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他克莫司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5例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资料,重复肾活检结果,了解他克莫司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及肾脏毒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科住院确诊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给予他克莫司治疗,且行重复肾活检的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肾脏病理改变及转归情况.结果 5例患儿中2例为激素耐药,2例为频复发,1例为激素依赖,口服他克莫司22~127 d完全缓解.5例患儿均未见典型小动脉病变,他克莫司减量后均有复发.结论 他克莫司是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强有效的免疫抑制剂,减量后易复发,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毒副作用,必要时需重复肾活检了解肾脏病理有无转型及他克莫司的肾脏毒性.
-
重复肾活检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通过对重复肾活检狼疮性肾炎患者前后两次肾活检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重复肾活检的合理性及临床指征.方法 选取于2012年1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进行重复肾活检的患者41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 统计两次肾活检前患者的相关信息, 主要包括一般信息, 病理资料, 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等, 运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性2例, 女性39例, 初次肾活检平均年龄 (28.88±9.95) 岁, 重复肾活检平均年龄 (33.27±10.36) 岁, 两次肾活检平均间隔时间 (4.36±2.51) 年.前后两次肾活检患者病理类型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初次肾活检患者病理类型分布为Ⅳ型15例 (36.6%) 、Ⅲ型7例 (17.1%) 、Ⅲ+Ⅴ型5例 (12.2%) 、Ⅳ+Ⅴ型5例 (12.2%), Ⅱ型5例 (12.2%), Ⅴ型4例 (9.7%), 而重复肾活检患者病理类型分布为Ⅳ+Ⅴ型16例 (39.0%), Ⅳ型10例 (24.4%), Ⅲ+Ⅴ型9例 (22.0%), Ⅲ型3例 (7.3%), Ⅱ型2例 (4.9%), Ⅴ型1例 (2.4%) .前后两次肾活检前临床类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 初次肾活检患者主要临床类型以肾炎综合征型 (51.2%) 为主, 重复肾活检患者临床类型则以肾功能不全型 (46.3%) 为主.在前后两次肾活检前的临床表现中, 颜面部红斑, 水肿, 高血压, 贫血, 肾功能不全, 血尿, 大量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 低补体血症这几项临床表现具有统计学差异, 相较于初次肾活检, 重复肾活检时以上临床表现出现患者数量均明显增加.对前后两次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血红蛋白, 血浆白蛋白, 24 h尿总蛋白, 血肌酐四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重复肾活检前较初次肾活检明显降低, 而24 h尿总蛋白及血肌酐值则明显升高.结论 重复肾活检对于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准确再诊断是极其必要的, 患者进行重复肾活检往往因病情未明显缓解或者复发, 并伴随着各项临床及病理表现的加重.
-
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联合序贯方案治疗IgA肾病的研究
本项课题通过297例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和50例重复肾活检资料,以探讨中西医结合个体化联合序贯方案治疗IgAN的实用性、科学性及安全性.
-
IgA肾病重复肾活检13例报告及原因分析
目的:寻找IgA肾病患者重复肾活检的原因.方法:对比13例重复肾活检IgA肾病患者2次肾穿刺前临床表现、两次肾脏病理结果以及肾穿后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析第2次肾活检的原因,总结IgA肾病治疗失败的原因.结果:第2次肾活检原因:13例患者中有11例因蛋白尿未缓解;2例出现急性肾损伤;1例患者病理类型发生改变.通过比较2次肾活检前后患者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治疗方案,分析治疗失败的原因是:(1)感染:3例患者因不同部位的感染(上呼吸道感染、肺炎、丹毒各1例)后出现水肿加重,蛋白尿增多,以及肾功能受损;(2)出现急性肾损伤:2例患者服用成分不明的中药,出现急性肾损伤;(3)药物治疗不充分:第2次肾穿刺后,4例患者ACEI/ARB加大剂量,2例加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经随诊观察13例患者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结论:感染、急性肾损伤、药物治疗不充分可能是IgA肾病治疗失败重复肾活检的原因.
-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重复肾活检1例)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和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是儿童及成人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一个重要原因。HUS的特征为微血管溶血性贫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和急性肾功能不全三联症,TTP则伴有发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两者在临床特征上相对重叠,不宜区分。有学者认为两者本质上基本相同,可称之为HUS/TTP〔1,2〕。该病为爆发性疾病,病死率高,若不早期诊治,常可危及生命〔3〕。报告我科收治1例HUS/TTP患者的诊治、重复肾活检及病理情况,并作文献复习。
-
重复肾活检确诊IgA肾病1例
病例患者男,36岁,因颜面浮肿,反复蛋白尿7月人院.患者于2006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晨起时颜面和眼睑浮肿,白天可自行消退,伴畏寒、腰部酸胀,无发热、腰痛,亦无皮疹、关节痛、腹痛、黑便等.尿量无明显减少.于当地医院查UR:Pro(++),BId(++++),未予以治疗.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06年8月13日第1次住入我院.入院体查:T36.5℃,R 20次/min,
-
三次重复肾活检长期随访重症狼疮性肾炎的发展和转归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是SLE主要的合并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SLE是一种临床表现为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1/1 000,高于西方国家报道的1/2 000,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岁~40岁的育龄女性.我科收治的1例49岁男性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因为病情的变化,曾行3次肾活检(2004.11,2006.4及2012.9),就其疾病演变过程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
儿童肾脏疾病临床与病理753例分析
目的 分析和总结儿童肾脏疾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类型,探讨肾穿刺活检术在儿童肾脏疾病中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15年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接受经皮肾穿刺活检的753例肾脏疾病患儿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结果 753例经皮肾穿刺活检患儿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28例(56.8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306例(40.64%)、先天性遗传代谢性肾脏疾病17例(2.26%)、肾小管间质性疾病2例(0.27%).临床诊断常见的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分别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IgA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常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分别为紫癜性肾炎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先天性遗传代谢性肾脏疾病中常见的为薄基底膜肾病和Alport综合征.8例重复肾活检患儿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均出现改变.结论 儿童肾脏疾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常见的临床诊断和病理类型分别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重复肾穿刺活检有助于及时掌握患儿病理类型转化,调整治疗方案.
-
膜性肾病--重复肾活检预测其转归
1病例摘要1.1病史患者男性,60岁,因"浮肿、蛋白尿两年余,贫血、肾功能不全一年"于2002-10-22入院.缘于1999年自觉夜尿增多,每晚约5~6次不等.当时查血糖、尿糖均正常,未进一步检查.2000-04-06无诱因地发现双下肢水肿,血压达160/110 mmHg,当地查尿蛋白3+~4+,诊断"肾病综合征",予强的松(60mg/d×30天,以后每2周减5mg)、CTX等治疗,水肿、蛋白尿未减轻.
-
皮肤病变迟发的紫癜性肾炎
1 病例摘要1.1 病史患者男性,18岁,因"反复尿检异常3年,双下肢皮肤紫癜伴肉眼血尿半个月"入院.缘于3年前上呼吸道感染后无诱因地发现尿色呈洗肉水样,持续一天后消退,当时不伴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尿中亦无血块,无皮肤紫癜,双下肢不浮肿,也不伴发热、关节痛等其他全身症状,仅对症治疗.
-
重复肾活检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的疗效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是常见的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IgAN后在病理上是否存在可逆性改变,我们在近10年中对11例IgAN患者进行重复肾活检,现报道如下.
-
IgA肾病尿液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新进展
1968年 Berger 等首次报道了 IgA 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指以 IgA或 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显著沉积,伴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和电子致密物沉积,属于免疫病理诊断。其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轻重不一,多表现为肉眼或镜下血尿,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压和肾脏功能受损等。IgAN 是全球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其发病率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发病率高,达30%~40%,其中我国26%~34%(平均为32%),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20~40岁常见。IgAN在确诊后的10年和20年中分别有15%~20%和30%~40%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tal disease、ESRD)[2,3]。其诊断依赖肾组织活检,但肾活检为创伤性检查,并不适合所有患者,重复肾活检患者难以接受,且存在并发症。IgAN临床表现多样、病理改变复杂,广大肾脏病学者都在努力筛选一种敏感、无创、便捷和可重复的能准确反映肾脏病临床病理改变的生物学标志物,利于早期诊断、治疗及预测预后。目前研究方向多集中在验证尿中与炎症有关的炎症因子、增殖或修复有关的细胞因子及蛋白多肽等在尿液中的表达及变化对 IgAN 早期诊断、判断疾病进展程度、评价疗效及评估预后等方面有重要价值[4]。现对 IgAN 患者尿液中生物标记物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
225例狼疮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
有关狼疮肾炎(LN)的病理学分类一直采用的是1982年(WHO)的分类标准,2004年Weening等[1]对LN的病理学分类进行了新的修定.我们结合新的病理学分型,对225例LN的肾活检病理学诊断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分析,并将31例LN第1次肾活检后,经9~17个月的药物治疗后重复肾活检的病例的病理分型的转化进行了评定.
-
循环microRNA在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众所周知,大多数肾脏病属于慢性病,若治疗不及时,有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的可能,预后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改善疾病的预后.目前肾脏病常用的诊断指标有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胱抑素C等,但他们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缺乏灵敏性.肾穿刺活检术是肾脏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有创伤性,并具有一定的风险,不易被患者接受,更不易通过重复肾活检来动态判断治疗效果和评估预后.因此,有必要为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预后评估寻找具有灵敏性、特异性、非侵袭性(或侵袭性较小)的生物学标志.
-
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CTX)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36例初治狼疮性肾炎(LN)患者分成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联合治疗组(治疗组)、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对照组),随访期平均为(37±10)个月.结果:①治疗后治疗组的狼疮活动性分数(SLE-DA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肾脏病理改变:治疗组的急性活动指数(AI)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而慢性活动指数(C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疗效满意,并能延缓LN慢性病变,不良反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