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重症患者低温治疗进展

    作者:邹艳清;李建国

    低温治疗(hypothermia therapy,HT)已成为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救治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在心肺脑复苏和神经重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3年以来,HT又有进展,既有对成熟技术的完善,也有对神经系统以外器官的应用。

    关键词: 低温治疗 重症医学
  • 体外膜肺氧合在重症医学的应用

    作者:于凯江;蒋桂华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项生命支持技术,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急性、严重、常规治疗无效且病死率较高的可逆性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患者.在过去的几十年,ECMO的应用逐步从新生儿呼吸衰竭扩大到各种原因引起各个年龄段的心脏和/或肺脏功能衰竭,并证明患者预后明显改善.近有些专家应用ECMO在交叉学科正在挑战一些新课题,下面将ECMO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重症医学的发展与规范化建设

    作者:黄英姿;邱海波

    重症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CCM)是研究危及生命的疾病状态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临床医学学科.重症医学科(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重症医学的临床基地,是对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科室.随着医学电子技术、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信息技术等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重症医学已经成为一门跨学科的新兴学科,给重症患者提供大的安全保障,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和具体体现.

  • 影响重症医学科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腹泻的有关因素分析

    作者:徐元平

    目的 探讨重症医学科(ICU)患者肠内营养(EN)期间影响患者腹泻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宣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实施肠内营养患者的相关资料,统计分析EN期间腹泻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08例实施EN的患者中,有61例(56.5%)患者发生腹泻.其中有50例(82.0%)患者在实施EN第1周内发生腹泻.单因素分析表明,EN制剂日用量、EN实施天数、EN制剂逐渐增量、EN前一天用非EN制剂输注、EN前禁食、禁食天数、口服钾制剂与腹泻发生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 EN制剂日用量、EN实施天数、EN前禁食、钾制剂是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腹泻发生的危险因素.而EN制剂逐渐增量输注方式以及EN前一天用非EN制剂输注能够显著减少腹泻的发生.结论 ICU患者EN期间腹泻发生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且多发生于EN早期.应密切关注高危人群,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轻危险因素.

  •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与细胞核转录因子-κB

    作者:付笑飞;姚尚龙

    1992年由美国胸科医师学会/重症医学学会联席会议委员会提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概念[1].

  • 94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作者:刘美云;李云攀

    目的::对94例老年重症肺炎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某院94例老年重症肺炎合并胸腔积液病人,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分类,有52例为单纯肺炎旁胸腔积液,42例为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对这两类病人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选取90例青年病人和84例中年病人都有胸腔积液,对3类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3类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对比,饮酒时间比较长和存在基础疾病的老年病人的两项指标都比其它两类病人的高,两类病人在胸水吸收时间和血细胞计数两项上的区别在统计学上值得研究,其余指标的区别不明显。对胸水进行检验的各个指标,两类想对比的区别在统计学上都值得研究。两类病人的细菌学培养结果都呈现阳性且区别比较明显。结论:老年重症肺炎并胸腔积液在临床上的特征没有典型特征,并且症状复杂多样,故要尽快进行诊断治疗,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 24例重症中暑在重症医学科的救治

    作者:张仕娟;李乃坤

    目的:总结重症中暑病人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某院收治的24例患者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24例患者中23例治愈,1例因器官衰竭死亡。结论:重症中暑危害很大,企业、家庭、个人要加强预防意识,感觉不适要立即休息;医疗机构对入院病人要及时采取救治措施,规范治疗,降低死亡率。

  • ICU危重病人的镇痛与镇静

    作者:安友仲

    重症医学的发生与发展旨在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非终末期危重病人提供全面而有效的生命支持,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并大程度地恢复和保持病人的生活质量.

  • 氧债在严重脓毒症患者中的意义

    作者:于凯江;王洪亮

    严重脓毒症(severe sepsis)及其相关的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当前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当代重症医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1、2].严重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以高心输出量和低外周血管阻力并导致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其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复杂性使复苏目标的实现较为困难.在感染性休克发生的早期,由于血管的扩张和通透性的改变,可出现循环系统的低容量状态.经过治疗干预后,血流动力学则表现为高动力状态.外周阻力下降、心输出量正常或升高,作为循环高流量和高氧输送的形成基础而成为感染性休克的主要特点[3],而这种氧输送正常或增高状态下的组织缺氧是我们要面临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的应用

    作者:马旅明;罗盛强;何川

    目的 观察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重症医学科(ICU)危重患者人工气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9例PDT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 PDT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15 min,发生并发症3例(2种),及时处理后均好转(或治愈),未造成患者死亡或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为5.0%.结论 与传统开放性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比较,PDT具有简单、快速、并发症少、安全、效价比好、愈合后皮肤瘢痕小等优点.

  • 人文关怀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任一美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重症医学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也就是对患者人权和人格的重视.人文关怀突出了医德上崇高无私、技术上精益求精、生活上关怀照顾、态度上和蔼可亲的人性化服务理念.人文关怀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服务模式,对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需求,促进医生与患者合作,缩短诊疗疗程、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自医院开展优质服务以来,ICU一直努力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优质的人文关怀.

  •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黄崇敏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从提出到今天在医学上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给重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途径,为重症医学做出重大贡献.论文描述了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进程与技术优势,重点分析了其在肾性疾病与非肾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为重症医学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 在我省开展儿科高级生命支持培训课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作者:马春兰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对健康的需求也不断增强,因此急诊医学和重症医学在近10年得到了高度重视,其在广度和深度上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急诊和重症医学人才也不断聚集,但是儿科急诊医师还非常匮乏,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尤为突出.作为省级妇女儿童医院,肩负着维护全省妇女儿童健康的重任,而且在全省范围内普及国际统一标准的儿科急诊抢救技术是降低新生儿和儿童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 危重症与营养支持

    作者:王海桃;侯秀梅

    1 营养支持概念的发展现代重症医学与临床营养支持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都已经历了约半个世纪的历史.数十年来大量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住院病人中存在着普遍的营养不良;而这种营养不良(特别是低蛋白性营养不良)不仅增加了住院病人死亡率,并且显著增加了平均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的支出;而早期适当的营养支持治疗,则可显著地降低上述时间与费用.

  • 经股静脉穿刺置管在重症医疗的应用

    作者:韦林燕;陈玉桃

    目的 探讨经股静脉穿刺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在重症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经股静脉穿刺置管(下称股穿组)37例及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下称颈穿组)30例.分别行静脉穿刺置管,比较组间穿刺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及监测CVP时血流搏动反应时间、回血时间.结果 穿刺成功率比较,股穿组明显优于颈穿组(P<0.01);测CVP回血时间:股穿组(4.1±1.4)s,颈穿组(3.2±0.9)s;搏动衰减时间:股穿组(7.5±1.1)d,颈穿组(7.6±2.5)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股静脉穿刺置管监测CVP达临床应用要求,且手术简便、风险低、并发症少,有临床应用价值.

  • 长沙市直卫生系统重症医学科质量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陈齐国;何彩霞;王静

    目的:评估本系统重症医学科医疗护理质量,探讨本系统重症医学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本系统内各医院重症医学科2009年度某一月份出院病历各10份,选择10项重症医学质量指标,由长沙市临床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抽调10名医疗、护理和药学专家按统一标准进行检查。结果:本系统平均ICU住院日数3.23日、平均机械通气日数1.97日、平均压疮发生率0.00%、平均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率1.75%、平均拔管后24 h内再插管率1.40%、平均转出ICU后24小时再转入率1.40%、平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0.00%、平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0.00%、平均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78.57%、平均转入ICU时APACHEⅡ评分17.77、平均转出ICU时APACHEⅡ评分17.08。结论: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应加强自身建设、建立质量监视系统、实时分析申报的数据,针对弱点加强培训和整改、促进本系统重症医学质量快速提高。

  • 传染病重症医学规范化管理初步探讨

    作者:吴锋耀;董文逸;林艳荣;刘升

    一直以来,传染病医院重症医学在应对重大传染性疾病以及突发、新发传染病的救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传染性疾病专科诊治的医院,由于多种原因,重症医学发展面临人才缺乏,竞争力不足等多种问题.传染病重症医学起步晚,发展缓慢,综合实力弱,通过对本院的重症医学建设和发展,探讨传染病医院重症医学的发展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

  •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潘长林;许建新;胡国强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学脏腑学说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在古今中医学界不论在学术研究或是临床治疗均被广泛运用,并反复被临床所证实.这一理论至今在重症医学领域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治疗,对减少医源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等都具有现实意义.笔者试分别从治肺与治大肠讨论肺与大肠表里在重症医学的重要作用,体会如下.

  • 基于中医理法对重症患者西医治疗的思考

    作者:谢东平

    在重症医学科中,液体治疗、营养支持、抗感染等西医技术在救治重症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少措施的应用仍存有争议,如液体复苏方案、营养支持方案、抗感染治疗的疗程、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指征等.面对这些争议,现代医学试图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进行解答,但效果欠佳.在这种情况下,基于中医理法对这些治疗措施进行思考,遵循中医理法探讨这些治疗措施的应用指征,可能为临床提供另一种思路.笔者针对重症患者常用的液体治疗、营养支持、抗感染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等措施,基于中医理法对其应用进行分析,为重症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拓新的思路.

  • 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对情景体验式教学的评价

    作者:梁园园;江智霞;柏晓玲;张永春;周静;李元

    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对情景体验式教学的评价,找出此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方法 在贵州省第3期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中采用情景体验式教学,用问卷调查学员对该教学形式的评价.结果 培训后,学员对情景体验式教学的知晓率达100%;88%以上的学员认为指导老师对教学过程有帮助;此教学形式提高了学员多项能力,93%学员认为团结协作能力得到提高,98%认为教育指导能力得到提高.结论 运用情景体验式教学培训重症医学专科护士,能提高学员多项临床能力和教学能力,但有关该教学形式的学时安排、课程设置及效果评价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92 条记录 18/25 页 « 12...15161718192021...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