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育龄妇女卫生服务公平性探索
目的:目的:分析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育龄妇女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方法:采用入户调查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Gini系数以及Lorenz曲线等对1 610名育龄妇女的卫生服务公平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在健康的公平性指标中,育龄妇女的慢性病患病率24.7%,两周患病率36.2%;在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性指标中,其就诊率分别为53.4%和52.3 %.结论: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育龄妇女在健康、卫生服务利用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公平性.
-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O~2岁儿童母乳喂养调查
通过对我区西部城市、农村、牧区194名0~2岁儿童的家庭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我区西部0~2岁儿童母乳喂养及家庭成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表明:我区西部0~2岁儿童母乳喂养率为93.30%,其中城市为87.69%,农村为95.31%,牧区为%.92%.城市与农村、牧区间有显著差异,家庭成员母乳喂养知识如初乳是否应该喂养新生儿、佳断奶时间、佳辅食添加时间等在城市、农村、牧区间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在我区西部贫困农村做好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巩固爱婴成果十分必要.
-
甘肃省部分贫困县、乡两级医疗机构急诊急症流调差异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甘肃省44所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县、乡级医疗卫生机构近3年的门急诊急症就医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了解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门急诊急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县、乡医疗机构门急诊急症就医情况的差别.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现场、信函调查方法,对44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乡级医疗机构2001-2003年期间的门急诊急症就医登记进行收集和统计分析.结果县级卫生机构急诊疾病以产科、外伤居多,乡级卫生机构以心血管、呼吸道疾病居多,县、乡两级机构门急诊急症疾病谱顺位不同,前10位疾病构成差异显著.结论门急诊急症多是发病紧急、病情严重.在甘肃省部分贫困地区,患者就医除就近就诊因素影响外,长期以来群众对两级机构服务能力的主观认可程度也是造成调查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之一.基层乡村医疗机构应努力提高门急诊急救方面的服务能力.
-
贫困农村地区高血压及其合并症病人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分析
目的 对贫困农村地区高血压及其合并症患者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进行分析,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对降低家庭疾病经济风险所起到的作用,为政府控制这类慢性病的经济负担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采取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方式收集高血压及其合并症患者家庭的卫生支出和费用报销资料,计算灾难性卫生支出和家庭因病致贫情况.结果 研究发现,高血压及其合并症具有很强的家庭致贫作用,因高血压及其合并症导致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为22.2%,经过新农合制度的费用补偿,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下降到19.2%.结论 贫困农村高血压及其合并症患者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较高,但新农合对缓解这类疾病导致的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作用有限,政府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降低该类疾病的经济负担.
-
宁夏6县农村3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营养不良是发展中国家儿童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改善儿童营养状况,降低营养不良患病率对于促进其体格和智力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1,9]。有研究表明,5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主要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关[1]。为此"卫生部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9~2000年度综合县项目"对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和贵州5省的40个项目县农村3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加强中国西部贫困农村的基层卫生和妇幼保健。本文就宁夏6个项目县农村3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状况作一总结分析。
-
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急诊医疗卫生需求调查
目的 通过需求调查,了解急诊服务现状及群众对其需求的对比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11个县,问卷调查2 200名村民和200名村医,做横断面调查.结果 选择老年性疾病和急性疾病为首要问题的占被调查总数的38.28%和31.56%;41.29%的村民首选乡镇卫生院为急诊第一就诊单位、其次是县医院.结论 老年病和急性疾病是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主要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乡镇卫生院在贫困农村地区是主要的急诊医疗单位.
-
中国西部40个贫困县乡卫生院卫生服务现状分析
乡镇卫生院处于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中间环节,承担着当地的医、防、保任务,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枢纽。尤其对于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状况直接决定着农村居民健康以及经济发展。为此,《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1999~2000年度综合县项目》对新疆、青海、宁夏、甘肃、贵州5省的40个项目县进行了调查,旨在加强中国西部贫困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与妇幼保健。本文利用调查所得资料,对40个县乡卫生院卫生服务情况作一简要分析。
-
内蒙古开鲁县1998年与2000年儿童生长发育状况的比较
开鲁县是全国40个国家食物与营养监测点中的一个,被列为较贫困农村点.我们于1998年和2000年进行二次儿童营养监测.为了解二年间儿童生长发育的变化情况,本文对1998年和2000年开鲁县儿童营养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
"中国贫困地区卫生保健筹资与组织"课题研究总结
本研究系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中国"卫生与营养"研究规划(YH001)中的子课题--"中国贫困农村卫生筹资及对策"(Heahh Financing and Policy in Poor Rural China),由卫生部规划财务司领导执行,中国卫生经济培训与研究网络10个医学院校和研究单位参与,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共同合作,并提供技术指导,选择中国中西部地区8个省10个贫困县,在卫生部及有关省、市(地区)、县、乡各级党政部门的领导下,历时5年(1996~2000年),对农村合作医疗现场进行干预试点研究.
-
对农村贫困地区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基于河北省衡水市的调查
结合衡水市乡镇卫生院人才现状,对贫困地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在新形势下解决乡镇卫生院人才紧缺的政策建议.
-
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在农村贫困地区面临的问题
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是一种由政府组织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制度.这项惠及全民的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笔者在承担美国健康教育基金会资助的"解决问题、促进健康"为主题的PSBH项目研究中,通过深入贫困农村(云南省昭通地区巧家县药山镇羊场村),了解到在农村贫困地区,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还面临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
鼻中隔脓肿诊治分析
作者于2001年7月~2003年8月作为援外医疗队员,在非洲乌干达共和国金贾市医院耳鼻咽喉科工作,其间收治鼻中隔脓肿21例,特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1例,均为乌干达黑人,15例来自贫困农村,6例家住城镇.年龄7~69岁,平均32.5岁,男15例,女6例.1.2病因本组2例有挖鼻史,3例有上感史,4例有疟疾史,1例有伤寒史,其余11例无明显疾病史和鼻部手术史.因当地条件受限,全部21例均未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
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发布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状况明显改善,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加,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但在贫困农村,仍存在着营养不足的问题.同时,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病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
1998年蓬莱市潮水镇幼儿体格发育状况调查
儿童体格发育状况是反映一个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综合指标.1997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在全国确定41个儿童食物与营养监测点,其中城市14个,一般农村18个,较贫困农村9个.蓬莱市是18个一般农村监测点之一,1998年对潮水镇0~6岁儿童进行生长发育状况调查.
-
内蒙古贫困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内蒙古贫困农村学生营养状况. 方法 选择本区6个贫困县,分别从不同供餐模式的农村学校中随机抽取小学和初中学生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 结果 学生营养不良率为7.1%,生长迟滞和消瘦率分别为2.9%和4.4%,超重和肥胖率为11.9%和5.6%.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生长迟滞率、消瘦率和营养不良率有增加的趋势(P<0.01),超重和肥胖率有降低的趋势(P<0.05).男生消瘦、营养不良和超重率高于女生(P<0.05).中部区学生生长迟滞、消瘦和营养不良率高于东北部,而东北部学生的超重和肥胖率高于中部区(P<0.01). 结论 内蒙古贫困地区学生面临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双重负担,重点对高年龄、男生和中部区学生进行营养不良干预,而低年龄、东北部学生也不容忽视,是超重肥胖的干预重点,要建立长效的综合干预模式改善学生整体营养健康状况.
-
广西贫困农村小学生营养干预对身体素质及体成分变化分析研究
目的:评估以牛奶和鸡蛋为主的综合营养干预措施对广西贫困农村小学生身体素质及体成分的影响,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随机抽取4所小学作为干预学校,每个学习日给学生发放牛奶和鸡蛋;在同一乡镇选取4所规模相当的小学作为对照学校,不采取上述干预措施。8所小学的1~5年级共978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两年后测量学生的50米×8往返跑、立定跳远和体成分。结果干预两年后,干预组男生和女生立定跳远平均增长25.8cm和25.2cm,分别高于对照组的20.8cm和16.5cm (P<0.01)。干预组8岁男生50米×8往返跑成绩提高26.2s,高于对照组的19.7s (P<0.05)。干预组男生和女生的瘦体重较基线有所增加,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牛奶和鸡蛋为主的综合营养干预措施可以促进小学生身体力量素质及耐力素质的提高,是改善贫困农村小学生营养状况的有效措施之一。
-
贫困农村高血压随访管理和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高血压是当今社会的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1].研究表明,以社区为基础开展高血压随访管理和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活动,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2].
-
贫困农村实施孕期保健服务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我院对本县边远村寨加强实施孕期保健服务,取得很大成绩.现报道如下:
-
西部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其与躯体健康状况的关系
目的 了解西部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的社会支持现状及其与躯体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贵州省某市的303名敬老院五保老人和291名普通居家老人的基本情况、社会支持度和躯体症状进行调查;采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社会支持与严重躯体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敬老院五保老人社会支持得分(27.87±7.20)分低于普通居家老人(34.55±8.53)分,躯体症状得分(13.46±5.67)分低于普通居家老人(16.32±4.21)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敬老院老年人的支持来源主要为邻居/室友、村委会和亲戚,普通居家老年人的支持来源主要为配偶、其他家人和亲戚.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客观支持对老人躯体症状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部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因家庭功能缺失的社会支持由邻居/室友等填补,其躯体健康状况优于同地区的普通居家老人.客观支持是农村敬老院五保老人严重躯体症状的重要影响因素.
-
贫困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的瓶颈
该文通过十堰市社会经济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建立贫困农村医疗卫生保障相对于农村养老、失业等其他社会保障项目而言,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发展贫困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在强调政府责任的同时,建立符合贫困农村需要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的服务优势及加强农村防保工作等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