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溶血标本对用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的影响

    作者:陆小琴

    目的:分析溶血标本对用ELISA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标本25例和乙型肝炎患者标本20例,分别对正常标本和溶血后的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其乙肝表面抗原.结果: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显示溶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容易产生假阳性,但对阳性标本影响不大.结论:溶血影响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结果,应尽量避免用溶血标本不能做乙肝表面抗原的检测.

  • 金标法快速检测HBsAg漏检原因分析

    作者:黄乙清;邢益森

    目的:分析街头金标法快速检测结果与实验室重复金标法结果之间差异,了解乙肝表面抗原(HBsAg)产生漏检的原因。方法街头金标法筛查合格标本,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病毒核酸检测(NAT)法进行初、复检。当ELISA法和NAT法测定的S/CO≥1时标本确定为阳性,再将确定为阳性的标本在实验室再次按街头初筛方法用金标快速试纸条重复实验。结果金标法快速检测的57508份阴性血液标本经ELISA法和NAT法初、复检,终确定阳性标本407份,金标法快速检测的总漏检率为0.71%(407/57508);407份经复检确定阳性的标本,经实验室重复金标法检测共360份检测为阳性标本,漏检数47份,占总漏检数的11.5%(47/407)。结论人为因素和方法学的限制是产生漏检的主要原因,严格要求人员操作培训和试剂的选择可有效降低血液漏检。

  • 离心条件对Sysmex HISCL-5000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影响

    作者:于帅;盛爱珍;刘兆宇;刘双;丛琳;陈龙琴;匡慧慧;肖征

    目的 通过Sysmex HISCL-5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不同离心条件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血清浓度,探讨不同离心条件对Sysmex HISCL-5000检测HBsAg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浓度和低浓度HBsAg阳性血清(浓度已知)10μL,分别加入连续密度梯度的HBsAg阴性血清中,每份阴性血清1.5 mL,充分混匀,利用Sysmex HISCL-5000检测各样本浓度,分别作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将上述样本分别置于5000×g 20 min和10000×g 10 min离心处理,利用Sysmex HISCL-5000分别检测离心处理后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上层和下层HBsAg浓度,分析血清密度、离心条件及分布位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另外选取高低两个浓度HBsAg阳性血清标本,放置在EP管中,分别进行立即离心和放置24 h后离心,离心条件10000×g 20 min,比较HBsAg的检测结果,分析EP管对HBsAg的吸附影响.结果 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5000×g 10 min与10000×g 20 min离心前后HBsAg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HBsAg上层浓度变化与血清比重均无相关性;10000×g 20 min下层混合前后HBsAg浓度分别为(0.54±0.01)IU/mL和(0.62±0.01)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后HBsAg明显高于混合前,而放置同样可以降低HBsAg的浓度,即放置过程中EP管可对HBsAg有少量的吸附.结论 血清密度、放置时间对Sysmex HISCL-5000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浓度影响较弱;而高离心力会导致HBsAg浓度下降明显.因此对HBsAg弱阳性血清标本在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应进行常规离心复查.

  •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

    作者:刘秀琴;傅杭州;张晓俐

    目的 比较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酶联免疫法(ELISA)两种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灵的敏度.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经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筛选的低浓度HBsAg阳性患者血清标本107例.同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对福建省临检中心提供的不同浓度HBsAg质控品进行测定,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 CMIA法测定灵敏度为0.05 IU/ml,ELISA法测定灵敏度为0.25 IU/ml.107例CMIA法检测阳性标本中ELISA法检出阳性88例.结论 CMIA法的检测性能大大优于ELISA法,尤其是对低浓度的HBsAg检测,能大程度地减少假阴性结果.

  • 征兵体检三种乙肝表面抗原试剂比较

    作者:叶盛铃

    为了确保兵源的合格率,1998年福安市征兵体检,应用二种HBsAg酶免疫试剂盒,一种HBsAg诊断血球,对521名应征青年,同时做HBsAg比较试验,对各大医院检验科,购买HBsAg试剂盒以及今后征兵体检,高招体检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现报道如下.

  • 某高校5届新生HBsAg和ALT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黄静;王秀梅

    目的 了解近5届大学新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异常及变化情况,为学生乙肝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我校2003-2007年本科新生HBsAg和ALT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届29 376名新生中HBsAg总的阳性率为6.78%,ALT异常率为5.45%,HBsAg阳性伴ALT异常检出率为0.80%;男生HBsAg阳性率为7.34%,女生HBsAg阳性率为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P<0.01);男生ALT异常率为6.48%,女生ALT异常率为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31,P<0.01).5届新生的HBsAg阳性率不完全相同,2003年高,为7.24%,2007年低,为5.97%,并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9,P<0.05);5届新生的ALT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70,P<0.01).结论 我校新生的HBsAg阳性及ALT异常情况不容乐观,男生的HBsAg阳性率和ALT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女生,应给予更多关注.

  • 三部门发文取消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乙肝五项检查

    作者:

    为保障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正常入学和就业的权利.2010年2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

  • 乙肝表面抗原室内弱阳性质控物的制备及其应用评价

    作者:刘云;高玲娟

    目的:制备长期使用且稳定性好的HBsAg室内弱阳性质控血清。方法以小牛血清磷酸盐缓冲液按不同稀释倍数1∶2、1∶4、1∶8、1∶16、1∶32等比例梯度稀释 HBsAg阳性血清;以2种厂家提供不同批号的检测试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 HBsAg阳性质控血清进行连续6个月检测,以此对 HBsAg阳性质控血清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以吸光度值/临界值(S/CO )1.0~3.0为参考标准,确定该实验室 HBsAg阳性质控血清的佳稀释度为1∶8[其 S/CO值为2.42,变异系数(CV)为4.72];且该质控血清在不同试剂使用稳定性较好(其S/CO范围为2.41~2.82,CV范围为4.24%~8.68%);HBsAg阳性质控血清连续6个月检测结果 CV范围为8.71%~9.86%(CV<10%)。结论自制 HBsAg质控血清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精密度,可作为临床常规HBsAg检测中的室内质控血清。

  • 11742例感染4项传染性指标结果分析及检测意义

    作者:曹燕飞;高小蓉

    目的 通过对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11742例术前、输血前及产前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4项传染性指标的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其检测的重要性,并了解白银地区4项传染性指标的流行情况.方法 HBsAg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抗-HCV及抗-HI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初筛测定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梅毒确证试验采用ELISA.结果 11742例样本中,581例(4.95%)患者感染性标志物阳性,其中HBsAg、抗-HCV、梅毒初筛、抗-HIV阳性率分别为3.540%、1.030%、0.247%、0.051%,HBsAg阳性率高于其他3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术前、输血前及产前患者进行4项感染性指标检测,可以明确患者术前、输血前及产前的感染情况,保护医患双方利益,避免和减少相关医疗纠纷.

  • 乙肝表面抗原初、复检阳性标本再检情况分析

    作者:王新梅

    目的研究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初、复检及再检结果的符合情况,探讨其作用和价值.方法 对2010年度该中心无偿献血初筛合格样本58 700例分别用2种不同厂家的试剂做HBsAg初、复检.初、复检检测均合格,直接按标准判为合格;对于初、复检阳性标本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的相应要求进行再捡.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初、复检检测结果的符合情况及再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统计学分析显示,初、复检双侧阳性标本与单侧阳性标本再检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初检单侧阳性标本与复检单侧阳性标本再检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复检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复检阳性标本与弱阳性标本的再检标本管与相应血辫结果符合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科学先进的血液检测方法和再检模式,高质量符合要求的血液检测标本以及选择质量优良的检测试剂对提高再检重复性和保证血液检测质量非常必要.

  • ELISA检测血清HBsAg、抗-HCV、抗-TP、抗-HIV灰区设定的探讨

    作者:李媛;谭艳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因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报告快、成本低廉等优点 ,现已成为临床检验科基础、应用广泛的检验项目之一[1 ] .常用于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 )等感染性疾病抗原和抗体的检测.但是 ,由于ELISA是一种半定量试验 ,检测的过程会导致检测结果变异系数较大 ,进而使得灰区的范围相对较宽.因此 ,设置合理的灰区范围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意义[2 ].

  • 乙肝表面抗原实验室检测方法的进展

    作者:刘杨(综述);彭道荣(审校)

    由乙型肝炎病毒(HBV )感染引起的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现已成为潜在威胁人类生命的全球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14年6月更新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有2.4亿人患慢性肝炎传染病,其中每年就有78万人死于由 HBV 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等肝脏疾病[1]。1992年,我国正式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有效降低了易感人群的数量,但由于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基数过大,防治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针对 HBV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多样,因而选择高效率、高质量的检测方法成为乙肝防治工作的重要前提。

  • 2013-2015年某地区献血者HBsAg漏检情况及HBV基因测序分析

    作者:吕岳峰;朱志斌;黄升中;高兰;唐瑶;谭梅娟;杨丽华

    目的 研究分析献血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筛查阴性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检出情况及HBV DNA阳性者基因序列,分析漏检与基因突变之间的关系,寻找漏检原因.方法 对31184例HBV HB-sAg ELISA检测为阴性的献血者血液进行HBV DNA基因扩增技术检测,对HBV DNA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31184份标本中,检测到HBV DNA 82例阳性,阳性率为0.26%(82/31184),对其使用测序方法检测,确认82例样本均存在HBV DNA片段,其中有27份[32.9%(27/82)]存在HBV DNA S区基因变异.结论 ELISA漏检的原因除去方法学灵敏度以及HBV感染"窗口期"等因素外,HBV S区基因变异引起免疫学检测靶标变化也是主要的原因.

  • 1200例输血前患者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的调查研究

    作者:曾月婷;梁结玲;陈洪清;莫水群;李艳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1 200例输血前患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及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的结果,旨在寻找该院输血前患者传染性标志物的分布特点,为提高医院医疗水平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于该院进行治疗且需要输血的1 20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试剂盒测定患者的血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水平,分析不同科室各指标阳性率的特点,并根据患者基本病历资料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传染病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1 200例输血者4项感染指标的结果表明HBsAg的阳性率高(9.08%),显著高于其他血清检测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抗-TP的阳性率也很高.157例阳性感染指标在各科室的分布结果表明,在妇产科、大内科以及血透中心中阳性例数占比较高,均在15%左右,显著高于儿科和血液病科.根据患者的基本病历资料数据对患者的血清学阳性检查数据进行比较,并通过χ2检验分析不同因素下患者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和年龄患者在阳性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文化水平、收入水平、户籍以及遗传因素均与患者血清检查阳性率上有显著性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 200例输血前患者血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检测结果表明,HBsAg的阳性率高,不同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及户籍性质的人群的阳性率不同,有一定的分布规律,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 3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LISA诊断试剂的比较和评价

    作者:石建新

    目的 比较3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SA)检测试剂盒的性能指标.方法 收集该院门诊患者血清样本312例 ,同时使用3种ELISA表面抗原试剂盒检测HBsAg ,并对所有初检阳性样本进行确认试验.结果 312例血清样本中 ,检测结果完全一致共计299例(占95 .8% ) ,北京万泰、珠海丽珠、上海荣盛这3种试剂盒的特异度分别为98 .7% 、98.3% 、97.4% ,灵敏度分别为100.0% 、100.0% 、98.7% ,漏诊率分别为0、0、1.3% ,误诊率分别为1.3% 、1.7% 、2.6% ,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9 .0% 、98 .7% 、97 .8% .结论 3种ELISA试剂盒诊断性能均达到了临床对检测 HBsAg的要求 ,诊断准确度以北京万泰高.3种试剂盒都有假阳性出现 ,且假阳性样本都呈弱反应性(吸光度小于1 .0) ,因此对ELISA初检结果阳性特别是弱反应性的样本需要再次用灵敏度与特异度更高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或 HBV DNA等技术复检以减少假阳性 ,有条件的实验室可采用确认试验进行确认.

  • HBsAg、抗-HCV反应性无偿献血者归队检测模式探讨

    作者:曾劲峰;陈云龙;郑欣;刘衡;邬林枫;杜丹丹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因血液筛查检测 HBsAg 或抗-HCV 呈阳性反应,在规定的条件下允许其再次招回重新检测,以确定是否恢复其献血资格并重新归队献血的检测模式。方法对深圳市2007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无偿献血人群捐血后 HBsAg、抗-HCV 初筛反应性人员,且符合我中心制定的再次招回重新检测的献血人群进行分析研究,对无偿献血者归队模式的可行性进行探讨。结果2007~2013年期间共计415759人次,HBsAg 检测阳性2506例,抗-HCV 检测阳性1357例,阳性率分别为0.60%和0.33%。笔者对符合召回条件的59例 HBsAg 和16例抗-HCV 阳性反应的多次献血者启动了归队检测的召回流程,HBsAg、抗-HCV 项目分别有31例和9例成功完成检测流程检测项。其中29例曾经 HBsAg 呈阳性反应的献血者重新恢复献血资格,2例因后续检测不合格被屏蔽献血资格,而9例曾经抗-HCV 阳性反应而召回献血者全部恢复其献血资格。结论在现有检测模式下,血液筛查的检测技术手段很难避免因试剂、设备、人员操作等原因造成假阳性反应的发生。为了保护无偿献血人群的献血资格,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并具有实际操作性的献血者归队检测模式,以保护有限的无偿献血资源。

  •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在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中的应用

    作者:张立营;陈朴;彭宇生;王鹏

    目的:比较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和ELISA法在检测 HBV血清学标志物的价值。方法分别采用TRFIA和ELISA法检测359例低浓度乙肝表面抗原(HBsAg)标本的 HBV血清学标志物,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TRFIA法检测 HBV血清学标志物的各项结果阳性率均高于ELISA法,HBs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阳性率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体(HBe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LISA法相比,TRFIA在检测含有低浓度HBsAg标本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3种HBsAg检测方法的比较

    作者:王海刚;丁磊;潘航;韩娟;任传路;韩佳

    目的:通过金标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和光激化学发光(LiCA)法3种方法检测 HBsAg,评价3种检测方法在临床上的适用性。方法选取1000例标本,每一例标本都采用3种方法进行检测,筛查可疑的 HBsAg阳性标本进行复检,鉴别假阴性、假阳性。结果3种检测方法中,LiCA法为敏感和特异,其次是 ELISA 法,金标法的灵敏度虽然略低于两者,但金标法大的特点就是简单、快速,其灵敏度可达1 ng/mL,适合急诊或术前患者的初步筛查,能满足临床快速检测的需求。ELISA法由于操作步骤多易造成假阴性、假阳性,但是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价格低廉,更易被大众所接受,适合大批量样本检测。LiCA法虽然价格贵,但其特有的高稳定性、高准确性、易操作性能更好地反映患者体内 HBV复制状况以及抗病毒药物的疗效。结论临床应根据需求选择适宜的 HBsAg检测方法。

  • 罗氏 Cobas e601与雅培 Architect i2000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

    作者:孙彬;李康;吴纯;郭奉洁;白光亮;董梅

    目的:比较罗氏电化学发光检测仪Cobas e601与雅培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Architect i2000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方法选取在雅培 i2000检测仪上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结果为有反应性,且定量结果小于250 IU/mL 的标本,同时在罗氏 e601进行检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间的差别,并进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共检测46份临床标本,剔除1份两台仪器上检测结果反应性不符的标本外,其余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雅培检测值为0.05~1.00 IU/mL 的15份,两者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17.49X +0.843,相关系数 r=0.979;1.1~10.00 IU/mL 的15份,两者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15.72X +21.06,相关系数 r=0.952;11~250 IU/mL 的15份,两者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29.17X -129,相关系数 r=1.000。结论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可以通过公式进行相互换算。

  • 金标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漏检原因分析

    作者:周玲;吕定

    目的:分析金标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 )的漏检原因。方法采用金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0335例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HBsAg检测,计算阳性率、漏检率。采用金标法和ELISA检测 HBsAg质控品,分析检测灵敏度。结果金标法检测阳性率为0.33%,ELISA为1.14%,金标法检测阳性率低于 ELISA (χ2=46.76,P<0.05)。金标法漏检率为71.19%。金标法反应时间为5、10、15 min时,漏检率为94.92%、88.98%、71.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7,P<0.05)。金标法不能检出浓度为0.5 ng/mL的 HBsAg质控品。结论金标法检测灵敏度较ELISA低,并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适用于献血前初筛。

969 条记录 40/49 页 « 12...37383940414243...484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