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脑梗塞患者抗心磷脂抗体变化及与α-颗粒膜蛋白、血脂的关系

    作者:张峰;李晓红;赵明霞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Ls)在脑梗塞中的意义及其与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脂等中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59例急性脑梗塞者于发病48h内,以ELISA方法检测血清aCLs及GMP-140.以CHOD-PAP及GPO-POD法测定其血脂水平.其中31例于恢复期复查aCLs.结果aCLs的水平在急性脑梗塞组明显升高,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急性期与恢复期aCLs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aCLs水平变化与GMP-140、血脂指标改变呈显著相关关系(r=0.31~0.61,P<0.05).结论aCLs在脑梗塞形成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在脑梗塞的病理效应中连同GMP-140、血脂共同发挥作用,或者促进了诸如GMP-140、血脂等危险因素在脑梗塞发生中的作用,本研究提示抗血小板药物在脑梗塞急性期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慢性心房纤颤血小板活化状态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建平;刘惠亮;郭文怡;贾国良

    目的:研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其与血栓事件的关系.对象和方法:20例窦性心律对照者和35例慢性心房纤颤者,均于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放免法测定血小板膜表面GMP-140分子数和血浆TXB2浓度;慢性心房纤颤组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慢性心房纤颤组较窦性心律对照组GMP-140及血浆TXB2均显著升高(GMP-140:2285.93±323.25对1125.80±111.79,P<0.01;TXB2:223.57±18.61对162.20±13.63,P<0.01).风心病心房纤颤组和非瓣膜病心房纤颤组比较,风心病心房纤颤组GMP-140和TXB2明显升高(GMP-140:3085.15±440.10对2430.00±328.31,P<0.01;TXB2:273.25±54.93对240.73±23.51,P<0.05).慢性心房纤颤伴血栓事件和不伴血栓事件者比较,伴血栓事件者体内GMP-140和TXB2有明显升高(GMP-140:3306.71±495.61对2678.79±438.29,P<0.01;TXB2:318.86±35.28对244.43±36.33,P<0.01).风心病心房纤颤,其二尖瓣口面积及左房前后径和GMP-140分子数、血浆TXB2浓度均无相关性.结论:慢性心房纤颤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状态;血小板活化可能是心房纤颤血栓事件多发的原因之一.

  • 早期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溶酶体膜糖蛋白的意义

    作者:蔡华波;周小云

    目的探讨早期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血浆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糖蛋白(alpha-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CD62p)、溶酶体膜糖蛋白(lysosome intact membrane protein,CD63)的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相关性.方法87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在外伤后12 h、1 d、3 d、5 d、7 d测定血浆CD62p、CD63,并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设轻度颅脑外伤患者为对照组.结果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CD62p水平在伤后1 d、3 d、5 d比伤后12 h时有明显的升高(P<0.05),而CD63水平在伤后1 d、3 d、5 d、7 d时与伤后12h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外伤后的12 h、1 d,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的CD62p、CD6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死亡组的CD62p、CD63水平比生存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程度与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相关.

  • 大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及对血浆α-颗粒膜蛋白的影响

    作者:苏子德;张云;常以芳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冠脉支架术后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及对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影响.方法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对10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标准氯吡格雷疗法即术前3 d服氯吡格雷300 mg负荷量;随后75 mg/d维持量),试验组给予大剂量氯吡格雷疗法(术前3天服氯吡格雷600 mg负荷量,随后150 mg/d维持量或75 mg bid),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采集外周静脉血,并分析两组血浆GMP-140的水平.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所得数据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对照组GMP-140较术前无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GMP-140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示:对照组ISR发生率10%,试验组ISR发生率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试验组ADP诱导的GMP-140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ISR发生率较对照组也明显降低,提示大剂量氯吡格雷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表面的GMP-140表达,从而能明显降低ISR发生率,且安全可靠.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浆内α-颗粒膜蛋白的变化

    作者:谢璇;丁石梅

    69例2型糖尿病病人和12例正常对照的研究显示,α-颗粒膜蛋白的测定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

  • 冠状动脉斑块形态与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及α-颗粒膜蛋白水平的关系

    作者:张彦红;齐国先;王宁夫;冯丰;吴桂平

    目的:通过测定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不同粥样硬化斑块形态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α-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4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分为光滑斑块组(n=15)、复杂病变斑块组(n=37)和正常对照组(n=22).所有患者于冠状动脉造影前采血测定血浆vWF、GMP-140水平.结果:复杂病变斑块组血浆vWF水平显著高于光滑斑块组[(201.10±20.92)%对(149.40±10.21)%,P<0.01],复杂病变斑块组血浆GMP-140水平显著高于光滑斑块组[(29.38±3.17)ng/ml对(17.54±2.09)ng/ml,P<0.01],均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冠状动脉造影表现为复杂形态病变者,血浆vWF、GMP-140水平高于光滑斑块病变者,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是否存在不稳定病变的间接参考.

  • 海拔5380m高原前列环素及α-颗粒膜蛋白水平的测定

    作者:崔建华;张西洲;谢印芝;朱国斌;何富文

    目的 探讨进驻高海拔地区血小板活化程度及血栓素A2(TXA2 )与前列环素(PGI2)的代谢产物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 6-Keto-PGF1α)的变化。 方法 对从平原进驻海拔5380 m高原第7天 及半年的20名青年进行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TXB2、Keto-PGF1α、血 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及纤维蛋白原 (Fg)检测,并与20名平原健康青 年作对照。 结果 进驻海拔5380 m高原第7天及半年较平原GMP-140、TXB2 、TXB2/6-Keto-PGF1α(T/K)、vWF、Fg均显著增高,6-Keto-PGF1α显著 降低(P<0.05或P<0.01)。进驻5380 m第7天较半年GMP-140、TX B2、T/K、vWF及Fg显著增高(P<0.01),6-Keto-PGF1α显著降低(P<0.05)。 结论 高原低氧促使血小板活化,TXA2合成增加和(或 )PGI2生成减 少导致TXA2/PGI2平衡失调,参与了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 作者:

    关键词:
  • 低氧预处理对鼠脑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剑宇;刘定华;高志强;张颖冬;朱祖福;周刚;冯东侠

    目的观察低氧预处理对鼠脑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中动脉缺血3小时,再灌注21小时模型,分别观察单纯缺血再灌注、低氧预处理后缺血再灌注对鼠脑梗死体积、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GMP-140)分子数的影响.结果经低氧预处理后脑梗死体积明显比对照组少(P<0.01),GMP-140明显比对照组少(P<0.01),单纯缺血再灌注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低氧预适应具有脑保护作用.

  • 高原缺氧环境对青年战士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作者:张庆成;MENG Teng-tao;孟腾涛;司本辉;肖青林;闫韵洪;汪晓筠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对青年战士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对从平原(海拔1200 m)进驻海拔3500 m、4000 m、4500 m高原7天、6月、12月的60名官兵进行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蛋白(α-GMP-140)含量,血浆血栓B2(TXB2)水平,血小板聚集率(PAR)等测定,并与30名平原健康青年战士作对照.[结果]高原战士α-GMP-140含量,血浆TXB2和PAR比平原战士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或P<0.01);进驻以后7天,6个月,12个月逐渐降低,进驻12个月时α-GMP-140,TXB2和PAR等指标较平原战士的升高无显著性(P》0.05).[结论]健康青年战士进驻高原早期血小板高度活化,以后逐渐降低.因此,预防进驻高原后心血管疾病关键在早期预防.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的观察及临床意义

    作者:程宗平;付廷利;孙玲;卢立志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浆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栓烷B2(TXB2)浓度及其与病程、梗死体积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GMP-140和TXB2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GMP-140、TXB2浓度在急性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后迅速下降,但至3周末仍高于正常,梗死体积越大,血浆GMP-140、TXB2值越高,重症和死亡恶化患者GMP-140、TXB2也明显高于轻症和治愈患者.结论检测血浆GMP-140、TXB2浓度对病情监护、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GMP-140和血小板计数之积与出血及缺血性疾病的关系

    作者:顾天鸽;马运锡;司福中;王德新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膜表面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分子数和PLT计数之积(GMP-140×PLT)与出血及缺血性疾病的关系.方法测定22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42例出血性疾病患者(出血组)及30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缺血组)治疗前、后GMP-140分子数,并常规进行PLT计数.结果出血组PLT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GMP-140分子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但GMP-140×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经治疗出血停止后GMP-140×PLT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缺血组治疗前PLT计数亦低于对照组(P<0.01),GMP-140分子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但二者之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7天后PLT计数、GMP-140分子数及二者之积均达对照组水平(P均>0.05).结论用GMP-140分子数与PLT计数的乘积来做出血及缺血性疾病的病情判断,以及评价治疗效果,较单独用二者更准确可靠.

  • 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α-颗粒膜蛋白的含量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素莲;郝素珍;马爱英;梁瑞贞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α-颗粒膜蛋白(GMP-140)在冠心病(CH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Griess比色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4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NO、GMP-140的水平.结果①冠心病组血清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GMP-14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不稳定型心绞痛组NO水平显著低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GMP-140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③冠心病组血清NO与GMP-140水平间呈显著负相关(r=-0.705,P<0.01).结论血清NO、GMP-140水平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态检测患者血清NO、GMP-140的水平,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和观察疗效.

  • 血小板活化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晓玲;王庸晋;公慧萍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在UA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国内第一株抗人活化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单克隆抗体SZ-51测定UA患者血小板膜表面GMP-140的变化,同时观察血浆TXB2和6-K-PGF1α的改变.结果:UA在心绞痛发作时,GMP-140、TXB2、6-K-PGF1α均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和对照组,后二者无明显差异.心绞痛终止后,升高的GMP-140全部恢复正常水平.结论:UA患者体内血小板明显激活.心绞痛发作时可根据GMP-140是否增高以及增高程度来鉴别SA和UA,并判断预后.

  •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α-颗粒膜糖蛋白及D-二聚体的变化

    作者:戴显松;付鑫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与不稳定心绞痛(UA)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测定44例UA患者急性期和缓解期血浆α-颗粒膜糖蛋白(GMP-140)、D-二聚体浓度;并用相同方法测定40例健康对照者上述指标,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UA患者急性期血浆GMP-140、D-二聚体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UA患者缓解期血浆GMP-140、D-二聚体水平较其急性期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凝血激活系统及内皮细胞损伤在UA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 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型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以及与再狭窄的关系

    作者:王嗣欣;周丽红;赵亮;林大正;高燕军;米艳娟;刘志华

    目的 评价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术后血浆可溶性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变化以及与再狭窄的关系.方法 25例接受内支架成形术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术后3 d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术后1个月内口服玻立维(75 mg/d)和阿司匹林(300 mg/d),继之口服玻立维(75 mg/d)和阿司匹林(100 mg/d)至术后6个月,之后单独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术后6~12个月根据血管再狭窄情况将25例患者分为再狭窄组(12例)及无再狭窄组(13例).检测术前、术后即刻、24 h、48 h以及造影复查时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浆GMP-140水平.结果 本组患者支架后随访6~12个月,12例出现再狭窄(48%),超过50%的再狭窄6例(24%),余6例再狭窄率10%~30%.术前以及术后血浆GMP-140水平再狭窄组和无再狭窄组无明显差别(P>0.05);支架术后即刻血浆GMP-140水平均高于术前(P<0.01);支架术后24 h时血浆GMP-140水平有所回落,术后48 h降至术前水平.6~12个月复查时再狭窄组的血浆GMP-140水平虽高于未再狭窄组,但两者无明显差别.结论支架植入术后短期内血小板处于激活状态,血浆GMP-140水平与支架术后动脉再狭窄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急诊PTCA及支架术前后血清GMP-140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莉;王健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前后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含量,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急诊PTCA及支架术后血小板的活化状态及内皮损伤情况.方法:选取在发病12h内行PTC及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5例,分别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h及术后24h采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GMP-140的含量.结果:PTCA及支架术前GMP-140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GMP-140在术后即刻和术前相比明显增高(P<0.01),术后1h和术前相比下降(P<0.01),术后24h较术前及术后1h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PTCA及支架术前存在内皮损伤和血小板的活化,在PTCA及支架术后血小板的活化呈现下降趋势,损伤的内皮逐渐修复,血栓再形成能力下降.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血磁疗法前后血浆α-颗粒膜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赵毅;张莉;王领娣

    目的:探讨血磁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小板活化能力的影响.方法:3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别在血磁治疗前,第一次治疗后,第二次及第三次治疗后采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的含量.结果:30例病人在血磁疗前血浆GMP-140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第一次治疗后出现显著下降(P<0.01),第二次治疗后和第三次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继续降低(P<0.01、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存在血小板的活化,血磁疗法可以降低血小板的活化能力.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α颗粒膜蛋白水平的关系

    作者:张彦红;齐国先;王宁夫;冯丰;吴桂平;赵金晶;王平

    目的探讨不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中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及α-颗粒膜蛋白(GMF-140)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74例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根据冠脉硬化病变形态分为S组(光滑斑块组)和C组(复杂病变斑块组).C组患者根据病变支数分为Ⅰ组(单支病变组);Ⅱ组(双支病变组)和Ⅲ组(3支病变组).根据狭窄段数将C组患者分为x组(≤3段组);y组(≥4段组).所有患者于冠脉造影前采血测定血浆vWF、GMP-140水平.结果①C组血浆、vWF、GMP-140水平显著高于S组.②Ⅲ组血浆vWF、GMF-140水平显著高于Ⅰ、Ⅱ组,Ⅱ组血浆vWF水平显著高于Ⅰ组.③y组血浆vWF、GMP-140水平显著高于x组.结论①冠脉造影表现为复杂形态病变者属于高危不稳定性病变.②血浆vWF、GMP-140水平可作为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程度、范围及是否存在不稳定病变的间接指标.

  • 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GMP140、CD62P和CD63水平的影响

    作者:杜艳华;胡义奎;李芳;王峥;彭金兰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P-选择素(CD62p)和溶酶体膜蛋白(CD63)水平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功能的抑制作用.方法: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以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测定治疗前和治疗4周时血浆GMP-140、CD62p和CD63水平,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标准对治疗前后进行评分.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GMP140、CD62p和CD63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NIHSS评分与GPM-140、CD62p和CD63水平呈线性相关(r分别为0.899、0.887和0.823,P均<0.0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浆GMP-140、CD62p和CD6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GMP-140、CD62p和CD63水平,具有抑制血小板活化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