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伽玛刀治疗累及视路的无功能型垂体腺瘤

    作者:王美华;刘阿力;刘鹏;罗斌;孙时斌;潘剑

    目的 评价伽玛刀治疗累及视路的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 对295例伽玛刀治疗后的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MRI和垂体内分泌随访,并分肿瘤累及视路组与未累及视路组进行比较,随访时间6~106个月(平均35个月).结果 肿瘤累及视路的82例患者中,肿瘤体积缩小47例(57.3%),无变化30例(36.6%),增大5例(6.1%),其中有2例出现视力障碍加重;未累及视路的213例患者中,肿瘤体积缩小149例(70.0%),无变化61例(28.6%),增大3例(1.4%).本组肿瘤总控制率为97.3%,伽玛刀治疗后出现新的垂体功能低下7例.结论 伽玛刀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是有效和安全的,特别对未累及视路的患者并发症少.但对累及视路的病例,如果视路受压明显,应慎重考虑伽玛刀治疗.

  • 伽玛刀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

    作者:单永治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瑞典的Leksell教授首先提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概念并于1967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伽玛(Gamma)刀.它是一种采用立体定向技术确定头部靶点的坐标位置,然后用高能射线单次集中照射,使靶点组织破坏而达到治疗目的的脑外科技术.由于能精确定位照射部位,剂量高度集中,边缘剂量陡然降低,一次性毁损病灶或靶点,使治疗达到如同刀割样的效果,故称伽玛(Gamma)刀.

  • 伽玛刀治疗失败的脑动静脉畸形的手术治疗

    作者:刘伟明;王硕;赵元立;张东;赵继宗

    目的 总结伽玛刀治疗失败的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mls,AVMs)的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19例伽玛刀治疗失败的AVMs患者,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从伽玛刀治疗到显微手术治疗时间10~98个月,平均44.0个月.手术采用骨瓣开颅,其中4例借助神经导航系统;术中均可见局部脑组织坏死,有12例可见异常血管.术后患者未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术前有癫痫的5例患者,术后3例癫痫消失,2例药物控制良好;4例术前主诉头痛者术后头痛症状均消失.术后随访2~8年,平均4.3年,均无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结论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后需要长期随访,一旦出现出血、癫痫、严重的放射性坏死和水肿,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可作为补救措施.

  •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治疗分析

    作者:孙全新;张业嵩;李黎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伽玛刀治疗:伽玛刀头环固定,MRI3mm薄层扫描定位,40%等剂量曲线包绕病变灶,边缘剂量12.6Gy,中心剂量31.5Gy.结果 伽玛刀放疗后6个月后血管瘤腔闭塞萎缩,病灶明显缩小,9个月后MRI观察提示病灶进一步缩小,1年后复查提示病灶完全闭塞.结论 脑干生理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风险较大.伽玛射线损伤畸形血管的内皮细胞,血管基膜进行性增生和密集的玻璃样变,导致管腔闭塞,病灶缩小,甚至消退.

  • 评标--难成百年好合

    作者:徐佳国

    评标愁煞医院2004年9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第十一次部长办公会修订通过了<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13号令)>(下文简称<办法>),并于同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办法(附件一)>规定,直线加速器、伽玛刀,以及核磁共振成像装置(MRI)等医疗设备必须参加国际招标.

  • 一体医疗:自主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作者:

    在本次展会众多国际、国内知名医疗设备企业携高新技术产品济济一堂之时,其中深圳市一体医疗集团以自主创新的技术受到了广大参会者的关注,尤其是"全球首台具有图像引导功能的伽玛刀"以其突破性的技术创新获得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 高位食道癌伽玛刀放射治疗85例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跃刚

    目的:探讨高位食道癌伽玛刀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将整群选取2009年12月—2014年12月自该院进行治疗的170例高位食道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5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85例给予伽玛刀放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给予伽玛刀放射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给予常规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玛刀放射治疗高位食道癌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体部恶性肿瘤伽玛刀放疗期间的护理分析

    作者:苗晶晶

    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行伽玛刀治疗前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38例接受伽玛刀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观察,给予患者的个性化、多阶段处理.结果 3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患者8例,占总数21.05%;部分缓解患者23例,占总数60.5%;无变化患者7例,占总数18.42%.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伽玛刀治疗前后,对患者综合性的有效地护理,可有效保证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

  • 脑膜瘤伽玛刀治疗的分析与研究

    作者:陈东

    本文对我院近5年来获得影像学随访资料的脑膜瘤患者进行研究,使用伽玛刀治疗脑膜瘤,通过分析与对比研究,发现影响伽玛刀治疗脑膜瘤疗效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脑膜瘤的疗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脑膜瘤 伽玛刀 治疗
  • 伽玛刀治疗大脑镰旁脑膜瘤98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俊;张抒雁;左柏生

    目的 研究伽玛刀治疗肿瘤大径<30 mm的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效果.方法 对2002年8月~2010年7月肿瘤大径<30 mm的98例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进行伽玛刀治疗.肿瘤大径<10 mm 51例、10~<20 mm36例、20~<30 mm 11例,伽玛刀治疗处方剂量为26~32 Gy,50%的等剂量线包绕.结果 随访98例,随访23~81个月(平均52个月).肿瘤消肖失37例,肿瘤缩小41例,肿瘤无变化14例,肿瘤继续增大6例.肿瘤生长控制率为93.9%(92/98),其中肿瘤大径<20 mm的肿瘤控制率达96.6%(84/87).出现肿瘤周围脑水肿反应17例.结论 伽玛刀治疗大脑镰旁脑膜瘤安全有效,肿瘤大径<20 mm为佳.

  • 小脑蚓部区肿瘤伽玛刀治疗围术期护理探讨

    作者:唐久红;陈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伽玛刀治疗小脑蚓部区肿瘤围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小脑蚓部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注意事项、方法,观察围术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经伽玛刀治疗,治疗过程顺利.28例患者中,5例(17.8%)情绪波动,2例(7.1%)治疗前出现晕厥,1例(3.5%)术中出现呕吐.结论:充分的术前 宣教、细致的治疗,全过程观察和围术期护理是伽玛刀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 让伽玛刀为患者解除更多病痛——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潘力教授

    作者:查清云

    提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人们就会想到它悠久的历史以及它雄厚的医疗科研实力;而提到华山医院,人们更会首先想到神经外科.作为该院的国家重点学科之一,神经外科实施伽玛刀治疗手术已经超过2万台,单机治疗量居全球第一位.这些辉煌成绩的背后,是怎样的一群有着艰苦卓绝干劲的人?这些人是怎样把一个普通的科室,用20年时间领上了全国第一的位置?

  • 微血管减压术与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比较

    作者:周国平;余碧娟

    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与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情况分为微血管减压术组(40例)和伽玛刀组(42例)。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微血管减压术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伽玛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两组治疗后1、3个月的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微血管减压术组治疗后6、9、12个月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伽马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优于伽玛刀治疗,且比伽玛刀治疗术后止痛效果更佳,患者满意度更高,可作为年轻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是,对于基础情况差的高龄患者、不能耐受微血管减压手术或全麻的患者或并发症状严重的其他患者,伽玛刀治疗仍是较好的姑息治疗方式。

  • 说不尽的伽玛刀

    作者:姚宝莹

    提起伽玛刀,也许很多人以为它是一种具有一定形状的手术刀.事实上,伽玛刀并不是真正的手术刀,而是一种放射治疗设备,其全称是"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治疗系统".

  • 伽玛刀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伽玛刀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肿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30例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肿瘤患者,对患者使用伽玛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再根据患者的住院天数、临床体检和 Mri 扫描结果等,对患者的黑色素肿瘤情况和其它情况进行观察,后对伽玛刀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在这30例患者中,26例(86.7%)患者没有出现不适反应,并且在第一天出院,其余患者均出现了或大或小的不适感,经过缓解,分别在后两天出院;在以后的三年期间,患者的肿瘤控制率分别为93.3%、86.7%和83.3%。结论采用伽玛刀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肿瘤可以取得满意效果,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何巧育;陈永博;袁正

    目的:分析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采用伽玛刀对200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6例经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复诊或电话随访评价伽玛刀治疗效果。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剂量、术前是否面部感觉减弱以及术前是否影像提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分析。结果本组随访6~58个月。随访期内总有效率92.9%(52/56),根照BNI疼痛量表,其中Ⅰ级29例,Ⅱ级17例,Ⅲ级6例,Ⅳ级4例。并发症发生率10.7%(6/56),包括治疗侧面部麻木5例、咀嚼肌无力1例,均不影响正常生活。统计结果表明,对预后而言,仅术前是否影像提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微创等优势,值得在单纯药物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广泛应用和推广。术前有无血管压迫三叉神经根,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 69例结合立体定向手术的头部伽玛刀治疗

    作者:葛晓峰;赵起

    目的:观察结合立体定向手术的颅伽玛刀治疗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在2013年6月~2015年1月间采用伽玛刀+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的69例颅脑肿瘤患者作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内行立体定向手术的50例非伽玛刀适应症的颅脑肿瘤患者作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术后影像学复查发现,观察组69例患者的颅内肿瘤体积显著缩小、病情明显改善,其显效率、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术后3月内,两组的并发症率间也存在差异统计意义(P<0.05)。结论:基于立体定向手术的颅伽玛刀方案对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 肺癌脑转移瘤的不同伽玛刀治疗方式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胡凯;方萍;单娟;韩卫;刘林龙;丁涤非

    目的 对比研究伽玛刀单次与分次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影响疗效的临床因素.方法 分析2011年8月-2012年8月所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60例(脑转移病灶≤3个且肿瘤直径≤4 cm),随机分成2组:伽玛刀单次治疗组30例和分次治疗组30例.40%~60%等剂量线包绕整个靶区,单次伽玛刀治疗剂量为16~25Gy,分次伽玛刀治疗单次周边剂量为3~5Gy,总剂量为35~45Gy.通过治疗后3个月时采用RECIST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来评价肺癌脑转移瘤治疗的近期疗效,采用x2检验分析其影响因素和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 肺癌脑转移瘤的伽玛刀单次治疗组及分次治疗组3个月后肿瘤局控率分别为66.7%、73.3%.转移瘤数目为1个者局控率明显高于转移瘤数目为2~3个(P=0.0127).KPS评分≥70的患者局控率明显高于KPS评分<70的患者(P =0.0136).处方剂量线≥50%的患者局控率明显高于处方剂量线<50%的患者(P=0.0007).根据RTOG评定标准有43例发生了Ⅰ~Ⅱ级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放疗反应,均经处理后好转.结论 不论是单次治疗还是分次治疗,伽玛刀治疗是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有效手段,且不良反应轻,但单次治疗在放疗时间上比分次治疗占优势.

  • 手术和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刘军;徐英辉;许瑞雪

    目的 探讨手术和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疗效对比.方法 对52例垂体微腺瘤患者分别采用手术治疗(25例,手术组)和伽玛刀治疗(27例,伽玛刀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恢复正常19例(76.0%),激索水平下降或正常18例,占激素有异常者78.3%(18/23),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时间2~4周,平均20.3 d;伽玛刀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恢复正常23例(85.2%),激素水平下降或正常22例,占激素有异常者88.0%(22/25),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时间4~6个月,平均5.1个月.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组2例继发脑脊液漏,1例因术后颅内感染死亡;伽玛刀组2例出现反应性脑水肿,1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无死亡病例.结论 手术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症状体征改善率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好转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伽玛刀治疗,且影像学复查结果也好于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治疗效果略高于手术治疗,不良反应明显下降,但治疗后激素水平下降缓慢,需服用药物辅助治疗.对垂体微腺瘤的治疗,手术和伽玛刀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立体定向外科手术仪器--伽玛刀

    作者:谢俊祥

    1967年Leksell教授与生物物理学家Larson合作,研制成功世界第一台具有175个钴源的伽玛刀.1975年研制成功具有201个钴源的第二代伽玛刀.与成像技术相结合的第三代伽玛刀于1984年问世,它的定位精确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疗效更好,适应证也进一步扩大.进入90年代,伽玛刀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并在世界很多国家推广应用.

1102 条记录 8/56 页 « 12...567891011...55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