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HBsAg与HBV DNA水平与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韩晓颖;陈秀记;闫泽强;王劲松

    目的 探讨血清HBsAg与HBV DNA对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肝脏穿刺活组织学检查的患者,根据肝脏炎症程度将患者分为G0-G1、G2、G3-G4三组,根据不同纤维化分期将患者分为S0-S1、S2、S3、S4四组,根据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将患者分为A1 (ALT≤40U/L)组、A2(40<ALT≤80U/L)组,对不同分组患者进行血清HBsAg测定、HBV DNA测定及ALT测定,分析其含量与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G0-G1组、G2组、G3-G4组HBsAg定量分别为(3.85±0.87)U/ml、(3.54±0.79) U/ml、(2.79 ±0.58) U/ml,三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G0-G1组、G2组、G3-G4组HBV DNA定量分别为(6.27±1.67) U/ml、(5.68±1.49) U/ml、(5.84±1.59) U/ml,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S0-S1组、S2组、S3组、S4组患者HBsAg定量分别为(3.95±0.93) U/ml、(3.62±0.86) U/ml、(3.55±0.62) U/ml、(3.35 ±0.54) U/ml,四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S0-S1组、S2组、S3组、S4组患者HBV DNA定量分别为(6.23±1.72) U/ml、(5.79±1.62U/ml)、(5.50±1.48) U/ml、(5.48±1.35U/ml),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水平与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 HBsAg、乙肝病毒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逐渐减低,血清HBsAg结合HBV DNA载量作为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者肝纤维化指标更为可靠.

  • 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与HBV-M、ALT、AST含量的关系研究

    作者:付万智;杨丽;胡晓勤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乙肝标志物(HBV-M)、肝功能ALT、AST的关系,以期对慢性乙肝患者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在2011年4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慢性乙肝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搜集乙肝六项、肝功能等资料,探讨HBV DNA载量与HBV-M、ALT、AST含量的关系.结果 各阳性模式的病毒载量比较,大三阳病毒载量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率比较,大三阳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BV DNA载量与血清HBeAg滴度无相关性(r=0.683,P>0.05);血清HBV DNA载量与HBsAg含量无相关性(r=-0.483,P>0.05);血清HBV DNA载量与ALT无相关性(r=-0.157,P>0.05),血清HBV DNA载量与AST水平也无相关性(r=0.062,P>0.05).结论 大三阳血清HBV DNA载量、病毒阳性率均高于其他阳性模式;但血清HBV DNA定量值的高低与HBV-M、ALT、AST含量无相关性,所以,HBV DNA可反映HBV在外周血的复制情况,并不能反映肝脏损伤程度及预后.

  • 肝功能正常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组织HBV DNA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

    作者:魏世芳;李象霖;吴丽阳;张月荣;周宁;张耀弟;张月萍

    目的:探讨肝功能正常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HBV DNA和肝组织中HBV DNA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收治肝功能正常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30例,行肝功能、血清HBV DNA、肝组织 HBV DNA 检测、肝组织病理检查及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肝组织 HBV DNA 定量平均值4.16×106 IU/mL,血清HBV DNA定量3.52×105 IU/mL,肝组织HBV DNA定量与血清HBV DNA定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 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 HBV DNA定量呈高度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检测肝组织中 HBV DNA并判断病毒复制情况.

  • HBsAg阳性母亲HBV感染状况与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关系

    作者:杨志清;郝海昀;史晓红;付振东;张芳;王雪飞;许喜喜;王斌;温海秀;丰淑英;汪波;王素萍

    目的 分析HBsAg阳性母亲HBV感染状况与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关系.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7月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25对HBsAg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新生儿按0-1-6免疫接种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并随访至婴儿l周岁,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母亲及婴儿外周血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载量.结果 HBsAg阳性母亲共检测出6种HBV感染模式,常见模式“HBsAg(+)、HBeAg(+)、抗-HBc(+)”(模式一)与“HBsAg(+)、抗-HBe(+)、抗-HBc(+)”(模式二)所占比例多(92.5%,208/225);母亲HBV感染为模式一时,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11.3%)低于母亲HBV感染为模式二时的婴儿无/弱应答率(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0,P=0.029),随着母亲HBeAg水平的升高,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呈现下降趋势(x2=4.86,P=0.028);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控制其他因素影响后结果显示,母亲HBeAg与降低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发生风险有关(OR=0.598,95%CI:0.378~0.947);HBsAg阳性母亲HBV DNA阳性率为54.2%,未发现母亲HBV DNA阳性与其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率有关(x2=0.22,P=0.640).结论 HBsAg阳性母亲HBV感染模式以“HBsAg(+)、HBeAg(+)、抗-HBc(+)”与“HBsAg(+)、抗-HBe(+)、抗-HBc(+)”模式为主,且该2种模式下婴儿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情况有所不同;母亲HBeAg可能是其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的保护因素;尚未发现HBsAg阳性母亲HBV DNA与婴儿乙肝疫苗无/弱应答有关联.

  • 血清HBV-DNA与HBV免疫标志物相关性探讨

    作者:于广名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常见模式跟HBV-DNA拷贝数间的关系及血清HBV-DNA与乙肝病毒免疫标志物间的关系.方法:对7000例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血清免疫标志物、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来检测HBV-DNA,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1].结果:在HBeAg阳性组的2940例标本中,有2646例检出HBV-DNA,检出率为90.00%,而在HBeAg阴性的3180标本中,有671例检出HBV DNA,检出率为21.10%,可见HBeAg阳性的HBV-DNA的检出率明显多于HBeAg阴性(P<0.05).结论:FQ-PCR检测乙肝病毒在体内的感染及复制,对临床的诊断、选择治疗方案及治疗都有一定的价值.

  • 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指标与乙肝标志物及肝功能关系分析

    作者:李仁杰;徐灵;张宇亮;吴成志;崔邦铨;董成林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指标(HBV DNA)与乙肝标志物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对68例乙型肝炎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e抗原(HBeAg)、表面抗体(HBsAb)、表面抗原(HBsAg)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血清中的HBV DNA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胆碱酯酶(CHE).结果 HBsAg/HBeAg/HBcAb阳性组(大三阳组)患者血清中的HBV DNA阳性率以及定量结果高于其他组(P<0.05);HBeAg阳性组中HBVDNA的阳性表达率高于HBeAg阴性组中HBV DNA的阳性表达率(P<0.05);HBV DNA载量≤103、103< HBV DNA载量<106、HBV DNA载量≥106的患者间血清AST和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BVDNA载量的增加血清AST和ALT显著增加;但三组间的CH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水平和乙肝患者的病毒复制情况、炎症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需要与乙肝标志物结合才能更加客观和准确的评价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严重程度.

  • 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检测及在病毒复制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春福

    目的 探讨乙肝外膜大蛋白(HBV-LP)检测用于乙肝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BV-LP、电化学发光发检测病毒血清标志物,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对患者HBV DNA进行检测.结果 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相同模式患者血清中HBV-LP与HBV DNA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110例小三阳乙肝患者血清中HBV-LP HBeAg阳性检出率与HBV 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者的检出一致率为78.18%;HBV-LP吸光度(OD值)与HBV DNA呈正相关关系(r=0.986).结论 在HBeAg阴性的乙肝患者中HBV-LP与HBV DNA有较高检出一致率,与HBV DNA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HBV-LP可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水平.

  • Taqman技术检测儿童HBV DNA载量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继清;陈丽艳;戴万案

    目的:研究儿童HBV DNA及血清学标志物与乙肝病毒复制的关系,探讨其应用于儿童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90例儿童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分别采用Taqman技术测定HBV DNA,ELISA法(酶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标志物,速率法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综合分析并评价其相互关系及临床联合检测的价值.结果:190例患儿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125例,HBV DNA检出125例,检出率100%;ALT增高35例,占28%.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55例,HBV DNA检出15例,检出率27.3%;ALT增高10例,占18%.HBsAg+、抗HBc+阳性组10例,HBV DNA检出1例,检出率10%.结论:抗HBe阳性组复制水平相对较低,与成人无显著差异,HBVDNA载量与ALT水平高低无相关性,乙肝病毒含量的高低与肝功能受损程度不呈正相关.

  • 不同DNA聚合酶对HBV PCR产物保真度的影响

    作者:姚全良;余克花;王鹏;刘金辉

    PCR已广泛用于HBV感染标志物病毒DNA的定量检测~([1]),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可分析HBV基因点突变,如检测拉夫米定等药物治疗诱导的与耐药相关的HBV基因点突变~([2-3]),研究乙型肝炎慢性化与转归的分子机制~([4]),分析基因多位点突变与HBV感染导致的肝细胞癌转移与复发的疾病预后的关系~([5]).PCR在HBV基因多位点突变的检测与研究中起重要作用.

  • 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对HBeAg(+)初治者12周降低HBV DNA病毒动力学的比较研究

    作者:Wilber R;Brett-Smith H;Zhu J;Mencarini K;Colonno R;Cross A;Lopez-Talavera JC;瓦林福德;康涅狄格

    目的 比较ETV和ADV治疗核苷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抗病毒疗效;通过12周治疗,探索治疗(ETV或ADV)起始时期HBV动力学应答情况;比较12周时达到HBV DNA临床显著性降低(<104copies/ml)的患者比例;与ADV比较,评价ETV的安全性.方法 随机、开放、比较ETV 0.5 mg/d,ADV 10 mg/d的疗效.在给药的第1~14天、第3、4、6、8、10、12周时对血清HBV DNA进行检测.2个双相模型分别采用了2种治疗:①3-参数样条模型测评斜率;②4-参数指数式衰减模型测评疗效和游离病毒的半衰期.显著性评价依据双侧t检验.结果 HBV DNA平均基线为10.45 log10copies/ml(ETV)和9.89log10copies/ml(ADV),12周时HBV DNA平均改变值(log10copies/m1),ETV组患者(n=33)为:-6.23,而ADV组患者(n=32)仅为-4.42(P<0.0001).所有ETV治疗的患者HBV DNA平均至少降低3.88log10copies/ml,ADV治疗的患者仅为0.95log10copies/ml.此外,与ETV相比,ADV治疗组不同患者之间病毒载量下降的差异性较大.治疗导致2组病毒载量出现双相下降,第一相下降迅速,持续10 d.由此得出,循环的病毒半衰期为14 h(ETV)和26 h(ADV).2个治疗组病毒下降的差异在第10天就体现出来,ETV治疗组病毒下降更低,2组间有显著差异.12周时,52%(17/33)ETV治疗患者HBVDNA低于10000 copies/ml,而ADV组为25%(8/32).整个研究过程中,2种抗病毒药物耐受性均好,安全性相似.结论 治疗HBeAg(+)核苷初治患者,与ADV比较,ETV能迅速、强效降低HBV DNA,显示出更好的抗病毒活性.

  • HBeAg阴性与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比较研究

    作者:祖可佳;张立洁;孟欣;王欣欣;孙琳;张世杰;宋晨朝;汤宏;金荣华;赵景民

    目的 探讨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差异.方法 选择2008年01-05月在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并作活体肝组织穿刺病理学诊断(肝穿)且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37例,其中HBeAg(+)组87例,HBeAg(-)组50例,对2组间的血清学指标及肝穿病理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HBeAg(+)组和HBeAg(-)组HBV DNA阳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00);②HBeAg(+)组患者的ALT异常率要高于HBeA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③HBeAg(+)组的病理炎症分级要重于HBeAg(-)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1),但2组间纤维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HBeAg(-)组中HBVDNA(+)组的病理炎症分级要重于HBV D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但2组间纤维化程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BeAg阳性是判断HBV复制的良好指标.对HBeAg阴性患者应常规测定血清HBV DNA水平,筛查前C区变异.尤其应对HBeAg阴性且HBV DNA高水平的患者加以重视,结合肝穿结果 综合评估病情以指导临床诊疗.

  • 精制胸腺肽-迪美仙联合中药辨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作者:丁二可;闫中豪;师恒伟

    我们在2001年3月-2002年3月间应用精制胸腺肽-迪美仙50~200mg(每支50mg含T-α1 0.8mg以上,辽宁卫星制药厂生产),联合中药辨证治疗,HBsAg、HBeAg HBV DNA 3项均阳性,ALT持续升高3个月~2年的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CHB)患者32例,并与同期随机的30例作对照.

  •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贾莹;徐京杭;王军;斯崇文;于岩岩

    目的 了解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及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为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673例于我科住院的慢性乙肝及乙肝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根据HBeAg特点分为阴性组和阳性组,分析2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毒学等方面的异同.结果 阴性组352例,占52.3%;阳性组321例,占47.7%.阴性组患者入院时平均年龄较阳性组患者大[(51.2±13.0)、(40.8±14.1)岁,P=0.000]、HBsAg阳性持续时间长[12.0(0.5,59.0)、6.0(0.5,48.0)年,P=0.000]、血清HBV DNA载量低[1.01×104(<103,4.91×108)、1.30×106(<103,7.11×109)copies/ml,P=0.000],2组患者血清HBsAg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85(1,9090)和3530(2,10 600)U/ml,P=0.271].阴性组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较HBeAg阳性组高(20.5%和8.7%,P=0.000).结论 在我科住院的慢性乙肝和乙肝肝硬化患者中,HBeAg阴性患者占相当的比例,HBeAg阴性患者年龄大、病史长、血清HBV DNA载量较低,并发原发性肝癌多见.

  • HBsAg与抗HBs共存45例临床分析

    作者:黄瑛;赵勤;李梅

    目的 探讨HBV感染者HBsAg与抗HBs共存模式,与HBVDNA、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HBsAg与抗HBs共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微粒子酶免、荧光偏振及离子捕捉技术测定HBV标志物;采用荧光定量法检测HBV DNA含量;采用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采用直线相关或等级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39例患者的HBsAg均数为245.949±83.065(329.014~162.884)S/N,抗HBs均数为34.390±31.815(66.205~2.575)mIU;HBVDNA均数为2.691×106±9.581×106(12.272~6.89)copies/ml.抗HBs分别与HBeAg、HBV DNA之间均P>0.05,即抗HBs与HBeAg、HBV DNA之间没有直线相关关系.在此组病例中,TBIL、ALT、AST、GGT、GLB各项指标分别与HBeAg、HBV DNA之间均P>0.05,即TBIL、ALT、AST、GGT、GLB分别与HBeAg、HBV DNA之间没有直线相关关系.HBeAg与HBV DNA之间的P<0.05,有统计学意义,rs=0.624,即HBeAg与HBV DNA之间为正相关关系.结论 在HBsAg与抗HBs共存模式的乙型肝炎患者中,在抗HBs>10.0 mIU时,HBsAg仍高滴度存在;此组患者的HBeAg与HBV DNA间仍保持很好的正相关性,且抗HBs的存在并不影响乙型肝炎病毒的大量复制;同时此组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情况较轻.

  • HBV感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母婴传播中的载体作用

    作者:李淑红;岳亚飞;归巧娣;石紫云;杨秀莲;白润芳;葛文

    目的:探讨HBV感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母婴传播中的载体作用.方法:选择血清HBV DNA(-)、PBMC HBV DNA(+)孕妇分娩新生儿25例作为实验组,乙肝标志物均为阴性孕妇分娩新生儿10例作为对照.采用巢式PCR检测2组新生儿血清及PBMC HBV DNA;ELISA检测血清HBsAg;SP法检测PBMC中HBsAg.结果:实验组血清HBsAg均阴性,HBV DNA(+)4例;PBMC HBsAg(+)6例,HBV DNA(+)6例,其中有2例血清和PBMCHBV DNA均为阳性,4例仅PBMCHBV DNA(+),2例仅血清HBV DNA(+).对照组血清及PBMCHBV DNA和HBsAg均阴性.结论:HBV感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作为母婴传播的载体.

  • 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与HBV DNA的比较及其与ALT的关系

    作者:杨延敏;王洪笑;王桂利;崔亚利;梁萍

    目的:检测不同模式乙肝患者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HBV-LP)、乙肝前S1,HBV DNA以及ALT,比较HBV-LP以及乙肝前S1的检出与HBV DNA及ALT之间的关系,探讨HBV-LP用于乙肝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SA)检测177例HBV患者血清HBV-LP和乙肝前S1,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HBV D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结果: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HBV-LP与HBV DNA检出率无显著差异;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HBV-LP与HBV 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95.45% vs 4436%,P<0.05;93.18% vs 41.35%,P<0.05);相同乙肝模式患者血清乙肝前S1的检出低于HBV DNA的检出,两者差异显著(P<0.05);HBV-LP日性患者的ALT明显高于HBV-LP阴性患者.结论: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与HBV DNA有较高的符合率,是反映乙肝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的可靠指标;而且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阳性患者ALT较阴性患者高,表明HBV-LP同时也反映了乙肝病情的活动情况.

  •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DNA定量检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孟冬梅;张国顺;刘斌;方正亚;尚华;徐晶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标志物及DNA定量检测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进展的不同阶段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02/2016-02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和唐山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314例,根据患者有无并发症及Child-Pugh分级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病情的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BV标志物及DNA定量的差异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 根据有无并发症分组中,在47-56岁年龄段有并发症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V DNA的含量均低于无并发症组(P<0.05),两组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hild-Pugh分级分组中,Child A、B、C三组患者间HBsAg和HBV DNA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Child A级中含量低,在Child C级中高;三组间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47-56岁年龄段有并发症的肝硬化患者HBsAg和HBV DNA的含量低于无并发症的患者.且Child-Pugh等级越高的患者,HBsAg和HBV DNA的含量也越高.所以对于这两种患者,应积极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

  • 肝癌组织IGF-Ⅱ表达与HBV DNA复制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作者:邱历伟;姚登福;吴信华;吴玮;苏小琴;邹黎

    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在人肝细胞性肝癌(HCC)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30例HCC癌灶组及其自身对照的非癌组IGF-Ⅱ的表达,并以生物素标记的HBV DNA探针检测肝癌组织中HBV DNA,并分析IGF-Ⅱ表达与HBV复制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肝癌IGF-Ⅱ均呈较高表达,在肝癌癌灶为83.3%及非癌组表达46.7%,存在显著差别(P<0.01).HCC的癌灶组中IGF-Ⅱ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高 vs 中、低:42.9% vs 90.0%,100%,P<0.05或P<0.01)、是否侵及浆膜(是vs 否:60.0% vs 95.0%,P<0.05)以及肿瘤大小(<5 cm vs ≥5 cm:58.3% vs 100%,P<0.01)显著相关,而与肿瘤数目无关(P>0.05);HBVDNA阳性肝癌组织中IGF-Ⅱ表达显著高于HBV DNA阴性组(94.7% vs 63.6%,P<0.05).结论:IGF-Ⅱ在肝细胞性肝癌中过度表达,且与HCC的分化程度和大小有关,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标志.

  • HBV携带者T细胞亚群状况与肝组织病理学对比

    作者:游晶;庄林;陈红英;俞岚;黄俊华;高惠芸;乔燕伟;唐宝璋;曲俊彦;吴国斌

    目的:研究HBV携带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血清HBV DNA,HBeAg的关系,并对T细胞亚群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探讨HBV携带及其所导致肝组织病理改变的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9例HBV携带者和4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率,并对其中28例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PCR法检测HBVDNA.结果:HBV携带者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67.2±9.0%vs 71.0±3.5%,P<0.05;33.1%±6.6 vs 40.3±2.8%,P<0.001;1.10±0.36 vs 2.01±0.19,P<0.001),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33.8±8.4% vs 20.2±1.9%,P<0.001).HBV DNA(+)组及HBeAg(+)组分别与HBVDNA(-)组及HBeAg(-)组比较,CD3+细胞无统计学差异,CD4+细胞显著降低(31.2±6.3% vs 37.2±5.4%,P<0.001;31.0±6.0% vs 35.8±6.5%,P<0.001),CD8+细胞明显升高(36.7±8.4% vs 27.9±4.2%,P<0.001;37.3±8.4% vs 29.5±6.0%,P<0.001),CD4+/CD8+比值明显降低(0.91±0.32 vs 1.35±0.26,P<0.001;0.89±0.30vs 1.26±0.33,P<0.001).HBV DNA(+)组肝病理组织学改变68.8%达到G1S1及以上程度,而HBV DNA(-)组仅为16.7%,二组间差异显著(x2=5.57,P<0.01).G1S1组CD3+细胞较G1S0组明显降低(F=2.919,P=0.047),CD4+细胞降低(P>0.05).G2S1组与G1S0组相比,CD3+细胞及CD4+细胞百分率有降低趋势,CD8+细胞百分率有升高趋势,CD4+/CD8+比值有明显降低趋势.结论:HBV感染可导致HBV携带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变,HBV DNA复制增加可进一步加重HBV携带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并加重肝组织损害.

  • 国人慢性HBV携带者HBV复制水平与T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

    作者:游晶;庄林;陈红英;台虹;宋建新;欧阳红梅;唐宝璋;Hutcha Sriplung;Virasakdi Chongsuvivatwong;Alan Geater;张一凤;杨海秋;黄俊华

    目的:研究慢性HBV携带者(HBVc)HBV复制水平与T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肝功能正常的HBVc 216例和正常人100例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比,ELISA法检测血清乙肝标志物(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Anti-HBcAb IgM),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对T细胞亚群结果与血清HBV DNA载量和HBeAg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HBVc外周血CD3+,CD4+及CD4+/CD8+较正常人显著降低(P<0.01),而CD8+显著升高(P<0.01).与HBV DNA(-)组比较,HBV DNA(+)组CD3+,CD4+及CD4+/CD8+分别降低20.4%,17.8%和35.7%,CD8+升高21.9%(P<0.01).与HBeAg(-)组比较,HBeAg(+)组CD3+,CD4+及CD4+/CD8+分别降低19.5%,14.0%和28.6%,CD8+升高19.6%(P<0.01).随着病毒载量的升高,CD3+,CD4+及CD4+/CD8+显著下降,分别与病毒载量呈显著负相关(r=-0.67,-0.54,-0.67,P<0.01);CD8+显著升高,与病毒载量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1).HBV DNA(+)和HBeAg(+)组与HBVDNA单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CD3+,CD4+及CD4+/CD8+显著降低(P<0.05,P<0.01),CD8+显著升高(P<0.01).有母亲感染史者CD3+,CD4+及CD4+/CD8+较无母亲感染史者明显降低,CD8+则显著升高(P<0.01).在有母亲感染史者中,血清HBV DNA(+)82.2%,HBeAg(+)75.2%,HBV DNA水平>1×1010 copies/L者65.1%,均分别显著高于无母亲感染史者的34.5%,OR=8.65,95%CI:[4.45,17.33],28.7%,OR=7.44,95%CI:[3.91,14.56]和10.3%,OR=15.94,95%CI:7.13,39.66].有母亲感染史和无母亲感染史者中,与HBVDNA(-)组比较,HBV DNA(+)组CD3+,CD4+及CD4+/CD8+均显著降低(P<0.05,P<0.01),CD8+均显著升高(P<0.01);与HBeAg(-)组比较,HBeAg(+)组CD3+,CD4+及CD4+/CD8+比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肝功能正常的HBVc 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病毒复制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HBV活跃复制进一步加重紊乱.

433 条记录 1/22 页 « 12345678...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