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腰椎弓裂的影像学对比分析

    作者:张焕磊;朱雪琳

    目的:探讨DR平片、CT和MRI的影响学检查对腰椎椎弓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分析32例经DR、CT、MRI检查确诊的椎弓峡部裂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椎弓峡部裂中的不同应用价值.结果:32例DR平片显示椎弓峡部裂并伴有不同程度滑脱 29例,3 例峡部裂无滑脱,椎弓峡部均出现带状密度减低的裂隙影,即典型的"项圈征".裂隙愈宽椎体移位愈显.32例CT扫描显示椎弓峡部关节突间低密度裂隙透光影,即"裂隙征".裂隙边缘硬化,周围出现碎骨片和钙化块,伴有椎体滑脱和假性椎间盘突出.32例MRI检查椎弓峡部均出现不同规则T1WI低信号,T2WI低或高信号骨性缺损,椎管前后径增大,也伴有椎体滑脱和假性椎间盘突出,且有椎间孔变形,神经根受压.结论:腰椎椎弓峡部裂并滑脱的CT检查清晰显示率明显高于DR平片,MRI检查对骨性结构显示较差,对椎管、椎间孔、侧隐窝等结构显示良好,观察神经受压情况优于CT.

  • 应用椎弓根螺钉-椎板钩系统行青年腰椎峡部裂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周呈瑶;仉建国;王升儒;秦立楠;杨阳;林莞锋

    目的 初步评估应用椎弓根螺钉-椎板钩系统行腰椎峡部裂修补术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06年12月至2015年10月于本院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椎板钩辅助峡部裂修补术的7例(男性5例,女性2例)青年峡部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手术时平均年龄(20.1±4.2)岁,均采用"后路峡部裂修补+椎弓根螺钉+椎板钩内固定+髂骨取骨植骨术"联合治疗的方案.同时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时刻腰椎正侧位X线片、末次随访时刻CT矢状重建片、临床表现及手术并发症等资料.结果 7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105.1±29.3)min,出血量(90.0±53.5)mL,随访(45.2±11.8)个月.其中4例MacNab评分等级为非常好,2例评分等级为好,1例评分等级为中等.7例术后腰痛等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腰椎X线片及CT矢状重建确认所有患者示内固定位置良好,双侧峡部裂处均已达到骨性愈合.随访过程中1例出现钉钩植入相关并发症.结论 椎弓根螺钉-椎板钩系统原位植骨修复青年腰椎峡部裂安全有效,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早期进行手术.

  • 钉棒系统治疗L5峡部裂并滑脱的临床探讨

    作者:林云东;邓人富;黄斌;欧阳兆书;李欣;刘青云;李孝生

    目的 探讨L5峡部裂并滑脱的手术治疗技巧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31例L5峡部裂并滑脱的患者,采用减压、复位、L5、S1椎间植骨,L4-5弹性固定的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病人经3月~2年的回访,术前Ⅰ度4例,Ⅱ度19例,Ⅲ度8例,术前单侧峡部裂的7例,双侧峡部裂的24例.术后优26例,良4例,可1例,无差级病例.结论 减压、复位、固定和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基本原则,术中彻底减压及术后植骨融合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 探讨26例腰椎椎弓峡部裂的CT诊断分析与治疗

    作者:肖卫平

    目的:探讨腰椎椎弓峡部裂的CT表现,提高诊断、鉴别诊断水平与手术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研究腰椎椎弓峡部裂病人共26例,男性19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23.2岁.所有病人均经过X线、CT、MRI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将椎间盘退变分为5级,椎体滑移4度分级,并且提出骶骨裂新的分型方法:A型骶骨椎板单侧发育不良,但与棘突仍有相连,仅仅为椎板之间有裂隙;B型骶骨双侧板均发育不良,棘突呈游离状态;C型骶骨椎板完全缺如,棘突缺如;D型骶骨裂合并其他畸形,如骶骨终板钩状、L5横突畸形、腰椎裂.结果:本组手术方式包括单椎节固定9例,单节段固定13例,2节段固定4例.随访26例,随访时间6~37个月,平均11.2个月,随访疗效结果:优8例,良13例,可5例,差0例.结论:对于腰椎峡部裂合并骶骨裂病人手术选择的问题,建议应注意骶骨裂的分型、腰椎峡部裂的滑移程度及椎间盘退变情况.肥城中医院骨科展振江

    关键词: 腰椎 峡部裂 脊柱裂
  • 腰5峡部裂合并不同椎间节段退行变与髂腰韧带的关系

    作者:王永峰;靳安民;汤善华;朱立新;于博;林荔军

    目的:探讨第5腰椎峡部裂合并不同椎间节段退行变与髂腰韧带的相关性.方法:分析L5峡部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病例分为两组:16例合并L4-5椎间盘突出、16例合并L5滑脱,对照比较两组病例间的L5横突的相对宽度(RT值).结果:L5峡部裂合并L4-5椎间盘突出组比合并L5滑脱组的RT值高,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5峡部裂合并L4-5椎间盘突出的髂腰韧带强度比合并L5脊椎滑脱高.L5峡部裂合并不同节段椎间盘突出或合并滑脱的病因可能除了与峡部裂引起脊椎失稳及椎间盘退变有关外,还与髂腰韧带力学强度有关.

  • 机翼型Ni-Ti合金固定峡部裂对椎间盘的影响

    作者:王健;朱立新;杨慧;古钦文;彭道琥;李森

    目的 在自制机翼型Ni-Ti合金固定器基础之上,建立腰椎峡部裂内固定的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对椎间盘的影响.方法 CT数据建立腰椎峡部裂模型,数字装配固定器,测算人体各工况下椎间盘应力峰值及分布.结果 在前屈、后伸、左侧屈和左旋转工况下,患椎间盘的大应力值分别增加到105%、102%、101%和111%,在使用机翼型Ni-Ti合金内固定技术重建后,患椎间盘大应力值分别减少至67%、55%、88%和83%.结论 机翼型Ni-Ti合金固定器构造特别,可有效减少同节段及相邻节段的椎间盘应力,防止椎间盘远期退变,具备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有望进入临床应用,为腰椎峡部裂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 腰椎峡部裂机翼型记忆合金固定装置的有限元分析

    作者:朱立新;王健;曹延林;樊望驹;于郭吉;张西兵;叶文明

    目的 以正常人体CT影像数据为基础,建立腰椎峡部裂弹性固定有限元模型,分析内固定器受力并对其进行改进.方法 采用分辨率0.625 mm薄层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0.0软件建立三维几何面网格模型,通过Geomagic studio12.0、HyperMesh 10.0前处理,终导入Abaqus10.1软件生成腰椎峡部裂记忆合金固定模型,并在椎体上表面施加500N压力和7.5 Nm力矩,模拟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四种生理载荷,观察并比较不同载荷下固定装置的应力分布.结果 机翼型记忆合金固定装置应力集中于侧翼,尤其是侧翼和底座的接合部位,后伸和旋转时大,容易导致疲劳性断裂.结论 提高镍钛合金材料质量和工艺水准,术后延长腰围保护时间,以避免机翼型记忆合金固定装置断裂的风险.

  • 腰椎峡部裂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的生物力学评价

    作者:张辉;靳安民;赵卫东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腰椎峡部裂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进行生物力学评价.方法:采用MTS-858材料试验机先在0℃条件下测试10件内固定器的抗拉力情况,内固定器在常温下恢复原形状后,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37℃及40℃条件下测量其抗拉力情况;2件内固定器施加20~200N进行循环拉伸载荷(1Hz)测试,观察内固定器的形变情况.结果:0℃条件下内固定器的抗拉力能力明显低于37℃及40℃组(P<0.01),在37℃及40℃条件下内固定器被拉开2mm均需200N以上拉力,且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2件内固定器发生形变6%时抵抗拉伸载荷次数分别为9 576次和10 028次.结论:腰椎峡部裂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是一种简便易行、固定可靠的新型内固定器械.

  • 单节段张力加压复位内固定系统治疗单纯性腰椎峡部裂

    作者:杨双石;尹俊;曹海泉;蒲小兵;荆兴泉;李燕树;刘江鹏;刘梓阳

    目的 探讨单节段张力加压复位内固定系统治疗单纯性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2年1月解放军第一八八医院应用单节段张力加压复位内固定系统结合自体骨峡部植骨治疗单纯性腰椎峡部裂患者14例.患者均常规行腰椎X线片、CT和MRI检查.采用Henderson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随访3~12个月,随访时间平均10.9个月.按Henderson标准,优9例、良4例、可a例,优良率达13/14.无一例内固定失败及神经症状加重.结论 应用单节段张力加压复位内固定系统结合自体骨峡部植骨治疗单纯性腰椎峡部裂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少、安全性高、疗效肯定的优点;病例的合适选择、适应证的把握以及手术操作者的经验是保证临床疗效的关键.

  • 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治疗腰椎峡部裂

    作者:孙海涛;关家文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治疗腰椎弓峡部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7例腰椎峡部裂的患者应用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行峡部断端间植骨内固定.结果:37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9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19.08±2.54)分,末次随访时平均(27.05±1.73)分.CT显示所有患者术峡部裂植骨均骨性融合,内固定无松动、脱落.结论: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是一种节段性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尤其适用于年轻且无明显椎体滑脱和椎间盘突出的峡部裂患者.

    关键词: 腰椎 峡部裂 内固定
  • 腰椎峡部裂的CT重建技术诊断价值及其病因探讨

    作者:弥龙;李小华;涂蓉;刘旭东;伍保忠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重建技术对腰椎峡部裂(LS)的诊断价值,并分析LS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2014年经多层螺旋CT诊断为腰椎峡部裂的患者共28例.利用多层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技术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全方位、多角度观察患者腰椎峡部裂情况,并综合对比MPR图像、MIP图像及VR图像.结果 28例患者中共检出峡部裂53处,滑脱17例;其中双侧峡部裂21例,46处,16例伴滑脱;单侧峡部裂7例,7处,1例伴滑脱.MPR图像LS诊断率为100%(53/53),斜矢状(沿椎弓峡部走向)位及斜轴(平行于椎弓)位可清楚的显示峡部断裂情况,分别表现为"狗项圈征"和"双关节征",正中矢状位可清楚的显示椎体滑脱情况.MIP图像也可显示全部病变,但对周边软组织的观察不如MPR图像.VR图像LS诊断率为79.24%(42/53),可立体观察峡部情况.结论 多层螺旋CT-MPR、MIP、VR技术可以全方位的评价腰椎峡部情况,其中斜矢状(沿椎弓峡部走向)位及斜轴(平行于椎弓)位的MPR图像可作为首选的重建方法;后天性因素(疲劳或应力骨折)可能是LS主要病因之一.

  • 椎板钩系统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12例疗效分析

    作者:王剑岚;彭亦良

    目的 探讨椎板钩系统内固定结合峡部植骨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1月该科椎板钩系统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1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随访1年,X线片提示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骨性融合,其中优10例,良2例.结论椎板钩系统内固定结合植骨治疗腰椎峡部裂疗效满意.

  • 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的多层螺旋CT诊断

    作者:张雪琴;邓开鸿;陈光文

    目的:探讨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的多层螺旋CT特征及其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诊治的腰椎峡部裂性滑脱30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的椎弓峡部裂、椎体滑脱程度、椎间盘及椎管等CT特征.结论多层螺旋CT是腰椎峡部裂性滑脱的优良影像学检查方法.

  • 训练伤致单纯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伟;刘金标;谢美明;范凌;邓少林;杨丽娜

    目的 观察椎板拉力螺丝钉复位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单纯腰椎椎弓峡部裂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4月~2012年4月收治该患者63例资料齐全,对63例训练伤致单纯腰椎峡部裂患者采用后路减压椎板拉力螺丝钉复位固定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治疗,随访时观察患者的疗效,椎间是否融合,滑脱是否复发,测量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固定椎间隙的高度变化.结果 随访12~48个月,平均24个月.63例椎间完全融合,57例术后疼痛完全消失,有6例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1年后取出内固定螺钉骨折愈合率92%,所有患者植骨获得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结论 后路减压椎板拉力螺丝钉复位固定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治疗单纯腰椎峡部裂疗效确实可靠,手术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易于在基层部队医院推广.

  • 螺旋CT三维重建对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的诊断价值

    作者:葛湛;何学军;陈红辉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后三维重建的影像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腰椎峡部裂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后,行各种三维技术重建.结果轴位原始图像对骨赘、瘢痕增生、椎间盘病变等征像显示清晰;矢状面、45°斜矢状面、反角度(平行于椎弓)平面所使用的任意平面重建、大密度投影及以沿椎弓画出的曲面图像对峡部裂的显示率均达到100%;表面重建图像在显示峡部裂方面不及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图像,但图像直观,且在显示骨赘和椎体滑脱方面效果良好.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腰椎椎弓峡部裂及其所引起的相关改变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 腰椎峡部裂的CT诊断

    作者:于朝阳;翟淼;张本超

    目的提高对腰椎峡部裂CT征象的认识.方法用Elscint 2400 CT机进行检查.对32例峡部裂患者的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峡部裂的特征性CT表现为"环裂征".25例合并椎体滑脱患者CT的特征性表现为椎管矢状径增长、夹心征、椎管变形、椎间盘假性后脱.其它还有小关节不对称等.结论 "环裂征"是峡部裂的特征性表现,对于无椎体滑脱峡部裂患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 三种不同CT扫描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闻奇;邓强;董馥闻

    目的:探讨不同CT扫描方法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以改进扫描技术.方法:将腰椎峡部裂患者324例随机分3组,每组108例,分别采用常规扫描、反角度扫描、多层螺旋CT扫描,对比分析峡部裂的显示率.结果:3组间峡部裂显示率差异有显著性,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对峡部裂的显示率为100.0%,反角度断层扫描的显示率为92.6%,常规断层扫描的显示率为79.6%.结论:不同CT扫描技术对峡部裂的诊断价值不同,常规扫描技术对部分峡部裂易漏诊,反角度扫描对峡部裂的显示较为理想,但不能同时显示峡部裂所示的继发性改变及椎体与椎间盘病变,多层螺旋CT扫描与重建对峡部裂的诊断价值高,且可同时准确显示椎体及椎间盘病变,是首选扫描技术.

    关键词: 腰椎 峡部裂 CT 诊断
  • 应用Buck技术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涛;汤国良;张薇;陈顺宝;秦波;黄协赞;韩利峰

    峡部裂是位于椎骨后弓峡部处的骨质缺损,可导致椎体向前方滑脱,是儿童及青少年腰痛的常见原因.我院对2005-02~2010-07收治的0型或Ⅰ型不伴有椎间盘退变的20例青少年腰椎峡部裂患者采用Buck技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12~18岁,平均15岁.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腰椎正侧位、双斜位片及CT平扫加重建,L5峡部裂17例,L4峡部裂2例,1例同时合并L4及L5峡部裂.

    关键词: 峡部裂 腰椎 Buck技术
  • 椎弓根钉结合椎板钩治疗峡部裂

    作者:常德海;王新园;王涛;谢世华;候作宝;周德社

    一侧或双侧的关节突之间峡部缺损,而椎体没有发生移位者,称之为峡部裂,少数情况下也称之为椎弓崩裂(Spondylolysis).脊柱滑脱(Spondylolisthesis)通常是指一个椎体在另一个椎体之上向前或向后移位或脱位.此症是青壮年常见的脊柱疾患,当有腰痛和下肢根性神经痛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时,多采用手术治疗.我科自1997-07~2002-01采用椎弓根钉结合椎板钩治疗7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

  • 反角度CT扫描技术在椎弓峡部病变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张卫红;王滨;钟华

    腰椎椎体滑脱伴峡部裂为骨科常见疾病,它是引起临床腰腿痛的原因之一.椎弓反角度CT扫描技术[1]是检查椎弓峡部的优方法,可以给临床医师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我们先后对12例椎体滑脱患者和腰腿痛患者进行椎弓反角度CT扫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30 条记录 6/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