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每日唤醒在ICU镇静中的价值

    作者:王艺萍;康焰

    重症医学的发生与发展旨在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非终末期重症病人提供全面而有效的生命支持,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并大程度地恢复和保持病人的生活质量.

  • 重症康复研究进展

    作者:余佳丹;喻鹏铭;魏清川;贾程森;谢薇;苏建华;杨梦璇;周亚馨;李磊;姜花;王娇;何成奇

    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发展,重症患者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其残存的功能障碍问题对患者、患者家庭以及医疗保健系统造成的负担将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并显著增加患者对后续康复治疗的需求.重症康复可在患者尚处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就对其进行早期康复干预,并可防治并发症,预防功能退化和功能障碍,改善功能性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长和总住院时长,降低医疗支出.目前已有国内外专家共识认为重症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而有效的,故康复可以且应当尽早介入重症患者.但重症康复的推广目前仍受限于治疗安全参数的设定、ICU文化、重症康复专业人员的匮乏以及患者的生理和精神认知状态等.目前国内外都在不断实践ICU中的康复治疗.

  • 超声在重症患者PiCCO置管操作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佟琳;孙小聪;钟贤;观春明;汤建勇;邓烈华

    目的 评价超声评估和引导穿刺,在重症患者PiCCO动脉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拟行PiCCO监测的99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50人)和超声组(49人);观察两组置管成功率、第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收集超声组患者股动静解剖位置、动脉斑块及闭塞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传统组及超声组置管成功率分别是94.0%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第1针穿刺成功率56.0%,明显低于超声组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穿刺平均时间为(13.03 ±5.29) min,明显长于超声组(10.84±3.17)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传统组8例(16.0%),明显多于超声组并发症2例(4.2%).结论 在超声评估和引导下行重症患者PiCCO股动脉穿刺置管术,可以提高置管及第一针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时间,减少并发症,值得在重症医学的PiCCO监测技术中推广应用.

  • 重症医学亚专科护理模式的构建

    作者:刘远金;文艺;黄玉敏;张理;兰莫莉;张芳

    目的 探寻重症护理专科化道路建设的有效模式,提高重症护理质量.方法 在重症科建立神经重症、呼吸重症(兼机械通气)、心外重症(兼血流动力学监测)、普外重症、血液净化、PICC、造口伤口、重症营养支持8个护理亚专科学组,将经过5年ICU规范化培训的护士纳入到各亚专科组,从学科带头人的准入标准及小组的专业职责、工作形式加以规范,完成各专业组护士培训,与亚专科医疗团队合作,完成对应病种的监护工作.结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率、中心静脉置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留置导尿管相关泌尿系统感染(CAUTI)发病率、人工气道脱出例数、压疮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护士职业认同感及工作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 ICU实施亚专科化护理模式,能有效培养各专科护理人才梯队,支撑学科发展,提高重症护理质量.

  • 专科护士培训体验式教学理论模型的构建

    作者:江智霞;何琼;粱园园

    目的 构建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体验式教学理论模型.方法 以贵州省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教学活动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研究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体验式教学理论模型.结果 构建了包括四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四环节(危重患者护理体验、反思与分享、感悟内化、实践与应用)、三过程(基础、提高、升华)的循环上升式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体验式教学理论模型.结论该理论模型展现了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体验式教学的规律,为专科护士培养提供优化的教学途径.

  • 重症医学科护理师生认知差异的带教改进策略

    作者:彭丽丽;陆金英;于恩光

    目的 探究重症医学科实习护士的带教策略改进方式.方法 对62名带教老师与1 57名实习护士进行调查与访谈,了解重症医学科护理实习过程中师生间的认知差异.结果 通过基于护理实习目的、实习质量、问题反馈维度的认知差异,提出了实习带教改进策略.结论 新的改进策略可培养良好职业素质,强化实习护士心理培训,加强实习护士、带教老师、医院、学校的多方沟通.

  • 综合ICU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护理干预

    作者:龚芸;秦桂英;冷远琴;杨秀娟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旨在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ICU送检标本分离到的7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1月-2010年12月共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74株,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95.95%),其次为血液(2.70%)、伤口分泌物(1.35%).耐药率均在54.05%以上.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主要见于下呼吸道感染,对13种常用抗菌药物均耐药,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控制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体验式教学在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权明桃;游恩丽;江智霞;罗映红;何英;何琼;张永春

    重症医学科作为现代化医院中收治急危重症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特殊专科.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技术含量高,以及封闭性的管理方式,要求护士不但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监护急救技术、还应具备较好的人文关怀、交流沟通等能力[1].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但目前我国专科护士培训正处于探索阶段,多强调理论和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对人文关怀、交流沟通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则很欠缺[2].体验式学习是一种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情感陶冶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学习方法[3].为加强重症医学专科护士综合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培训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重症急性胰腺炎真菌感染防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喜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常见病,目前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大多数患者为轻症型急性胰腺炎,少数患者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SAP可并发全身性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是其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采用全身综合治疗以及重症医学的发展,SAP患者死于ARDS与MODS的患者数量明显下降[1].SAP后期病死率的80%由感染引起,尤其是真菌感染比例在不断上升,占全部SAP感染患者的40%-70%,死亡率达20%-53.1%[2-4].

  • 重症医学骨干医师培训方式及效果评价

    作者:钱明江;高飞;陈涛;陈淼;傅小云;陈华军

    重症医学走在高级生命支持医学前沿,配备多种先进生命支持仪器和技术,为更多的危重病患者的救治提供可能性,因此越来越受到卫生部及各级医院的重视,重症医学科在2009年卫生部《医疗机构诊疗科日名录》中新增为一级诊疗科目[1]。而随着重症医学科的发展,贵州省各县级医院相继建立重症医学科。但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重症医学医师明显不足,由此省卫生厅组织在我院进行县级医院重症医学骨干医师培训。我科进行培训的全部骨干医师培训学员共61人,采用理论培训+模式操作+临床实践的方式培训3个月。现将培训效果报告如下。

  • 关于重症医学学科建设的探讨

    作者:刘芙蓉;张天敏

    文章分别从通道建设、流程管理、诊疗思维、团队建设等方面对重症医学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 纤维支气管镜在重症医学的应用

    作者:何银燕

    目的 探讨显微支气管镜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以提高重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应用显微支气管镜引导下行鼻气管插管的30例重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体温、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胸片情况与治疗前比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结束后急性肺不张和重症肺炎患者均在2天内病情痊愈.所有患者气道分泌物明显减少,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显微支气管镜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重症医学科麻醉实习医师带教经验交流

    作者:孟凡龙;于曰英;钱福禄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尤其是住院患者生存期的延长,重症患者逐渐地成为住院患者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重症医学越来越多的在住院患者的治疗和抢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重症医学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与麻醉学密不可分。1952年,哥本哈根流行脊髓灰质炎,麻醉科专家尝试气管切开,进行间歇性正压通气,使得病死率从80%降至25%。至此,欧洲很多教学医院相继成立呼吸科ICU。美国麻醉科教授Peter Safar(1924-2003)被誉为“心肺复苏之父”,正是他编写了全球第一部危重病医学教材。而现代麻醉学,又分为临床麻醉学、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及疼痛诊疗学等[2]。麻醉科医师在其自身的临床实践中从事着生命保护和生命调控的工作,具有危重病诊治的知识、基础理论和经验;另一方面,日常有众多临床科室的危重病人需要或要求麻醉科医师参加会展和处理,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和非手术危重病人的处理。因此,掌握危重病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已成为麻醉科医师知识结构和实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3]。重症医学科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大量的危重病例是麻醉科不能提供给实习医师的。因此,重症医学科内的实习对麻醉实习医师学习危重病知识至关重要。我院重症医学科从2006年开始,接受麻醉专业实习医师入科实习,总结了一定的带教经验。

  • 人工气道套囊压力调整间隔时间的分析

    作者:丁伯敬;黄颖森

    常规正压机械通气需建立人工气道,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在气管导管的前端的外壁设有气囊,充气后可起到密闭气道防治漏气和防误吸作用[1].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指南建议,将人工气道套囊内压力保持在25~30cmH2O[2],可有效密闭气道,保证正压通气效果和口咽分泌物下行,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临床工作中发现,人工气道套囊压力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因此,我们通过观察人工气道开放时间与气囊压力的变化,来探讨随着时间的推移,调整套囊压力间隔时间的改变,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 三级责任护理管理制度的研究

    作者:刘芙蓉;张天敏;佟飞

    目的:探讨三级责任护理管理制度在重症医学科的作用.方法:按实行护理模式不同分为普通对照组和三级责任护理管理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调查患者出重症医学科时的心理状态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三级责任护理管理组不良事件、合并症、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患者出重症医学科时的抑郁评分下降,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结论:三级责任护理管理制度是一能提高并保证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重症医学 护理 模式
  •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13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利;张翠红;韩俊丽

    目的 了解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今后重症科医生和护士对该类患者尽早进行干预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重症医学科2009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如人口学数据、年龄、性别、职业、潜伏期、过敏史、可疑致敏药物、护理及治疗方法和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8例有既往史,别嘌醇所致药疹平均潜伏期明显较其他药物长,平均为13±7.6d.皮疹均为全身分布不规则的红斑及松弛性水疱或大疱且有不同程度的黏膜受累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多.13例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 43d,平均17.31d.结论 重症医学科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患者病情更凶险,病死率极高,针对病因尽早进行规范治疗和严格护理是决定患者预后与转归的关键因素.

  • 心肺复苏后患者的脑电图及临床分析

    作者:马烨

    由于心脏疾病、麻醉、手术、休克、创伤、药物中毒或过敏反应等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跳骤停(CA),迄今心肺复苏(CPCR)仍是急救或重症医学中的研究热点.而脑电图(EEG)是研究脑功能的重要监测手段之一,在临床上不仅用于脑部疾病的诊断,而且也是脑功能监护的重要手段.现将榆林市第二医院近两年来收集的8例CPCR患者EEG检查结果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 床旁动脉血气分析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谭小飞

    目的 分析床旁动脉血气分析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12月的240例进行动脉血气分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临床研究. 结果 两者血气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0.05),无统计学意义;在血液K+和血液Ca+以及血气分析时间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采用床旁动脉血气分析在重症医学科中血气分析时间短,能够快速对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治疗用药进行调整,以提升患者挽救率,具有临床应用效果.

  •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作者:庾胜

    目的:探究分析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2013年9月~2014年9月的45例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观察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血肌酐、AST、ALT水平明显降低,45例患者中32例痊愈,9例好转,4例死亡。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医学中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临床医学专业开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立体式实践教学探究

    作者:佟青;张一兵;张素文;石丽

    在医学教育中加强预防医学教育,把医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医疗、预防、保健综合服务型知识结构的医学人才,是目前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项目为重视和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意识和能力,特进行临床医学生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立体式实践教学的探究,对临床医学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情况进行了2年500名医学生的调查统计,并在重症医学病房进行了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与控制理论学习与实践,监测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结果明显降低实效显著。

492 条记录 21/25 页 « 12...17181920212223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