HBV-DNA载量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之间存在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是反映HBV复制的可靠指标,结合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可以帮助临床了解HBV在体内复制的状况,并为临床评价抗HBV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 对996例抗HBc-IgM血清阳性结果的探讨

    作者:肖红霞

    乙肝抗HBc-IgM研究报告较多,本文采用ELISA法系统地观察了996例抗HBc-IgM阳性的动态变化,其中HBsAg阳性962例,阳性率为96.6%,HBeAg阳性481例,阳性率为48.3%,抗HBeAb293例,阳性率为29.4%,抗HBcAb阳性912例,阳性率为91.6%,经过实验结果的长期观察抗HBc-IgM与HBsAg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抗HBc-IgM阳性的患者多数伴HBsAg阳性,是判断急性乙型肝炎的重要诊断指标.

  • 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检测与血清标志物及凝血四项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劲松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定量与乙肝标志物及凝血四项的相关性.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0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DNA含量,与血清标志物作比较;分别比较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三组中HBV DNA(+)组和HBV DNA(-)组凝血四项的差异.HBeAg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高于另两组,HBeAg阳性组中HBV DNA含量>107拷贝/ml的比率明显高于另两组;慢性肝炎组中HBV DNA(+)组和HBV DNA(-)组PT和APTT两项存在差异.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和凝血四项检测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和病情监测,出血倾向,评价抗病毒疗效以及指导用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285例HBV-DNA感染者的血清学检测情况分析

    作者:王宁

    目的 通过检测285例HBV-DNA感染者血清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探讨加强对隐匿性肝炎检出的重要性.方法 收集285例HBV-DNA感染者的血液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结果 285例HBV-DNA感染者中,大三阳感染率为56.14%;小三阳感染率为7.02%;HBsAg、HBcAb(+)感染率为8.77%;HBsAg(+)感染率为3.16%.结论 应联合检测患者HBV-DNA和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制定出合理的检验程序,以此来提高隐匿性肝炎的检出率,尽量避免漏诊现象,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家系的分子流行病学

    作者:杨瑗;金李;王静;王科;马晓华;李倩;何英利;刘锦锋;陈天艳;赵英仁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后,不良结局家族聚集性 HBV 感染家系中 HBV 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0年不良结局家系,ELISA 法检测不良结局家系中血亲和非血亲人群的 HBV 血清学标志物,比较血亲与非血亲人群各项指标的差异。统计学分析使用χ2检验或 Fisher 确切概率法。结果共收集不良结局家系102个,HBsAg 阳性率血亲组为67.6%(571/845),显著高于非血亲组的8.4%(23/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0.964,P <0.01);且血亲组 HBsAg 分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41~50岁到达高峰。血亲组 HBeAg 阳性率为37.9%(188/496),抗-HBe 阳性率为42.9%(213/496),随着年龄的增加,HBeAg 阳性率逐渐下降。40岁以上人群中,血亲组 HBeAg 阳性率为30.6%(63/206),显著高于非血亲组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8,P <0.05);40岁以下人群中,血亲组 HBeAg 阳性率为43.1%(125/290),非血亲组为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以上人群中,1级血亲及2级血亲中 HBeAg 阳性率分别为32.1%(44/137)和33.3%(5/15),均显著高于非血亲组的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55和3.886,均 P <0.05)。HBsAg 阴性的血亲人群抗-HBc 阳性率为29.9%(81/271),在31~40岁组(50%)和51~60岁组(60%)出现2次高峰。结论不良结局家系中血亲组 HBsAg 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血亲组,且血亲组HBeAg 血清学转换明显延迟,可能与聚集性 HBV 感染性家系不良结局相关。

  • 不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的比较

    作者:谢而付;蒋理;刘雁雁;张巧娣;凌芸;潘世扬

    目的:对Roche Cobas e601和Abott Architect i2000分析系统检测主要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和HBeAg的结果符合性和相关性进行评价.方法:分别采用两种分析系统对119份、140份、197份标本的HBsAg、抗-HBs和HBeAg进行检测.结果:两种分析系统对HBsAg、抗-HBs、HBeAg检测的定性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9.1%、95.7%和90.9%,定量数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6、0.863、0.964,其中抗-HBs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Abott Architect i2000显著高于Roche Cobas e 601分析系统.结论:两种分析系统在乙型肝炎标志物的定性结果判断中具有较好的符合率,但抗-HBs浓度之间存在差异.

  • 慢性肝炎检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建衡;洪振丰

    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我国是肝炎的高发区,目前全国约有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1.3亿人,慢性肝炎患者约2300万,居传染病第3位,中医药在肝炎的治疗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因此,肝炎的治疗及治疗后疗效的评价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课题,本文就中药治疗肝炎的疗效以及所采用的主要观测指标的进展进行综述.

  • TRFIA和ELIS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的比较

    作者:肖义森;潘国基;徐丽洁;黄妙玲

    目的 EUSA和TRFIA检测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的比较.方法 分别采用EuSA和TRnA检测56例HBV感染者首次和随访12个月后血清标志物,比较两种检测方法 的效果,以及对病情严重程度和传染性的评估.结果 首次和随访12个月后检测血清标志物阳性率TRFIA均明显高于EUSA,两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顾性分析发现,TRFIA检测血清标志物表达量与病情严重程度和传染性呈正相关.结论 TRFIA检测HBV感染者血清标志物优于EUSA,并且可以通过血清标志物表达量的变化评估病情及传染性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利波;冯军;张娟;李晓军

    目的 研究HBV DNA、HBsAg、HBeAg、HBeAb、HBcAb及抗-HCV与原发性肝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5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病例组),同期收治的58例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HBV和HCV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的规律.结果 两组资料的HBV感染率分别为82.76%和44.83%,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HCV感染及HBV/HCV混合感染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 血清HBV DNA阳性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2.92%、23.08%(P<0.05); HBsAg、HBeAb和HBcAb检出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HBeAg阳性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慢性HBV感染的肝癌高发人群中,HBV DNA、HBsAg、HBeAg、HBeAb及HBcAb所反映的HBV感染状态及不同临床演变过程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共同参与肝癌的发病机制.

  • 干扰素加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8例

    作者:袁汉清;李利;陈焱生;杨襄蓉

    目的:探讨干扰素加中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使用α-2b干扰素(安达芬)剂量3MIU,肌注,1次/2 d,同时加用中药水煎服.1剂/d,2次/d;对照组采用干扰素,剂量同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ALT复常率分别为75.2%和68.4%(P>0.05),无显著性差异;HBeAg阴转率分别为64.28%和39.28%.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7.85%和46.42%(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干扰素加中药对慢性乙型肝炎有较好的疗效.若延长疗程效果更佳,而且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的复阳及病情的复发率也大为降低.

  • 十堰市16348例孕产妇4种传染性疾病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陈秀兰;张文虹;袁学华

    目的:了解本地区孕产妇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4种传染性疾病的感染情况.方法:住院分娩的待产孕妇及门诊孕检者16 348例分别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16 348例孕产妇中发现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1 372例(8.39%),抗HCV阳性17例(0.10%),梅毒阳性(RPR及TPPA)333例(2.04%),抗HIV阳性2例.本地区孕产妇乙型肝炎感染率在逐年上升,2010年和2011年与2009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型肝炎感染率较低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梅毒的感染率在逐年上升,由2009年的1.59%上升至2011年的2.34%,2010年与2009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1年与2009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产妇是血源性疾病垂直传播的重要因素,对孕产妇人群应该高度重视,以减少血源性疾病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孕妇产前检查HIV、HBV、HCV及梅毒4项传染指标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对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 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评价分析

    作者:丁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化学发光法(CLIA)三种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检测灵敏度.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经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检测阳性患者的HBsAg水平,分析三种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和和精密度.结果:化学发光法测定灵敏度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灵敏度高,三种方法用于低浓度HBsAg检测时,化学发光法的阳性检出率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均高,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学发光法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对HBsAg阳性检出率高的特点,其优势尤其在检测低浓度HBsAg时体现更充分,值得临床作为低浓度HBsAg检测时推广应用.

  • 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评价分析

    作者:朱丽坤

    目的:对不同方法学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的一致性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我院60例乙肝患者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CLI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化学发光法(CLI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电化学发光法(ECLIA)4种方法均可准确反应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阳性,且各种检测方法具有一致性,ECLIA和CLIA在检测敏感性上更有优势.结论:目前各医院广泛使用的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方法具有一致性.ELISA 仍仍可满足当前一般的临床检测需要;CLIA和ECLIA二种方法对于乙肝患者疗效判断更有价值.

34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6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6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