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328例初步结果分析

    作者:姚二华;梁平;郑银燕;刘建民;韩菲;卢幻真;吴发胜;张钟群;刘嘉毅

    目的:初步探讨射波刀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328例,其中男性288例,女性40例,年龄21 ~ 79岁,平均52.5岁.采用射波刀治疗,分割1 ~ 10次,平均4.35次,照射剂量24.5~ 52Gy,平均42.7Gy,剂量曲线从56%~90%,平均69.3%.结果:随访6个月至74个月,平均22个月.按照mRECIST标准,治疗后6个月复查CT/MR,局部完全缓解(CR)29例(8.8%)、部分缓解(PR) 201例(61.3%)、稳定(SD)63例(19.2%)、进展(PD)35例(10.7%),中位无进展生存14.38个月,总生存17.3个月.结论: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模式.

  •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射波刀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观察

    作者:刘建民

    目的:评估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射波刀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2007年12月-2011年7月有75例患者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分期为T3-4期,随机分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射波刀治疗(联合组,40例)和单纯射波刀治疗(对照组,35例),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近期总有效率(CR+PR)为87.5%,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CR+ PR)为77.1%,联合组在近期疗效和生活质量以及急性不良反应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射波刀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射波刀治疗80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建民;梁平;卿超群

    目的:评价采用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平台Cyber Knif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近期毒副反应.方法: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了射波刀治疗,T1期5例,T2期31例,T3期37例,T4期7例.根据肝硬化Child-Pugh分级标准,A级45例,B级29例,C级6例.50例为首程治疗,30例曾接受过手术、介入治疗、氩氦刀等至少一种治疗手段后失败.GTV为CT和MRI增强影像显示的病灶,PTV为GTV外放3-5mm.肝脏病灶治疗均采用金标追踪与呼吸同步追踪技术(synchrony),CT定位前1周经B超或CT引导下穿刺植入金标2-4粒到肿瘤内或肿瘤旁3cm内.处方剂量:总剂量38-45Gy分割3-5次.处方剂量线范围为70%-82%.结果:完全缓解(CR)15例(18.7%),部分缓解(PR)51例(63.8%),稳定(NC)8例(10.0%),进展(PD)6例(7.5%).随诊2年,6个月、12个月、24个月生存率分别是96.3%(77/80)、82.5% (66/80)和45.0%(36/80),所有患者对治疗耐受良好,毒副作用较轻.结论:射波刀治疗原发性肝癌使肿瘤局部得到精准的高剂量照射,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为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射波刀治疗35例肝脏肿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姜万荣;孙向东;韩成龙;张新良;王晓萍;朱锡旭

    目的:观察射波刀( cyberknife)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射波刀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12例,消化系统肿瘤肝转移16例,其他肿瘤肝转移7例。共57个病灶。所有患者行金标植入术,1周后行射波刀照射。平均肿瘤体积98.64ml,处方剂量18-51Gy,分割3-7次,等剂量线56%-85%。治疗后1-6个月复查,观察近期疗效,之后每3个月随访1次。结果:7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2例进展,有效率( CR+PR)77.1%,局部控制率94.29%,中位TTP为12个月,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所有患者耐受性良好,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降低、食欲减退和疲劳。无Ⅳ级和Ⅳ级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射波刀治疗肝脏恶性肿瘤有较高的有效率,安全性好,不良反应轻,患者易耐受。

  • 射波刀治疗复发性椎体血管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姜万荣;李兵;朱锡旭

    椎体血管瘤(vertebral hemangiomas,VHs)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约占脊椎肿瘤的2% - 3%[1],发病部位以胸椎多,其余依次为腰椎、颈椎和骶椎.无症状的脊椎血管瘤可以观察而不必治疗.有症状的脊椎血管瘤有多种治疗方法.其中放疗是主要手段之一.近期我科收治1名术后复发的椎体血管瘤患者,应用射波刀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此例患者并复习文献,以探讨佳治疗方法.

  • 射波刀金标追踪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瑞;李中华;陆军

    目的:评价射波刀金标追踪优化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2例胸腹部肿瘤患者采用金标追踪放疗,对不符合金标追踪要求金标分别采取减小金标间距、加大金标刚体误差和采用单纯旋转误差监测模式及脊柱追踪辅助定位模式进行优化处理,比较优化前后可用金标数目≥3、等于2和1变化情况,统计采用单纯旋转误差监测模式及脊柱追踪辅助定位模式病例数目.结果:优化前后可用金标数目≥3、等于2和1病例分别由49例(43.8%)、47例(42.0%)、16例(14.3%)变化为68例(60.7%)、33例(29.5%)、11例(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其中8例(7.1%)采用单纯旋转误差监测次优模式,44例(39.2%)采用脊柱追踪辅助定位方式,患者的体位旋转误差处于可控和可接受范围,无治疗意外发生.结论:综合采用金标追踪优化措施,有利于提高金标利用率和降低射波刀治疗风险.

  • 射波刀治疗前植入与治疗中追踪的金标数量统计与评价

    作者:徐慧军;李玉;张素静;刘小亮;吴昊

    目的:统计射波刀治疗前植入到肝脏肿瘤患者体内的,与治疗中用于追踪的金标数量并加以评价.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中心利用射波刀为437例肝脏肿瘤患者实施了立体定向体部放射治疗(SBRT),治疗前在这些患者体内共植入1584颗金标,每名患者植入的金标数量为2-9颗.对治疗中使用不同数量金标追踪的病例分别进行统计,并与植入时的病例进行对比.结果:植入2颗金标的例数为25例,占总例数的5.72%;植入3颗和3颗以上的金标的例数为412例,占总例数的94.28%.治疗中利用2颗金标追踪的例数为97例,占总例数的22.20%;利用3颗和3颗以上金标追踪的例数为340例,占总例数的77.80%.金标的移位率为1.70%,利用率为90.62%.结论:在治疗中使用2颗金标追踪的比例为22.20%,9.38%的金标在追踪没有使用,应不断提高金标植入的质量和数量,大限度降低2颗金标追踪的比例,提高金标利用率.

  • 射波刀CT引导下穿刺临床操作

    作者:王东;王义善

    主动追踪使射波刀在肝、肺等部位早期肿瘤,转移瘤等肿瘤放疗中具有相对优势,金标追踪是上述部位主动追踪的主要方式.CT引导下穿刺质量是金标追踪优势的重要保障.CT引导下穿刺的优劣也将直接决定治疗效果的好坏.因此,掌握CT引导下穿刺操作方法对于射波刀治疗的普及和保证射波刀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我院CT引导下穿刺活检和金标植入临床操作的步骤,注意事项,并发症处理等临床经验,以期与各射波刀中心交流分享.

  • 超声引导下金标植入在射波刀放射治疗肝脏肿瘤中的体会

    作者:闫瑞玲;王秀丽;吕建红;陆军;陈昆迪;韩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金标植入在射波刀治疗肝脏肿瘤中的技术要点、效果及并发症.方法:肝脏肿瘤患者33例,其中原发性肝癌21例,转移性12例,共59个瘤体;在超声引导下植入金标,每瘤体置入金标4~6颗,行射波刀放射治疗,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3例肝脏肿瘤患者59个瘤体中,大者9.6 cm×8.7 cm,小者为3.1 cm×1.7 cm;共植入255颗金标,位置较为理想,在治疗中能够使用的金标有251颗,金标的利用率为98.4%.结论:超声引导下置入金标治疗肝脏肿瘤方便、定位准确,并发症少,可避开重要部位及血管,穿刺出血时可监测,有肺部转移时可在近膈肌处放置,同时可照射肺部病变,且经济方便.

  • 射波刀治疗前列腺癌合并骨转移疗效分析

    作者:傅华;田种泽;李莎;马娇娇

    前列腺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位列男性肿瘤的第2位,病死率位列第6位[1]. 近20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出现快速增长,发病率年均增长达9 . 75%,病死率年均增长达8. 44% [1]. 早期前列腺癌通过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出现远处转移的晚期患者来说,常常是以放化疗、内分泌等综合治疗为主,疗效较差且不良反应重[2-5]. 射波刀( cyberknife,CK)是一种低分次,大剂量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方式,其治疗精度可至亚毫米级. 以图像引导、呼吸追踪、金标追踪等方式,提高其适形性及精确度,从而实现对靶区的精确放疗,在给予靶区致死剂量的同时,大限度地降低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 但是射波刀相比普通治疗而言费用较贵,而且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尚未纳入医疗保险. 射波刀相较于传统的放射治疗方式在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上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且未增加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本文就射波刀治疗前列腺癌合并骨转移的病例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射波刀治疗计划中计算框大小对靶区剂量分布影响研究

    作者:高行新;王洪花;陆军;李莎;张超;崔晓磊;黄永辉

    目的:研究射波刀治疗计划中计算框的大小对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为射波刀治疗计划设计时计算框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个肿瘤大直径分别为10 mm、30 mm和50 mm的靶区,计算框大小分别为靶区外15 mm、30 mm、50 mm和大扫描体积,然后进行计划设计,并分析计算框的大小和靶区剂量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1计算时间随着计算框的增大而大幅度减少,而治疗时间随着计算框的增加均有减少的趋势,但变化不大;2随着计算框的增大,等剂量曲线数值呈下降的趋势,由开始轻微改变到在大扫描体积时变化大,如10 mm靶区,曲线数值由89%~70%,而30 mm靶区,曲线数值由85%~74%,对50 mm靶区,曲线数值由77%~70%.射线束变化趋势和等剂量曲线类似;3对不同大小的靶区,适形度会随着计算框的增大而增加,但随着靶区的增大,适形度增加幅度变小.结论:受计算时间和其他靶区剂量分布影响,对于肿瘤直径为10 mm的靶区,计划设计时选择较小的计算框,如靶区外15 mm;对于肿瘤直径为30 mm靶区,选择适中的计算框为宜,如靶区外30~50 mm;而对于肿瘤直径为50 mm的靶区,计算框可以选择大些,如靶区外50 mm或更大范围计算框,可以有效减少计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 可溶性PD-L1在接受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其临床意义

    作者:郑伟;刘兵;刘毅;康静波;温居一;杜锐;王静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放射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的表达,动态检测其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并分析其与诊断、疗效以及生存相关性.方法:选取136例NSCLC患者,将29例Ⅰ~Ⅱ期NSCLC患者纳入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组,采用射波刀治疗,计划靶区(PTV)处方剂量为每日每次DT 48~60 Gy,8~15 Gy,1次/d,共3~6次.将107例Ⅲ期NSCLC患者纳入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组,采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并联合同步加序贯化疗,PTV处方剂量DT60 Gy,每日每次2 Gy,每周5次;将SBRT组和IMRT组内患者分为sPD-L1表达值高变化率组和sPD-L1表达值低变化率组.同时选取61名健康体检志愿者纳入健康组.提取全部受试者初始状态下和两组NSCLC患者放射治疗中、治疗后不同时间节点血清,行ELISA法检测其sPD-L1表达的浓度水平.结果:初始状态下血清中sPD-L1的表达在健康组、SBRT组和IMRT组分别为176.97 pg/ml、188.44 pg/ml和208.44 pg/ml,非参数检验提示三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638,P<0.01).SBRT组和IMRT组患者sPD-L1表达水平在放射治疗后呈进行性下降趋势,其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379,Z=252.161;P<0.01).Kaplan-Meier法生存率分析结果显示:SBRT两亚组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9,P>0.05),IMRT两亚组间生存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2=11.427,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证实sPD-L1表达值降低幅度大,是一个独立预后因素(HR=0.381,P<0.05).结论:检测sPD-L1表达对诊断NSCLC有参考意义,放射治疗前后sPD-L1表达值降低幅度大,且是独立、良好的预后因素.

  • 射波刀治疗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初步疗效观察

    作者:孟玲玲;邸玉鹏;蔡博宁;鞠忠建;王金媛;陈高翔;杜乐辉;马林;曲宝林

    目的:评价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治疗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早期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18例患者采用呼吸同步金标追踪技术,4例采用肺追踪技术,1例采用椎体追踪技术。靶体积为33.49~97.9 cm3,中位靶体积为19.73 cm3;处方剂量为48~70 Gy,中位处方剂量为54 Gy,分3~8次给予。等剂量曲线水平为69%~85%,中位等剂量曲线水平为80%;治疗时间为36~83 min,中位治疗时间为52 min。结果:病灶完全缓解4例(占17.4%),病灶部分缓解14例(占60.9%),原发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5.7%,中位随访12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5.0%,1年总生存率为87.0%。发生I~II度放射性肺炎患者7例(占30.4%),发生I度疲乏患者17例(占73.9%),无III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结论:射波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局控率高,不良反应轻,可作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另一根治性治疗选择。

  • 射波刀治疗计划准直器对剂量分布和治疗时间影响的研究

    作者:高行新;陆军;李莎;姜澎;黄永辉;崔晓磊

    目的:研究不同规格准直器对剂量分布和治疗时间的影响,为射波刀治疗计划设计中准直器的选择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分别使用12种规格的准直器对3个大小不同的肿瘤靶区进行计划设计,得出每个靶区在不同准直器下对应的剂量分布和治疗时间,并分析其存在的关系。结果:随着准直器尺寸的增加,治疗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当准直器尺寸远大于靶区时,剂量分布随准直器尺寸增加变得越好,但是正常组织受到的照射剂量越多。结论:在治疗计划设计中准直器尺寸的选择应比肿瘤尺寸略小,约占肿瘤直径的2/3,准直器的选择可为肿瘤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中美射波刀临床经验及规范化治疗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赵向飞

    由北京医师协会主办、海军总医院肿瘤诊疗中心承办的“中美射波刀临床经验及规范化治疗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3月23日上午在海军总医院多功能厅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射波刀治疗肿瘤临床经验分享,治疗规范探讨为主题,旨在通过与国外专家的交流促进与提高射波刀治疗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加强和深化射波刀技术在全国的发展。

  • 肝癌伴门脉癌栓射波刀金标植入术联合氟尿嘧啶植入与护理干预

    作者:童芳;黄玉荣;杨晨芳;郭楠;胡铁锋;曲宝林

    目的:探讨氟尿嘧啶植入与护理干预在预防、降低肝癌伴门脉癌栓金标植入术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肝癌伴门脉癌栓患者在CT引导下行射波刀治疗前肿瘤靶区金标植入术,术后5~7 d开始射波刀治疗,术中证实金标植入定位准确,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后3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金标植入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与术后护理干预,30例患者中发生低热1例,疼痛1例,低血压、低血糖晕厥1例,均未经处理或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提出金标植入术前做好心理护理,讲解射波刀治疗的优势及金标植入的意义,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疼痛、穿刺部位出血等的护理,是金标植入术顺利进行的保证.

  • 射波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苏冬;康静波;朱奇;张新红;王雪

    目的:观察射波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收集在医院采用射波刀治疗的71例NSCLC脑转移瘤患者,采用射波刀大分割照射,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治疗后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射波刀治疗后1周,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3.0%;治疗后3个月,有效率为84.5%,局部控制率为98.6%;多数患者不良反应症状轻微,给予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患者6个月的生存率为80.3%,1年生存率为50.7%.结论:射波刀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较好,具有不良反应小,局部控制率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射波刀与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比较

    作者:张新红;康静波;朱奇;徐云科;张嘉月;展晓宇;李建国

    目的:对比观察射波刀与体部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113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射波刀组(45例)与伽玛刀组(68例),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副反应以及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结果:射波刀组和伽玛刀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56%和73.53%,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4.74%和94.52%,中位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4 d和16 d。治疗后两组的总胆红素、肿瘤标志物(CA19-9)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t=14.22,t=12.94;P<0.05)。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10.1个月和8.7个月,两组比较有差异(t=10.07,P<0.05),中位生存时间(OS)分别为15.5个月和14.8个月,两组比较无差异(t=2.76,P>0.05)。射波刀组和伽玛刀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48.89%和58.82%,(x2=2.09,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11.76%,两组比较无差异(x2=5.66,P>0.05),均未见3~4级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伽玛刀比较,射波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局部控制率和有效率相似,但可提高无进展生存时间,且疗程短、起效快,不良反应小,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射波刀联合贝伐单抗治疗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临床初步应用探讨

    作者:张余飞;康静波;温居一;杜锐;张新红

    目的:回顾性评价射波刀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例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所有患者确诊胶质瘤后均经标准手术治疗和后续同步辅助放射治疗+替莫唑胺化疗,射波刀治疗剂量为20~37 Gy/次,治疗4~6次,贝伐珠单抗剂量为5 mg/kg,每2周治疗1次;评估治疗期间、治疗后1个月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之后每间隔3个月评估1次。结果:射波刀联合贝伐单抗治疗后1个月时有效率可达6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7个月,1年生存率达45%,未出现4~5级不良反应。结论:射波刀联合贝伐单抗治疗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有较好的疗效和较长的PFS,其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 基于第三方软件建立射波刀蒙特卡罗模型的研究

    作者:朴俊杰;徐寿平;段学章;曲宝林;徐慧军;孙静;王佳;丁俊强;王东方

    目的: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射波刀的射线输运过程,并与实际测量结果相比较,验证所建模型的准确性.方法:应用BEAMnrc与DOSXYZnrc程序,建立射波刀物理结构模型,包括12个不同尺寸的准直器系统,通过调整电子束流的平均能量、强度分布半高宽参数,得到水模体中剂量场分布的百分深度剂量、离轴比、输出因子、射线质以及修正因子等数据,并与实际测量数据对比,从而确定所模拟模型中电子束流参数.结果:射线束流百分深度剂量数据对比中超过90%的点误差<2%;离轴比数据中超过90%的点误差<2%;射野输出因子在准直器尺寸≥20 mm时基本重合,但是在准直器尺寸≤15 mm时存在一定误差;射线质的值为0.639,与测量结果0.635相近,终确定了电子束流平均能量为6.9 MeV,强度分布半高宽为0.4 cm.结论:所建立的蒙特卡罗模型能够准确地模拟射波刀射线输运过程,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242 条记录 11/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