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异维A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扁平疣45例

    作者:许益汉

    我科于2003年1月-2005年12月使用异维A酸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扁平疣,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多药耐药基因多态性与异维A酸人体药代动力学差异关联性研究

    作者:周可;吴黎莉;陈沄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基因MDR1基因多态性时异维A酸人体药代动力学(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21例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口服40mg异维A酸胶丸,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allele-specific amplification,ASA-PCR)对MDR1外显子(exon)12(C1236T)、exon21 (G2677T/A)、exon26(C3435T)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HPLC/MS)分析受试者异维A酸血药浓度并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比较不同基因型药动学参数差异.结果 MDR1exon12(C1236T)的不同基因型异维A酸的体内某些药动学参数有差异.与野生型组相比,变异型组Cmax、Tmax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57、0.252);AUC 0~60显著提高(P=0.049)、T1/2及MRT明显缩短(P值分别为0.011、0.035).MDR1 exon21 (G2677T/A)的不同基因型异维A酸的体内各项药动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R1 exon26(C3435T)参数T1/2、MRT、AUC 0~60在杂合型组与变异型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变异型组Cmax有所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变异型组Tmax显著小于杂合型组(P=0.03).结论 MDR1 C1236T变异型组体内异维A酸吸收略有增多,T1/2、MRT缩短,异维A酸的体内代谢明显加快.虽然MDR1G2677T/A及MDR1 C3435T之间存在显著遗传连锁不平衡关系,且对P糖蛋白(P-gp)的功能影响较大,但本研究结果显示这两个位点基因突变对异维A酸的体内过程影响不显著.

  • 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1例

    作者:马广;李海英

    1 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主诉胸、腹部褐色斑片6个月来院就诊.患者于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双乳房间、上腹部出现棕褐色斑点,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治疗.皮疹逐渐增多、增大并有融合倾向,延及双腋下、肩背部.曾在多家医院按“汗斑”治疗无效.患者既往体健,无不良嗜好,无传染病史.家族中未见类似疾病发生.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发育正常,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颈前区、双腋下、胸腹部见褐色斑片,两乳间斑片上可见粟粒至绿豆大褐色扁平丘疹,斑片密集而融合成网状,局部少许脱屑,皮疹以胸部两乳间为密集,见图1.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皮损真菌直接镜检及培养阴性.腹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见图2.诊断:融合性网状乳头瘤病(confluent and reticulated papillomatosis,CRP).治疗:给予口服异维A酸胶丸10 mg/次,2次/d,外用维A酸霜治疗.3周后复诊,皮疹明显变平、颜色变淡.2个月后电话随访皮疹全部消退.现随访中.

  • 暴发性痤疮1例

    作者:王强;李铁男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因面、颈、躯干起红色丘疹、脓疱、囊肿、结节2个月,伴发热10 d,于2012年12月3日入院.在外院诊为痤疮,曾不规则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10 mg/d,皮疹反复.近10日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39.4 ℃,先后静脉用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口服美满霉素,不见好转.病来周身肌肉痛,无关节痛.

    关键词: 暴发性 痤疮 异维A酸
  • 异维A酸对重度痤疮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8的影响

    作者:唐艳琼;瞿焱;林海云

    目的 观察异维A酸对重度痤疮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重度痤疮患者56例,口服异维A酸胶丸,10mg/次,3次/d,12周为1个疗程,采用ABC-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服药前后血清中TNF-α和IL-8的水平,另外选择40名非痤疮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测定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结果治疗前重度痤疮患者血清中TNF-α及IL-8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重度痤疮患者血清中TNF-α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重度痤疮患者血清中IL-8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维A酸能明显降低重度痤疮患者血清中TNF-α及IL-8的水平.

  • 脓肿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病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华优;瞿镔;耿清伟;高亚丽;宋秀祖

    目的 探讨脓肿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脓肿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为头部结节、脓肿,伴有瘢痕和脱发;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符合脓肿穿掘性毛囊周围炎.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确诊为脓肿穿掘性毛囊周围炎,给予异维A酸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脓肿穿掘性毛囊周围炎发病机制复杂,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临床表现与头癣相似,真菌镜检+培养有助于鉴别诊断,异维A酸治疗本病疗效较好,其他新型治疗方法缺少更多样本支持.

  • 异维A酸联合中药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35例疗效观察

    作者:高宇

    目的 观察异维A酸联合中药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 异维A酸胶丸联合中药治疗Ⅱ度~Ⅳ度痤疮35例,对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12周皮损消退情况、总有效率进行观察. 结果 治疗12周的总有效率为97.1%,其中肺经血热型痤疮患者的疗程短(<6周),疗效好(痊愈率100%). 结论 采用异维A酸联合中药治疗中重度痤疮具有较好的效果.

  • 异维A酸与直链淀粉包合物的制备及酶控释放动力学研究

    作者:王齐放;李三鸣;张天弘;于净;胡忠盛;李岳

    以直链淀粉为包合载体,采用密封控温包合技术制备异维A酸包合物,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及DSC测试验证包合物的形成.运用动力学原理建立异维A酸/直链淀粉包合物的酶控释放动力学方程,通过方程推断在α-淀粉酶作用下药物释放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在无α-淀粉酶存在时,药物释放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当α-淀粉酶存在时,药物释放是由脱包和酶解共同作用的加速过程.预示异维A酸/直链淀粉包合物可通过加入α-淀粉酶调控药物的释放.

  • 异维A酸联合阿奇霉素治疗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研究

    作者:邱子津;陈德清

    目的 观察异维A酸联合阿奇霉素对青春期后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其对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予以局部外敷0.1%阿达帕林凝胶均匀涂抹患处(睡前清洗创面后敷用),qd,共4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口服异维A酸胶囊,每次10 mg,qd+阿奇霉素颗粒,饭后2小时口服,每次0.2g,qd(服3d停4 d),共4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指数及对血清睾酮、雌二醇、孕酮、催乳素(PRL)、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 (58/60例)和73.33% (44/6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指数分别是79.68±11.34和53.46±1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雌二醇分别为(43.15±14.91),(35.87±18.43) pg·mL-1;FSH分别为(9.23±1.29),(8.95±2.21) mU·mL-1;LH分别为(7.81±0.32),(5.63±0.73)mU·mL-1;LH/FSH分别为0.86±0.28和0.73 ±0.31;睾酮分别为(1.27±0.06),(2.58±0.11) nmol·L-1;孕酮分别为(0.95 ±0.12),(1.19±0.23)ng· mL-1;PRL分别为(10.31±1.17),(14.53±1.09)ng· mL-1;SHBG分别为(51.32±18.71),(69.93±13.65) nmol·L-1;DHEAS分别为(169.85±28.41),(183.24±29.18) μg·d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红斑、脱屑、灼热、瘙痒及干燥等症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33%(14/60例)和18.33% (11/6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维A酸与阿奇霉素联合用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地降低体内性激素水平,缩短治疗的时间.

  • FDA对异维A酸事件实施风险干预的案例研究

    作者:林琳;李野;杨悦;石蕴辉

    文中通过学习FDA<风险小化行动计划的执行与应用>,分析了FDA对异维A酸事件的特殊风险干预措施,FDA根据RiskMAP对异维A酸采取了iPLEDGE这一强制型风险管理计划,对我国处理类似事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提高我国今后对药品安全风险的干预能力提供了支持.

  • 美国异维A酸上市后风险控制措施研究

    作者:刘思齐;刘文源;杨悦

    目的:通过研究美国异维 A 酸上市后风险控制措施,以期为我国建立完善的药品上市后风险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 FDA 药品上市后风险管理指南及法规,分析美国对异维 A 酸致畸和致抑郁甚至自杀风险的干预措施,并与我国采取的相关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对比。结果美国实施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如随处方一起发放的用药指南,处方医生、患者、药房、批发商必须遵守一定的安全用药规定,定期评估风险控制效果并不断完善等,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异维 A 酸使用风险。结论美国药品上市后风险管控思路和措施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维A酸软膏中维A酸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的检查

    作者:蔡乐;姚兰;白林

    目的:建立维A酸软膏中维A酸的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维A酸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2%冰醋酸(85:1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54 nm,柱温:45℃。结果:维A酸与其他杂质分离良好,与异维A酸的分离度>5。维A酸在0.9344~18.687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1.0000);维A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9.4%(RSD =1.44%,n =9)。结论:采用该方法测定维A酸软膏中维A酸的含量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 复方木尼孜其颗粒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作者:贾叙锋;曾建中;郑智雄;卓英;潘峰

    疮疗效与异维A酸胶囊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异维A酸联合维生素E治疗跖疣的疗效观察

    作者:丁雄飞

    目的 了解异维A酸联合维生素E治疗跖疣的疗效.方法 将129例跖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7)和对照组A(n=42)、对照组B(n=40);治疗组采用异维A酸胶丸+维生素E胶丸口服;对照组A应用干扰素a-2b+2%利多卡因局封治疗;对照组B仅口服异维A酸.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A的有效率分别为89.36%和69.05%(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A的复发率分别为14.81%和47.37%(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B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30%和82.50%(P<0.01).结论 异维A酸联合维生素E治疗跖疣疗效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 异维A酸口服联合CO 2激光或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分析

    作者:梁晓红

    目的:分析异维A酸口服联合CO2激光或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尖锐湿疣患者86例,随机均分为2组(n=43)。对照组采用CO 2激光疗法或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维A酸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异维A酸联合CO 2激光疗法或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能够有效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且治疗费用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异维A酸胶丸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疗效探讨

    作者:曾桂林

    目的:探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丰城市皮肤性病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134例,随机均分为2组(n=67)。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治疗,观察组增加润燥止痒胶囊治疗,4周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88.06%,对照组有效率77.61%,差异有统计意义(Ridit=24.356,P=0.0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84%,对照组为5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54,P=0.000)。2组反应均较轻微,未中断治疗或减少用量,停药后不良反应均自行消失。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异维A酸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显著,并能明显减轻异维A酸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卡介苗素治疗小儿扁平疣效果分析

    作者:鞠玉蕊

    目的 探讨卡介苗素治疗小儿扁平疣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接收的小儿扁平疣患儿72例,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异维A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卡介苗素治疗,对比应用两种治疗方法后患者的各项指标的变化、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8+、CD4+/CD8+指标分别为(68.31±1.57)%、(45.62±1.43)%、(27.90±1.38)%、(1.62±0.17),IgG、IgA、IgM指标分别为(14.23±0.75)g/L、(1.20±0.27)g/L、(1.23±0.25)g/L;治疗后,对照组的CD3+、CD4+、CD8+、CD4+/CD8+指标分别为(63.01±1.22)%、(40.01±1.08)%、(27.00±0.84)%、(1.30±0.11),IgG、IgA、IgM指标分别为(12.08±0.62)g/L、(1.74±0.15)g/L、(1.19±0.17)g/L.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为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为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扁平疣患儿采用卡介苗素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皮损内注射联合异维A酸治疗重症痤疮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燕燕;孙世宏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异维A酸口服,治疗囊肿结节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50例采用口服异维A酸胶丸20mg 每日2次,连用4周,改为10mg 每日2次, 再用4周.同时于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适量,2周1次,共4次.对照组40例:单纯口服异维A酸胶丸,用法、用量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率、有效率分别为76%和90%,对照组的痊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45%、7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c2 痊愈率=9.08,P<0.01; x2有效率=4.89,P<0.05).结论 系统应用异维A酸治疗重症痤疮有效,尤其是联合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对于结节囊肿性痤疮见效快、复发率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借鉴.

  • 痤疮冲剂联合异维A酸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观察

    作者:李静波;高以红

    目的:观察痤疮冲剂联合异维A酸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接受治疗的女性青春期后痤疮7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口服异维A酸10mg,2次每日;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我院自制的痤疮颗粒,10g,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外用克林霉素凝胶,每日2次,疗程为8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痤疮冲剂联合异维A酸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异维A酸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临床观察

    作者:史玉玲;何桂兰

    目的观察异维A酸对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PCA)的治疗作用,探讨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有效方法.方法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患者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53.7岁,均口服异维A胶丸10mg Bid,连服4wk,后改qd,再服8wk,总疗程为12wk.结果32例患者治疗4周后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43.8%,临床评分平均消退38.2%;治疗12周后痊愈1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9%,临床评分平均消退62.5%.结论异维A酸治疗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效果满意.

210 条记录 2/11 页 « 123456789101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